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像首都公園!中正紀念堂園區空間大體檢

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軍事基地、經貿中心、中正紀念堂:NEXT?

「你以往都如何使用中正紀念堂?」
「作為首都公共空間,你還期待這裡可以是什麼模樣、還有什麼可能性呢?​」

中正紀念堂園區目前基地位處臺北市中心中山南路21號,佔地約25公頃,相當於595個標準籃球場。自清領至日治時期,這塊基地長期為封閉性極高的軍事基地。1970年代,政府一度規劃在此成立經貿中心。然則,隨1975年蔣中正的逝世,此處被選為興建「紀念先總統蔣中正」的基地,而成為現今「中正紀念堂」面貌。

台灣逐步邁向民主化過程以來,各種社會運動曾於中正紀念堂集結與表達訴求,使之成為見證臺灣民主轉型與多元價值的重要場域;同時,中正紀念堂園區也是許多活動展演的公共空間。在許多人心中,中正紀念堂園區扮演了重要的藝文遊憩空間與公共記憶場所。從威權到民主,中正紀念堂是否轉型、它的的使用與爭議,反映出台灣社會在政治上的多元觀點。1

中正紀念堂轉型不但是轉型正義的指標性議題,也是都市公共空間再定位的首都議題。關乎這一代如何思考我們如何對待記憶與空間:在2021年,我們要留給下一代怎麼樣的「轉型備忘錄」?​

2021年9月至11月間,促轉會以「轉型,下一步!中正紀念堂轉型」為主題,辦理系列座談。針對所涉及之轉型正義與反省威權統治、集體記憶與戰爭歷史詮釋、民主化與公民運動歷程、都市空間規劃與地景改造、藝術與文化活動機能等面向,邀請跨領域講者分享。此圖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侯志仁現場座談簡報(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2

重新想像首都公園: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焦點團體工作坊

舉辦系列公開講座後,促轉會希望,社會的討論,不僅停留在對歷史價值與詮釋的論辯,也能從日常生活使用的角度,重新想像這塊長久因被打造成「紀念威權統治者」而充滿限制的基地如何才能更自由、更開放、更友善共融,達到真正「空間解嚴」。​

為此,我們與長期致力於公民參與、民主深化的熱吵民主協會3合作,舉辦兩場「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焦點團體工作坊」,考量年齡、性別、居住地及使用頻率,邀請使用者來參與,也邀請長期關注都市空間、生態環境、園藝治療、親子教育、青少年、老年、障礙者及弱勢群體權益的團體,以及學生社團、社區大學、當地里民等,提供多元豐富的視角,進行更加細緻、深化的空間經驗交流與建議。透過此次的焦點團體工作坊,促轉會收納更多元使用群體的空間經驗,並將討論成果作為撰寫政策建議的參考,提交給行政院。

工作坊活動照片。(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說說自己與中正紀念堂的故事吧!

中正紀念堂佔地範圍極廣,自1980年成立後,廣場、兩廳院、堂體內部,各式各樣的人來來去去,乘載許多不同的回憶。工作坊中,參與者分享自己的空間使用體驗,更訴說在園區所發生過的有趣故事。

工作坊活動照片。(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 親子團體代表:下一代對空間的自由體驗,能夠淡化嚴肅的氛圍

「今天出發前,曾問我小孩對於中正紀念堂的印象,小孩最直接的回答是『不好玩』。具體來說,園區內雖然有很多植物,但許多是觀賞性的花圃,而非可親近、可遊玩、可觸摸和體驗的大樹和綠地。對兒童或要育兒的家長而言,是很不友善的空間。我認為中正紀念堂的威權感,不僅是歷史層面,也呈現在空間的各種使用限制。如果要改造空間,希望過程中能開放孩子和青少年參與,比如彩繪地板、爬樹、玩遊戲等,下一代對空間的自由體驗,能夠淡化嚴肅的氛圍。希望藉由孩子的自由,來象徵台灣民主的自由。」

💡 障礙者團體代表:石鋪路不利於輪椅族使用,但迴廊是最棒的賽車道

「園區交錯使用各種不同的鋪面,部分凹凸不平,部分卻雨天易滑,園區內的活動廠商往往也沒有無障礙設計,園區對輪椅族並不安全,也不方便,進入園區往往要先在園區外繞路而行。夏天炎熱而缺乏遮蔭,反而是迴廊有遮蔭、平整、涼爽,是輪椅族的夢幻賽車道,只可惜現在出入口較少,如果增加圍牆出入口,對障礙者可以更方便。」

💡 21歲熱舞社成員:從高中到大學都在兩廳院窗外,以及民主廣場練習

「民主廣場作為熱舞場地的拍攝效果很好,兩廳院周圍的屋簷下也是各校社團練舞的熱門位置,可是離廁所較遠,附近飲水機也很少;有時早上五點就要排班來佔位,有次早起佔位不小心睡著,還睡到錢包被偷。如果中正紀念堂可以變成年輕人更方便跳舞、社團活動的地方,該有多好。」

💡 社區大學專員:期待開放更多元的志工導覽與課程設計,讓人們認識園區的歷史​

「大學時曾因野百合運動而來到園區,後來總是因為社運而來。之後社大在園區辦『歷史小旅行』導覽,而來了不下百次。總是要走過很熱的大道、圍牆缺乏出入口難以穿越、缺乏公共討論空間、缺乏對小朋友友善的空間、草皮園圃看似綠化卻難以親近⋯⋯園區本身就是個反民主的空間。期盼這裡能轉型,但保留部分威權的設計作為警醒,結合更開放多元的導覽、課程,成為彰顯台灣民主價值的空間。」

工作坊活動照片。(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從迷路開始:在討論與腦力激盪間,一起「改造紀念堂」

工作坊活動紀錄海報。(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請各位分享你們如何來到中正紀念堂的吧!」

進一步,工作坊的討論逐步聚焦於對空間配置的具體想法。意外(也不那麼令人意外)地,參與者不約而同紛紛從「你怎麼來的?我迷路了好久!」、「我也是!!」等迷路經驗開始熱絡閒聊起。在主持團隊的引導下,參與者動起手和筆,利用便利貼,於平面圖和描圖紙上繪製出自己獨身進入偌大園區後的行進動線。

從討論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家的發言多半自身體感(sensory experience)和生理需求出發,例如:冷或熱、日曬雨淋、單調無聊、被限制、畏懼、崇敬感、無方向感等。以此,人們才進一步感知中正紀念堂園區原有制式化空間布局設計,所帶來的日常使用限制。譬如:缺乏處而使人日曬雨淋的園區、因空曠而太冷/太熱的廣場、視覺單調的軸線景觀設計、無法觸碰與親近的花壇、阻擋動線的圍牆迴廊、僵硬的宮殿式建築邊緣帶來的天際線等。

對於一般的空間使用者而言,最關注的空間改造項目,反而是「園區開放、半開放空間和景觀」等——過去提及中正紀念堂轉型時,較少為人關注的空間焦點。

工作坊活動照片。(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中正紀念堂園區平面圖。(圖片來源: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官網)

💡 動線規劃:迷路、出入口與指標

參與者多認為,園區內主軸線方面(牌樓、廣場、大道、堂體)的空間狀態過於單一呆板;但在主軸線之外的開放空間(迴廊運動場、大小森林、池塘等),既有規劃又過於混亂。有參與者從親子教育的角度切表示,缺乏蜿蜒的路徑設計供人探索,容易感覺無趣。園區內亦缺定向設計、完整的指標系統規劃,加上既存圍塑的迴廊圍牆,使人「在進入前園區處處受限、進入園區後卻容易迷路」。

💡 由建築延伸的空間:堂體階梯、兩廳院的簷廊和廣場

親子團體則提出,目前堂體在設置氛圍上強調安靜、肅穆,讓人難以親近。或許可以將階梯改造為幼童使用的溜滑梯或遊戲裝置,更利於親子共遊。至於兩廳院本身,熱愛表演活動的參與者則發揮創意,希望可以在半開放空間(如:兩廳院的簷廊)與開放空間之間(如:廣場)創造更多創意、友善文化工作者的中介設計或臨時性裝置。讓藝術不僅限於室內,更延伸至戶外展演空間,突顯園區推廣藝術文化的價值。

💡 一體兩面的迴廊/圍牆:全拆、半拆、保留特定出入口 

迴廊/圍牆,是參與者最熱烈討論的空間。這個圍繞整體園區、四周有角亭、兩側出入特別設計了大忠門和大孝門的園林式設計,一方面形成了遮蔭的效果,是園區內少數能讓人駐足休息之處,不時看到有人在此下棋、散步和聚集活動。然而,從另個角度觀之,對外,此迴廊卻成了圍牆,加強了園區的封閉性格,也隔離了中正紀念堂跟周遭社區的關係。有居住於中正紀念堂周遭的參與者表示:「這種一體兩面的迴廊/圍牆設計,讓中正紀念堂四周的外圍人行道變得十分炎熱。」

基於上述,參與者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改造方案。例如,全部拆掉圍牆,像空總一樣以植栽和街道家具縫合邊界,或改建如嘉義火車站前那類更具開放性的風雨走廊。這樣一來,不僅出入更方便,也能讓中正紀念堂能跟周遭社區關係更加緊密。但也有參與者認為,拆圍牆不需要全拆,設計者可以觀察最被人們頻繁使用的區段,然後保留部分圍牆,在集體記憶與空間改造間取得平衡。另外,有關心歷史教育的民眾表示,圍牆亦代表當年威權空間設計的一部分,或許可考慮拆掉圍牆,但保留角亭和大忠大孝門作為標誌空間。

💡 「過時且不那麼好用」的舊空間,缺乏多元共融的概念及讓人駐足的設計

近年來社會對於「公園」的想像與需求,已與當初興建「中正紀念公園4」時大不相同。現今社會強調多元、共融(inclusive)性質,意指在空間設計時,需考慮更多不同族群的需求,例如:性別、兒少、高齡、通用設計等。因此,參與者多指出園區內無障礙設計的缺失。

另外,目前園區由幾個大的建築量體所組成,缺乏停留、駐足和休憩的口袋空間。因此,天氣變化時,人們要不進入建築物內,要不則得躲在迴廊或建築簷廊內活動。以磁磚和硬鋪面為主的開放空間設計,雨天時亦使人滑倒,晴天時則容易過熱。

💡 從整體園區定位的角度

有人提出,應該整體性思考中正紀念堂位於首都核心的意義,並與周遭其他鄰里公園或都會公園有規劃上的差異。參與者也提醒無論空間如何轉型,此地所見證的民主轉型軌跡亦應被好好保留,提供反省,並使人們更瞭解台灣的近代歷史。

如何塑造更多讓人感覺「舒適、好用」的空間?是空間使用者對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空間轉型,十分關注的議題。相較於過去由上而下決議、政府拍板定案的決策模式,不同背景、世代的參與者帶來各自的使用經驗與改造觀點。這樣的討論過程,不僅顯示出城市和民間社會的活力,更能帶動對於未來「反省威權紀念園區」多元功能的想像。

​回到轉型正義:空間如何使用,反映了社會的價值

公共空間用途的改變,反映了社會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與期待。​中正紀念堂現址從日治時期的軍營設施,到1970年代被規劃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前瞻性建築,以及1975年由行政院決議興建「中正紀念堂」,其發展樣貌的轉換恰恰是台灣近代史的展現。面對歷史該如何拉開新的一頁,當代的台灣對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又將會呈現什麼樣的價值?

中正紀念堂基地沿革歷程。(圖片來源: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5

社會長存多元意見,民主社會的我們更希望透過由下而上、參與者的回憶與回饋,看見中正紀念堂在不同世代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讓促轉會「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的方案有更深入且貼近使用需求的發展方向。

空間解嚴的轉型規劃及推動,需要跨機關協力,尤其是園區主管機關文化部的合作,促轉會除偕同文化部推動多元史觀導覽、文物展示內容調整等過渡措施,更持續與學者、空間專業者及社會大眾進行對話與討論,凝聚轉型的共識並拓展空間轉型的想像,共同打造「為了明日的記憶」。


註釋

1 建築史研究者許麗玉於2020年其著作《末年:戰後台灣現代建築與移植現代性》曾述:「1980年4月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報社用『育樂』來報導這棟建築與蔣中正的一生,中正紀念堂是作為蔣中正的《民生主義育樂篇》之紀念碑。然而,真正完成這個紀念公園的場所精神是『抗爭』」、「建築要成為真正屬於人的地方空間,大概就是台大教授夏鑄九在(按:1990年)三月學運中的演講結論所建議的:『中正紀念堂的空間不一定只有拆除[...]即使拆了中正紀念堂,並不表示真正能去除封建神話與父權關係的影響。我們只需要小小的改造,就可以重新界定它的意義。我們只需要把它變得再開放一些,再平和一些,再親切一些,成為一般人日常生活得以享用的歡愉地方』」(頁221-229)

2 本會辦理系列座談場次包括:110年10月31日「從中正紀念堂看首都公共空間的未來」(主持人:葉虹靈,與談人:許麗玉、呂欽文、侯志仁)、110年11月14日「從中正紀念堂的時空軌跡談轉型的N種可能」(主持人:葉虹靈,與談人:蔡焜霖、潘信行、周婉窈、張茂桂)、110年11月27日「轉型,下一步!公共地景與藝術紋理」(主持人:葉虹靈,與談人:林洲民、簡文彬、殷寶寧)。座談內容,可參考本會臉書粉絲專頁與天下雜誌「未來城市FutureCity@天下—中正紀念堂地景奇想」系列文章。

3 熱吵民主協會(Taiwan Reach-Out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簡介如下:「由一群致力於審議民主、公民參與的實作者所組成。我們研發、實作與倡議各種公民參與模式,期盼協助相異的人們得以超越對立、彼此合作,翻攪出一道道精彩的民主熱吵」。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info.troad/

4 中正紀念堂的別名

5 更多細節說明,歡迎參考本會臉書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twtjc/posts/2756461567984794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是2018年行政院為執行轉型正義事務成立的任務編組機關,期盼達到面對威權統治時期真相,且深化社會對話的目標。
「轉型正義」所稱之的「正義」,是站在確認人權的普世價值,以及在此基礎上要求國家統治權遵守法治原則(rule of law)的立場;而「轉型」,則是指一個國家在結束威權/殖民統治命運,過渡至民主時期後對於威權/殖民統治時期大規模侵害人權的不正義的確認(acknowledge)與平復(rehabilitation)。
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會的業務包括:規劃、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及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促轉會官方網站:https://www.tjc.gov.tw/
▌促轉會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tjc
▌促轉會IG:https://www.instagram.com/tjct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