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圖解】地貌、空間、 人:一套分類的法則

本文圖片及內容均來自” The Exploring Student’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ies Responses to Professor’s Design Theory & Making Garden Spaces.

作者: Joesph S.R. Volpe and Shanshan Yu
翻譯及重新排版: T.H. Cheng & 理查


地景理論家 Marc Trieb 在「現代地景的六大宗旨」(1989)一文裡曾提到兩點:

  1. 地景應關注空間,而非圖樣
  2. 地景應以人為主體

是主體,空間是客體。地景設計應關注空間,而非圖樣。畢竟,人活在空間裡,而不是活在圖樣裡。

我們試著把人放回地景的空間裡。

然而,我們的文化總是以物件為導向。物件也包含了圖樣。在公共空間裡,我們的目光被各式各樣的物件所吸引,卻對無所不在的空間毫無感覺,將受知從物體轉移到空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在談論地貌與構築之前,我們想先來談談「地貌與空間」。

地景設計教育家 Joe Volpe,承繼了現代地景設計的訓練,他以超過半世紀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套地景、空間與人類感知之間的分類法。本文擷取部分內容,分享給讀者。
 
空間,可以從下列四種角度切入:


一. 空間的圍合性

地景裡的空間容納人的活動:行走、移動、玩樂、休憩…空間必須由圍合的媒介(enclosing agent)來定義。現代建築師高芬格(Erno Goldfinger)強調,不同程度的圍合會直接影響人們對空間的感受。我們先來看看,若是以「地形」為設計元素的話,如何感受空間的圍合性?


二. 空間的明確性

地景的空間特徵,很大程度是由其邊緣所決定的。建築家 Philip Thiel 認為,人們對空間的感受,取決於邊緣開口的強弱。邊緣越明確,空間感受就越清晰,相反的,邊緣越曖昧,空間感受就越模糊。我們接著看看,以「地形」為設計元素的話,如何感受空間的明確性?

1. 曖昧的邊緣:看似任意擺放的土丘,尺寸、大小不一,各自為政的量體。雖不了解設計者意圖,卻難以產生明確的空間感。
2. 清晰邊緣:空間至少有一處明確的邊界。身在其中,也能夠分得清東西南北。
3. 三向圍合:明確的量體感,具有防禦性質的空間。其中一面對外開放,類似三合院。
4. 四向圍合:全然封閉的空間,極清晰的量體感。僅頭頂與天空相連,類似天井的效果。

三. 空間的幾何性

在地景空間裡,無論是二維的平面圖樣,還是三維的量體,它們都具有基本的「幾何造型」:圓形、矩形、三角形…根據歐式幾何分類,我們來看看以「地形」為設計元素的話,有哪些基本的「幾何造型」?

1. 矩形:兩條直線正交後產生的直角造形,可從數學上的平面XY座標軸計算得來。也包括軸線、格點、矩陣等,方整有效率、軍事化的空間。
2. 圓弧形:平面上和某一定點等距離的全部點所成的形狀。具有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空間上具有向心集中的效果。
3. 不規則多邊形:直線斜交後產生的造形,具有銳角和鈍角,也包括了菱形、梯形、鋸齒狀、平行四邊形等等。
4. 生物形態:由較為複雜的曲線構成,令人聯想到有機、自由生長的自然形體,包括橢圓、DNA 螺旋狀等。

四. 空間的意象性

Kevin Lynch 在「都市意象」一書中指出,人們經常有意識地在辨認、組織周遭的空間,因此在設計地景時,設計者該如何強化上述的感知?Joe Volpe 採用了 Kevin Lynch 對空間的分類法,重新定義出地景中的五種意象:節點(Nodes)、門戶(Gateways)、通道(Corridors)、邊緣(Edges)與地標(Landmarks)。我們來看看,這五種意象,若是以「地形」為設計元素的話,會如何呈現?

1. 節點(Nodes):空間中人們聚集的社交場所。長寬比通常介於 1:1 ~ 1:1.6 之間。
2. 門戶(Gateways):標誌著入口與出口,也意味著出發與抵達。經常作為節點與通道之間的轉換空間。
3. 通道(Corridors):人們移動的過程中,線性帶狀空間,具有過渡的性質。
4.邊緣(Edges):定義節點、門戶及通道的設計元素,通常位於兩種不同介面的交會處。
5. 地標(Landmarks):空間中的視覺焦點,經常是一獨立的物件,具有重要的參照性質。


本文圖片及內容均來自” The Exploring Student’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ies Responses to Professor’s Design Theory & Making Garden Spaces.

當過除草工人,寫過學術論文,做過地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