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屬於臺北的稻浪:從關渡平原的農業發展,思考城市與環境的關係

文:簡均安   

跟著上班日早晨的人潮踏出復興崗捷運站、轉身進入中央北路的巷子中,我看到綿延的田園地景,在遙遠的另一端和天空相接。都市生活的緊湊與忙碌,或許讓很多人都忘了臺北還有這麼一片黃金稻海。

    關渡平原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界處,關渡平原農業區面積佔臺北市農業區土地的90%,是臺北市唯一的大面積農業區,至今仍有近九成面積維持農業使用。同時,關渡平原在淡水河沿線的臺北都會濕地系統中保有大型的完整都會濕地,是重要的候鳥棲地節點,具有極其特殊的環境價值。關渡作為臺北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近三十年來,歷任市長有各樣的開發構想,包括臺北副都心、大巨蛋、低密度開發、大型公共設施、甚至將總統府遷址到此……然而在這些爭辯之外,地方的農業長期被視為低階的產業,在都市發展的過程中被忽視、邊緣化,耕作面積逐年減少。但是都市中的農業區,真的毫無價值嗎?

關渡平原黃金稻田景觀。(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https://www.travel.taipei/zh-tw/news/details/17858。)

政府部門發展願景中的關渡:生態與社會永續的都會型農業

    在臺北的未來發展中,關渡平原對臺北都會區有什麼樣的意義? 隨著108年國土功能分區作業啟動,各界重新檢視關渡的地方發展定位。「臺北市農業政策白皮書」即指出,關渡平原應維持農業使用,作為提供下世代發展的保留區農業區的未來規劃,應強調社會韌性、生態系統、防洪降溫、食農教育、綠色科技等價值,保留農業多元經營的彈性。

關渡平原定位及發展方向(圖片來源:臺北市農業政策白皮書,作者重製。)

    農業與都市發展的互動過程中,農業的價值產生了一級產業以外的更多可能性。例如,多位學者於《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中提出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的概念,指出人類可藉由生態系統獲得支持、供給、調節及文化的服務。將生態服務系統的概念導入農業,將農業視為提供糧食、健康、生態調節的支持系統,有助於我們應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多重危機。因此,關渡平原在臺北的功能定位,不應只從農業生產的角度檢視,而是思考農業成為一種城市生活型態的可能,嵌合於城市的經濟、生態、社會系統中,從不同的面向促成城市的永續發展。

公部門建構的「生態保育」願景的挑戰:不具規模效益、農業基礎設施堪憂、在地農民不買單

    雖然公部門建構了關渡平原的未來願景,然而在地農業長期以來面臨的諸多困境仍不容忽視。與鄉村型的農業相比,鄰近都市的關渡農業人力成本較高,加上稻作產量少,經濟規模小,農產品缺乏銷售通路及公糧收購的途徑,關渡稻農必須將米賣到南部的糧倉,經重新包裝後再出售。因此關渡的農業生產不僅經濟收益低,也難以創造在地農產品的知名度。其他的發展的難題,包括農業就業人口流失、農業技術不足、大量土地被閒置……

    農業基礎設施方面,關渡的農業水資源利用,受到豐枯期水量懸殊、防洪停水、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施工等因素影響,經常造成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另外,磺港溪水夾帶都市生活用水及上游溫泉水的酸性物質,長期累積以來,造成關渡地區土壤與水質酸化的現象,使得土地更難以農作。當地的工廠、焚化廠、土資場等設施的分佈,也是影響關渡平原的農地適宜耕作與否的因素。

    關渡平原農田的「生態保育」定位難道是政府部門說了算嗎?在地農民有不一樣的聲音。政府有意發展都市滯洪、生態環境保育的地方定位,然而從在地農民的觀點來看,都市發展的願景未必會創造農業生產的效益,甚至可能彼此衝突。例如,在生態保育的主張下,農民不被鼓勵繼續使用慣行農法。然而若改採友善農法,一旦產量減少,農業經濟收益就會降低。有農民無奈地表示,鳥類會吃稻米,愈來愈多受保育的鳥類,就引來更多外來遊客,也吃掉更多田間作物,然而遊客帶來的觀光收入,都不會回饋到農民的收益上。生態保育的相關成本,都是由關渡的農民承擔。            

在地居民、公部門、專家學者參加關渡及洲美平原中長期發展定位公民參與工作坊,以地圖標記的方式,一同討論關渡面臨的困境及未來發展願景。(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尋找關渡農業的另一種可能:多元的網絡化發展

慣行農法已無經濟效益,在地農民又不買單政府「生態永續」的上位計畫,農業發展的轉型契機何在?提高附加價值、連結其他資源,並奠基於社會活力。除未來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思考農業與其他資源結合,締造多樣的跨領域合作模式,以利於組成緊密的關渡農業支持網絡。農業的永續發展仰賴穩定的基礎設施硬體,更奠基於社會活力的介入;未來的農業轉型,除了納入在地居民的想法、銜接關渡平原的現況及人文歷史,跨界合作成為新的趨勢,創造農業與永續發展共融的可能。

    例如,八仙六代園的農業經營者,採以友善農耕的方式,將自然生態找回農田,如今田間已可見到黑翅鳶,並與屏科大合作,在稻田中建造黑翅鳶的起架。種種生態恢復的跡象,包括田蚌(淨化水質指標生物)、豆娘、蝦、螢火蟲、頜頭鷦鶯……就如他們所說,「友善的努力,生物都知道。」農業的收入趨向多元化,近年來結合關渡花海、北投區農會與產發局辦理「北投插秧趣」、「北投割稻趣」等農事體驗活動,將人帶進關渡平原,傳承在地農業知識,使關渡平原成為食農教育的戶外教室。

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辦理「關渡那麼田」活動,結合在地青農、北藝大、地方文史團體,舉行田間運動會。(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此外,相關的在地活動,藉由凝聚學校、企業、團體等不同地方社群,整合各方的資源與知識,將關渡的地方議題擴展為自然、藝術、生態、文化的對話,在關渡平原的自然環境條件基礎上,共同營造獨特的地方感。例如關渡藝術季以「人與自然的關係」為題,在藝術中探討社會與環境的平衡;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以環境與鳥類為主題,持續傳達關渡在生態保育的珍貴特質。

    除了既有的環境與農業活動,關渡平原尚有其他潛在的產業,有待未來納入整體規劃中。例如佔地愈2000坪的足球訓練學校,校園提供了周遭居民的體育活動空間,長期以來創造了良好的鄰里關係。未來關渡平原的發展,除了應盤點潛在的機會,也應整合資源、知識、人力的網絡,以更加綿密的地方串連,促成有活力的永續發展。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與藝術家合力完成關渡自然藝術季的展示作品。(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城市?以新農業實踐,重設人與土地的連結

    都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有賴於其鄰近都會區的地理位置,有利於農業生產者與城市社群,在農業與環境知識經驗的交流過程中有所互動;而藉由環境意識教育推廣,城市消費者可以被引導往永續的生活型態轉變,透過民眾參與、環境教育,進而從基本的觀念與意識上,改變消費者農業的關係。因此關渡農業並非僅限於土地與農作物的交換價值,而有擴及環境與社會韌性的可能。正如Klinenberg給予社會基礎設施的意義,我們正需要一個促進社會對話的空間,藉以使城市的健康、學習與連結持續地提升。藉由有農生活的實踐,關渡平原可以成為人們重新思考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關係的場域。

    關渡平原的發展,長久以來陷於公共設施保留地遲遲未徵收的困境,土地使用的限制,反而成為當地居民的契機。然而規劃方法不僅限於土地徵收的開發方式,而有諸多其他可能;規劃可以帶動新的資源,企業環境、社會與企業治理(ESG)投資,或者生態補償而向共享共好的關渡平原,以及新農業技術投入等,都是發展永續農業區可採用的規劃策略關渡農業並非僅限於土地與作物的交換價值,而是。在關渡平原尚未有明確的規劃方案之時,我們可以思考農業對臺北市的意義是什麼,同時如何傳承世代居於關渡的居民對土地的情感,討論出共同願景,才能團結走向共享共好的臺北城市。

關渡平原日落遠眺景觀。(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參考文獻

  1. Brown, T., Whalen, S. (2015). Urban Revitalization us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Conservation Planning. Biohabitats, Inc. and WK Dickson.
  2. 吳煒聲(譯)(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原作者:Klinenberg, E.)。臺北:臉譜。
  3. Piorr. A. et. al. (2018). Research for AGRI Committee –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EU. European Parliament, Policy Department for Structural and Cohesion Policies, Brussels.
  4. 周頌宜(2021)。ESG 是什麼?投資關鍵字 CSR、ESG、SDGs 一次讀懂。經理人。檢自: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2727。
  5. 豐年雜誌(2018)。資源開發,轉為生態調節 「生態系統服務」導入農業,檢視永續資源庫存。檢自: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30466。
  6.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21)。臺北市農業政策白皮書。
  7. 臺北旅遊網(2018)。城市田園風光 關渡平原稻浪起伏。檢自:https://www.travel.taipei/zh-tw/news/details/17858。

建築人出身,生活中只要有盆栽、床和紙筆就很美好。現為臺大城鄉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