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師技能養成必讀心法

文:耿美惠、歐祥權、Punkelephant;圖:耿美惠

空間專業教育與實務最大的落差,無非是在學校的設計課,習慣不考慮現實條件限制的發展設計,出社會才發現案子的設計,總被現實諸多因素拉扯,往往「設計」本身是案子裡最薄弱的一環。與美惠、祥權兩位實務經驗豐富,也同時在學校教授設計課的景觀建築師的對談,試圖從他們的經驗反思裡,重新梳理「做環境設計」到底是怎麼一門專業。

從設計課到設計落實

美惠:在學校的設計往往會設定一塊基地,由於離開學校就很難不考慮現實問題,因此老師會鼓勵學生多發揮創意。好處是可以學到比較理想的規劃設計方法、觀點,但也往往會淪為空談、不符合實際需求。

我發現很多社會新鮮人對於設計的憧憬,是可以畢業後就接觸設計。但進入職場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設計落實。設計要能落實,有非常多關卡,從前期的基地分析、環境行為研究與觀察;中期的設計參與、規劃、設計構想的發展、細部設計、預算編列,到後期的監造、施工、驗收等。如果是公部門的案子,設計監造過程會有很多文書的往返、會議與會勘,尤其是監造,細節更是多如牛毛,有非常多的文書表單需填寫,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設計或監造疏失,有相關法律責任。在上述的每一個環節裡,實際的執行操作又分為許多面向,如法規、使用者需求、維管、結構與工法、工程經費、業主喜好、地方頭人的意見等。這通常不是學校能知道的過程。

在學校,使用者需求的教學多從理論、文獻出發,較少藉由觀察、實際互動去理解使用者需求。學生對於空間與使用者的關係,比較難以從貼近現實的角度去思考。另一方面,拜科技之賜,網路照片、google街景搜尋功能強大,導致對實地空間感的體驗減少,學生對於使用者、空間、尺度、空間氛圍的拿捏更不易掌握。

業界的眾多現實因素裡,最大的問題是人的因素。換句話說,也就是考量到使用者的需求,這時候的「使用者需求」不再是假設或腦補,而需要以同理的角度,去設想使用者友善的環境。如果學生在學階段,沒有接觸使用者研究,或有機會直接與使用者對談,「需求」就容易淪為一廂情願的想像,不僅侷限設計,也較無法貼近需求。

打開「做設計」的黑盒子

祥權:環境空間設計的過程,有許多的面向可切入討論,但我覺得最重要的認知,還是要相信以「設計」為出發點,可以為世界改變點什麼。

以「設計」為出發點並不是特指「做設計」的當下,而是為了「做設計」,需要一項項釐清、理解、參與、說服、爭取、妥協、等待、合作等無數情境的過程堆疊,且最基本的是要能提出自己(規劃者、設計者)對於環境空間的看法,藉此與他人互動。 

美惠:我認為,景觀設計是一個整合性的專業。我們職場上會需要跟各種專業合作,依不同案子,需要和參與相關的專家,如生態相關專家、心理/職能治療師、建築師、結構技師、水利技師、水保技師、機電技師等不同專業一起工作。過程裡,會有很多介面討論與協調的過程。在學時期的設計課,比較是關起門來談自己能做的事情,比較沒有機會跨領域去合作討論,未來的課程規劃,也許可以朝這個角度去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P:也許適合念景觀設計科系,並從事相關工作的性格,不只是對設計畫畫有興趣而已,對環境有想法、喜歡團隊合作與溝通,和夥伴一起解決每個細節的問題,打造更好的環境,是更重要的事情?

祥權:我相信每位環境空間設計師,都有想要把自己關起來、斷絕一切紛擾、埋頭做設計的慾望;但,想完設計畫完圖然後呢?最終的目的不只是一張圖紙,而是看到環境空間依你的構想真實的被實踐出來,在專業分工愈發縝密的時代下,成就一個好的景觀環境的繁複過程中,跨界共同參與、跨領域團隊合作已是必備的溝通模式。滿贊同學生在校期間也能有跨界合作的議題操作機會。

設計課可以怎麼教?

P:跟你們通信的同時,我們在網站也做了職場新鮮人的調查。蠻多回應談到,在學校學習時,覺得法規等相關實務最無聊,但開始工作以後,卻發現法規是每天都要碰到的;或是之所以想念設計科系,就是對動手或畫圖設計空間有興趣,踏入職場執行案子,發現每天都要處理報告書、施工預算等文書工作,若負責專案執行,還要不斷在公部門、居民等利益相關人之間迴旋,都與當初想像的職業圖像大不相同。

祥權:我覺得不論在執行任何設計項目時,時常拉高視角來觀看全案面貌,就能有不同的體悟,也才能跳脫「無聊」的禁錮;因為,當你把視角往上拉再來思考問題,往往能發現原來每個你覺得無趣的步驟都是為了成就完成全案的大小螺絲釘,就像美惠所說的分析、參與等,一直到預算編列、文書表單、施工等等過程,缺一不可,也疏忽不得。學校雖無法完全將此置入教學,

我覺得可以訓練學生在設計課作業開始操作的初期,練習拉高視角—也就是自主釐清想要達到的設計目標、自主安排執行步驟、策略及流程,緊接著按進度執行,該申請圖資就設法去申請、該訪談就去訪談,愈細愈真實愈好,然後就會在按表操課的過程當中,發現漏掉了哪些步驟?贅排了哪些流程?最終在完成設計項目後的反思,才能印象深刻、才能稍稍知道”設計”或許只是”落實設計”的其中一小步驟。

美惠:設計課的訓練,較少練習全面性探討各種限制因子來做設計,例如法規、預算等常常被忽略。導致進入職場後,對於法規的研讀或者分析就會比較弱,甚至排斥。

也許可以換個角度來讓學生思考,如果能從基本的法規限制中,找到設計上的著力點,發揮出來,等於是面對了另一種挑戰。其次,利用設計課的操作中,或某一堂課程中,將規劃設計報告書的製作列為學習成果的要求之一,讓學生有全盤式思考的練習機會,將來進入職場,就比較不會有太大的落差。

祥權:或許可在設計課過程中,加入思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從法規、預算、構造等面向分別進行,讓學生在磨練創意之外,也能逐步學習利用理性的分析方式,檢視設計方案,長期來看,每種類型的的題目所面臨的可行性條件不盡相同,但分析的模式及方法是可以逐步累進的

設計課可以練習的事

P:聽起來,如果在學階段沒有意識到設計最終是為了他人而設計,因此需要與使用者,甚至與基地周邊相關的利益相關人溝通,到了職場不免會體驗到很大的落差。學校的課程設計,一方面是在理論、實務課程準備學生們從事這個工作需要具備的思維跟知識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在設計課,訓練將自己對環境空間的想法與研究,轉化為圖面的呈現。設計課的討論或評圖,重點應該不是「老師喜不喜歡我的設計」、「我的設計酷不酷」,而是「我怎麼練習把我對環境空間的觀察與蒐集到的資訊,消化以後轉化成圖面的分析,然後嘗試作出回應」。這個練習也包含去消化無聊的法規與政策文件,去想這些條文對空間的營造,或是現有的空間樣貌的影響。

記得幾年前在英國訪問一個談兒童友善城市環境的景觀設計師,討論到學校教育的時候,他說他觀察年輕的設計學生,都還在青少年後期,下意識地不想要碰跟日常生活中太接近的環境與設計,遊戲場、公園什麼的都不夠酷,加上學校氛圍的推波助瀾,像案例裡的設計大師看齊,傾向模仿設計大師的姿態跟設計型式才是酷的。沒有想過要經過很多基礎訓練功伕、多年經驗跟很多運氣,才有可能沾上一點邊。多數的人出社會後職業,日日夜夜處理的,反而是當年覺得不酷的日常生活環境。

美惠:我發現學生擅長在Pinterest 搜尋酷炫照片作為案例,也常常直接引用,較不太去深究設計者為何這樣設計。單就網路圖片外型、配置來引用,這樣往往會有所偏頗,造成誤用、尺度感等問題,甚至容易淪為過度強調設計外形而缺少生活感的設計思維。另一方面,細部設計對於學生而言也是相當困難的,在學校老師出題,要求同學要繪製2個該設計的細部設計,學生往往將平面配置圖放大而已,較無法更進一步思考圖面的細部、材質,這個在學校的操作上較薄弱。如果能夠鼓勵學生自己實際接觸更多圖面上與實際場景/設施的細節對照,將更能夠接觸設計的實務細節。

進入職場後面對設計落實,得處理細部設計的細節、工法的研討、材質的運用、配色等,如果這些細節沒有訓練,將來在職場上也會較不容易適應,甚至沒有辦法好好將設計落實。最重要的是,近幾年來的畢業設計題目,大多偏向大尺度的基地規劃,大議題、大尺度基地,導致學生在操作上的作法就無法做得太細緻,探討的議題也不一定能更貼近使用者,這個是從近幾年來各校畢業設計的作品發現的。

祥權:Pinterest是一個評價兩極的工具,我覺得它能快速提供設計者靈感的刺激,但在學校需要明確告訴學生搜尋案例圖片後,需要花更多心力去延伸搜尋相關資料、深入分析、探索理解案例背後的設計思維,才能獲得案例本身帶給你的價值。

回應美惠「近年學校的設計議題總在大尺度的基地規劃多所著墨…然後較缺乏細緻的細部設計」的觀察,非常有同感,可能我們對學生的期許都非常的高,希望他們掌握到大尺度的基地規劃、也能深入到細節設計,而不容易達成這樣期許的原因,除了設計課時間有限、學生的意願外,學生自身生活經驗反饋的多寡可能也主要的原因。

我覺得在低年級的設計課裡,訓練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裡,觀察各種人與空間環境的對比關係或是互動樣態,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人(單人、雙人、多人、不同性別)怎麼使用空間」、「空間對比於人的尺度感」、「構成空間的各種質感(材料)」等,把觀察的結果,反饋到設計的討論與執行,透過動手畫圖、做模型等作為討論的媒材,相信這樣的基礎訓練,會得到非常多的實質效益。

總結:環境設計的技能盤點

祥權:我認為景觀系的學生在校時應該要更著重以下幾項自我內在的領略,才有機會可能逐漸養成「做設計」最基本的功夫,也許也是我對「學校沒教的事」所認知到的基本觀察吧!

1、練習對環境空間(題目)不斷提出設計想法,視設計課為激盪創意的練習場

空間專業者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是能對空間環境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論資訊蒐集或規劃設計層面。培養學生在面對設計題目時,以「這不僅是一項作業,更是交付給設計師的設計案」的思維進行,嘗試以設計者的角度掌控節奏與方向,盡力執行;也要認知到一個場域的基本條件,始終會隨跟著資訊累積、時間推進、個人理解程度而隨時改變著,規劃及設計的過程也可能在客觀分析或主觀意見之間不斷來回激盪,所以一次次設計課的討論過程(即使是總評也是一場正式的發表與交流討論),就是要訓練自己對於空間規劃設計的掌握能力,提出對於環境空間的觀點—包含場域觀察、空間配置、尺度掌握、細部設計、圖面表現等,自己形成一套完整的空間環境基本認知與觀點,才能進一步持續與人交流。

2、廣泛累積美學及藝術知識,訓練空間設計意念的傳達

培養基本的美學及藝術知識是必要的,例如抽象藝術—從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藝術的精神性」及「點.線.面」等書中,學習以具體分析方法研究抽象視覺元素的特徵,並利用抽象元素的組合表達情緒和節奏;康丁斯基不僅是現代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實踐及理論先驅,具知覺混和能力的他,也讓平面抽象藝術充滿了音樂性,其他如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保羅.克利(Paul Klee)等藝術家也都以不同角度詮釋抽象藝術的生命張力。在校期間若能多所接觸不同領域的藝術作品與分析,對於空間設計的觀點表達會是不錯的基礎。

3、訓練自己時時刻刻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與人溝通

前述「不斷提出設計想法」、「廣泛累積美學及藝術知識」都在自我訓練對環境空間提出觀點。但回到現實世界,要有能力對空間使用者的需求做出回應(私空間-業主、公共空間-關係使用者),甚至以場所精神回應空間本身。因此也需要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站在不同的立場來想事情,然後把自己的創意回饋、自己對藝術知識的領略,以使用者能理解的話語、圖像、模型等不同形式溝通。

4、以團隊合作方式完成項目的能力

「團隊合作」在學生時期也必須要有所認知與練習,完成任務的種種細節—例如對基地的認知、對設計願景的觀點、對圖面表現技法的熟悉度、與人溝通的技巧、簡報的節奏等等,團隊裡的每位成員所擅長的能力不盡相同,因此,設計領頭的主創者、街訪意見的訪談記錄者、最終細節修圖的完稿者都同等重要,在確認彼此付出與信任對等的前提下,每位成員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校時期如此、真實工作的樣態也是如此。

5、彙整完整資料並轉化成diagram的能力

縱使團隊不一定每位成員都具備高超的繪圖技巧與能力,我認為,設計系出身的夥伴,都應該具備彙整完整資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彙整資料轉化成diagram的能力。Diagram不僅僅是交代資料的完整性,也是能解說各種層面(例如抽象的文化、複雜的時間向度等)、讓人一目瞭然的圖像,基地分析、規劃設計等不同階段都需要繪製diagram以釐清該階段的重點資訊,而diagram也有助於與團隊夥伴、使用者、業主等在不同領域作溝通。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耿美惠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認證景觀師。關心使用者與環境的關係,希望能設計出符合使用者所需又能兼顧景觀整體環境的作品。特別是在兒童參與設計工作坊中打開了設計視角,增加設計的各種可能。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景觀師 ,任職於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曾參與多項老舊空間環境之更新及景觀規劃設計,近年涉略觀光x文化x社區場域的環境改善,在基隆社區環境改造、兒童遊戲場參與式工作坊、東海岸部落文化觀光環境議題操作中,嘗試伴同在地使用者實質參與並疏理公共空間改造及景觀設計的新面向。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 / 中原大學地景系兼任講師 / 基隆市社區規劃師-社區輔導老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