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綠化:以城市生態系統的角度思考,翻轉行道樹的未來

文:zining、理查、劉長青

人們常比喻街道是城市的動脈,熙來攘往的街道乘載了城市的運輸與活力,但街道不只是被動的讓人與車於其中穿越的空間,更肩負了主動在城市中交織養分的綠色基礎設施。其上的行道樹們即是重要的行動者,不同於區域面狀的綠地,線性的行道樹與植栽群,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態路徑。

行道樹對城市帶來的助益與影響。(圖片來源:Oak Bay Urban Forest Management Strategy, p.11)

行道樹的效益是全面性的,不只有助於城市微氣候調適、淨化空氣、涵養水份,供應生物的覓食與棲息;對於城市環境來說,也能提供遮蔭、減緩噪音、形塑社區的景觀印象,就居民個人而言,也有舒緩與療癒的效果。

行道樹之於城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需要細緻的規劃與管理,才能讓樹木健康成長。只有當樹木的狀態是好的,前述的正向循環才能順利運作。

行道樹有正向的降溫效果

行道樹對城市生活與身體感知最直接有感的,是其遮蔽陽光、降低街道溫度的效果。從臺北市資料大平臺所提供的行道樹資料與美國陸地衛星計畫所提供的地表溫度影像來比較觀察,可以清楚看到行道樹密度最高的敦化南北路、仁愛路及信義計畫區的地表溫度明顯落於相對較低的區間。從疊圖中也發現,行道樹的密度越高、平均溫度越低,兩者呈現相關性。

左圖:行道樹密度分布圖(資料來源:臺北市資料大平臺);右圖:地表溫度圖(資料來源:usgs.gov,採用 2021/7/27 影像)

利用行道樹密度分析所使用的 30 公尺乘以 30 公尺網格擷取地表溫度數值,進行交叉比較,即能從資料面解讀行道樹密度與地表溫度的相關性。圖中將每個網格的行道樹密度數值以 Jenks 自然中斷法,將密度由低而高分類為 5 個資料群組,並將各群組中地表溫度數值的統計指標繪製為箱型圖。可以發現,行道樹密度越低的群組,其間的地表溫度中位數及平均值較高;反之密度越高的群組,地表溫度中位數及平均值較低。密度最高與最低的群組之間,地表溫度的中位數相差約 2 至 3 度,平均值則相差 1 至 2 度。(資料來源:臺北市資料大平臺、usgs.gov,圖片繪製:城市說話數位工作室)

不同形態的行道樹與街區環境的實測觀察

由於衛星拍攝的地表溫度影像是由高空觀測到的地表狀況,與地面的街道環境仍有差異,因此我們實際走訪台北的街道,觀察不同型態的行道樹與其街區環境的關係,實測行道樹對於街道降溫的影響。我們在 9 月 23 日的白天,以信義路五段周邊的行道樹與街道作為觀察區域,挑選了三種類型進行觀測。分別為:A. 單棵樹/草地;B.複層行道樹/泥土; C.行道樹與灌木搭配的形式。

三種類型行道樹的觀測點

實測觀察的這天,台北市信義氣象站在下午一點的氣溫為 33 度,不過由於氣象站一般是置於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會比我們實際在街道上測量的來得低。同時也由於人體在環境中會受到輻射熱的影響,感知到的「熱」與「溫度」也有所差異。本次我們使用的是黑球溫度計,其運用黑體輻射的概念,以黑球來吸收大氣輻射的熱,以模擬體感溫度,接近人體感受到「熱」的感覺。

創造連續型的遮蔭,更能有效降溫

在我們的觀察中,街道的樹蔭均能提供十分有效的降溫感,三種型態的街道樹均能讓空氣溫度降溫 3-5 度,而黑球溫度則可差至 13-14 度,意即若是穿著深色衣服或長期待在室外吸收大量輻射熱的人們,溫差更是有顯著差異。

行道樹的栽種方式不同對於行人來說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以觀測點 A 來說,人行道的寬幅最寬,但行道樹的遮蔭完全無法遮蔽到人行空間,步行時較感到炎熱而不舒適,此處的大花紫薇的枝幹也略為纖細;觀測點 B 與 C 的樹蔭均有遮蔽到人行空間,但僅有觀測點 B 的遮蔭是整段連續,且一側為複層植栽,步行時是感到舒適且放鬆,也在此觀察到較多的生物棲息,兩處均有高大的樟樹,在降溫效果上也較佳。

本次的實測僅採集一天的數據,但仍可以肯定行道樹的降溫效果,也觀察到在生長良好、行道樹成林的型態下,能擁有多元的物種棲息。

風的流動也與行道樹密切相關

在實測觀察時我們也發現,每當有「風」吹拂時,溫度計能瞬間下降 1-2 度,影響街道環境的溫度,不只是樹蔭,「風」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我們觀察的三個地點,當日的風況良好,都能感受到微風的吹拂。不過在林子平老師的研究中,也有提及行道樹與風廊之間的關係,像是有些葉面積高的樹種,雖然能形成較好的遮蔭,但也會阻礙底層流動的風,因此行道樹的種植,在樹形、葉面積、枝下高等面向上必須因地制宜,除了考慮到遮蔭,能順利讓風流動也是重要的關鍵。

讓我們檢視台北市的行道樹,

他們說了什麼?

行道樹的生態影響與重要性已備受肯定,他們不只是一棵棵獨立的樹,應被視爲綠色基盤與藍綠系統的一環。因此回到城市尺度與系統性的角度,我們藉由行道樹開放資料來檢視台北市的行道樹,試著從行道樹的群像中讀出樹木想告訴我們的事。

行道樹的角色長期作為城市的景觀點綴,樹木量略有消長

行道樹在台北市的現身,一開始是作為街景與展示之用,從日治時期至戰後的規劃,均是為了形塑街道的景觀與秩序感。1960 年代末,台北升格直轄市,城市化快速進展,當時搭配主要道路的路網,以快速且容易生長的樹種為主,也建構出台北主要的林蔭大道意象:如敦化南北路、仁愛路。1984 年時台北市的行道樹已有 86,404 株,已接近今日行道樹的數量。

直到約 90 年代,隨著城市生態化的倡議,開始有了較多的種植選擇與樣貌,增添色彩、季節性的樹種,也著重於原生樹種的種植,但仍偏重於「景觀林蔭大道」的營造。檢視台北市近十年關於行道樹的政策,2011-2014 年時推動台北市林蔭大道計畫,施作了 39 條林蔭大道,種植約 4,800 株的喬木;2014 年時回應時常發生的樹木不當修剪事件,修訂與更新了「臺北市樹木修剪作業規範」及「臺北市樹木移植作業規範」;2016 年則再次進行行道樹普查,並於2017 年建置臺北市行道樹路燈資訊網

但若從行道樹的數量統計來看,林蔭大道計畫推動時曾將行道樹數量拓展至 9 萬株,但在計畫結束之後即呈遞減,至 2020 年則為 87,754 株,甚至為近十年最低的數量。

99-109年台北市行道樹的數量。(資料來源:臺北市統計資料庫,圖片繪製:zining)

空間分佈:由山到樹,台北市主要道路的行道樹網絡仍有部分缺口

行道樹是城市周邊自然生態網絡的延伸,由淺山到城市,森林等棲地斑塊逐漸碎化為單由樹冠所形成的廊道。行道樹因而重要,需要在城市中均勻散布,串聯形成生態綠網,才能具備生態廊道聯結的功能,或是有效地為城市過濾髒污、涵養水源。

透過研究行道樹的空間分布狀況,可以盤點現況行道樹綠網的缺口路段,優先補植,強化生態基盤。若將台北市打上 30 公尺乘以 30 公尺的網格,計算每一格其周邊 2 格以內範圍的行道樹數量,再換算為密度數值用綠色色階來表示,可一窺台北市行道樹的空間分佈與疏密情況。

行道樹密度分布圖(資料來源:臺北市資料大平臺,圖片繪製:城市說話數位工作室)

從地圖上明顯可以看到,並非每個主要道路都有良好的行道樹串連,行道樹的疏密程度也不盡相同。其中,行道樹最密集的道路包含敦化南北路、仁愛路以及博愛特區(舊台北城)四周;反觀有部分主要道路則出現行道樹密集路段中斷的情況,包含市民大道與復興南路口、西門、博愛特區內等老城區,以及士林、北投等城郊地區。

非主要道路路段,則是在民生社區及信義計畫區內巷弄較為密集。士林、大直、內湖、南萬華及文山等更靠近山體或河流的地方,僅有少數主要道路,巷弄也少有公共行道樹,因此從資料上來看,行道樹網絡也顯得較為零散。

行道樹的物種樣態:原生種數量佔 6 成 3、樹木多樣性有待提升

城市中的都市林(廣義指公園綠地、植物園、行道樹、近郊森林等)是近年討論城市環境中重要的一環,國際間的都市林種植策略普遍關注使用原生物種、降低單一樹種比例、強化植栽多樣性,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在「臺灣都市林使用原生樹種之現況與展望」研究中即有針對台北市的行道樹物種進行分析,其中原生種株數佔總株數的 6 成以上,不過在所有 199 種樹種中,原生種的比例較少,僅有 75 種。數量前五名的物種均為原生種,分別為榕樹(13.9%)、茄苳(10.8%)、樟樹(9.5%)、楓香(8.1%)、臺灣欒樹(7.6%)。

台北市行道樹原生種比例(資料來源:「臺灣都市林使用原生樹種之現況與展望」,圖片繪製:zining)

而在樹木多樣性的比例,目前各大城市大致上以美國 Frank Santamour 博士的「10/20/30」法則為參照,他建議城市樹木若要達成多樣性的種植,任何品種不應超過 10%、任何屬不應超過 20%,任何科不應超過 30%。台北市行道樹在種的層級中,榕樹佔了 13.877%、茄冬則佔 10.815%,兩者數量均超過 10%基準,其餘則符合 10/20/30 的基準。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自 2004 年開始已將榕樹列為不再種植的樹種,若需要補植大多以茄苳替代,目前兩者的樹種比例逐漸接近,在未來替換時也能多嘗試其他的樹種,以提升樹木的多樣性。

前十名行道樹樹種分佈圖(資料來源:臺北市資料大平臺,圖片繪製:城市說話數位工作室)

以分佈圖來看,排名前四的樹種:「榕樹、茄苳、樟樹、楓香」均是從日治時期即為主要的行道樹種、並沿用至戰後,他們的分佈也多在主要道路之上,而後續的「臺灣欒樹、黑板樹、小葉欖仁、大花紫薇」則是 1980 年代後興起的新樹種,有著生長快速、或是景觀與開花的特質,可以看到這幾種樹種,大多是沿著當時新開發的區域分佈,如內湖即以大花紫薇作為該區主要的行道樹種,而士林也有較高比例的臺灣欒樹。

樹木的健康度:在觀察實測中也發現許多狀態不佳的行道樹

目前行道樹的開放資料中,有關樹木健康的屬性只有樹高與胸徑資料,未能更進一步得到樹齡等其他相關內容,因此我們在街道實測觀察的那天,也沿著信義路五段步行,踏查周邊約 2 公里的街道上樹木的健康狀況,觀察到許多令人擔憂的行道樹。

他們的生長狀態不像前述觀測點中能成蔭的行道樹,而是如枝頭無新葉、土壤過硬根部浮根、枝幹腐朽中空,甚至慘遇斷頭的狀況,呈點狀的散佈在這 2 公里的路徑上。也就是說,即使台北市擁有八萬多株的行道樹,他們實際的生長狀態如何,我們無法從目前台北市行道樹資訊網的內容中得到答案,透過這天認真地走踏觀察行道樹,發現健康狀況堪憂的行道樹比例並不低。

行道樹是城市中珍貴的綠色珠鏈,應以城市生態系統的角度規劃與照護

回顧台北近年行道樹相關的政策,除了著重在規範與普查之外,較為可惜的是政府未能從長遠的角度給予行道樹於城市中的定位與角色。回應日益加劇的極端氣候、熱島效應、空氣污染的議題,行道樹應是建立整體城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也必須與整體人行環境一起規劃思考,從鋪面、覆土、排水、樹種、維護等面向一齊建立街道的小系統;再與城市的公園綠地等綠資源串連為更大的生態系統。因此行道樹的栽種型態(如草花、灌木與喬木)如何適地搭配,又能與城市環境和諧共處,是我們認為後續應再深入探討的議題。

樹木不只是提供者,而是一起與我們生活在城市中的生命,他們調節溫度、淨化空氣、提升環境的舒適感。在我們實際走訪街道的觀察中,仍發現許多健康狀態不佳的行道樹,成因多數為人造環境與人為因素的干擾,後續十月專題中將會有多篇談及此議題的文章,透過樹木相關的科普文章,讓人們能開始並懂得觀察身旁樹木的狀態,將城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角,能一個個照顧補全。

參考資料:

楊茜茹,2014,〈台北市都市發展過程中行道樹變遷之探討〉,輔仁大學藝術學院景觀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清安、藍梁文、徐憲生、陳韋志,2021,〈臺灣都市林使用原生樹種之現況與展望〉,林業研究季刊,43(2),97-112。

林子平,2021,《都市的夏天為什麼愈來愈熱?:圖解都市熱島現象與退燒策略》。

後記

本文作為台北市行道樹的基礎調查,我們關心幾個面向:行道樹的質與量;是否串連成網絡;及其生態系統服務的狀況。以我們所能取得的資料,可惜僅能分析行道樹的數量與分佈網絡。因目前開放資料中只有樹高與胸徑資料,未能更進一步得到樹齡與樹木健康度的內容。在文中我們透過觀察實測樹木是一種取得資料的方式,也在思考是否能結合公民科學的力量,透過全民普查樹木的方式,得到更完整的資訊。

另外是在生態系統服務的面向上,僅以調適微氣候作為主要分析方向略顯不足。我們也希望能進行更多包括行道樹的棲息物種、土壤涵水狀況、固碳等效益的調查,以能回應到不同街道尺度與其適宜配置的植栽形式,進而形成設計準則,讓樹木適地適種不只是一個口號。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我叫理查,我住地球,熊很可愛。

地景設計師,在自然中找到自己及可能,於是跟隨著山林學習,在人跟自然的關係中,尋找答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