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農園給我一個出門的理由:2年後再訪南港店仔口的參與筆記

文:黃麗玲、高鉦詠、吳竹君、菅沼毅、簡均安、王漢樵

在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Eric Klinernberg) 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一書中,介紹了芝加哥的民間團體「種植家園」(Growing Home)如何利用公有地開闢了數百個社區農園的案例。這些農園生產在地糧食、支持職業培訓,還活化許多荒廢的空地,培育了鄰里相助(stewardship)的精神,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展現。那麼在台北,社區園圃又有甚麼樣的潛力呢?

在2020年7月眼底城事的宜居城市專題中,陳冠杰藉「社區綠地的韌性行動──南港舊莊店仔口農園改造經驗」一文,介紹了台灣大學城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課從環境與社會韌性的概念出發,進而設置社區農園的方案;也描繪了從2019年規劃階段到初期基礎設施的設置,如雨水回收設施、植栽棚架等。此外還有與營運有關的軟體面,包括認養人與值日生制度的建立。

農園設置於南港舊莊里的店仔口休閒廣場。它的土地使用雖是護坡用地,先前已開闢為口袋公園般的開放空間,只是因為地處邊緣,又沒有活動進行,利用率不高。2019年底開始的改造計畫是由舊莊里、南港社區大學、以及台大城鄉所三方共構。其中,社區大學從教育局申請到小田園教育計畫,配合認養人制度的建立,使店仔口農園同時兼具教育基地與農園的功能。2020年春季開始,農園招收了第一期認養人,目前已進展到了第四期。另一方面,城鄉所參與的學生也進行了新舊傳承,新團隊是「舊在里山」的五人小組。本文由高階實習課程教師與組員共同執筆,檢視農園新近發展,也回應本次專輯中的社會基礎設施概念。

農園上的生活實驗

店仔口農園的基地有許多限制,包括基地面積小,又必須維繫原本開放空間的功能,導致可以種植的面積十分受限。此外,基地下方的填土多為石塊,若要將其整地為農園則需花費許多資源。那麼為何不另尋基地呢? 事實上由於缺乏積極的法令與制度支援,社區團體要找公有地設置農園,並不容易。原稱為店仔口休閒廣場的基地,位於南港山、山豬窟溪與大坑溪與都市密集聚落的交界,具有生態區域入口的特性,能夠呼應我們生態修護的觀點。

圖一、農園位於圖中店仔口廣場的位置。圖: 南港茶水間小組運用北市府圖資重新繪製。

因此店仔口農園的定位主要是環境教育的功能。也就是學員在現地進行一段時間的課程與實作後,能夠增進相關知識、進而在自家陽台或是頂樓進行種植。另一方面,它也是設置實驗性環境設施的地點。例如我們在農園設置之初,即設計了雨水回收設施,目前則在嘗試將滴灌設施連結上由太陽能電力。此外,農園也可能是戶外的環境藝術教室,例如我們與舊庄國小合作,將學生的美術課創作,設置在菜園旁的大坑溪堤岸,凸顯了這個區域的環境特色與生物多樣性。

圖二:由城鄉所與舊庄國小合作的環境藝術展覽緊鄰店仔口農園展出。攝影: 舊在里山團隊

農園作為社會基礎設施

但是比以上面向更重要的是:農園認養人如何看待農園?亦即農園對他們生活的意義。那麼農園又吸引了甚麼樣的人前來呢? 在過去幾期的經營中,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社區園圃小小一塊基地卻聯繫了抱持著不同生活想像的人們。

由於農園的特色是配合有有機農作課程,許多成員是被知識吸引而來,包括想嘗試在自家中種植的新手,或是已有經驗,但想有系統地學習的對象。其中也包括南港區公共住宅的青創戶的參與,他們希望能學習經驗,在公宅推動屋頂農園。有的成員則懷抱著鄉村的農耕夢。一位認養人在家鄉宜蘭有塊地,但是父母都是用慣行農法。他想勸父母改用有機種植,因此來上課。他也希望自己退休後可以返鄉好好耕作那塊地。

但是這類型的成員會跟著課程結束而更迭。比較能長期參與的還是住在附近、帶著與他人或與環境發生連結的目的而來的認養人。例如年輕的家長帶著小孩參與,想讓兒童在都市中能親近自然。在週日早晨,小朋友玩在一塊,認養人彼此照應小孩,已成為農園的例常風景。有認養人回饋說,自從參與農園活動後,小孩喜歡蔬菜,偏食的狀況改善很多。有位認養人的小孩在就讀的實驗學校中參與了菜園的耕作,但是疫情中學校關閉了菜園,因此他就近來認養社區菜園,讓小孩能延續種植體驗

圖三、農園中的小朋友會自行使用雨水回收設施 攝影: 黃麗玲

農園中另一部分的認養人主力是中高齡者,他們視參與農園耕作為活躍老化的契機。有些人在年輕時就有農耕經驗,喜歡重新連結這樣的感覺;有些則是有意識地將農園與公共空間的維護做為對鄰里的回饋,也在服務他人與社區的過程中,減少自己的孤立感。一位認養人在訪談中說,「謝謝你們給了我一個出門的理由」。

我們發現,位於在生活圈的社區園圃與位處偏遠的市民農園有所不同。前者的近便性有助於人際互動,也強化了合作與互惠精神。例如跨過大坑溪,行政區域上屬於汐止的社區,也有居民前來報名成為認養人,希望在社區中推廣。而店仔口休閒廣場,原本利用率不高,但自從農園開闢後,變得有活力與吸引力,附近的住民也常前來散步。而鄰近社區也讓我們借用儲藏室來存放整理農園的工具,以及社區廚房讓我們進行農產品加工課程。因為農園,社區有了更多樣化的互動。

疫情之中的線上農園

農園課程從開班以來,一路都無法排除疫情的影響,但也因此可以看到農園作為社會基礎設施在疫情中的角色。新成員們戴著口罩增加了認識彼此的難度,保持社交距離的規範也限縮了大家擴展社會互動的可能。但即使如此,幾乎每周日進行的農園課程還是有很高的參與率。認養人的家人或朋友也會來協助耕作、打掃,或是探班。這時候,相較於室內,戶外空間的活動反而有一定的安全性。

然而在五月中之後的三級警戒又帶來新的挑戰。當時大學的課程馬上轉為線上,但由於社區大學的許多學員較為年長,要進入線上課程有所阻礙,相關政策要求暫時停課。由於我們的認養人共有二十名,超過當時集會為十人上限的規定,因此小田園課程先暫停,只有每日的農園維護與打掃還在持續。但三、四周之後,我們開始意識到,在疫情之中如果所有的學習活動或是社會互動都中斷的話,可能會讓人們更感到孤立,因此需要創造一些持續連結人們的契機。這時候線上的互動就是可能的選擇。

但是怎樣協助認養人順利踏入線上課程呢? 我們認為大學中較為普遍的Google Meet等介面,對非學院型、較年長的成員較為陌生;反而LINE通訊軟體較為普遍。而LINE適時推出了會議室功能,使用者不需要重設介面就能在聊天框中點選進入,這應該是我們的最佳選項。因此學生拍攝了解說影片,對認養人進行教學後,接著啟動了線上課程。首堂課是明淑老師在自家廚房以手機直播,指導豇豆發酵技巧、接著現場料理,成功吸引了學員上線。接下來則有貴嬌老師手機直播講解香草植物運用。後來甚至連比較生硬的能源講座也吸引不少高齡學員線上參與,最後終於在疫情中將所有課程進行完畢。因為線上互動不中斷,認養人有時也會相約分組在農園見面。這些做法,提升了農園認養人在疫情中的學習力,也展現了社群韌性。

圖四: 農園改成線上料理課程的新嘗試 攝影: 黃麗玲

以循環材料打造新的社會空間

除了南港社大的小田園課程,城鄉所學生也帶入外部資源,強化了基礎設施與活動的多元性。由於我們的農園使用原店仔口休閒廣場的空間,亦即基地仍需要對外開放,而不僅是作為農園使用。我們也在面對這個使用與管理的情境進行調適,其中一個做法,則是強化上面的設施,讓農園的認養人與開放空間的使用者都感到舒適。學生們注意到這個空間缺乏座椅,而農園認養人工作時也無法稍作休息。

由於之前實習課曾經參觀過南機場「一碼」(IMMA)的共享空間,被裡面的木作家具吸引,學生們也自行聯繫一碼的虞葳老師,請他擔任木工講師。籌備期間,與虞葳老師試樣、設計、到打鐵街(赤峰街)購買芽棒、墊片,對初次操作農園木工工作坊的城鄉所學生來說是新的體驗。此外,座椅木材也選用循環材料。因當時基隆市海洋廣場進行修繕工程,於是有一批耐雨水、耐日曬的二手鐵道木送往「一碼」,這恰好是農園座椅的最佳材料。

圖五、 製作椅子的木工坊有一碼的虞老師(紅衣者)支援。攝影: 舊在里山團隊

除了邀請農園認養人之外,學生們打造座椅的工作坊也對外開放。在多樣化的參與者中,甚至迎來了外國面孔。來自印度的Rohit在南港工作,是一位年輕的軟體工程師。他說希望透過一些活動多了解南港,但是卻不得其門而入。因此當時在說明會時他路過現場,與學生攀談後就決定參與。除了座椅工作坊,後續的花台工作坊也有他的貢獻。他誇讚南港的生活便利,也將在台北的生活分享給在印度的親友。

十月份,農園在社大林明淑老師的帶領下,集結了社區居民與台大城鄉所學生的力量,以數十個回收輪胎製作了香草花台。花台種植迷迭香、香茅、薰衣草等多種香草,外側附帶座椅,可多功能利用。座椅在施工時,經由現場認養人多次的試坐、來回調整高度,完成參與者都滿意的方案。

圖六: 農園認養人利用廢輪胎開闢蜜源植物區 攝影: 黃麗玲

除舊莊里辦公室的經費支援,店仔口農園也於近期獲得了產發局田園城市的園圃建置經費,擴展了種植面積。此外由於基地上的回收雨水在缺水期會有水量不足的問題,認養人也提出了增加滴灌設施等想法。我們也有幸在今年秋天獲得錫瑠基金會的經費與技術支持,完成了第一期的滴灌設施,下個階段將繼續嘗試建置太陽能板用以提供馬達的電力來源。

上述的各方案回應了南港舊莊的環境氣候,也對應了地方上生活者的社會需求。同時我們也連結了種種新舊的材料與機緣,重新詮釋了地方的永續性。

結語

克林南柏格指出,社會基礎設施是社會資本能夠發展出來的空間條件。它是公眾生活的基石,能夠促進鄰里的聯繫、支持網絡與合作關係,也能夠協助社區抵禦災難或社會孤立的威脅。在當代都市生活中,圖書館、運動場、學校等,都可能扮演社會基礎設施的角色。

在店仔口農園的案例中,我們看到了農園做為社會基礎設施的潛力。農園提供了學習、種植、營造、維護管理、與創新等多樣化的體驗,也陪著社區居民挺過疫情。在都市中,它可以是重建自然的起點,也是對抗社會孤立的陣地。


參考書目 

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Eric Klinernberg)著,吳煒聲譯 (2021)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 (Pa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台北: 臉譜出版。

黃麗玲,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