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水、風:樸門永續設計,創造居家韌性新生活

文/照片:林雅容

翻開樹葉,我在陽台上的鵪鶉窩裡撿拾鵪鶉蛋,小巧的蛋上布滿了棕黑色斑紋,精緻可愛。鵪鶉雖然不像雞喜歡在固定的巢裡下蛋,但牠們仍偏好選擇隱蔽的角落產蛋。我在圍籬邊發現幾顆,在食盆背後也發現幾顆,這天的蛋大概有八九顆,足夠煎一片晚餐的蛋餅了。

全世界的疫情仍熾,新聞上報導著許多國家都發生民眾風搶民生用品的情形,其中一則特別吸引了我的目光:「不只囤衛生紙,英國人瘋買母雞!」內文指出,英國人不只恐慌一般民生用品短缺,甚至連雞的詢問度都大增,希望透過購買雞來解決缺蛋的問題,連飾演蜘蛛人的英國演員也因此購入了三隻雞!

看著鳥窩裡追逐來去、咯咯叫的鵪鶉,每天穩定地提供十顆左右的蛋,面對疫情所引發的資源短缺,套句最近流行的話,我家真的算是超前佈署了。

陽台上的鵪鶉農場

應用被動式太陽能設計,降低居家能源需求

自從接觸了樸門永續設計(Permculture)註1之後,即使沒有土地,而是住在公寓裡,我仍然嘗試營造有韌性的生活方式,希望帶著孩子面對因氣候變遷而可能災害頻傳的未來。

首先,我作了自家所需資源輸入與輸出的分析。樸門裡有一項設計原則是「收集、儲存與回收在地能源」,我嘗試觀察公寓裡接收得到的能源,然後透過設計,讓這些能源適切地使用在生活裡,例如陽光與水。

和小孩一起畫的樸門居家風水分析

仔細查看自宅方位與陽光角度之後,每每冬日寒冷但天晴時,我會將窗戶緊閉,打開窗簾,讓陽光進入室內曬暖房間裡的深色地板。深色地板因為吸熱而升溫,在溫度更低的寒夜裡慢慢散發熱度,溫暖周遭,而緊閉的門窗能夠維持室內的溫暖不至於太快散失。如此善用陽光熱度,能夠減少冬天使用暖氣所需的能源。

夏天炎熱時,退縮的陽台則擋住了過多的陽光,創造陰影與涼爽的空間;再營造角落一池生態,蒸發的水氣又帶走更多的熱。另一邊的房間沒有深出簷,但也能在窗外加裝一席竹簾,將陽光擋在室外,保持室內的涼爽。這個季節只宜在沁如水的夜裡開窗,讓冷空間進入室內,然後在炙熱的白日關緊門窗,避免室外的熱度進入。如此,我家擁有天然冷氣,居住至今都不需耗費電力使用空調。

左:冬陽曬暖的深色地板就是冬夜溫暖的來源;
右:簡單一席竹簾作為外遮陽,就能抵擋夏日的炎炎日頭

留住甘霖,創造用水韌性

台灣北部總是多雨,而一個家庭用水量也大,如能擷取雨水供給部分生活用水,不但能節省處理與輸送水的能源,在停電停水時,也能讓日常不致於遭受太大的影響。

透過雨遮的截流,我們在自家陽台收集了一桶250公升的雨水,量雖不多,但已足夠提供洗衣服、灑掃與澆灌使用;還供給浴缸生態池的水源,創造公寓裡一處充滿綠意與水聲的角落;在鵪鶉入住陽台之後,也奢侈地成為牠們的飲用水。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民國107年台灣每人每日平均用水量為280公升,而從我家最近一期水費算起來,一家三口每日平均用水量也不過才250公升,全歸功於生活中節水與收水的功勞。

四年前,蘇迪勒颱風重創北台灣,烏來山區嚴重崩塌,導致翡翠水庫的原水濁度狂飆,大台北地區停水了好幾天。當家家戶戶掃光賣場裡的桶裝水,狂打電話給政府和自來水公司的時候,家裡的孩子好整以暇地舀雨水沖馬桶、洗手。颱風過後滿溢的雨水桶,雖然無法提供家庭長期用水,但給了我們更多緩衝時間等待災害的過去。

簡易的雨水回收就能增加生活用水韌性

陽台農場,自產食物兼作食農教育

疫情發生之後,許多人開始討論糧食自給率,台灣自產糧食到底夠不夠全體台灣人吃飽呢?姑且不論能否自足,家裡自產一些食物,不但偶爾能夠應應急,也串起食物與土地的關聯;在樸門的概念裡,更是收集在地陽光的能源,轉化成為身體需要的能量。

我家陽台因此盡可能種滿了食物。因為家在高樓,風大且日照強烈,盆植作物經歷了多年的嘗試與汰換,目前在適當季節可以穩定生產萵苣、馬鈴薯、蕃薯、蔥、九層塔、火龍果等種種作物。家裡的廚餘也從此成為珍寶,決不倒入垃圾車,而是以蚯蚓堆肥的方式,轉換成植物所需的沃土。

照片說明
左:比市場買的還要好吃的陽台火龍果;中;陽台蔬菜食物里程零;右:孩子最喜歡拔蘿蔔和挖馬鈴薯

當陽台的植物與水系統逐漸穩定下來之後,經過我們一家三口的家庭會議討論和規劃,決定引進鵪鶉,自產蛋白質。我們捨棄籠養,嘗試營造地棲鳥喜歡的空間,用竹子在陽台一角圍出鳥窩範圍,鋪上防水布,再覆滿落葉,並提供砂盆讓鳥兒沙浴。

鵪鶉加入我們的生活至今已過一年,牠們的多產讓家裡的蛋量綽綽有餘,還能和鄰居交換米糠或木屑等資材。而鵪鶉本身雜食的天性,也協助處理的許多廚餘,然後產出肥份滿點的糞便,與落葉攪拌之後又成為作物的肥料。

一天,孩子凝視著鵪鶉好一會兒後,說:「陽台有個圈圈耶。我們吃菜有廚餘,鵪鶉吃廚餘有便便,便便又拿去種菜!」

「對,這就叫做循環。」我說。

孩子都看得出來了,這就是家裡希望減少地球負擔種種設計的目標啊。生活中的所有環保作為不是為了遠方可憐的北極熊,而是為了我們自己與孩子的將來。當孩子能直接從生活中清楚地覺察到我們的日常行為如何節約能源、怎樣循環資源並創造生活韌性,相信他將更有能力面對可能變動劇烈、不確定的未來。

左:鵪鶉幫忙處理廚餘,轉化養分;右:和鵪鶉的相處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當初搬家的時候,為了營造順應環境、節約能資源且部分自給自足的種種設計,我們列出了坐北朝南、具有較大陽台或露台空間、開窗足夠等種種購屋條件,而且很幸運地找到了適合的公寓。然而,永續生活設計的韌性思維不應只有個人嘗試在現有屋舍架構中想方設法地實踐,應該融入主流住宅設計和社區規劃的考量中,例如重視住宅設計的通風採光,減少照明、空調等電力消耗;設計家戶雨水回收,降低對自來水的依賴;規劃屋頂農園或社區農場,鼓勵食物生產;甚至統一回收處理大樓或社區中水,用以公共區域的澆灌、灑掃使用等等。

目前全世界的疫情尚未緩解,台灣缺水的嚴峻旱象也仍未解除,誰知道還有多少可能影響生活的挑戰橫亙在未來。就像我們總會攢存一筆預備金以因應緊急需要一樣,日常生活也該擁有緩衝變動的韌性,才不會在災害來臨時措手不及。

註1: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是源於澳洲的環境設計學,創始人Bill Mollison和David Holmgren觀察自然中的生態運行模式,將之應用於設計人類的永續生活方式,包含食物生產、建築設計、能源資源使用,以及社群連結等等面向。



全職媽媽,樸門生活實踐者,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現任理事長。

十多年前接觸樸門之後在市區公寓開始實踐,從小小半坪陽台開始到如今營造一家永續生活並育養一個十歲小孩。因為一路觀察自己的孩子在實踐樸門的環境中長大,深覺培養下一代環境素養與永續設計意識的重要,逐漸對親子與孩童的樸門設計教育產生興趣,認為無論是建立意識社區、生態村,或是韌性家園,都應該從最初的起點 – 家庭與社區做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