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當雨天的基隆也是一種美,就是基隆打開的時刻-聊基隆,到酒吧喝一杯吧

文:孫維利;攝影: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本篇文章為《基隆原來如此》系列講座:港口城市的流動性

講座時間|2022/5/28(六)

講座地點|艾克猴 The Alcohol Bar.(基隆市仁愛區忠一路3巷23號

講者|張維真/吾然文化創辦人・吳宜晏/建走大叔主理人・單彥博/雞籠卡米諾負責人・邱孝賢/委託行街區總經理


到基隆,行程裡肯定要安排到酒吧走一遭、閱讀不一樣的城市夜晚。

「港口城市,一定要有厲害的酒吧,而談港口的流動性,酒吧有其代表性。」

有別於在規矩的空間中進行,身為基隆的女兒、吾然文化創辦人張維真,思考要提到基隆港口城市的多樣性,這親臨的場域體驗也是一種有趣的嘗試與體現,她特別選了港口城市特殊的「第三空間」—酒吧—一個可以小酌、暢談、舒壓的空間,邀約三位講者,一同分享與基隆的關係、記憶與情感,講者與聽眾都能很chill的喝著「三公特調」,一起聊港口、尬基隆!

「三公特調是非常在地的飲料,在基隆港區生活大多體力活,以前碼頭工人下班後想來一杯調劑疲憊身心的能量補給,就會來一杯。」和著保力達、紅標米酒、維大力,這嗆辣甜膩交融的氣味,率先開啟了「建走大叔」主理人吳宜晏的「基隆與我」的故事…。

三公是因應港邊體力活而衍生出的在地調酒,混合保力達、紅標米酒與維大力。(酒標:禁止酒駕,18歲以下..)

海洋、藝術、烏托邦,一層層打開基隆的生活感 / 吳宜晏

宜晏退伍後應徵到海科館,當時對這座城市仍以單純工作的心情前往,印象最深的是騎車從瑞芳出隧道口那一剎那,眼前的大海只差沒有張開雙臂,這跟過往他在其他都市唸書的經驗非常迥異,一待就是五年。直到認識了身為基隆人的太太,入籍基隆後,很多事情開始有了變化、他在這座城市的心情也開始改變—吃了很多基隆小吃、認識許多在地朋友、當看見公共空間被打開、海洋廣場整頓、看海與大船入港…。

「20年前基隆是灰暗的,沒有可以好好停留的公共空間,每當從台北回到基隆,穿過彷彿時光隧道的洞口,看到基隆好像時光倒退了30年。」宜晏回憶道,直到「黃色小鴨」來基隆,彷彿看到基隆的第一道曙光。「在這座城市裡,那隻小鴨為城市裡的人帶來歡樂。」每個人用各種姿態看那隻鴨子,讓他覺得這座城市開始有趣起來,

公共空間的開放,影響了生活的面向,是這座城市很重要的演變。而港口與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關係,那樣的對比,讓我感受到一座城市的開放空間給予了市民更多的想像力。

從國外港邊散步,終至返鄉、愛上家鄉 / 單彥博

「雞籠卡米諾」負責人單彥博笑說,他從一開始不想待在基隆,到十年後從國外歸來、返鄉,他從利物浦經驗中「找到回家的路」。一座跟家鄉相似背景、以造船為主的港口城,新舊交織、歷史底蘊豐厚,「利物浦的港口周邊很適合讓人散步,原來港邊可以散步、辦活動、容納古蹟與現代建築,我看到基隆的縮影,漸而愛上這城市。」

原來,一座城市的歷史背景,可以吸引旅客前來,像是利物浦始終強調自身是披頭四發源地、也是鐵達尼當年註冊的所在城市,他反思為何基隆不會緊抓住過往的歷史,變成城市印象很好的宣傳機會?不管是文化、宗教、人文…,基隆其實同樣有足夠豐厚的城市涵養,讓世界的人感興趣而前來朝聖,透過建立基隆文化歷史的累積,慢慢找回過去、重新包裝,讓下一代能以基隆為榮。

利物浦的經歷,讓他開始習慣一個人坐在港邊發呆、看海,

海港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看海,看海讓人放空、回到平靜的狀態,這也是我回到基隆工作的開端。

台北基隆、高雄鹽埕,委託行的榮光 / 邱孝賢

「委託行街區」總經理邱孝賢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經歷基隆最繁盛的時期,小小基隆餐廳,就涵蓋了整個中國八大菜系的力道;當年頂尖主廚過來,可是接三萬個碼頭工人的生意就接不完了。

「基隆曾是全台最繁華的一線城市。」委託行的誕生也因應當時的盛況,無法出國、高關稅的情況下,委託船員帶入時髦商品,在當時,孝二路上就有200多間委託行,煙斗、鴨舌帽、洋酒、日用品….台灣戰後百廢待舉、皆仰賴國外進口,過年時,媽媽、阿姨都會到委託行採買,「我高中做的第一條褲子,也是到委託行那邊做的。」

為了創業回到基隆,之後著手「委託行街區」的地方創生,

委託行很能代表基隆的年代,如果不參與其中,這些歷史脈絡無法延續、年輕人的記憶很快就會消失不見,趁現在10幾家委託行,看能否有新發展。

期待人們停留在港口的時間越來越多,有更多值得聽、看、聞、逛的事物發生,「一個港口城是國家很重要的場域,就如同維多利亞港漂亮而舒適一樣;如果下雨天待在基隆也是一種美的話,就是基隆打開的時刻。」

身體記憶在蛻變,擁抱城市認同、大聲倡議  /  張維真

身為「基隆的女兒」、吾然文化創辦人張維真分享當年日治時期後段,爺爺從中國過來,住在中山二路的溫州寮,媽媽的家族從宜蘭來到八堵坑,自己是礦工世家與碼頭工人之後。小時候媽媽會跟自己說:「不認真唸書就去報關行當茶水小妹,在當時報關行是不錯的工作,薪水也很好。」直到後來產業開始沒落。

對城市而言,必須要有認同、才能有自信。」基隆人通勤的身體記憶開始改變,市府團隊重新整頓海洋廣場、封街舉辦老鷹嘉年華….這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生活、身體經驗不同的時間切點,基隆人有了新的身體記憶,也看到了不同的基隆發展,也開始有了自信。「以前下公車對基隆人來說是一個技術活兒,你要如何開傘、不撞到他人、還要成功地迎接東北季風的襲擊,這是基隆人才會知道的武林祕技。」

她也思考老鷹嘉年華的異國風情,「有無可能像中元祭那樣,從在地長出比較屬於我們的東西?這在於我們如何重新認識自己的這城市。」最迷人,是更多人聯手一起創造城市的價值:委託行舉辦活動張燈結綵舉辦市集串連、卡米諾各式導覽主題、各種walking tour…百家爭鳴,帶領基隆與非基隆人認識這座城市,「這城市才會有想像、願景、生活感以及喜愛與認同。」

單彥博同意地說:「基隆不大,重要的是相互串聯、一起向前,基隆才剛開始,可以發展的可能無限,大家慢慢把許多機會和角色填滿,一起扛轎子。」他說,到現在帶著外地人走在街區、港邊,到每個定點都有在地好玩的團隊夥伴串接,到正濱漁港、和平島、委託行…有一種到朋友家串門子的感覺,「這樣很好,基隆要多元,不能太單一,不然會太無聊。」

透過分享梳理,許多可能被忽略的基隆人的努力,如今深刻感受的在各自觀點中,感受到城市正在變化的力量。最後,吾然文化創辦人張維真也提出:一個城市可以開始許願,是一件非常動人的事。

對基隆人來說,海洋城市就是要勇敢說出自己的意見、海納各路觀點,在酒吧、在廣場、在港口,大聲倡議,然後帥氣明天出航去!

那一晚,許多人都感受到,轎子眾人扛的期許,各自找到適合的機會與角色,一起扛轎。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

承辦單位|吾然文化

合作單位|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特別感謝|委託行商圈發展協會、委託行街區股份有限公司、艾克猴 The Alcohol Bar

曾擔任風格雜誌主編,喜愛自然生活、居家療癒的獨立工作者;現為活動企劃、生活及綠色策展人、主題刊編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