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他為後代定存「大自然」-無牆博物館,不賺觀光財

文:李硯墨,圖:阿力曼

如果你堅持旅行要有物質享受,不要來這裡;如果覺得出遊還得自備碗筷和杯子,太麻煩了,也不要來這裡;如果你覺得必須帶「伴手禮」,太奇怪了,你其實可以不用知道「這裡」是哪裡。究竟是哪裡,出遊一趟得費勁如此心力?

阿力曼親手打造森林博物館,在裡面的建築都沒有電力,完全依照舊部落型態生活。

拯救山林 打造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從台東市區開車30分鐘即可到達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沒有圍牆、沒有大門、沒有鋼筋水泥、也沒有邊界,有的只是成蔭樹林。

成立16年,已有70幾個國家、逾20萬人次造訪。聯合國的地球憲章組織曾在此舉辦研討會,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搭乘計程車直奔這裡尋找靈感。這處世外桃源,如果沒有館方人員指引,外人是找不到入口、衛星導航也會出現空白,因為它堅持不做文宣、不設路標,會這麼特別,是因為他,阿力曼。

阿力曼是當地的布農族子民,曾經歷高中母語老師、國會助理、報社記者、生態研究員至大學研究助理的不同職涯。17年前得知有財團準備要收購這片山林,阿力曼四處籌錢、將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抵押給銀行,過程中幾度因繳不出利息而被催繳、房子歷經反覆法拍、孩子繳不出學貸。52歲的他不因此跌倒,在環保及善心人士的協助下,保住了土地和森林。

艱辛搶救後,阿力曼開始思考如何保育這片原始林及部落的未來。尤其原住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跟自然共生共榮的生活方式,但在經濟開發過程中,這些傳統價值一一流失。

阿力曼親手打造森林博物館,在裡面的建築都沒有電力,完全依照舊部落型態生活。

眼見太多自然部落生態由大財團發展,發展觀光後,也是一面倒的商業化。「我們不想變成這樣!」阿力曼說,那樣的生活和原民原有生活並不對等,一味的學外面,反而讓原民原有的幽默、風趣漸漸在年輕人身上看不見了。

經過反思,阿力曼以「尋根」為森林博物館的發展方向;堅持不向大財團、政府合作籌錢保護森林,只透過自己以及部落的力量,重建家園。

2004年,阿力曼獲得多戶族人的結盟,共同合作成立「原始部落重建基金會」開始管理土地,他把土地捐給基金會,希望能透過「環境信託」,將森林留給大家;也經過共同商議,決定將富有自然資產、文化底蘊、部落生態的這裡,命名為「森林文化博物館」。

阿力曼說,「搶救下來,要傳承我們的文化,重新連結人跟土地永續的關係,就是『森林銀行』的概念。我們老人說,只要樹留下來、土地留下來,利息用不完。這裡有新鮮空氣、豐富物種,還有布農族從小堅持的生活倫理、環境倫理,可以永續經營。」

暫時關上文明 找回人和自然的關係

為了減低人的影響。於是,「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不特意標上路標,想到來,得先透過網路申請,獲得許可,再由工作人員下山迎接。種種流程,一方面管控到來總量,一來「也算是歡迎你們到我們家來拜訪。」阿力曼說。

為了避免觀光帶來汙染和破壞部落寧靜,全區沒有電力設施、也沒有商店,想吃飯,得要自己生火烹煮,到訪者得自備個人碗筷、杯子,裏頭沒有販售瓶裝飲料、紀念品、農特產品,就連到訪的遊客,也被規定關上手機;導覽時,也全程不用麥克風,這些都是要來訪的旅客,學習找回人與自然的關係。

阿力曼的堅持不只這些,他不稱呼到訪者為「客人」或「貴賓」。阿力曼認真地說:「布農族傳統上將每一位來訪的客人視為朋友,彼此平等對待,所以請尊重我們的生活智慧,不要嫌棄我們用心準備的飯菜,更千萬不要用指導或同情的心態與我們交往。」

即便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前第一夫人周美青、前亞都麗緻董事長嚴長壽到訪,也都是一概平等看待,不以頭銜稱呼,而用餐時間,不論是江院長或嚴董事長都要幫忙盛飯、分菜。彼此的敬重還包括山林。因此,到訪者不能空手而來,必須準備一包檳榔、一瓶米酒,向山神及祖靈打招呼,也祈求平安及感謝,「我們才會接納你們,同意你們到這個地方,成為我們的朋友。」這些儀式,也是想提醒每一位到訪者「既然來了,就要按照我們的方式。」所以應放下原有的審美觀、價值觀以及刻板印象,對周遭的一切尊重和謙卑。

為什麼有這麼多堅持?阿力曼說:「這裡不是觀光區,也不是旅遊勝地,而是努力搶救下來的家園。」比起觀光,更多是為了我們自己文化的傳承。這些堅持,都是經過不斷反思、拉扯,才慢慢找到屬於他們的價值、位置、核心與部落的希望。

本文經倡議家同意轉載,原文為他為後代定存「大自然」-無牆博物館,不賺觀光財

由聯合報系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頂尖華文市場的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主要事業體包括聯合新聞網 (udn.com)及聯合知識庫 (udndata.com),並發展數位出版,營運琅琅悅讀 (reading.udn.com) 和讀創故事 (story.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