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好植地-政策篇」,地景政策視角定位民間公益綠化

文:臺灣好植地 專案參與者 劉哲瑋

好植地「導論篇」介紹公有土地媒合民間公益植樹的構想,「工具篇」介紹用地盤點、基地願景討論,可以使用的輔助工具。本次「政策篇」,我們來了解政府對於公私協力植樹綠化的政策近況,以及從民間團體的角度,有哪些行動方向可以努力。

政府部門與民間合作綠化的措施

首先,行政院於2020年10月 舉辦「全國植樹工作會議」,透過各部會及地方政府盤點可植樹之土地,栽植原生樹種植樹綠化方向。此外,教育部亦於 8 月份開始推動「校園樹木環境盤點及植樹計畫」,這類政策措施執行主體為政府單位。

中央機關近期植樹綠化工作項目(文件來源:全國植樹工作會議文件)

而對於民間單位來說,在政府機關已預計執行的工作之外,我們也進一步盤點政府部門是否有釋出公有土地,有機會邀請民間單位共同合作植樹綠化。同時我們也檢視各縣市政府相關政策資料的公開程度,包含縣市政府是否提供土地用地資料集、用地線上地圖,方便民間於線上查看土地位置 ; 或是否公佈認捐認養成果、民間公益植樹綠化成果,提供各方團體參考。

而從用地管理權的角度,我們可以區分出以下三種不同的措施:

(1) 政府釋出可以中長期認養的用地,政府與民間團體簽訂認養契約。

(2) 民間投入當次植樹綠化的施作與實質養護,但並非第一種土地代管取向的認養模式。

(3) 民間可以認捐植樹造林與綠化維護的工作費用。

以桃園市政府推動「公有土地媒合民間公益植樹計畫」為例

桃園市政府養護工程處,於 2021 年度開始參考臺灣好植地專案理念與分析方法,以桃園市範圍進行用地盤點,並推動「公有土地媒合民間公益植樹計畫」,目前已建立民間植樹媒合流程與完成多處個案落實驗證。

110 年 3 月至今桃園市政府已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於桃園市 10 處以上公共綠地規劃種植原生喬木,並成功媒合中央機關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之土地管理單位實質參與該計畫。此外,桃園市政府養護工程處將於 110-111 年度將擴大辦理「企業公益植樹與綠資源保育」等合作事項,積極推動公私協力植樹綠化之政策。

台積電團隊投入市府綠地 (鄰接保護區的龜山區公21綠地) 種植原生喬木

透過縣市政府進行全市公有土地盤點,並建立媒合平台,涵蓋市政府與中央機關的土地,並且進一步運用「地景架構」思維,指認出可種植綠化的用地,以及用地所坐落區位的周邊環境特點。

例如,透過資料套疊,一處工業區內的公園用地,其實也同時鄰接著重要濕地埤塘旁,如此一來,在思考公園植被多樣性的方案時,可以融入解埤塘的周邊物種的環境需求。或是一處空置荒地的坡地,從大尺度的視角,可以發現其坐落於桃園「崖線與崖坡」沿線位置,崖線上的用地進行植樹與環境復育,有其綠色地景系統修補的功效與意義。

桃園地景架構示意圖(圖片來源: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好植地社群參與者們,分享民間行動團體的推動方向

從民間單位的角度,以下整理近期在臺灣好植地社團中,社群朋友相互分享的行動方向,各地團隊透過資料應用或踏查工作、持續累積政策對話與倡議內容。

(1) 結合情境模擬來對話都市綠資源決策:International Geodesign Collaboration Workshop (IGC 工作坊)

IGC 為國際計畫,由世界各地的團隊,透過 Geodesign 的方法論,應用在全球不同的地區,探討環境規劃的議題。第一屆的會議於 2019 年 2 月舉行,並未訂定共同議題,而第二年會議以 SDGs 為目標,到今年第三年則以 Human Climate Niche 為目標,思考人類在氣候條件越來越嚴苛的狀況下,適合居住的 (生態) 區位如何移動,同時引入全球 Trillion Trees Initiative 計畫目標,評估植樹與綠資源,在不同的發展路徑結果,可能對在地與全球的影響。

今年台灣區的籌辦單位為國立中山大學陸曉筠副教授,工作坊廣邀桃園市政府工務單位、企業永續部門代表、多個大學的環境規劃學術部門師生、生態調查與空間規劃從業人員及環境組織志工共同參與。

本次題目運用「桃園市」作為探討範圍,工作坊的討論方式,採用「情境因子(會影響每一塊土地變遷的驅動力)」與「情境程度(本次區分為四種情境:嚴格保護 / 較高保護 / 維持法規現況 / 比現況更為傾向開發)」,這兩個面向,來組成探討架構,並且邀請產官學 NGO 多元組成成員共同參與,來建立「桃園市陸域綠資源地景變遷驅動情境架構」。

IGC 工作坊情境與條件假設彙整表格(圖片來源:陸曉筠副教授提供)

大致的探討步驟,首先請參與者提出覺得重要的綠資源類型,例如「崖線與崖坡的坡地綠資源」,接著,採用四種保護與開發情境,逐項釐清四種情境中,崖線地景綠資源會面臨的狀態與作為:

  • [保護] 嚴格保護情境:復育 / 保護崖線,連接崖線斷裂點
  • [保護] 較高保護情境:保留既有崖線上的林相 (零損失)
  • [開發] 維持法規最低要求:崖線沿線用地已屬於保護區者進行保育
  • [開發] 維持法規最低要求,但維護管理程度低:並無額外保護工作

這樣的探討成果,可以進行數量與成本效益等概算,作為決策依據基礎,例如在「嚴格保護情境」中,崖線沿線用地推動斷裂點植樹綠化,則可以搭配綠覆率資料與用地資料,概算將有多少個推動基地與植樹預期成果,以及所需經費;反之,在「僅維持法規最低要求」的情境中,會有多少現況的坡地森林將會轉變為農業或建物用地。這樣的總覽與概算結果,面對加強保育所需要的資源預算缺口,可以開展出企業 CSR 合作提案,邀請民間共同投入。

此項行動延伸連結:

綠資源用地的關係角色示意圖(圖片來源: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結合城鄉文化與產業的綠資源政策方向:嘉義市好植地講座舉辦經驗

本次講座為嘉義市政府都市發展處舉辦的公開活動,由局處公務同仁與空間景觀規劃設計師生共同參與。講座中分享好植地專案分析方法、工具,以及國內外全市型種樹行動計畫,並邀請講座與會者,共同發展「嘉義市都市森林願景計畫」之行動方向。整合當天發言與便利貼內容,歸納為以下三個推動方針:

  • 聚焦嘉義開放空間類型:空地、建物街廓,以及橫跨嘉義縣市尺度的廊道(道路公路、河流、鐵路沿線),各種類型如何推展綠化。
  • 嘉義木文化與綠化的累積經驗:特別針對如何詮釋植栽與木都林業產業,以及建立嘉義公共空間綠化經驗與設計規範。
  • 創造社會合作機制:如何讓有意願深化綠化議題的社會行動角色,可以對焦、交流合作。

此項行動延伸連結:📑 嘉義市好植地講座與討論工作坊成果文件

嘉義市好植地講座照片(照片來源:嘉義市政府都市發展處同仁提供)

(3)系統化盤點踏查來累積資料:高雄公園綠地潛力補植用地踏查數位工具雛型製作

生活在高雄市的社群參與者 Shawn,近期著手建立可以讓市民志工,前往各個潛力增進喬木的公園綠地,進行拍照、現場註記的工具。累積各個公園綠地的缺株數量與區位指認,後續可以向市政府溝通植栽綠化工作的重點區位。

本階段先採用免費線上表單工具 Airtable,以及 AwesomeTable 地圖視覺化工具,完成手機戶外踏查回報的功能雛形,若您擅長通報資訊工具開發,歡迎一起參與工具優化開發。

此項行動延伸連結:📲 雛形工具試作成果

(4)透過單一基地實踐作為類型對策的個案:淡水污水廠放流水結合鄰近 255 號法定綠地綠資源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環境節目(我們的島 1111集 聰明種 ! 對的地方,對的樹),提到一個關鍵的概念「樹木可以涵養水源,但種樹需要水。」還記得 2021年臺灣旱災缺水危機,對於植樹工作來說是一個不得不注意的環境變遷趨勢。

從這個角度出發,若能優先尋找污水放流水鄰近且有機會運用的綠地,即可引入放流水資源,結合綠資源,來適度促進污水結合植生淨化,穩定供水的放流水,也是綠地營造的重要水資源。

近期部分社群參與者與淡水在地群體、公益經費捐助單位,共同踏查新北市淡水區淡海段 255 地號的法定永久綠地,透過一旁的淡水水資源中心每日流出的放流水,澆灌於綠地,促進植被生長。透過 iNaturalist、GoogleMyMap 等工具,了解現場已自然生長的喬木位置,並規劃澆灌水路與可耐風耐鹽適應淡海新市鎮臨海區位的植栽種植方案。

此項行動延伸連結:

淡海段 255 地號綠地範圍與淡水水資源中心三級處理後放流水出水口

我們可以如何參與相關事務推動呢?

延續前述民間的行動方向,若對於植樹綠化有興趣的夥伴,我們可以簡單歸納成三種投入工作:

(1) 🌳 籌組綠地認養團隊,好植地社群已盤點中央機關與縣市政府相關合作綠化措施,您可以參考主題網頁(http://bit.ly/tree-taiwan),了解認捐或認養工作事項,投入實質用地的環境營造工作。

好植地盤點政府與民間合作綠化植樹業務資訊(網站網址:http://bit.ly/tree-taiwan

(2) 🔍 針對具體的縣市或地區範圍,蒐集地區內您認為具有潛力增進綠化質量的用地位置,搭配現場的照片與地點清單,並將彙整成果提供給地區公部門綠化業務單位。

(3) 😃 加入好植地社團,一起進行資訊彙整、工具開發、圖資整合等開源工作,例如彙整國內歷年 CSR 企業社會責任與種樹行動清單。若您發現尚有缺漏更多政府單位的計畫,歡迎您提供相關資訊至 臺灣好植地社團。

本文章各段內容與推動經驗:

  • 感謝農委會林務局轉述分享中央近期植樹工作方向。
  • 感謝桃園市政府養護工程處、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分享桃園市近期推動公有土地媒合民間公益植樹計畫。
  • 感謝國立中山大學陸曉筠副教授與研究室團隊、2021 IGC 工作坊參與者,建立桃園市陸域綠資源地景變遷驅動情境架構。
  • 感謝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資助 IGC 工作坊活動籌辦費用,以及中原大學地景系提供活動場地
  • 感謝嘉義市都市發展處主動籌辦講座、以及嘉義市好植地講座參與者共同討論綠化政策推動方向。
  • 感謝社群參與者 Shawn 跳坑可種植空間通報工具開發。
  • 感謝陳江河建築師、郭英釗建築師、台北市南雅扶輪社,投入淡海段 255 號市有土地民間認養計畫推動。

臺灣好植地延伸閱讀:

第一篇 「臺灣好植地-導論篇」,建構找地種樹的協作平臺
第二篇 「臺灣好植地-工具篇」,運用數位工具找出願景行動機會


臺灣好植地

「臺灣好植地」專案希望透過「算樹」,了解樹木分佈的概況,接著透過「找地」的過程,盤點出尚未種樹的地區,若基本條件合宜的用地,將進一步評估「種樹」的機會,鼓勵在地團體一起來關注、提出「與樹相融」的補植願景,並接洽土地管理單位,合作落實環境營造的行動。將上述歷程中各類可支援的事項與資訊彙整在「協作平台與網絡」,協助「首植族」或「植樹團體」往前推展,歡迎加入協作討論。

「臺灣好植地」專案希望透過「算樹」,了解樹木分佈的概況,接著透過「找地」的過程,盤點出尚未種樹的地區,若基本條件合宜的用地,將進一步評估「種樹」的機會,鼓勵在地團體一起來關注、提出「與樹相融」的補植願景,並接洽土地管理單位,合作落實環境營造的行動。將上述歷程中各類可支援的事項與資訊彙整在「協作平台與網絡」,協助「首植族」或「植樹團體」往前推展,歡迎加入協作討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