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我們如何共同生活?2021疫情期間的教學筆記

文:黃瑞茂

台北都會區似乎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沒有市中心區的「邊緣城市」。快速發展,居住密度高,卻沒有規劃足夠的公共生活設施。這是建制的建築專業所忽視的議題,而是「社區設計」所關注的所在,真實、具體與斤斤計較的空間。而當這些都會區周邊的「臥房城市」逐漸轉變成為「都市村落」時,社區設計的議題也從「我們需要怎樣的生活方式」轉到「我們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選擇」是積極的,支持對於生活方式的想像與行動。這是一個學習之旅。在這個生活經驗架構下,我們重新思考建築學與建築教程。

2019年12月Covid-19疫情來襲,改變了生活方式,直接作用於生活空間。在新常態的經驗已經展開。透過建築設計課程的教學來探討設計的因應之道。以下,將以在2020年2 月到2022年1月之間,在Covid-19影響下,所進行的五門課程的授課經驗來分享一段在疫情起伏中的教學經驗。

主題名稱課程/工作坊參加者
1社會住宅(實體)202002-4大三建築設計課(建築系)學生
2-1未來學校(從實體到線上)202102未來學校專題(教育未來設計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生(小學老師)
2-2疫情下的社會設計工作坊. (線上,一天)202107「世界公民」工作坊(與淡水區小學教師備課)中小學老師跨校備課
2-3住在公司田溪旁工作坊  (線上,二週)202107-81.社區營造服務(建築系)2.課程改革專題(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生、社區居民、在地文史工作者
3「城中城」與都市更新(從線上回到實體)202109-202201都市計畫概論(建築系)學生
表1.五堂課的基本資料

在疫情已然新常態下,回到所居的城市,透過建築學教的旅程,在以建築教學作為中進行環境挑戰與設計探討。本文所描述的學教經驗,主要是在建築系以及跨域課程的三個階段的經驗進行討論。

第一階段是在疫情初期,以建築系大三建築設計課程所進行「社會住宅」的題目中,在不容易的實體上課中,延續關於社會住宅的核心議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

第二階段接下來線上實體轉換的情境下,所進行的三個跨領域課程與工作坊的不同操作形式中,開展了關於疫情下的生活方式的討論。關於在一個新的情境下,我們如何設計我們的環境;疫情下「他者」的生活想像;以及工作時間稍稍鬆動下,個人的住居計畫與路徑調整策略,重構生活地圖。

第三階段正在進行,是一堂建築系的「都市計畫概論」,在高雄「城中城」的火災事件。課堂上在弱勢者居住與都市更新二個議題的演講之後。透過1974-2021的建築師雜誌中的作品進行排比,討論「混合使用的技藝」,技藝一詞對焦於建築的設計作用。在以建築師雜誌作品作為認識的軸線,指出各時期的混合使用經驗,然後透過現場走讀,去看到一個真實的構成我們所居住城市的真實空間。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建築生產過程的操作模型。建築師在建築生產過程中,從與基地、使用者做朋友,提供一個參與的機會,在使用過程中去發展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空間條件下,學習空間帶來的可能。規劃設計似乎沒有辦法創生出所謂美好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不斷的去探究與實踐多樣的種種作為,在生活世界中探索「空間的作用」(Spatial Agency)。

社會住宅:建築系大三建築設計課202002-4

因為疫情而延遲一個月開學的第一個設計題目是「社會住宅」。戰戰兢兢的在設計教室中展開設計課。關注於基地所在的特定都市住居(Dwelling)中討論共同居住的建築型態。真實疫情經驗中的隔離與相關的措施成為重要的「條件化的情境situated condition」,一方面是每個人的住戶形態的討論,同學提出不同條件的住房平面,特別是透過閱讀進行疫情回應。另一方面針對當下的都市生活展開的計畫與路徑的描述共居的建築類型,在疫情下,可以有怎樣的共同生活的可能。

疫情加快了「在家工作」生活形態成為普遍。生活方式所對應都市住居的計畫與路徑成為家戶空間設計的前提。既有工業城市的都市空間組成需要重新考量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以回應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圖1.疫情下的社會住宅提案(薛瑋儒同學提供)

未來學校: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202102

這是一堂由三位不同領域(建築學、教育學與教育科技)老師所組成的課程,上課的學生主要是有在中小學任教的老師為主。我將「環境是第三位老師」的環境教育概念帶入課程。我們認為「教育學就是未來學,而未來就在眼前」,每一位修課的學生以他所任教的教室為對象,進行一堂課程設計、紀錄及討論與評價,最後將這個成果做成海報,舉辦發表與討論。一般來說,「未來學校」常常拘限對於種種教育科技的使用認知,而忽略掉整體世界的改變已經襲面而來。這個學期的後段,疫情來襲,除了陸續完成教學計畫的工作之外,每個老師馬上投入線上教學的展開,在鏡頭背後,每個學生的真實處境呈現出來。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未來已經來到了」,同時認知到思考未來的起點是要如何處理眼前的真實狀況,正挑戰著教育的作為。

因此,在這個學期中,每一位同學所提供的教育現場的課程設計與操作經驗更顯得珍貴。教室的空間環境在課程中成為教具,透過參與其中來看見與體驗到知識的生產,轉彎處看見真實的知識。

表2、環境是第三老師的十個提案

提案概念環境
A 你說!我聽 空間氛圍/象徵 貼標籤的刻板印象
B 為攀樹設計課程 知識在環境中/接近自然而學習 場域/take place
C 來開一間店吧 在情境建構中學習 在教室中再現一個場域
D 角落心世紀 改變前與後的觀察與發現討論 測試與討論s
E 蘋民餐廳 參與者的體驗學習,不斷的將經驗融入情境中。 場域建構的過程
F 悅讀捉迷藏 閱讀空間營造與機制設計 測試與討論,評估
G 跨文化體驗認識自己 以展演綜合文化體驗學習 一套文化形式的拼貼
H 陶藝伴手禮 動手作 動手做
I 我們與星兒的距離 生活學習/習慣 透過學習而改變
J 真人圖書館 場域展演/說故事 場域建構/氛圍
環境教育/ 環境是第三老師

疫情下的社會設計工作坊:小學老師增能共備課程202107

「世界公民」工作坊課程是淡江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與香港樂施會共同在小學推動的教育現場,以世界公民作為議題,透過課程操作深化第一線老師課程設計的能力。學期末的老師課程共備是以「社會設計」作為工作坊的探討方向。疫情中我們體認自己也看到「他者」的處境,當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避免接觸,但是仍有大量的人們在第一線工作,以維持社會的運作。這些人與現象就在我們的身邊,學員提出了宅配、大樓管理員、醫護人員、清潔隊員、、等等。這些工作者的任務,恐怕比以前更加的辛苦與困難。在一天的工作坊中,就日常觀察與聽聞,嘗試設身處地的提出議題與建議。問題與解答都會是在生活空間中,接下來需要怎樣找到設計的可能。

圖2.疫情下,宅配人員的處境設想
圖2.疫情下,宅配人員的處境設想

住在公司田溪旁工作坊:建築系「社區營造服務」課程202107-8

建築系「社區營造服務」與課程所「課程改革專題」合作的暑期選修課程。以「有任務的學習」作為課程目標,將課程與學生帶到真實場域,在二週時間內分組完成可以執行的提案。然後在課程之後,尋求實踐的可能。2021年暑假在疫情中選擇在線上討論與展開工作坊。

淡水小鎮在不到二十年時間,人口從8萬人增加到18萬人。所謂「邊緣城市」的種種問題也就是小鎮當下的困境,人口快速增加,但是公共設施缺乏與沒有跟上需求而規劃。政府努力透過公共建設來創造繁榮景象卻是跟不上過度開發所加重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怎樣為已經住到新市鎮的居民思考,而不只是為了還沒有住進來的人思考!」如何務實看待已經轉變的都會區「萎縮城市」特性的浮現,提出一套過渡到未來的都市發展構想,成為當下這個工作坊的任務。。

「今年課程將採取線上操作工作坊,是一種學習的模式,也正是這個工作坊所要探討的內容之一。這樣的「新常態」恐怕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經驗,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工作坊,從「住在公司田溪旁」所描述的是當下的新的生活世界作為起點。來嘗試打造一個屬於我們未來的生活世界。

這是一個全新的經驗,所以這個工作坊是一個學習平台,我們需要透過打造未來的討論中,來學習而讓自己有這樣的能力。

學習任務包括:

1.可能是「探訪」,地方知識與智慧的了解與累積,探究如何建構一個環境學習的經驗。

2.可能是如何營造一個友善的環境(高齡者方便出行的,接近;親子動手一起打造一個學習成長的場域)。

3.可能是地方經營的策略,打造一個可居可遊的水岸空間,裝置藝術或是……。

4.可能是在家工作(WFH)所展開的住居(Dwelling)空間的營造。新的居住空間也是公共空間,或是如何使用與推動社區公共空間的改造行動。

5.「可能是……」這是工作坊給學生的說明。經過二個星期的討論,學生提出了五個提案與企劃書,如表。

表3、住在公司田溪旁工作坊五個提案計畫內容

主題內容
1水岸生活指南以生活路徑為線,疊啊合公司田溪與輕軌系統的編織術。
2水質過濾救生態與在地智慧對話的生態系統修補術。公民科學家參與地域經營。
3慢生活的可能性空間、人間與時間互動經驗下,支持一個「節慶」創生的生態提案。
4疫後生活新想像從多出來的時間所看到生活的可能。到社群生活網絡的共享是新的經驗。
5在地學習—公司田溪流域一套地景時空變遷導覽系統作為在地學習的體驗模式。

            僅以第四個計畫提案「疫後生活新想像」作為案例說明,如下。

圖三、疫後生活新想像

淡水所增加將近一倍十萬的人口,分布在小鎮的新發展區與新市鎮,同時帶來新的生活方式與期望,新的城市年輕居民、從淡水舊街區搬遷而來的、退休族群或是移民等等。疫情來襲,讓這樣的改變成為一種城市規劃的想像基礎。新的都市發展規劃如何因應當下的挑戰。這一組同學在線上進行「有距離」的討論,當「在家工作」成為普遍,「多出來的時間」會引發生活方式產生怎樣的改變?從生活方式討論開始。

在被工業社會所匡限的生活時間,已經逐漸從「縫隙」變成「時間段」,在「興趣」投入或是已經成為的「習慣」,建構了個人可以轉動的生活時間地圖。這張地圖讓城市已經存在的種種資源開始顯影般的布滿而成為圖層,每一圖層對應一個生活計畫,也銘刻一條路徑與策略。

因此,城市不在只是因為通勤需要而經過的孔道,而因為身體置身其中的接近而停留,人與環境的互動也就豐富起來。以工作為核心所展開的工業城市的生活節奏有機會被改變,「在家工作」或是「週休三日」的條件下,也復甦了城市的積極意義。城市成為市民學習與創作的所在,而我們也透過生活去書寫新的城市內涵。這座城市開始有urban sketch,市集,每個人有一條私房路徑,有小農的line群,發現農會超市有清楚履歷的食材,有固定造訪的咖啡廳,也有早晚晨昏不同氛圍的咖啡廳。這座城市」開始支持我們去創造新的城市生活空間(Placemaking)。

城中城、都市更新與建築類型學:都市計畫概論課程202109-202201

在疫情中開學,原本設定是以「淡海新市鎮」作為都市計畫概論課程的對話的具體對象。高雄城中城火災事件再次引起社會對於都市更新的關注時,調整課程內容,重新對焦於事件中的「複合式建築物」作為議題操作的對象。

「城中城」是一座典型的複合式建築型態,繁榮景像下的空間載體,極大化利益的空間想像,火災燒出了都市過程的真實處境,具體空間同時深化了都市現實矛盾的遭遇。

「複合式建築」是對於真實都市中街廓建築的描述,也成為一種回應複雜多樣需求的都會建築的設計概念。在想像與真實之間,邀請專家針對「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二個議題進行專題演講,提供都市過程下的建築物的形態學討論的認識,然後學生以1974 年迄今的「建築師雜誌」所登錄的建築物作為對象,挑選出各種「複合使用」的建築物來進行排比。縱軸是都市脈絡下的建築使用類型。橫軸是各種建築形態在法令、機制與設計操作模式下,呈現當時的空間特徵。「城中城大樓」就在都市管理缺席的現實中,這些建築物就在台灣都市特定的水平與垂直向度上的複合與混和使用的空間現象中,無序的數次轉變,一些新的機能取代與填充,或是空置,更進一步瓦解了支持空間運作的社會機制,終致成為都市問題的溫床。

圖4.混合使用建築的類型排比與討論

表4、1974-2020台灣複合式建築物型態排比與議題討論表(以建築師雜誌刊登為例)

設施內容建築形態特徵建築形態特徵建築形態特徵建築形態特徵建築形態特徵建築形態特徵
公共設計文化館舍(街廓中)文化館舍(園區)辦公大樓社區複合設施市場多目標使用(市場+辦公/住宅/活動中心)
辦公大樓企業總部(單一企業)聯合開發(捷運)辦公大樓(街面填充、棟、租用)辦公大樓(複合、租用)
商業建築旅館購物中心百貨公司住商混合(街面填充,棟)住商混合(垂直)住商混合(街廓)
住宅建築會館公教住宅國民住宅聯合開發(捷運)住商混合(街面填充,棟)大廈街廓大型住宅區
議題公共設施維護無力,成為社區問題所在。1.路線商業區是基準線。2.沿街居住生活品質不佳,居住功能外移,街區空洞化。3.房價高漲,特色業種轉移。4.都市村落,捷運設施的作用。無法停留,沒有街面的街道。1.開放性的爭議2.公共設施維護。3.進階版的門禁城市。
進一步討論的案例萬華一碼村的實驗。重構生活設施。台北東區:忠孝東路四段。跨街廓的多樣消費空間組成。下一步?淡水竹圍社區1.多層次的都市空間。2.都市村落的形成。

建築學是解決問題的作為,但建築物卻成為都市問題發生的所在,閒置成為無法管理的都市角落,鎖上的逃生樓梯,不存在的防火門,曾經繁華卻淪為僅供弱勢居住。或是說問題不在硬體的空間本身,而是都市治理與建築管理的問題。「城中城火災事件」打開了一個窗口,讓我們可以窺看潛藏在都市角落中的問題,但是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建築學可以扮演怎樣的作用,建築學如何抵抗都市創造出來的種種議題呢?

依照表4所呈現的形態議題,透過三個案例作為作業討論的對象,第一個是萬華地區南機場地下室的「一碼村」,將原本國宅的停車場與購物商店轉變成為都市互助的中繼站,提供原本分散都市中的弱勢關懷行動團體可以共同使用,創生住在城市的支持系統,非常動人。第二個忠孝東路四段,三十年形成一座立體的複合都市空間逛街體系,捷運地下街串起了聯合開發的百貨公司,整合了商店街道,騎樓下的攤販,透過主要街道連結了結廓另一角的購物中心。但是近年因為店租造成老店的流失,所謂「東區」逐漸移轉。這樣的長時間觀察是重要的都市經驗,在這個轉變中討論這座城市的建築形態如何因應發展。第三個是淡水竹圍社區,因為捷運站與醫院的設施條件,逐漸從臥房城市轉變成一個可居的都市村落,期待未來的可能。

小結

面對新的情境,採取多樣的建築教學場域的開闢,以嘗試進行有任務與有議題的學習。「新常態」是指經濟與社會等各面向在危機後穩定下來後的狀態,此狀態不但與危機開始前不同,亦無法回到原來的狀態。疫情下,透過系列課程的探討,在新的條件所浮現的議題中尋找設計的作用是表5的目的,

表5、系列課程操作中,設計作用的認知繪圖

主題名稱課程/工作坊參加者1.條件/新常態2.議題/新常態3.小結:動員想像,設計作用
1社會住宅202002-4(實體)大三建築設計課(建築系)學生1.住下來的條件。2.空間內容可連結之社區網絡再結構。1.「生活地圖重繪制」,在家隔離的時間如何過?2.在家工作,空間格局的調整。1.動線交會與距離/隔離。(形態學再思考,實用主義取向)2.調解,家戶與社區之間的支應。3.建築師的設計技藝!用設計面對新的街景。
2-1未來學校202102(實體+線上)未來學校專題(教育未來設計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生(小學老師)1.城市作為在地學習2.透過學習面對未來3.自主學習環境是第三位老師在線上成為常態下,實體上課如何營造。1.第一線老師面對線上教學的衝擊,看到學生真實背景的差異。2.情境下,真實教室中「生活實驗」一個個累積。
2-2疫情下的社會設計工作坊. 202107(線上,一天)「世界公民」工作坊(與小學教師備課)中小學老師跨校備課1.弱勢者如何度過疫情的衝擊2.社區賦能、生活協助疫情期間,他者的生活方式(社區管理員、宅配、大型垃圾收集)1.「條件化的情境」的空間策略,2.空間做為平台,透過條件的控制,平行於自然過程!
2-3住在公司田溪旁工作坊 202107-8(線上,二週)1.社區營造服務(建築系)2.課程改革專題(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生、社區居民、在地文史工作者1.疫後生活世界新常態2.透過學習面對未來3.終身學習1.工業社會之後,新的工作型態。2.個人「興趣」的甦醒與充實。「時間」與「空間」的辯證。1.學習型城市。建構一個選擇與學習的機制。同理心與設計參與。2.設計的作用,透過生活重新組裝 人、空間(programming)與使用之間的實質連結。
3「城中城」與都市更新202109-202201(實體)都市計畫概論(建築系)學生1.都市機制的修補, Place-making。2.都市生活網絡解構與再結構。連結。1.混合使用/共有空間水平/垂直向度。2.都市變動快速,相較之下,建築的不易變動性。在複雜的快速發展的都市現實中,如何修補破損的機制,重新恢復都市設計!

1.建築師的技藝:在新的情境下,面對真實,透過設計勞動來務實地面對生活空間所需要考量的空間行為學。

2.「生活實驗」:問題已經透過生活方式挑戰既有的空間佈局,住居的考量需要,調派都市空間與住屋之間的種種領域界線。因次,在有限的資源中,我們需要有啟動主動性的積極作為來展開從個人生活到公共生活的營造。擴大建築生產的流程,從當下的生活範圍的內容資訊的整理到真實居住時的使用評價的投入。人與環境重修舊好.

3.條件化的情境:住下來,集體的共同生活中,疫情來襲改變了除了保護自己而有所規範之外,同時關注於他者的想像,將自己視為是城市的一部分。

4.學習型城市:「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的選擇是一種主動的學習能力作為驅動。疫情或是氣候的危機中,所遭遇的都會是新問題,我們需要把這座城市當作一個學習的場域,是在尋求解決之道的過程中進行學習。

5.如何修補破壞了的機制:在複雜的快速發展的都市現實中,有關於過去所遺留下來都市計畫典章制度其實已經支離破碎,如何修補破損的機制,包括政府的城市治理以及生活街區消費模式的可能,透過社區互信讓解封時可以找到回到城市的路徑。建築人對這個社會的參與會需要多一點,參照熟知的美好經驗,重新恢復都市設計的設計的積極作為!

註1,課程合作:教育與未來設計系張月霞副教授、教育科技系賴婷鈴副教授

註2,課程合作:教育與未來設計系張月霞副教授

註3,課程合作:教育與未來設計系張月霞副教授、教育科技系賴婷鈴副教授

(本文發表於20211212「建築畢業設計國際論壇:台灣與東南亞」,中原大學建築系舉辦)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淡江建築系Studio407都市設計工作室,進行「島嶼地景」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在社區設計與都市設計等方面的實務與研究工作。一直以來,以行動「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參與了城市設計、校園設計、農村再造、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創新等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