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能解決双連市集攤商的困境嗎?

文:丁映瑄、呂孟哲、徐李安、黃智遠 (共同完成,僅依筆畫數排)

初夏時分的五月天,八點半的双連市集暑氣蒸騰,周圍的攤販早已準備完畢,文昌宮前更排了長長的祈福人龍,小惠姐(化名)此時才正從地下停車場推出攤車、彎過巷弄轉角向我們走來。一見面,她便頻頻道歉,向我們解釋自己昨天處理其他工作忙得太晚,今天太累才會趕不及我們原先約定的八點。

堆滿鞋子的攤車幾乎和小惠姐一樣高,她走來時整個人都被攤車擋住。不過,她操控攤車的動作看來意外地輕鬆,一眨眼便停妥攤車,馬上要著手布置攤位。隔壁攤的阿伯見她撐開白色遮陽傘,自然地從攤位內拿起幾個夾子,在兩攤的白傘間夾上一塊黑布。此時,小惠姐正從成堆的鞋盒裡翻找出一雙一雙要展示的鞋子,疊積木般將空盒重新組裝成階梯狀展示台,再按照配色把鞋子放上鞋盒。隔壁攤阿伯與小惠姐有著鄰居間的絕佳默契,讓一旁看著的我們顯得更手足無措,雖然想幫忙卻不知從何下手,深怕打擾她,只好小心翼翼避免「鎮地(tìn-tè)」。

然而這項任務比想像中更困難。我們僅能站在地上藍色攤販線內,也不能跨足至線形公園;與其說「站在一旁」,實是東閃西躲,試圖讓出適當空間供小惠姐整理攤車。

「被精進」的双連市集

2020年臺北市政府推行捷運線形公園建設,並透過「攤販精進計畫」納管双連市集,以消防安全為由,預計將西側(靠近線形公園,也就是小惠姐這一側)的攤商全部撤除。經過攤商組成自治會長期與公部門協商,最終才確定線形公園完工後,在確保3.5公尺的救災車輛通道的前提下,可保留約0.8公尺寬的路幅供攤商使用(前後路段寬度不一略有差距),以藍色線作為標示。

對於百年來自主形成市集的秩序,「攤販精進計畫」的介入是政府直接的干涉。經過規管的双連市集,攤商必須符合上述路幅淨空標準,攤位需增加車輪,提高疏散時的機動性等等,自治會亦進一步決定要在此規範下討論攤車如何改造。

此外,安全及衛生管制措施也同樣嚴謹。攤販們除了改善生鮮食品的保存,減少使用冰塊,保持攤位的乾爽外,市集自治會更絞盡腦汁,串聯起攤商進行了一系列改造。攤哥攤姊們身穿印有「双連市集」的白色衣服與圍裙,人海中誰是攤主一目了然。每個攤位也改裝白色帆布傘面,每日七點營業時間一到,攤主紛紛張開傘,放眼望去民生西路45巷就像開了成排的白花。制服與傘被打造為市集的門面,百年老市場有了新風貌。

面對公權力的執行以及自治會的配套措施,双連市集回歸後除了在風貌上產生了很大的改變,營業時間也僅限於07:00至14:00之間,對於攤位經營的影響深遠。對於小惠姊來說,經過規管後的攤車空間對於她的營業活動造成衝擊,展示鞋類與鞋墊的空間變得更為侷促,視覺效果也大幅降低。

圖 1:双連市集納管時間表

規範框架下攤販彈性的限縮

雙連線形公園整建後,除了兩側攤販退縮至水溝蓋外側的藍線標示內,攤位間需排列得更加緊密。每個攤位能使用的面寬不一[1],以小惠姐的攤位來說,僅有1.8米,攤車的大小與陳列也需要跟著新規定而調整。然而,每個攤販出現的日子並不相同,偶爾會多出一些空間可舒緩擁擠感。我們因此有個小空間坐在一角,偷偷觀察市場的人來人往。

小惠姊的攤車是從一輛朋友的滷味攤車改造的,成堆的鞋盒底下有原本預留給滷味鍋子的洞。鞋攤上販售六種類型的商品:涼鞋、皮鞋、球鞋、室外拖鞋、室內拖鞋、鞋墊。其中,最熱銷的商品是夏季的氣墊拖鞋與鞋墊。  

相較於管制之前,攤商可將商品平攤在檯面上,攤位限縮後可展示鞋子的水平空間變小了,大部分攤販只能向上垂直發展,想辦法將自己的商品往上堆置。小惠姊將鞋盒層層的往上堆疊,在兩側與背側用黑色格子鐵網片環繞,並用鬆緊繩束緊來防止鞋盒滑落。同時,鐵網也成為側面的展示架,可用掛勾將拖鞋懸掛在鐵網上,整台攤車的四周也懸掛了大大小小的布袋與塑膠袋。但這樣有機的展示方式,讓整體感覺不是太整齊,物品沒有固定位置,雜亂的堆置或塞在縫隙裡。

圖2:攤車物件手繪透視圖(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夏天的到來讓原本白傘的缺點浮現,使得平常沒有習慣長時間待在太陽下的我們差點中暑。陽光穿透無防曬塗料的白色帆布,讓傘底下近乎沒有遮擋。傘與傘之間的縫隙也讓攤販們感到困擾,因而用繩子綁了布將傘跟傘串連起。雖然部分攤販在傘下加裝溫室黑網嘗試降溫,但仍難以抵擋灼熱的陽光。

在維持整體視覺統一而決定全體使用白傘之後,攤販加裝其他遮陽方式的需求浮現。然而,整體一致難免讓攤販少了個人自由調整的彈性,就此我們思考,是否能於改造嘗試中找回些彈性使用。

市場攤販的勞動日常

小惠姊的攤販日常從早上8點半左右開始,她會將這台攤車從約100公尺遠的地下室,推到屬於她的攤販編號位置,再花20分鐘左右打攤陳列。她將鞋子從鞋盒中拿出,根據當天的心情佈置各色鞋款。在1點半左右,她會再將鞋子一雙一雙收回鞋盒內,把白傘裝卸平放在攤車上,最後用鬆緊繩將整台攤車收束整齊後推回地下室。

市場裡攤商每天都要重新打攤一次,擺設陳列都較為隨心所欲,往往也是憑印象的在找貨。即使是這樣隨性的方式,攤販仍瞭若指掌自己進出貨的商品,總能很快的想到可以推薦的商品,再遞到客人眼前。

小惠姊能夠很快地根據每個人的穿鞋習慣與腳汗情況,推薦不同商品。但觀察小惠姊陳列與找貨方式,基本上並沒有可以依循的邏輯,甚至連庫存也沒有紙本的紀錄。小小的攤車上展示了約20款鞋款,庫存的鞋盒約在100個左右。雖然在我們的眼中看來,鞋攤的陳列因為配置的相當隨心所欲,看起來混亂而沒有重點,但對小惠姊來說,這些陳置是她的每日精心搭配。

這樣相異的美學,讓我們思考該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點,可以在攤位變得整齊的同時,仍保有攤販的個人風格與喜好。

半天下來,可以發現顧客通常是匆匆走過,對於攤位上的商品投以觀望的眼神,在試穿的時候也是迅速的站在路邊直接套上,想了幾秒後又將鞋子脫下放回。在這樣酷熱的天氣下,會願意兩手提著菜,用逛街的心情看鞋的顧客微乎其微。

外部參與者的設計嘗試

我們認為「女性」、「販售非民生必需品」兩項特質,是使用者對於攤車需求的重點。前者關乎攤車高度、重量、推行方便性等,設計須符合女性的身高、力量;後者則影響攤車上的商品陳設邏輯。並且,結合使用者口述與觀察,我們歸納兩項主要的使用者需求:「簡化打攤流程」、「商品展售更吸引人」。

鞋子做為服飾配件,重視時尚美學與個人風格;同時,鞋子需長時間穿著,舒適與否影響個人的活動能力,甚至會影響到生理健康與心情感受,小惠姐便曾提到「穿到不舒服的鞋子,心情也會跟著不好」。因此,陳列方式需能凸顯商品的時尚美學,輔助的招牌與介紹看板則能讓來往的消費者能迅速辨識商品特點。

透過攤車改造可以改善商品展示、購買體驗、以及品牌與攤位視覺呈現。我們於此部分著手,增加供顧客試穿的空間,並利用天然、透氣、柔軟的材質進行改造,希望能在攤車視覺上即凸顯真皮商品的舒適親膚特性。 為了兼顧價格、使用便利性與品牌傳達,在初步方案,我們選擇以松木條組構外框架,以藺草作為大面積的表面材料。並將檯面的三分之一切分作為倉儲空間,讓展示與倉儲空間分開。考量狹窄巷道的視覺視角以及顧客的身高,我們選擇維持目前的使用高度,讓商品可以容易拿取。此外,考量目標客群的年齡多是長者,我們也建議選用正常高度的折凳,並增加小的試穿鏡。

圖3:攤車初步規劃圖。(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發想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在倉儲鞋子數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很難達成乾淨整齊的陳列,概算展售數量與倉儲數量之後,希望能就此與使用者討論。然而,6月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双連市集因鄰近馬偕醫院,小惠姊決定暫緩出攤,導致降低改造攤車的意願,改造計畫因而暫停。

設計的侷限與意圖

受疫情影響,無法再前往双連市集進行參與觀察,我們仍以通訊軟體了解小惠姐的想法,試圖優化設計。「我覺得有點問題,你們的圖好像不是很適合」,小惠姐看完設計圖有些疑慮,希望於疫情後出攤時再進行討論。[2]雖然目前設計已參考市場規範、初步了解到的使用者需求,我們仍須坦白面對自身的設計限制。

首先,設計中若選用的木材若經適當處理,能長期使用;但藺草則易發霉或折斷。經反省才意識到,攤車的材質選擇可能符合我們的偏好——年輕族群、受中產階級教育與美學薰陶、崇尚質感簡潔——卻忽略了攤主的維護能力與維護成本。此外,原先盼能以材質打造品牌整體視覺形象,為鞋攤帶來新客源、改善營運狀況;假設目標成真,但究竟吸引到的客群為何、是否可能造成縉紳化……仍需進一步了解與梳理。

「設計」為設計者一連串選擇後的產物,必然受其生活經驗與美學偏好影響,也無可避免地為使用設下框架。此次設計,我們在整體配置下留給攤主自由安排的彈性,但相對地,小惠姐僅能在我們給定的範圍內有限度地選擇。我們意圖藉由攤車的硬體改造,引導攤主選擇要展示的商品,符合調整後的市場經營限制。設計的意圖、設計者所處的背景是需要被看見的,我們不能迴避設計帶有的價值判斷與意識形態,才能更清楚掌握設計想達成的目標、與可能造成的後續影響。

將鏡頭拉遠一點來看,不難發現我們欲透過設計改善的攤車使用問題,其實僅是鞋攤經營困境的其中一小部分。若未確實梳理真正的問題、並確實面對問題核心,物件改造與再設計能改善的十分有限。若小惠姐要改善的是經營狀態,或許需要透過更深度的諮詢、搭配多方改變,才能發揮更大效果。

個別攤商的困境是複雜的,傳統市場面臨的問題亦是。這次的攤車改造嘗試,我們看見龐大複雜的問題,嘗試藉由攤車的設計嘗試回應這些挑戰,做出一點微小的改變。但物件設計不是萬能,許多鞋攤經營的困境實際上與双連市集的發展緊密相關,如:傳統市場少有新的參與者、法令的規管、自治會的自我規範……,皆是双連市集與其間的攤商持續面臨的。

疫情影響消費型態 攤商面臨新挑戰

疫情給小惠姐與她的鞋攤帶來更為複雜艱難的處境。在多數攤位及大眾印象中以民生物資(特別是生鮮食材)為主的傳統市場空間,鞋攤相對而言是獨特但非必要存在。在臺北市疫情提升至三級警戒的這段時間,市場分流減少了客源,她作為「非滿足維生需求」的攤商也不得不休業,只能疫情稍歇後再來想下一步。面對無法出攤的窘境,攤車改造絕非優先事項。

三級警戒後,許多人在家上班上課,出門頻率大幅下降,市場對鞋子的需求隨之減少,小惠姐在家中無法工作自然不安,但仍需負擔倉儲壓力。攤商復返市場的日子仍難以確定,疫情限制卻已成為新的生活常態 (new normal)[3] ,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與需求。對攤商而言,回歸市場後,等著他們的可能是更大的挑戰;攤位的經營項目可能需要改變,過去擺攤獲得的價值感與人際互動也需要被重新安放。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的防疫三級措施,約束「非維持社區基本運作」的商家暫停營業。儘管指揮官陳時中部長表示衡量「維生需求、維護秩序與醫療的必要性服務」有其彈性,但卻沒有人能清楚定義其標準。確實,區分「維生需求」與否,不僅是討論誰能營業、誰不行,更關乎整體社會的價值認知——生活於同一社會中的人們如何去思考、理解什麼是生活必需。

「同島一命」氛圍下,島民高呼著要共體時艱,卻缺少對於生活情景的共同討論與想像。鞋子或許並非提供家庭溫飽的必需品,卻是個人美學展演、提升身體感受與生活品質的商品;傳統市場或許不符合現代化與資本主義邏輯下的衛生標準與空間使用效率,卻提供了更開闊、更多元的常民生活空間,接納來自各地、懷抱各式需求的人。疫情下,露天傳統市場本身存在的有機性、彈性動員的能力,反而較有機會突破防疫限制,如:開闊的室外購物空間、吸收不符合超市標準化規格的商品等。疫情引發的危機也是新機會,從市集系統到攤位物件與細節設計,我們期待想像一個更多樣化、充滿可能的市場未來。

參考資料

[1] 以面寬來說,每個攤位的長度都不一樣,是自治會中各區攤商開會協調出來的。
[2] 小惠姐看完本文初稿後,私下表達木材易受潮,也增加攤車一定的重量,是否能在市集中便利推移且耐用,感到疑慮。在疫情暫時休攤後,我們較不容易與小惠姊作有效確認釐清,如何面對疫情後加深的溝通困境與想像落差,仍須努力。
[3] 新正常(New Normal)是近年於災害研究中越來越頻繁討論的關鍵詞,特別強調幻想災害危機之後要回到過往日常是不務實的,甚至是不對的,取代地應該是要調適、摸索新日常,也就是所謂新正常(New Normal)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各地也有很多相關疫後新日常的討論,書都出了好幾本,這個網頁的特別有些具體趨勢預估(例如親密人際接觸的危險化、另類愛國主義興起、社會可能會更傾向支持強機構[國家也就是一種機構]、回歸專家主義等等) 可進一步參考: 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0/03/19/coronavirus-effect-economy-life-society-analysis-covid-135579

跨越一整個台灣到台北生活的鄉下小孩,目前正在南國和兩隻貓一起放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