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再入櫃,做自己好自在──美國第一個樂齡彩虹合作住宅Village Hearth Cohousing

資料整理/林倩如

2019年5月,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以來,酷兒成家雖已不再是夢,諸多社會制度與措施正在設計接軌,比如雙北市均已開放同性伴侶申請社會住宅;但異同在高房價世界裡遭遇的困境都一樣,何況性少數社群仍不時會碰到環境中瞟來不友善眼光,潛歧視問題尚待改善。

又推估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同志的老後議題則更複雜了,包括不得已進入婚姻系統過著假面深櫃人生,或進到安養機構卻被多元性別意識不足的醫護人員差別待遇等等。老後因為照護需求必須隱忍回櫃的壓抑,結婚或未進入婚姻者都得面臨長照、老老照顧的難題,加上對老化又窮又病又單身、被年輕世代排擠的焦慮,在在使同志的老後生活想像瀰漫著不安。

不過,今天性別平權觀念越來越普及,在台灣相對年輕的同志運動光譜中,熟齡同志的樣貌開始受到關注,並延伸到更多像是居住、照顧、老化等真實面向。LGBTQ+無論青春豐盛或年華垂暮,是否都有人相伴且愛你?是否走到生命的最後,都可以坦然做自己?讓我們來聽聽美國第一個樂齡彩虹合作住宅「鄉村壁爐」(Village Hearth)的故事。

圖1:香港電影《叔叔》劇照,講述一段同志黃昏之戀,也觸及異性戀婚姻中的假面深櫃人生並拋出彩虹社區的議題(圖片來源:hk01

當同志年老時

老年同志若單身或獨居,一來缺乏家庭支持,二來也較少有子女照顧。因此,從各種研究發現,老同往往依靠「家庭選擇」(families of choice,由親密友人組成的家庭)來構築自己晚年的生活型態,像跟朋友或重要他人等關係網絡同住在一起,但這種非傳統的家庭關係並不被一般法律架構承認(洪宏,2019)。

而在2015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歷史性判決:確認同性婚姻正式全面合法後,聯邦政府開始重視和支持老年同志的獨特需求,各州政府也針對老同的照顧問題予以立法。為因應人口大幅度的老化,各單位著手調查研究老同的相關議題。隨著倡議推廣,同志養老院及同志公寓陸續設立,同時藉由公開的聽證會,討論提供老同可負擔的同志公寓之訴求,維護尊嚴,乃其中最核心的關鍵。

圖2:聯邦最高法院通過歷史性判決:確認同性婚姻正式全面合法後,美國白宮臉書讓白宮「穿上」象徵同志平權運動精神的彩虹圖(圖片來源:tedeytan CC BY-SA 2.0.

鏡頭一轉,回溯到2000年左右,Village Hearth共同創辦人帕特.麥考利(Pat McAulay)跟太太瑪格麗特.羅施(Margaret Roesch)分別從外地移居到北卡羅萊納州德罕(Duham),不久兩人相遇相愛了迄今逾20年。她們喜歡與朋友交往聚會,常到海邊合租個度假小屋共享美好時光,便夢想退休後有一個地方,讓LGBTQ+熟齡族能在理解他/她們人生旅途的夥伴支持下安心變老,且對社會有所回饋。很早起心動念,直到2015年才有機緣發起計畫,素人如她們成功了,看似相對順利的進程,其實經歷長久醞釀並積極自學取經,可以說給有志者一個示範鼓勵,套句《互住時代》裡的話──「決心」想做,最重要!

在搖擺保守中的友善氛圍

一直有著紅州形象的北卡羅來納州,過去30多年多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2016年川普當選後,北卡選民卻同時換上了現任民主黨州長庫珀,成為搖擺的紫州。在地理位置上,北卡位於東南部,傳統上是一個農業州,西面山、東向大西洋,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本來即為宜居、旅遊、移民和養老的合適選項,而在人口增長、金融、旅遊、教育及醫療等領域均處於全美中上水準。然同婚通過後保守勢力反撲,北卡跟密西西比州陸續頒布歧視同志人權的法令,其HB2法案強迫跨性別者須依出生時的生理性別選用公共廁所,遭各界撻伐抗議後廢除。

圖3:2016年,抗議歧視同志人權HB2法案的水上遊行(圖片來源:anoldent CC BY-SA 2.0.

至於第五大城德罕,在傳統產業(紡織、菸草業)沒落後,今已轉型成高科技科學園區。其種族多元率全州之冠,鄰近杜克大學教育水平高,體育、文化氣息濃厚,亦是個醫學城。整體上自然環境優美,戶外活動豐富,民風純樸友善,1995年起,每年舉辦同志電影節、同志遊行,還新設同志中心,且有同志網媒QnotesCarolinas,Village Hearth便在這樣一個對酷兒社群友善的環境中誕生。

圖4:北卡第五大城德罕,一個對性別友善的城市,每年舉辦同志遊行(圖片來源:andres musta CC BY-NC-ND 2.0.

興起於丹麥的合作住宅在上世紀80年代早期由美國建築師查爾斯.杜雷特(Charles Durette)、凱瑟琳.麥卡曼(Kathryn McCamant)引入北美長期推廣,1987年他們創立了建築事務所The CoHousing Company協助案主實現合作住宅,McCamant並於2015年成立開發公司CoHousing Solutions提供專業諮詢。根據「美國合作住宅協會」(Cohousing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統計資料,美國現已有160多個合作住宅社區。歷經近30多年積累實戰know-how,當人們想興辦合作住宅,便有完備的知識及窗口可供查找且接受建案委辦,McAulay就是這樣入門。

她先搜尋一輪現有的合作住宅,發現很多都是兩層樓不適合老後起居,更重要的是,她們不希望被標記為社區中唯一或樣板的拉子伴侶,「身為戰後嬰兒潮一代,過去為了出櫃奮鬥,如今我們需要團結在一起,創建一個地方能舒服地做自己。意外、老化總比你預料的來得猝不及防,趁尚有餘力適應新環境時即要準備,別等到危機降臨,也不要因屈就照護資源而再度入櫃。」萬事起頭難,唯有動手做,盡量吸收各種能聽的講習、能看的資訊,2014年出席科羅拉多州合作住宅論壇後,她們開始跟朋友談論此計畫,隔年全美合作住宅大會剛好於北卡辦理,會上認識了McCamant、Durette兩位前輩並展開合作,一步步使住宅方案變得具體、可行。她們認為,自行興辦仍具失敗風險,委託專家乃後續進度得以穩妥進行的關鍵點。

圖5:The CoHousing Company接受Village Hearth委辦的建築設計圖,勾勒出樂齡彩虹合作住宅的藍圖(圖片來源:the book 《Community-Enhanced Design: Cohousing and Other High-Functioning Neighborhoods》

融入周遭自然環境的住宅景觀

2015年8月,她們找到一處標的物,在夢幻團隊The CoHousing Company建築設計、CoHousing Solutions開發諮詢及數個專業團體的協助下,Village Hearth正式啟動了。前期核心成員先投資2.5萬美金,接著有國家合作社銀行(National Cooperative Bank)提供585萬美金建設貸款(土地成本19萬美金)。購買土地後並同步招募新成員,坦言「當事情逐漸變得真實,人們才會認真考慮加入。」此後,居民也參與了開發和規劃過程,期間舉辦一系列設計研討會,以規劃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樂齡街區。2017年獲市議會許可,2018年動工,2020年完工、入住,前後僅花費5年多建成。

圖6:2018年動工的大合照(圖片來源:the book 《Community-Enhanced Design: Cohousing and Other High-Functioning Neighborhoods》
圖7:興建過程中的參與式規劃過程及平面圖、近完工鳥瞰圖(圖片來源:rendering of the site map Designed by McCamant & Durrett Architects,villagehearthcohousing

鄉村壁爐坐落於德罕城郊,20分鐘可達市中心,交通與生活機能便利,且環境圍繞自然景致。基地面積15英畝(約18,000坪)占地廣大卻只開發6英畝,其餘10英畝作為開放空間。全區無車,利用小徑便捷通往各建物,最重要的「共享空間」(common house)為2連棟(約73坪),配有餐廳、廚房、多功能室、會議間、客廳、客房、健身房、洗衣間、工作坊等設施,部分對外營業。屋外則以波浪型赤陶矮牆圍出露台,可彈性變化桌椅器材進行活動。戶外另有狗公園、社區花園、火塘、維修間、儲藏室等公共設施,提供創造生活樂趣的複合介面。

圖8:合作住宅最重要製造居民交遇的「共享空間」(圖片來源:villagehearthcohousing
圖9:社區低密度開發,夠用就好,營造融入周遭環境的舒適感(圖片來源:villagehearthcohousing

Village Hearth以俄克拉荷馬州Oakcreek社區為設計藍本,每4間連棟、分7個簇群共28戶,平面開放、坡道平緩方便步行可及性高。房型1-2房/18-32坪面積不等,售價20-40萬美金,租金約300美金,另收取管理費。新建的單層平房採無障礙設計、生態環保、能源效率、可持續性、被動式節能等原則,每戶擁有寬敞的大門、客廳、走廊、無障礙衛浴及低/無門檻,符合ADA無障礙設計標準溫和等級。大量窗戶、天窗迎來充足的自然光,拱形天花板、客廳廚房無隔間促進明亮通風,廚房櫃台也可客製化高度,並備有足夠的儲藏收納空間,地面為硬木地板,藉高級絕緣材料隔音,各種細節在在為老後生活的獨立舒適設想周到,且結合永續理念實踐之。

綜合來說,整區低密度開發,營造安全靜謐感,設計素樸色調柔和,特意留下大量綠地,可從事園藝、造景等休閒,或單純享受大自然之美。他們有個施工共識,在土地上維持小尺寸的輕便,可節省建築與能源成本,也是遵循夠用就好的準則。公共及隱私之間自我安排界線,一方面藉由前廊相鄰互動、共享空間交流來培養感情,另方面居家後院則能保持個人私隱。

圖10:每戶擁有寬敞的大門、低/無門檻以備無障礙設施,及可與鄰居交流的露台(圖片來源:villagehearthcohousing
圖11:客廳、廚房無隔間,加上天花板挑高,整體空間明亮通風( 圖片來源:villagehearthcohousing

酷兒不孤單,老了不寂寞

「過去10年我們住在維吉尼亞州,有棟環保房屋,過得挺不錯但有點僻靜。隨著年紀增長,有必要跟更多人生活在一起,以避免被孤立。這兒可能是我們的最後一站,移居來此,為了好好活而非等死。」核心成員克里斯多福.羅斯(Christopher Ross)、亞倫.基奇(Allan Keech)表示。Roesch也補充,因此「我們把社區視為克服LGBTQ+熟齡族年老時將可能面臨一些獨特挑戰的機會。」

在外部專業者資源支持下循序漸進建設社區,內部結構Village Hearth則以業主協會(Home Owner Association, HOA)作為發動主體及自治營運,組織鬆散但有領導小組,決策上採全員參與(Sociocracy)。如何找夥伴?兩個撇步:積極招募、透明公開。起初不免遭遇挫折,比如很多人有興趣但「現在就要做嗎?」裹足不前,亦曾因原始成本造價過高而流失成員;McAulay、Roesch等人馬上調整定位並加強自我介紹的外展策略,在同志遊行、同志電影節發傳單推銷,藉市集擺攤、聯誼餐會、投放廣告、媒體報導等主動接觸潛在居民,自稱為「燃燒的靈魂」不遺餘力促成。

再者,所有過程與資訊均發布於粉專、官網,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她們創辦的熱情、擁抱的理念、擘劃的願景、芳鄰的輪廓等,好奇、有興趣的人被吸引後能以方便的管道(電子信、見面會、實地參訪等)了解其住宅方案且與之連繫。累積下來至動工前已售出八成24套單元,使財務壓力減輕不少。此外,附近鄰居也來信歡迎他們的加入,可見誠懇溝通、廣結善緣是揪到人合作住起來的第一步。

圖12:Village Hearth共同創辦人Pat McAulay(右)跟太太Margaret Roesch(左)積極招募成員,圖為在杜克大學校園擺攤自我介紹 (圖片來源:villagehearthcohousing
圖13:Village Hearth核心成員參觀工地,密切參與住宅生產過程(圖片來源:villagehearthcohousing

而入住條件只有一點:須年滿55歲,現28戶約30多人,年齡介於55-73歲,還有3位毛小孩。居民組成以LGBTQ+為主,也歡迎對同志友好的盟友;單身、有伴侶不限,工作或退休均可,職業包括藝術家、音樂家、教育家、木匠、動物愛好者、衛生保健工作者、教育家、神父、社會環保活動家等等多元背景。房屋產權為私有,除了購買並釋出少量出租,土地則屬社區成員共有。

去年(2020)雖一度因COVID-19疫情進度暫緩,後仍順利完工,5、6月起大家依生活公約入住,尤其重視三大價值:可持續性、在宅老化、LGBTQ+議題。「我們,就是對抗孤立孤獨的最佳保障!」來自全美各地、走在一起的目的即──相互支持,為彼此帶來廣泛的技能和興趣分享,重點在社群經營,透過平衡的私人生活及社交活動達成在宅終老,McAulay強調,「不想在最後的日子陷入醫療模式,焦慮且花掉所有積蓄,將盡力發揮創造力讓善終發生。」社區決定不提供日常生活的照顧服務或福利援助,而是透過傾聽、觀察來維繫安全網絡;除將預先設置護理套房,正在整合醫療保健服務:像討論定期就醫頻率、協調家庭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等醫療服務者的例行訪視。

異同好鄰居的合作項目相當充實,共餐(每月1-3次)、共乘、共同採買、音樂會、手工藝、園藝、種菜、種樹、砍柴、烤火、慶生、戶外健行、騎自行車、划獨木舟、各式課程等等,粉專照片溫馨熱鬧,下半人生活出精彩。物資器材亦不吝共享,慢慢建置步道、圍籬、養蜂、養雞場、回收利用、堆肥、雨水收集等設施。入住後雖受疫情影響實體活動辦理,改為線上視訊會議治理社區相關運作。另Village Hearth同樣面臨近未來的挑戰,包括備受公眾矚目的壓力及保安考量、活力的持續滾動、co-care的應用、產權私有何以維持社群價值、避免縉紳化等實際課題。

圖14:各式共享合作項目,共煮、共耕、做堆肥、辦音樂會、聚餐等等,製造生活樂趣且凝聚社群情誼(圖片來源:villagehearthcohousing

小結:性平的居住正義未竟

真實生活裡出櫃的酷兒,撥開黑夜在彩虹藍天下已能親親、抱抱自如,並在各自工作領域驕傲開展所長。但在這一波全台大炒房中,近八成的多數一屋者抱怨漲、恐懼跌(60%)及購屋夢碎的無屋者/青年世代(20%)是最矛盾之群體,買不起、租不好,中產階級乃至於居住弱勢都苦不堪言、怒不可抑,居住正義在哪裡?

如今,台灣每年粉紅經濟上看2億6千萬,仍因較少具撫育小孩的任務,用在住宅、養老或消費、自我投資的潛力大,然入住傳統退休住宅或安養機構所費不貲,還可能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老年同志又較異性戀缺乏家庭和社交網絡,易被沒有子嗣、喪偶、獨居、單身、患病、貧困等情境孤立,彩虹社區乃迫切需求。

圖15:酷兒之家Que[e]rbau在建築基地的社區會面會(圖片來源:OURs都市改革組織)

近十年來,國外諸如柏林Lebensort Vielfalt(2012)、斯德哥爾摩Regnbågen House(2013)、維也納Que[e]rbau(2017)、倫敦Tonic@Bankhouse(2021)等量身訂做的彩虹社區繽紛成立,掀起LGBTQ+樂齡合作住宅風潮。追求自主、幸福、尊嚴的友善居住,是否可以透過性別連結其他平權議題及其社群,來打造一個個可負擔且以人為本的共好社區?平權不只性別,住宅不只居住,身分認同能隨時落實在生活內容,甚至動態回應變遷中的社會經濟需求與創新思維,會是多麼基進把共融進行到底,性別友善就在你家,顛覆既有家庭關係、接住彼此的歸屬感不嚮往嗎?

參考文獻


OURs都市改革組織成員。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

OURs是台灣第一個以都市空間改造、政策議題批判為主軸的非營利組織。基於社會公義,協助政府及人民改善都市問題,促進全民公平合理使用都市空間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