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走入臺南的傳統街道空間:無所不在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文:朱穎芃

生活在臺南許多年,不同於在其他城市總是明確地前往特定目的,閒來無事我就會到街道上散步,沿著蜿蜒巷弄任意遊走。臺南的街道特別有趣,永遠不會令人感到無聊。人們拉著板凳就在門前吃飯聊天,或從高朋滿座的店家外帶餐點就走到附近廟埕享用;咖啡店在對面的牆邊放了長椅,於是街道成了露天咖啡館,客人端著咖啡與路人談笑風生。廟宇眾多的臺南幾乎每週都有廟會舉行,毫不客氣地封住大小道路,人們一邊嘟囔一邊認命地繞路,還有男女老少拖著小圓凳湊熱鬧,行人、汽車與繞境隊伍並行,陣頭等過馬路時對路人的鏡頭咧嘴燦笑。有天出門,發現鄰居整理了我門前荒廢許久的花圃、還妝點了綠意,於是往後數年我也認真地照顧起花圃。這是臺南,一座特別容易與陌生人建立連結的城市。

珍.雅各(Jane Jacob)知名著作《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1],當中談論街道生活多樣性與其條件的段落在臺南人眼裡看來或許有些大驚小怪,但單調的區域不會讓人自然產生認同感:有差異而非複製的都市鄰里空間,才是都市具有吸引力的關鍵。

饒富趣味的街道——層層堆疊的歷史

外地人對臺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樓房低矮、巷弄蜿蜒、廟宇特多。這饒富興味的城市風景與其他都市以汽車為本位設計的道路大相逕庭,卻與臺南的發展史息息相關。臺南的街道發展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建立熱蘭遮城、赤崁樓一帶建立普羅民遮城。根據古地圖,清廷設臺灣縣署期間,現在的臺南舊市區(中西區)已有方正的街道,街廓內是蜿蜒小路,還有東西向的五條港曲折地經過;基於當時的移民開拓與貿易歷史,許多廟宇也分布其中,常民生活以它們為中心建立。日治時期總督府為求現代化(西化)與治理方便,視彎曲街道為混亂,藉市區改正計畫將主要道路改為放射與格狀的綜合系統,拉直部分小路,把街廓分割成更小的區塊;原本的河流也漸漸改為地下水道,由空拍圖可見臺南舊市區的街廓紋理在當時已相當接近現在的模樣。

圖左,1875年,《臺灣府城街道圖》。圖右,1935年,《臺南市街圖》。
圖片來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2],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戰後,國民政府將行政中心設在舊市區以南,開發重心向外圍轉移,加上允許的容積率遠低於臺灣其他城市,使市區樓高大多僅有四層[3]。舊市區的街道系統與巷道尺度在戰後沒有大幅度的更動,但缺乏完善規劃。因應交通方式革新與人口增加,有些道路被拓寬,例如海安路沿線因此留下許多畸零地與閩式街屋殘骸。新建房屋與老舊建築雜亂並置、計畫道路圍著舊市區向外開展。這有些古怪又衝突的紋理成了臺南的一大特色,雖然幾經破壞,筆直的馬路之間仍隱藏著可以一窺清代街道生活的風景。戰後盛行現代主義,人們普遍崇尚整齊的街道與商場,但在過度競爭下也逐漸感到無趣與貧乏,轉而追求多樣性。這時,「人們長久以來行走於社區的舊道路」,也就是巷弄,就重新被關注[4]

四百年歷史,舊時代的生活以及人與人間的親和根深柢固地依附於廟宇及巷弄空間。所謂的街道多樣性應當使人想要步行其間、時而駐足、彼此攀談。在前述背景下,臺南巷道自然而然地滿足了《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所述「需要小街廓」與「需要舊建築」條件:小街廓更有機會使人在轉角處產生互動,混合年代的舊建築賦予街道特色外,也提供不同的預算條件,進而引入不同類型的使用。街道以人為本位的尺度比起大馬路容易親近許多;近年「老屋欣力」的成功推動下,更多老屋被整修,訪客與新創商家、工作室趨之若鶩。

多樣性活力的臺南街道空間

在這樣的脈絡下,臺南巷道的使用用途混雜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點出「需要混合主要用途」,不同族群在不同時間使用巷道,並在某些地點或時段有所重合,最好還要有足夠的住宅聚集以支持區內的經濟活動,並提升多樣性。就觀光客必訪的國華街而言,永樂市場一樓與週邊是攤販與商家,白天鬧哄哄地熙來攘往。市場二樓是攤商的住家,當中還有幾間小宮廟,近年因租金低廉,吸引不少新創商家進駐。這些咖啡店、民宿、玩具與古著店在午後到夜間就會吸引客人出入,年輕人在此經營的同時也與不同年紀的居民產生有趣的老少互動。中山路巷內的開隆宮是尋訪臺南巷弄空間的新手必備,附近有幾間知名的咖啡店與吳園等景點,也有小吃攤販與家庭理髮店。居民與訪客在參拜七娘媽之餘會在廟埕納涼休息,有時借用宮裡的洗手間。開隆宮後有隱藏於巷弄的中山市場,剩沒幾個攤販。二樓住宅區住著幾戶老人家,小小空間裡還有閣樓與陽台;近年同樣有工作室、民宿、咖啡店等進駐,傍晚至深夜時段可看見訪客們拿著派不上用場的手機地圖在附近繞行,一面懊惱地笑著,一面尋找低調卻無人不知的店家。

圖左,永樂市場二樓。圖右,市場二樓民宅改裝的咖啡店。

而這也只是幾個案例,在許多巷弄空間都能見到類似場景。從西市場到友愛市場、東豐路巷弄到北門路周邊小徑、大天后宮廟埕與五條港宮廟:市場裡有居酒屋、巷子裡是特色書店、古老廟埕酒吧林立,這樣的活力在臺南巷弄中隨處可見,而且吸引越來越多人移居。新創店家悄悄移入,與在地住一輩子的老人家比鄰,居民的曬衣桿旁是店家的小招牌,店家擺放的桌椅旁擱著居民曬乾的柚子皮。這也彰顯了臺南巷道的另一個特色,那就是每家每戶的領域邊界是模糊的,巷道公共空間作為私領域的延伸被彈性使用,彼此有著默契、相安無事,儼然是居民共有的領地,對外形成半封閉性的領域。筆者居住過的中樓里內,有些巷子非常窄小,住宅之間藏著修女會,附近還有些閩式構造老屋。里長彩繪街道後,再擁擠的巷道都顯得有模有樣,居民甚至主動提供外牆央求繪製特定主題,新建別墅也在街道對面的牆上裝飾木板與植栽,藉此成為社區網絡中的一員,共同建立起中樓里在視覺上的領域與地方感。居民閒暇時會在附近走走看看,有鄰居想主動整理我家門前的花圃也顯得理所當然了:這似乎不只是我的花圃,而是社區的花圃。走入街區,雖然店家不多,卻能感受到另類專屬於居民的生意盎然。

圖左、圖中,開隆宮與中山市場周邊。圖右,市場樓上的深夜咖啡店

街道作為社會性基礎設施

我想臺南的街道就是一種最直接、也最自然生成的社會性基礎設施。Eric Klinenberg《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一書中強調,社會的健全運作有賴社會性基礎設施,它可以是圖書館或公園,也可以是理髮廳;它們是「決定社會資本能否發展起來的實體條件[5]」,亦即能讓人彼此交流互動、建立網絡的空間。我們能清楚地意識到現代社會是多麼脆弱,也再次印證可以提供對話機會的社會性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探討什麼樣的居住條件可以讓人群建立起支持性的關係,又哪些條件會使民眾更加孤立和孤獨[8]。近年舊城區有明顯的人口老化現象,有人們減少交集的風險。因為房屋大多不高,多以樓梯為主要垂直移動方式。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而言,除了難以跨過大馬路,也不容易長距離移動,於是常在自家一樓附近活動,於是街坊鄰居成了重要的支持系統。因應接下來的人口結構演變,而我們也都會衰老,現有的巷弄生活正需要被關注。健全的社會性基礎設施能促進人與人間的聯繫、相互支持與合作;退化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則會抑制社交活動,甚至「任憑家庭和個人自生自滅[9]」。臺南的「人情味」令訪客心生嚮往,甚至萌生移居念頭,但珍貴的街道生活隨著新建設逐漸消失中,人與人間的連結是否也會隨之減少?

街道生活空間的斷裂

臺南巷弄與當中模糊的私領域邊界有助於建立人際連結。然而近年國內新建案的主流住宅形式是門禁社區(Gated community),這樣的社區將人限縮在門的兩邊形成清晰的新邊界:居民不常在自家門外消磨時間、也不在社區外圍活動、外人也無法進入社區。對於社區周圍而言,原有的領域被破壞、切碎,門禁社區所建立起的強邊界阻礙了原本的街區活動,人與人間要建立起網絡比起傳統居住形式困難許多。類似的情況也在拓寬的道路與疾行的車流上出現,同樣將街廓切成一座座孤島;臺南將來鐵路地下化後的市區沿線仍以南北向道路為主要規劃,加上研擬中的捷運路網可能以高架形式劃過天際。臺南是否會在工程手法思維下發展宜居城市的同時,犧牲掉外人眼裡臺南之所以宜居的最基本條件?此外在大力推行觀光之際,以觀光客為導向規劃具有潛力的小區域,但刻意規劃比起前述的零散商家進駐,容易快速破壞原本自然發展的社會性基礎設施並壓縮居民生活空間。Mike Douglass寫道,公民空間正在被新興的新自由主義政治體制所支持的公司經濟所殖民,當地原有文化、活動空間被取代,甚至虛擬網路空間都被廣告信入侵[10]。不僅是公民空間,公共開放空間也有類似問題存在。

觀光勝地神農街早在清代因五條港而興盛,與相交的海安路在失敗的規劃政策下沒落,又因海安路藝術行動計畫起死回生。海安路的畸零空間與街屋殘骸成了藝術家的創作場域[11],當中以劉國滄的「牆的記性」(即「藍晒圖」)最為人所知。我曾多次前往海安路與神農街,居民視街道藝術為「是有變漂亮一點」(言談間卻有些得意)的生活範圍。進駐團隊與居民盡心整理老屋與周圍環境,成為最早的一批「老屋欣力」作品。傍晚時分有居民坐在門口吃飯聊天,散客穿梭、與當地人攀談,幾間宮廟的活動也平和地融入當地生活。海安路模式成了討論焦點,然而隨著媒體報導、觀光推廣、有心人士炒作,房租開始飆升、觀光客違停機車並製造髒亂與噪音、海安路沿街搭起鐵皮屋熱炒店,神農街的特色商家被脫離當地脈絡的夾娃娃機與粗製濫造的商品取代,新進商家更以「洋風」蠻橫地「整修」老屋立面,在地人逐漸對神農街敬而遠之。與此同時,居民活動空間也受到壓迫,轉向後巷。至於地標「藍晒圖」,據媒體報導,當初無償出借的屋主不堪其擾而決意拆除,政府轉而在舊司法宿舍以「藍晒圖文創園區」重現。無奈進駐店鋪以觀光客為導向,在地人難以感受情感連結。這樣以短期湧現的訪客為主要客群的區域,用途單一,平日格外冷清,對於號召長期居民的認同與情感聯繫的助益也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公園路321巷的日式宿舍群推動以住代護模式徵選藝術團隊進駐,成功營造出以表演藝術為主的藝術聚落氛圍,冬日的「321小戲節」小巧精緻,頗受好評,不少附近居民散步前往一探究竟。然而近期園區關閉整修,關注的市民憂慮著,整修後的園區能否保有原來的溫暖特色?

正如Mike Douglass所言,生活空間與經濟空間之間,城市越來越失衡,街道的舒適性正因交通和污染流失[12]。這是臺灣其他城市面臨並試圖改善的問題,類似的狀況在臺南雖然相對不明顯,仍能瞥見相關徵兆。是時候捫心自問,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又想住在什麼樣的地方?作為決策者,近年臺南各街區的發展協會也紛紛反應旅客帶來的交通雜亂以及外來資金炒作的困擾,當局可考慮適時介入,發展友善交通並劃設更多的假日行人徒步區,以及參考首爾的「縉紳化綜合對策」等做法,管制街區內一定期間的租金漲幅、提供裝修補助等[13]近年臺南市政府為了保存傳統街區,將部分計畫道路解編,這是許多關注臺南舊區的人們所樂見的,但同屬巷弄空間組成的構造物與建築物同樣是形成模糊邊界型態、促使人們彼此來往的因子。在解編計劃道路之後,猶當深入探究街道的新建物規範,使保存傳統街區的目標與意義能真正被落實。

作為規劃者,則當保持開放心態,謹慎考量原有紋理,為空間保留最大的使用彈性。老屋欣力熱潮之餘,這些巷弄更承載著主要的生活與意義,規劃者關注的焦點不會只有老屋,而是放眼街區。臺南街道顯現出社會性基礎設施也可以是沒有明確邊界的空間,而是以各種形式出現在身邊,在地使用者往往能發揮超乎規劃者想像的使用方式,誰能想到在街上設計用餐空間、菜市場裡開設居酒屋呢?臺南巷弄的魅力在於它們的多樣性,以及它們所促進的情感連結。在強力推行觀光與發展並期望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猶當注重原本的街區是否隨著發展而消逝;畢竟這些空間才是臺南生活之所以吸引移居人潮與大量觀光客的實體條件與根基。作為城市空間的使用者,臺南的精采案例或可啟發我們由整理現有環境著手,例如畸零地、前後院、閒置空屋,進而引起更多的社群互動。葉石濤一句常見於觀光文宣的話是,「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這段話看得再怎麼膩,在臺南的街區生活過也難以不認同。

圖左,城隍廟前隔街觀賞明華園天字團演出的居民。圖右,米街忠澤堂什家將。

[1] Jacob, Jane(2019)。《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吳鄭重譯)。聯經出版。(原著出版年:1961)

[2]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2020)。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3] 施鴻圖(2009)。《從台南市建築的違章現象探討調整容積率管制的策略》。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4] 牟鍾璘(2020)。《巷弄經濟學》(曾晏詩譯)。馬可孛羅出版。(原著出版年:2017)

[5] Eric Klinenberg(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吳煒聲譯)(頁10)。臉譜出版。(原著出版年:2018)

[6] Eric Klinenberg(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吳煒聲譯)(頁209)。臉譜出版。(原著出版年:2018)

[7] Douglass, Mike (2003, June 14-16). “Civil Society for Itself and in the Public Spher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Cities and Civic Space in Pacific Asia,” Second GRAD Conference, Vancouver, Canada.

[8] Eric Klinenberg(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吳煒聲譯)(頁11)。臉譜出版。(原著出版年:2018)

[9] Eric Klinenberg(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吳煒聲譯)(頁10)。臉譜出版。(原著出版年:2018)

[10] Douglass, Mike (2003, June 14-16). “Civil Society for Itself and in the Public Spher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Cities and Civic Space in Pacific Asia,” Second GRAD Conference, Vancouver, Canada.

[11] 陳奕萱(2014)。〈藝術參與場域和生活-以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為例〉。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12] Douglass, Mike (2003, June 14-16). “Civil Society for Itself and in the Public Spher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Cities and Civic Space in Pacific Asia,” Second GRAD Conference, Vancouver, Canada.

[13] 牟鍾璘(2020)。《巷弄經濟學》(曾晏詩譯)。馬可孛羅出版。(原著出版年:2017)


藉由膠卷、步履與叨叨絮絮認識環境的非典型建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