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明日的記憶」:轉型正義與空間專題導言

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走在歷史與空間秩序的密林裡

中正紀念堂施工過程(圖片來源: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典藏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A332410000K/0065/0110117/001)

離開動物園後,他們前往臺北市區。天色開過,又陰下來。學生依然精力旺盛,遊覽車裡此起彼落接唱〈歸人沙城〉、〈拜訪春天城〉、〈橄欖樹城〉、〈三月裡的小雨〉,不亦樂乎。抵達新建成的中正紀念堂,果真淅瀝淅瀝落下雨來。無論老師學生,多是第一次來,對未曾見過的巨大空間,瞠目結舌。

從四層樓高的正堂望出去,雨霧裡朦朧可見總統府,很久以前,他路過那兒,歲末寒冬,沒有雨的天氣,四處牌樓,歡慶元旦,路上有踩高蹺、走蚌殼的熱鬧,但他匆匆回家去了;再更久之前,熾熱酷暑,他北上陸軍總司令部參加政戰考試,正是眼前這片廣闊之地——如今,總統府還是總統府,去了領袖還有領袖之子,不,領袖仍在眼前——地景已非、人已非,廣場茫茫,他已無從辨認出當年考場的位置。

——出自〈一九八二 動物園〉《春山文藝 賴香吟專輯:國家與小寫的人》

人們如何記憶歷史,記憶空間?若暫且先擱置那些深奧的學術思辨,或許可以嘗試先從感知一種「記憶與探索過程」的情境開始:

寒冬之際,行走於陰影茂密的樹叢裡。手上僅持有的,是幾張破碎的地圖與未必精準的指南。究竟該如何在宛如迷宮的密林中找到方向?客觀資訊有限下,我們必須調度各種尺度的觀察力,掌握應對困難和風險的判斷力。

最重要的,是擁有在未知與不安當中,描摹明日路徑的想像力。

回歸正題。長期以來,對於歷史、空間與記憶的議題,在歷史學、文化遺產與博物館研究、記憶研究等領域,已累積了豐富著述;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如何記憶(或不記憶)某段歷史,空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則可能涉及群體認同而困難重重。

這種困難,跨越了時代與世代而未休止。畢竟,歷史與空間遺留下來的秩序,是如此交錯地存在於人們的理解與生活世界中,猶如行走於陌生的密林間。而從「轉型正義」的角度切入,則似乎又有另一種景象。

什麼是「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1

陳武鎮作品〈虛擬巨惡〉 (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21年,政治案件當事人陳武鎮於中正紀念堂展出「回到判決的那一天」藝術創作展。此圖為〈虛擬巨惡〉,呈現臉部扭曲的巨大人臉,象徵著政治案件當事人被扭曲的面容。陳武鎮於創作分享時問:「獨裁者說我們是社會的罪人、是怪物、很可怕、有害社會,但這是虛擬的──你看我像壞人嗎?我們被貼上『壞人』的標籤,但我們真的是壞人嗎?威權統治者將我們抓去關,在他心目中我們就長這樣,是他心中有鬼、有恐懼,所以看出去都是『壞』」​。

轉型正義在各國的實踐樣貌不一,但「轉型正義」概念本身則有一貫的核心意旨。「轉型正義」所稱之的「正義」,是站在確認人權的普世價值,以及在此基礎上要求國家統治權遵守法治原則(rule of law)的立場;而「轉型」,則是指一個國家在結束威權/殖民統治,過渡至民主時期後對於威權/殖民統治時期大規模侵害人權的不正義的確認(acknowledge)與平復(rehabilitation)2

以臺灣經驗而言,在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1992年連同金門、馬祖等地區全面解嚴後,正式邁入民主時代,躋身二十世紀末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之列。此波民主化國家包括東德及後共產時代的東歐各國3,歷經後軍事獨裁統治與民族衝突的拉丁美洲與非洲各國,及晚近的亞洲國家如韓國。相較於二次戰後針對清理納粹政權侵害人權歷史的刑事追訴模式,第三波民主化國家因其分歧歷史與社會脈絡,各自發展了複雜多元的轉型正義實踐經驗與路徑。

轉型正義所要追求的人權與法治價值,以及確認與平復過去國家不法行為如何破壞自由民主秩序,在各國的政治實踐上都是一項鉅大而艱困的工程。然而,透過民主政府全面檢視當年體制性的迫害,是民主化後的必要工作。2017年底,臺灣立法通過《促轉條例》4,以「威權統治時期」5作為界定處理時間範圍,並明訂國家此刻的轉型正義任務。依據《促轉條例》成立的促轉會,重要的法定職責在於,讓過去威權統治下歷史的噤聲以及今日對國家暴力的反省,進入政治社群的集體記憶;同時,深化大眾對轉型正義的認知及想像,進而回饋並鞏固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回到本系列的主題,「空間」又在「轉型正義」工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空間的記憶政治:不義遺址與威權象徵

在《促轉條例》的架構中,對於「如何反省威權統治時期的空間的記憶政治」議題,賦予促轉會兩項法定任務:「保存/重建不義遺址」與「處置威權象徵」6

不義遺址,係指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發生的地點,例如:二二八事件發生地;又或者是國家透過體制性手段,實施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或侵害人權之行為的場所,例如:施行刑求與拘禁的安康接待室、埋葬政治案件當事人的六張犁公墓。這些人權侵害事件發生地承載國家過去的黑暗歷史,但隨著時間流逝,多處遺址現已改建或產權更迭,亦並非所有地點都有留下建物或遺構。促轉會成立後,藉由新一波政治檔案徵集,研究情治機關與壓迫體制的系統性運作情形。促轉會透過比對檔案資訊,並偕同政治案件當事人重返現場指認,試圖促進社會省思威權統治時期國家的不義作為。希望過去的人權侵害發生地,能轉化為今日連結彼此、面對轉型正義議題的空間觸媒。

「原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安康接待室」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原貌,見證白色恐怖時期侵害人權的大型偵訊拘留室。1974年至1987年間,調查局在此進行拘禁、偵訊。從《美麗島》雜誌的執行總編陳忠信,到現任監察院院長陳菊,都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矇眼帶到此處,遭刑求取供,嚴重侵害人權。​(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沈昭良攝)

原國防部臺灣軍人監獄則為威權統治時期長期關押政治犯之場所。該處曾關押陳英泰、雷震、蘇東啟、黃信介等政治犯,留有台灣不同階段反抗運動者之身影。目前原建物由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沿用,後續建議以設置標示、虛擬重建、每年定期開放等方式落實促轉條例保存意旨。​(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沈昭良攝)

威權象徵,則指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當中,用以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的各種象徵,包括蔣中正及蔣經國的銅像、遺照,或以其命名的空間(如:中正紀念堂園區)。以銅像為例,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為創造萬民擁戴的社會氣氛,運用公共資源推動造神包裝統治者形象,並將破壞紀念銅像的案件以「為匪宣傳」為名加以判刑,或將之視為潛在的叛亂行為進行偵查。蔣中正去世後,政府公告《紀念總統蔣公有關事項》,實施多項緬懷紀念措施,並借由教育系統灌輸永懷領袖的威權崇仰。然而,隨著臺灣民主化,社會各界開始挑戰統治者的造神敘事。

2017年內政部廢止施行42年的《塑建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同年底《促轉條例》公布,更明確規範了威權象徵處置的法源依據。然而,存在於公共空間中的威權象徵物,格外容易凝結不同群體殊異的生命經驗與情感認同。因此,促轉會對威權象徵的反省與改造工作,時常涉及繁複溝通與共識凝聚過程9。    

桃園慈湖雕塑紀念公園收納近三百座蔣中正銅像。(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威權象徵與不義遺址,同屬威權統治脈絡遺留的空間,卻有極大的差異。隱蔽於歷史之中的不義遺址,以及充斥於公共空間的威權象徵,是威權統治時期留給當代社會一組顯著對反的歷史遺物。前者,需要更多的挖掘、保存與記憶;後者,則需要重新詮釋與去除紀念性。因而,涉及不同的處置策略與路徑。無論何者,當我們從轉型正義的角度檢視空間議題時,皆須思考:

當代社會共同信仰的民主價值,該如何與威權統治時期的歷史對話?
我們是否能勇於想像,一處能連繫過去與未來,且屬於社會集體之所在?

中正紀念堂轉型的三個關鍵詞:從紀念、反省、到想像

在眾多威權象徵中,最受社會關注者,莫過於位處首都核心的「中正紀念堂」園區。中正紀念堂園區作為用以紀念威權統治者的偌大園區,在民主化後的今日,應以反省威權的角度加以省視;同時,此處作為市中心的大面積園區,更值得臺灣社會重新想像公共空間的另一種可能性。

1976年10月31日,官方於「蔣公誕辰紀念日」,舉行中正紀念堂第一期工程破土典禮。基座、紀念堂主體、深藍色琉璃瓦屋頂等部分之建築施工,皆屬第一期工程。(圖片來源: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典藏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A332410000K/0065/0110117/001)

中正紀念堂園區自1980年蔣中正逝世五週年前夕正式落成啟用,園區空間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將領袖崇拜具象化於實體空間,並透過空間的象徵與再現,強化威權統治者的帝王與偉人形象,形塑「領袖即國家」的黨國一體思維。再加上位置鄰近國家權力中樞、地處交通要津,可說是全國最具指標性意義的威權象徵。

1980年4月4日,舉辦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總統蔣中正逝世5周年紀念大會。當時,中正紀念堂前廣場與大道名稱仍為「瞻仰大道」(現更名為「民主大道」與「民主廣場」)。前總統嚴家淦以「毋忘遺訓,力行遺訓」為題致詞,總統蔣經國以國家元首與家屬身分出席典禮。(圖片來源: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典藏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A332410000K/0065/0110117/001)

另一方面,中正紀念堂園區亦是市民頻繁使用的藝文休閒場所,更是聲援天安門學運、野百合運動、悼念圖博抗暴、原住民族施放狼煙爭取自決、聲援香港「反送中」等臺灣重要社會力集結、倡議運動的發生地。四十多年來,園區自身涵括層疊的全民記憶,其意義遠超越當時紀念威權統治者之用途。

這條「從威權到反威權」的歷史軸線即使依稀可以在空間中進行描述與詮釋,然而走進中正紀念堂園區,視線被引導至端點的,是仍存續於堂體內的巨大銅像,而園區內當年各種為了「崇拜統治者」而設計的空間佈局與元素,也使人難以忽略。

從堂體內銅像大廳望向牌樓處之視角。中正紀念堂周圍地區須配合維持其景觀上的崇高性,在土地使用、建築物用途、設計及高度方面,政府因而設下諸多限制。例如,1978年臺北市政府公告「變更中正紀念堂周圍地區都市計畫為特定專用區計畫案」,限制周邊商業區及住宅區之建築物用途與設計,且園區周邊之建築高度不得高於53公尺。(圖片來源: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典藏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A332410000K/0065/0110117/001)

長年以來,針對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從牌樓改名、銅像處置、儀隊進駐乃至於園區空間設計的調整,無不引起社會討論。而促轉會作為轉型正義業務的法定主管機關,提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的方案構想,透過改造威權空間、重構紀念敘事,以及移除大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等處置措施。我們期待,中正紀念堂能成為反省威權、記憶民主進程的所繫之處;更希望威權統治時期「紀念」單一統治者的「中正紀念堂」,能夠具歷史意識地「轉型」,將公共空間還給人民,讓大家一起想像:一個真正更自由、更開放、更具未來性的首都公共空間。

融雪時刻:為了明日的記憶

對熊來說,自由造成的衝擊是如此劇烈。不能讓牠們從籠子裡出來後,就直接進入森林。得給牠們幾天的時間適應。自由是新的挑戰。新的聲音。新的氣味。新的食物。自由是一場巨大的冒險。

——出自 Witold Szabłowski《跳舞的熊》

促轉會與眼底城事合作,希望透過介紹不義遺址保存、威權象徵清除、中正紀念堂轉型等國內外案例,鼓動社會對於轉型正義與空間議題的認識,提供更豐富、多層次的論述視野。

專題名稱「為了明日的記憶」,曾是德國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萬湖會議之家(House of the Wannsee Conference)」10的展覽標題,意指轉型正義並非單純為了「挖掘過去」,更重要的,是為了錨定「前進明日的座標」。21世紀的今日,偌大的威權統治者銅像巍然立於首都市中心,對台灣社會代表的意義為何?「過去好好的管他現在幹嘛」、「那個地方只是用來吸引觀光客、早就沒有威權性格了」,有沒有更好的可能性、不一樣的思考路徑?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共同邁向什麼樣的未來?以空間作為集體記憶的錨定點與媒介,邀請讀者一起來思考、發問。


註釋

1 歡迎參考促轉會任務推動及調查結果報告書《第一部:總論》。本報告書說明轉型正義上位概念、核心意旨及促轉條例意涵。(官網下載:https://www.tjc.gov.tw/policies/17) 

2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n.d.). What is Transitional Justice?. Retrived April 27, 2021, from https://www.ictj.org/about/transitional-justice.

3 歡迎參考促轉會於2019年初規劃的專題「轉型正義相對論-台灣、波蘭的威權記憶與公共空間」,此專題由楊翠前主委與作家林蔚昀,以及來自波蘭的 Pawel Gorecki(行為藝術家/社會運動者),進行三次對談。議題包含轉型正義、民主、人權的價值;轉型正義如何進行空間轉型與價值重整;轉型正義應該做什麼?應該避免什麼?深入反思波蘭轉型正義成果的價值與問題,從本土與世界的雙向觀點,提供犀利且深刻的參照。(官網連結:https://www.tjc.gov.tw/team_articles/detail/564 《促轉條例》全文內容: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296

5 根據《促轉條例》第3條,威權統治時期係指1945年8月15日臺灣日本統治,至1992年11月6日金門、馬祖、東沙及南沙地區宣告解嚴。

6 《促轉條例》第 5 條:「(第一項)為確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否定威權統治之合法性及記取侵害人權事件之歷史教訓,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第二項)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應予保存或重建,並規劃為歷史遺址。」

7 關於目前《促轉條例》規範之「不義遺址」定義,僅限於「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應予保存或重建」。但回歸「政府應該保存的威權統治時期相關空間」之概念、保存範圍與手段,是否僅就於現有條文?關於這點社會各界有許多紛殊的意見,需待未來更進一步研究與討論。

8 歡迎參考促轉會任務推動及調查結果報告書《第二部:探求歷史真相與責任的開端:壓迫體制及其圖像》。本報告書中,則是面對過去,揭露威權統治時期壓迫體制的面貌與政府不法行為。(官網下載:https://www.tjc.gov.tw/policies/179 歡迎參考促轉會任務推動及調查結果報告書《第三部:促轉會規劃之推動轉型正義方案》。本報告書呈現「轉型正義的現在進行式」,說明本會業務推動的目標、項目、方法、成果、困難與挑戰;並描繪「轉型正義的未來」,提出本會對於臺灣轉型正義工程的階段性願景、政策方向與具體實施步驟之建議。(官網下載:https://www.tjc.gov.tw/policies/1710 「萬湖會議之家(House of the Wannsee Conference)」官方網站:https://www.ghwk.de/de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是2018年行政院為執行轉型正義事務成立的任務編組機關,期盼達到面對威權統治時期真相,且深化社會對話的目標。
「轉型正義」所稱之的「正義」,是站在確認人權的普世價值,以及在此基礎上要求國家統治權遵守法治原則(rule of law)的立場;而「轉型」,則是指一個國家在結束威權/殖民統治命運,過渡至民主時期後對於威權/殖民統治時期大規模侵害人權的不正義的確認(acknowledge)與平復(rehabilitation)。
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會的業務包括:規劃、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及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促轉會官方網站:https://www.tjc.gov.tw/
▌促轉會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tjc
▌促轉會IG:https://www.instagram.com/tj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