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空間故事報導 I:戲台口

圖.文 | 張凱茗/江嘉紜

走入社子島

談起對社子島的第一印象,似乎是個充滿社會議題的地方,禁建與水患時常伴隨在與社子島有關的話題上。2020 年的秋天,正就讀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的我們,因為一堂由「都市設計」課程所搭起的橋樑,進而走入社子島,探究這個像是鳥頭狀的半島在過去 40 年來的禁建背景下,當地人們最真實的生活景緻。

圖 1 從北投焚化爐觀景台俯瞰看社子島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延平北路六段的盡頭有一個岔口,一是持續隨多數車流持續奔馳著上洲美快速道路前往北投淡水,二是小心地靠左,隨著車道縮減,進入延平北路七段的社子島。

才剛進入社子島,它就毫不掩飾的用地景來傳達它的與眾不同。首先,迎面而來的是座向奇特的百福宮,再來讓我們注意到的是邊界不定,隨著曲折消失在視野中由柏油所構成的道路,以及道路兩旁大量鐵皮與低矮房屋參雜著空地共同排列出的街景,這些元素所構成的空間,彷彿讓人有種被抽離於城市的錯覺,這裡,就是社子島。

圖 2 坐向與道路平行的百福宮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圖 3 延平北路七段街景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圖 4 延平北路七段街景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足以為奇的兩個特殊空間

往前些距離,便來到溪州底內被稱作戲台口的庄頭,庄頭裡不足為奇的紙袋工廠以及比鄰在旁,外頭擺滿椅子的福安里辦公室,便是這次敘事的主要場域,透過觀察與訪談的手法探究空間運行的結構,文末,這裡就成為了令人足以為奇的兩個特殊空間。

圖 5 戲台廣場位置圖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戲台的過去與現在

沿著延平北路七段轉進延平北路七段 107 巷,不用多久便能看到福安里里長辦公室,而一旁便是由戲台、紙袋工廠以及車棚所構成的戲台廣場,站在戲台廣場環顧四周,乍看之下,也許會認為這兒不過就是個平凡不過的停車出入空間,但你能想像嗎?在 1960 年代,這幾個建築所構成的場所,曾是可容納 500 席觀眾的皇宮戲院,也是社子島最具規模的休閒娛樂場所。

我們來訪的這天下午,正好巧遇許多居住於附近的社子島居民一同聚集於福安里里長辦公室外話家常,我們表明來歷後,當地居民便熱情的招呼我們。簡單的一張板凳,成了我們融入的門票,當居民們聊起鼎盛時期的戲台口廣場,歡騰的看戲人潮、熱鬧的周邊攤商,大哥大姐們的回憶便紛紛湧上來,可真令我們聽得應接不暇。

圖 6 戲台廣場(左側為鐵皮搭建的車棚,前方為紙袋工廠,右側則為迎神祭祀的野台)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聊著、聊著,一位看來身體相當硬朗的阿嬤出現了,居民們一邊打著招呼,里長一邊告訴我們:「恁今仔日好運內(你們今天真的很幸運)!」原來,阿嬤的真實身份正是戲台廣場這塊地的地主,正是讓我們能夠一窺戲台自始至今、緣起興衰的行動式導覽手冊,居民們甚至尊稱阿嬤為「教授」,真是讓我們受寵若驚。

圖 7 正與我們分享戲台歷史的地主阿嬤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戲台口的前世今生

阿嬤現年 82 歲,在她 15 歲時便有了戲台,一旁大姊馬上計算了一下:「就是 67 年前了啦!」我們這才知道,戲台口的誕生距今已超過一甲子了!而後再演了 10 年的歌仔戲,後成為播放電影的空間,再成為時下流行時裝劇的展演場所,又租給別人拍電影,直到 20 年前才成為工廠,短短的談話,阿嬤便雲淡風輕地一語道盡了戲台的前世今生,儘管阿嬤相當有個性的簡短交代了戲台的業務歷史,我們卻不禁感嘆,一甲子的時間其實也是轉瞬即逝。

「我 15 歲的時陣就烏啊,這馬已經 82 啊」

「先歌仔戲演 10 年,然後放電影 3 到 5 年,了後時裝劇,差不多 3 年,擱租人拍電影,到 20 年前才做工廠」

多變的空間使用

戲院停業後,因每年迎神祭祀仍有野台的需求,庄頭便合資搭建了一座兩層樓高的不拆卸台座,底下作為演出後台,平時則是有遮蔽的曬衣和處理菜蔬的空間,而阿嬤平常就是在這裡曬衣服的。

圖 8 台架的正面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圖 9 居民利用台架曬棉被(台架側面)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環顧著四周的同時,也發現野台的正面並非朝向原本是戲院的工廠,也不是近年才出現於臨側的順天宮,而是面對著廣場側的車棚,奇特的空間排列,想來是為了節慶時的需求。

圖 10 廣場測的車棚在節慶時成為多功能的空間
圖片來源:NOWnews 今日新聞 社子島夜弄土地公 斗笠赤腳見證百年農業史

空間的多變並不止於日常與節慶,因為空間鄰近里長辦公室,當里長有需求需要借用時,阿嬤也會無償提供,不僅展現社子島人的大方與濃厚的人情,更體現居民之間深厚的社會關係。

圖 11 鐵架下平常被作為停車的空間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圖 12 有鄰里活動需求時,成為集中辦理疫苗施打的場所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社區客廳 – 誰家的亭仔腳?

白天福安里辦公室的亭仔腳,總會有幾個操著熟練閩南語的居民昂揚著嗓子彼此交談,這裡,是他們最重要的社交節點,也是他們最熟悉不過的大客廳。

圖 13 福安里辦公室外聊天的居民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第一次拜訪,這裡的獨特就引發我們好奇,在亭仔腳往來的居民面孔不同,他們並不是來找里長,他們甚至沒有要來找誰,打聲招呼便融入正在談論的話題,正當我們自顧自地開始揣摩起居民前來的原因時,居民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

「你知道磁場嗎?你認同磁場嗎?磁場會吸引人,也就是說理念比較相同,如果你跟我理念不相同你還會過來嗎?我是覺得這個原理拉」

這個答案看似簡潔卻也深具說服力,順著談話,居民也矯正了一個我們先入為主卻大錯特錯的假設:「一定是因為這裡是里辦公室呀!」。

其實,這裡只是現任里長謝文加的老家,早在謝文加當選里長前,這個亭仔腳就已有這樣的功能了,然而因為當選里長建築物順勢做為里辦公室,反而又更擴充了這個場域的功能。

  後來,我們簡單做了一張來這裡聊天的居民們所居住的點位圖,點位的結果比我們預期的還要離散,順著居民的話來說,原來這個磁場的吸力是這麼的強勁!

圖 14 居民們都從這些地方來到里長辦公室聊天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相見,全靠巧遇

亭仔腳下有個有趣的現象,居民們往往不知道今天有誰會到,幾點會到,簡單問過後發現,這些居民可能剛在家完成了家務,也可能剛經歷場充足的午覺,又或許是收看完喜歡的節目,每天生活中所發生的某個小動機都可能成為引發「今天來去那坐坐」的行為,這也代表著在這裡的相遇,是不帶目的性且隨機的,居民說道:

「我們每天都不定時的出來,但有可能在同一個時間一起出來,沒有相約,有時候睡飽才出來,一般你在城市裡面已經找不到這種氛圍了。」

多功能的社區機構

幾次的訪談下來,我們發現居民在這裡聚集所衍伸出來的社會功能,儼然以讓這裡成為地方難以取代的多元機構,以下是我們將不同天所觀察到的時序,試圖拼湊假設成亭仔腳下的一個日常白天,藉此傳達給讀者這裡究竟蘊含著哪些功能。

「上午九點,里辦公室的亭仔腳便開始傳出交談的聲音。 – 社交的功能」

「上午十點半,郵差來送信,但里長外出不在家,居民便直接走到辦公桌找出印章並代收信件。 – 互助的功能」

「正午十二點,居民帶來了一隻烤鴨,大夥們便在這用春捲皮包起烤鴨,享用當日的午餐。 – 社區共食的功能」

「下午四點,鄰居的小孩放學,媽媽便先載來這再去處理手邊要緊的事情。 – 鄰里安親的功能」

圖 15 中午齊聚共餐的居民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圖 16 「互助」是這裡的價值,在城市裡,很難見到居民們自發性地打掃公共場域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其實不僅如此,當地居民也提到,若有外人,他們一眼就認的出來,很直接地提升街區的安全性,而且當地老人多,如果這裡有發生什麼事,他們很快就會知道,里辦公室前的亭仔腳,就像是個天然形成的長照中心。

以下擷取與居民的訪談原文

「以我們目前的年紀來講我們喜歡這個環境,所以我們不開發,你住高樓大廈不會有這種衝動,或者說我時間一到就去找老朋友,那個都要磁卡的耶。你年老後,如果你忘記帶個磁卡、帶個鑰匙也許你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因為大樓,所以老人家也會不喜歡出門,但我們這邊門開了就出去,而且我們這邊隔壁鄰居如果有人發生事情,我們很快就會知道,我們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他們在說開發,那是後代的想法,以我們來講,我們就是不喜歡那個環境,我不喜歡被關在鳥籠裡,這裡就像一個長照中心。」

圖 17 亭仔腳前的窄小巷弄,天氣好時便也成了居民相處的絕佳場域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拍攝

一份看似不起眼的珍貴

若我們只是瀏覽建物外觀便做出結論,我們很難發現空間中所運行的結構竟是如此交織與複雜,例如圖 18 中所示,正在台座下曬衣的阿嬤居住在圖中最左側的房子,而她同時也是社區客廳的一份子,或是已經出租的車位,在某些時候卻又可以成為里長活用的空間。在城市中,我們過於習慣定位每個空間的單一功能,以至於我們的城市容易缺乏多元而陷於乏味。同時,若與都市做對比,不管是戲台在節慶與使用需求上的空間轉換,還是福安里辦公室所提供的多元功能,或許都只是社子島因應自身開發限制所做出填補在地機能的反應,這也是社子島置身於台北都會區內看似不起眼的珍貴之處。

然而,不管未來社子島推行何種計畫,最直接影響的便是居住在土地上的居民,肆意補充或消滅任何現有的元素,都可能造成島內空間運行結構的崩解,進而推展出下一段新的運行結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現存這份居民有意識想守護的生活模式,看來也只能沖入歷史的洪流當中,任憑人們懷念了。

圖 18 戲台與福安里辦公室街區生活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avatar

張凱茗

彰師大地理系畢業,目前正在北大都研所汲取與城市相關的知識。希望未來能跟氣味相投的人在喜歡的城市裡共同做對城市有幫助的事情。
avatar

江嘉紜

逢甲都計畢,現接著於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接受薰陶,努力學著如何當個快樂的都計人。

逢甲都計畢,現接著於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接受薰陶,努力學著如何當個快樂的都計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