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基隆,擁抱限制的海港城市

引言人:林右昌(現任基隆市長)
與談人:龔書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Jurgen Rosemann(荷蘭台夫特大學名譽教授)、Hendrik Tieben(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康旻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撰稿:陳怡蓁

本文為《CITY EXPO 城市博覽會-基隆城市國際論壇》全紀錄,開場演講〈世界的基隆,以規劃帶動城市治理〉;論壇一:〈1+1>2的大聯盟城市〉;論壇二: 〈擁抱限制的城市〉

世界的基隆,以規劃帶動城市治理

引言人|林右昌(現任基隆市長)

「基隆經驗只是想證明在沒資源、沒條件、沒人和沒錢的狀況下,一個城市有願景、有夢想、有團隊、有專業還是可以翻轉城市的命運。儘管過程辛苦,但仍希望呈現如何用七年的時間改造基隆。」

——林右昌

在論壇的開場演講中,基隆市長林右昌說明以「起點城市」為題的城市博覽會欲展現的企圖。他認為,面對曾經榮耀過且作為台灣現代化起點的基隆,在擬定治理策略時應該將基隆和台灣置於全球格局中思考。過去由於基隆城市發展未隨著世界趨勢變化調整,且遭遇諸多發展條件的限制,例如全市山坡地高達93%、通勤人口近40%、年降雨天數多達200天等等。基隆不僅曾被稱作三高城市(指失業率、離婚率及自殺率),更常在大台北首都圈中被認為是邊緣又邊陲的城市。面對長期體質衰弱的基隆,林右昌提到他在治理基隆時的幾個關鍵做法:

  1. 還沒上任就開工,組成頂尖顧問團隊共同研究策略: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於市府外租借的辦公室商討城市治理策略,擬定任期內的主要規劃方向與建設目標。
  2. 建立平台,有了平台才有對話:透過平台會議邀請跨局處的首長帶著科長、承辦一起參與,降低局處間橫向聯繫的溝通落差。例如市港再生策略聯盟、景觀平台會議與大基隆歷史場景等。
  3. 從兩張桌子開始推動城市治理:由於任期初期基隆不僅負債且經費不多,市政團隊只好自己畫圖、寫報告書後向中央爭取預算。另外,市政真正發動的基地不在市政府,而是在太平國小以基隆城市模型溝通建設願景。
  4. 號召熱血年輕世代進市府:基隆給予專業者舞台,許多局處首長、年輕人和專業團隊其實是「減薪」來基隆。
  5. 社會共創,以市民為核心驅動地方再生。
  6. 讓設計師專注做設計,營造設計氛圍。
  7. 舉辦大型活動凝聚城市認同:藉由大型活動與市民溝通、找回光榮感,並且嘗試營造不一樣的都市生活風格。例如2017年產業博覽會、海洋老鷹嘉年華、島嶼生活節、潮藝術,甚至是2022年的城市博覽會。其中,部分活動中也試著結合學校課程、納入在地社區,使用最小資源來發揮多面向效果。

簡潔地說明基隆經驗的做法後,林右昌重申了舉辦城市博覽會的目的。他認為以整座城市作為策展空間的城市博覽會,並非設計展,而是實實在在的實踐。當民眾實際參與、遊走於都市空間,便能感受基隆這幾年的改變、用心與激發的能量。之於台灣其他城市,林右昌強調,舉辦城市博覽會並不是為了比較,因為每個城市的條件不盡相同。而基隆經驗主要希望帶給其他城市信心,如果資源少又面臨許多限制的基隆做得到,其他城市沒有理由做不到。奠基於近幾年基隆城市治理的轉變,本次「基隆城市國際論壇」擬定了「1+1>2的大聯盟城市」與「擁抱限制的城市」兩大議程,藉由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國際港口城市的案例分析,回望基隆,嘗試為基隆指引下個階段的努力方向。

論壇一:1+1>2的大聯盟城市

本次論壇的議程一為「1+1>2的大聯盟城市」,主要從國際定位、區域合作的角度探討基隆的城市特質與發展潛力。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龔書章教授與荷蘭台夫特大學名譽教授Jurgen Rosemann以「定錨基隆 Anchoring Keelung」為講題,本於對基隆的分析再參照國際案例,試論基隆之於世界的定位,以及未來如何從產業經濟及都市空間等面向突破現狀、繼續前進。

定錨基隆 Anchoring Keelung

與談人|龔書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以多重視角遠眺基隆,探尋宜居生活路徑

論壇當天,率先登場的是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龔書章教授,他從鉅觀層次來談基隆的城市治理與城市設計。首先是基隆的先天條件,基隆位於台灣最北端,而基隆港可分內、外港,並陳軍用港、貨櫃港、漁港等多元功能。若以首都城市圈的視角來看交通範圍,即可明白基隆所佔據的核心位置。基隆不僅是北台灣旅遊的起點,更是東亞重要的郵輪樞紐港口。其次,基隆地形陡峭、受季風影響而終年陰雨。但是,龔書章提到地形限制同時也可能是優勢。若從剖面圖(如圖1-1)觀察基隆,可發現儘管環山夾內港、市區可建設面積小,卻也創造了能以不同角度眺望這座城市的機會。特殊的地形條件使環繞著基隆港的生活關鍵必須建立於多重視角,且在於如何在垂直山城建立宜居的新生活路徑。

圖1-1 遠眺基隆港剖面圖(來源:NCTU GIA 龔書章。周書賢。方俊凱&2020|2022 MArch1 4th Core Studio Team)

基隆港區匯集海港、山城、山丘、河岸地景以及豐富的歷史資產,透過近年基隆市府的港區再生計畫、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開啟了城市文化中新與舊的交會。其中可持續推動的方向包括如何從田寮河連接破碎有機的路徑、如何從內港向外延伸到外圍漁港、或規劃海上巴士創造海岸連結。甫落幕的城市博覽會已有嘗試,若未來有機會開放海域,從海上回望城市、山與工業地景等等,將能開展基隆新視野(如圖1-2)。龔書章認為港區是基隆最重要的潛力,其發展潛力可初步歸納為以下四點:

  1. 基隆港為北台灣門戶,殖民及軍事遺跡豐厚,可作為歷史文化保存及觀光資源。
  2. 基隆山多平地少,聚落集中於山、海間的狹長地。打開港區,將創造更多生活及活動空間。
  3. 基隆港是鐵路、公路、郵輪等大型交通的樞紐。發展轉運交通,將帶動周邊觀光。
  4. 東櫃西遷,使基隆東岸有機會串聯外港觀光漁村,創造連續的觀光、生活帶。
圖1-2 基隆港區發展潛力資源盤點(來源:NCTU GIA 龔書章。周書賢。方俊凱&2020|2022 MArch1 4th Core Studio Team)

借鑑他山之石,建造國際海港城市

在掌握基隆的城市特質之後,龔書章接著引介了五個國際港口城市作為案例(如圖1-3),分別是英國赫爾、德國漢堡、法國馬賽、芬蘭赫爾辛基與美國巴爾的摩。借鑑他山之石,藉由了解國際海港城市的做法,收攏成為基隆未來的政策指引:

A. 英國赫爾:聚焦於城市治理性,以軟性的文化盛會翻轉城市意象、建構城市自明性。赫爾於2017年被評選為「英國文化之都」(UK City of Culture),在為期一年的盛會期間,鼓勵市民參與,以此建立市民自信、提高認同感。

B. 德國漢堡:漢堡作為德國國家門戶、第一大港口城市,在因應全球化與歐盟自由邊境政策實施而調整貨港功能後,以「韌性城市」為目標整治港城(Hafencity)空間,提倡永續親水生活,並建造易北音樂廳(Elbphilharmonie)作為新地標。

C.法國馬賽:為法國最大的商業港口。在面臨高失業率、市中心衰退與舊港區轉型的城市發展問題時,推動港灣城市再造計畫,重新梳理公共空間及交通(如規劃路面輕軌電車系統)。後於2013年獲選歐洲文化首都,海港旁建有標誌性的「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MuCEM),象徵對歷史文化的重視。

D.芬蘭赫爾辛基:南港(South Harbour)為芬蘭最大港口,其規劃重點在於重新連結港區與城市的關係,並保留海岸線紋理及重整城市視覺景觀。除了開放港口中心區域擴展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間,海岸線上的建築配置也強調須保留海港視野的開闊性。

E.美國巴爾的摩:巴爾的摩內港為優良深水港灣,然而2003年的颶風伊莎貝爾帶來的潮水淹沒了內港區域。為了兼顧潮汐和暴雨逕流問題,該市推動了內港再生計畫(Inner Harbor 2.0),其中關鍵一步在於盤點港區空白空間,優先整理水泥鋪面過多、路面坑洞積水的部分。接著,則以參與式設計的方式找出人們喜愛的空間特質,統整為後續設計水岸空間的原則。最終,藉由完整的環港人行步道與植栽鋪面綠化,優化行人與港口水岸的關係。

圖1-3 國際案例分析(來源:龔書章)

建構城市門戶入口意象,重新配置城市交通

從國際海港城市回望基隆,基隆可以做什麼呢?龔書章分享了近幾年帶領交大建築研究所學生共同討論的成果,大致可分為兩大面向:建構城市門戶入口意象、與重新檢討城市交通。前者著重於視覺景觀的重塑,入港第一眼的基隆印象可透過設計美化或強調舊有建築空間特色、調整建築高低配置。後者則包含三種做法,第一是於港區周邊建立「洄游式步行系統」(如圖1-4),以人行道及立體化步行動線串聯基隆港區開放空間,同時建立視覺軸線。第二是極小化私人運具、提升大眾運輸的運量。最後,則是延伸港區人行、自行車動線至大基隆歷史現場(如圖1-5)。演講的最後,龔書章認為基隆未來最重要的是東櫃西遷之後、加上市政中心的規劃與大基隆歷史場景的動線連結,將有機會改變過往U字型內港的都市生活。定錨基隆的城市願景仍在進行中,必須仰賴市政團隊更大的抱負並花費十到十五年的時間,才能逐步建構台灣最北端的港灣城市。

圖1-4 洄游式步行系統
(來源:NCTU GIA 龔書章。周書賢。方俊凱&2020|2022 MArch1 4th Core Studio Team)
圖1-5 自行車路線策略提案
(來源:NCTU GIA 龔書章。周書賢。方俊凱&2020|2022 MArch1 4th Core Studio Team)

Anchoring Keelung

與談人|Jurgen Rosemann(荷蘭台夫特大學名譽教授)

緊接著是由荷蘭台夫特大學名譽教授 Jurgen Rosemann 以預錄影片的形式闡述他對基隆的觀察,並對比他所居住的城市——鹿特丹與其他國際港口城市。多年前 Rosemann 曾與學生到訪基隆,大致知曉基隆面臨失業率高、經濟活力低落以及港務與市政單位不同調等問題。然而他也坦承自己對基隆所知有限,希望就自身經驗聚焦於兩大面向探討基隆港口與城市的未來。第一是如何提振基隆的經濟活力?第二則是如何為基隆的城市與港口帶入更多生命力?

掌握基隆的世界定位,發展港區潛在優勢

為了找出港口未來的發展潛力,必須先掌握基隆港的優勢與缺點。基隆港鄰近首都臺北,是北台灣最大的重要港口,屬於天然深水港灣,既有多功能用途且具重要的歷史定位。而其港市相依的地理特性,使基隆擁有美麗的海岸性且被群山環繞。然而隨著當今船隻越來越大,基隆港受限於先天條件,如今不僅面臨港口吃水深度不足、儲存貨物與貨櫃的空間也因腹地不足難以擴張。

此外,維持貨櫃運輸的高架道路亦對城市交通造成不少負擔。整體而言,港口與其腹地的串接不強、部分港口設施老舊,且海港空間對於民眾的開放程度有限。其次,Rosemann 將基隆港對比台灣其他港口,發現近年來基隆港的貨櫃運輸量遠不敵高雄港,其真正的優勢在於載客量(如圖1-6)。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載客量明顯下降,但考量全球郵輪業逐漸復甦,應有機會重振。若進一步將基隆港對比世界上其他港口,其2020年之貨櫃吞吐量僅佔排名第一的上海3%,而 Rosemann 家鄉的鹿特丹港則排名第十(如圖1-7)。鹿特丹港在1962-2004年間曾是世界最大港口,縱使如今仍是歐洲第一大港,但已被幾個快速發展的亞洲港口超越。

圖1-6 基隆港對比台灣其他港口(來源:Jurgen Rosemann)
圖1-7 基隆港對比世界其他港口(來源:Jurgen Rosemann)

面對世界局勢的變化, Rosemann 接著說明鹿特丹港的發展歷史。鹿特丹港自十五世紀開始發展,1950年代時興建水深12公尺的大港,最近一次港埠擴大則開始於2008年,此次興建港口的水深有24公尺。港口每次的擴建,都是為了因應日益增大的貨運需求與新科技。增建後的港埠範圍和原先市中心的舊港相比,已經向外推移了37公里(如圖1-8),甚至超過基隆港到台北101的距離。與此同時,舊港區也進行了新的開發利用。

圖1-8 鹿特丹港增建示意圖(來源:Jurgen Rosemann)

相較於鹿特丹港,欠缺發展腹地的基隆港顯然難以應付日益巨大的貨運船隻。因此Rosemann 認為,若要提高基隆港的競爭力,應可採行以下三種做法:

  1. 強化區域合作(regional collaboration):主要指促進與台北港合作,除了可涵納更多元的船隻種類與港埠功能,亦共享交通便利的倉儲空間。若雙方結盟,可打造一種新型態的區域性要港,達到截長補短的效果。
  2. 增進港口與腹地的交通連結(improving the connectivity):由於目前基隆缺乏高效的倉儲空間,且卡車運輸對基隆市區與環境來說都有一定負擔,應建造一個連結腹地更快速、高效且環保的交通運輸系統。與此同時,也應提高市民與遊客到達港口及濱海區域的可及性。例如鹿特丹港目前設有貨櫃專用鐵路——Betuwelijn,而新加坡則在商討建造「地下貨物集散系統」,連結港口與地下倉儲配送中心。
  3. 在區域合作的架構下,將基隆港專業化(specialization):考量貨運優勢不再,可轉而將發展焦點放在郵輪碼頭、漁港及國內外的觀光產業上。透過市政當局與港務單位的合作,規劃能反映基隆的雨港性格的特色觀光景點,促進地方經濟。

優化港城丘交通可及性,重塑水岸空間規劃

延續上述論點,若未來基隆著重發展觀光業, Rosemann 進一步以案例提出四點建議:首先,他認為要改善市區、港口、山丘彼此間的交通可及性。而他強調不應單純仰賴道路系統,例如鹿特丹港便建立了海上交通系統(包含水上計程車、水上巴士與觀光船)以及港區周邊的自行車網絡,而新加波與智利則是以纜車作為另一種選擇。其次,重塑水岸建築規劃與公共空間設計以凸顯基隆地方認同與獨特性格,並建立一套因地制宜的建築規範。例如鹿特丹港整修及再利用既有港埠設施,作為歷史古船艦專用碼頭,以及將老舊倉庫改造為住宅與購物中心。

第三,賦予水岸新功能,例如整建翻修舊碼頭倉庫作為住宅或公共休閒設施。例如鹿特丹港的郵輪總站便集結了辦公大樓、藝文展演廳、高級住宅、酒店及餐廳等各種建築,阿姆斯特丹港更以漂浮建築的形式,建造科學博物館、公共及私人住宅。第四則是整建舊市區並打造吸引人的徒步區。包括老舊建物的整建維護、公共空間再設計、增設新停車空間(避免機車停放於狹窄巷弄中)以及鼓勵新型態商家進駐。

總結對於基隆的分析, Rosemann 指出區域性合作以促成「北台灣要港」(指台北港與基隆港結盟合作)應被列入國家級政策,才有機會整合中央、地方、港務單位等利害關係人與投資商。而相關規劃與執行則應採取「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原則,促成產官合作。最後,於都市規劃過程中亦可藉由舉辦國際性競賽、工作坊與研討會提升國內外關注度。演講的尾聲, Rosemann 再度強調儘管自己不夠瞭解基隆具體情況、是從相對旁觀的角度提出建議,但仍希望藉由此次的分享激發更多討論與想像。

論壇二:擁抱限制的城市

本次論壇的第二個議程為「擁抱限制的城市」,除了延伸基隆都市空間,更著重於都市生活中關注宜居城市、社會包容與都市性格等社會經濟面向的課題。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Hendrik Tieben 以及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康旻杰副教授基於他們對基隆的觀察,以「擁抱限制」的思考角度,提出不一樣的視野與都市轉型策略。

IDEAS FOR A RAINY CITY BY THE SEA

與談人|Hendrik Tieben(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第二場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Hendrik Tieben 打頭陣,因疫情考量,同樣以預錄影片的形式闡述他對雨都基隆的觀察,以及如何從看似充滿限制的條件中打造宜居城市的做法。 Tieben 曾於2018年和他的學生一同造訪基隆,當時因為和台大城鄉所的學術交流活動,對基隆有第一手觀察。

正視結構性困境,思考共融城市解方

首先, Tieben 提到基隆作為一座海港城市,因歷經多次轉型而遺留下許多社會經濟問題。例如海事及工業活動的衰減、與台北及台灣其他城市的不公平競爭、氣候不佳、人口縮減、失業率、家庭及健康問題。他認為以海港城市而言,這些問題並不陌生。就如同許多歐美國家的海港城市,亦曾遭遇類似的結構性困境。再者,基隆還有其他因地形限制而帶來的空間議題。舉例來說,像是因大規模貨櫃及道路基礎設施而導致空間碎裂、港區周邊可利用空間有限、老舊建築與平價住宅的需求,以及市政與港務單位的分歧。這些也常可見於其他海港城市,就連香港的市政與港務單位,也針對其水岸活化計畫進行了長時間且大量的溝通、協商。儘管如此,Tieben 提及自己造訪基隆時,便已經看到市府單位針對上述問題推動許多有意思的專案和計畫,相關概念包括:

  1. 增進城市內部與城際之間的連結性。
  2. 增設公共與文化空間活化水岸,並針對重要建築規劃案進行提案競賽。
  3. 連結城市不同尺度,例如使用豎梯。
  4. 執行創造地方認同感的社區營造專案。
  5. 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6. 老舊住宅區的整建更新及推動合宜住宅。

當時,他也親眼見到部分空間的改造成果,如海洋廣場、東岸複合式商場、中山一路113巷等等。而他認為上述概念的後三者其實相當符合國際潮流。那時恰逢聯合國於「人居三」(Habitat III)會議後以「新都市議程」( The New Urban Agenda – Habitat III )提倡不忽略任何社群的「都市包容性」。他十分樂見相關概念被納入基隆的專案與計畫中,因此他強調自己的演講並非意圖提出解決問題的萬靈丹、或改變既有的規劃方向,而是希望就自身旁觀者的角度提出其他想法。以下將從三大面向切入,包含「城市內部與城際間的連結性」、「基隆的都市類型學」與「基隆的地方認同感」。

一、城市內部與城際間的連結性

首先, Tieben 認為若能跳脫城市競爭關係與地方政治的邏輯,基隆甚至八里其實就是台北通往海洋的門戶,演講標題所指的那座臨海的多雨城市(a rainy city by the sea)既指涉基隆,也可以是台北。然而,目前的交通規劃使得要從台北前往基隆和八里都不直覺。另外,雖然基隆市區已有許多新的建設,但對外地人或外國旅客而言,或許仍不見得符合對海港城市的預期;並且,若要從基隆市區前往其他景點(如正濱漁港等)的交通指引也不夠清楚、友善。

對比於香港,Tieben 開玩笑地說香港絕非一座完美的城市,且租金高的嚇人。但香港最迷人的一點在於,幾乎從城市的任何地方,都能抵達漂亮的戶外景點。例如從中環可乘坐渡輪前往不同島嶼、或從市中心搭地鐵到香港仔(Aberdeen)。便利的交通不只對旅客來說有吸引力,許多當地人也能因此受益。尤其疫情期間,以往習慣逛購物商場的香港人,也紛紛改去郊區的公園消磨時間。更重要的是,若以都市包容性的觀點來看,香港的許多戶外景點都不只是觀光客導向,當地的外籍移工與新住民也常前去遊玩。就外籍移工而言,在時間有限的休假日,是否能搭乘公共運輸在短時間內抵達地點相當重要。另一個案例是雪梨,當地的地鐵系統也可直接到達各種水岸景點且指示很清晰。簡言之,基隆仍可持續優化更為便利、友善的交通系統。   

至於如何發揮城市內部連結的功能? Tieben 認為建立對環境友善的交通系統很關鍵。以香港為例,它和基隆一樣有很多山丘,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當地自行車相當普及。參考圖2-1可見,從吐露港大圍站騎22公里到大美督的自行車路徑,沿途亦有許多水岸空間的活化利用。這延伸到另一個基隆也有的課題——港市分治,正如世界上其他海港城市一樣,香港的維多利亞港也耗費數十年討論如何改善交通連結,Tieben 強調這是非常重要卻也耗時的課題。但是港和山的連結對在地居民的生活也影響重大,如美國波特蘭空中纜車(Portland Aerial Tram)即是從其著名的輕軌電車系統中延伸設置,既整合於原有的交通系統,也便於在地居民前往位於山丘上的醫院(如圖2-2)。當然 Tieben 重申,交通建設的種類必須考量空間條件,目前已知基隆正在興建豎梯,期待也能發揮不錯的成效。

圖2-1 香港沙田至大美督自行車路徑
(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圖2-2 美國波特蘭空中纜車(來源:Hendrik Tieben)

二、基隆的都市類型學(urban  typology)

第二,Tieben 認為基隆可以思考如何搭疊不同類型與規模的建築物?例如他從基隆旭川河邊的建築物聯想到義大利佛羅倫斯著名的景點老橋(Ponte Vecchio),起初只是一條走廊,卻有許多建築物搭疊在上,形成有趣又複雜的結構。就建築方法而言,為了因應特殊環境而產生的建築案例,可反映城市在空間改造利用的創新力。然而舉此例並非鼓勵將旭川河轉變為觀光景點,反倒是試圖提倡另一種營造城市基礎設施的觀點——不去忽略建築物本身的衝突性,而能發揮創意、好好地利用既有的空間。

尤其在空間有限的城市裡,如何堆疊、橋接不同的公共建築計畫來創造有趣的空間、回應都市生活需求,才是更重要的。

再者又如基隆的天橋,Tieben 對比了義大利波隆那的拱廊(Porticoes of Bologna),皆是因應當地氣候而形成的建築形式。在觀察地方建築時,可見氣候與地方文化特性息息相關。例如 Tieben 以 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ZHA)為香港科技大學(HKUST)規劃的學生宿舍提案(如圖2-3),可見其參考周邊地形與氣候,以空中遮雨走道作為人行動線串連各建築群。這類的提案計畫同樣可回應到基隆的地形,可供未來山坡地住宅規劃參考。

圖2-3 ZHA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宿舍提案

另一個也與氣候相關的空間提案則是,規劃適合一般人下雨時去的建築類型或空間。除了目前基隆港區周邊的標誌性建築規劃,Tieben 舉 MVRDV 在荷蘭鹿特丹的鹿特丹商場(Rotterdam Markhal)為例(如圖2-4)。他一開始看到略顯浮誇的建築形式,以為這是典型的建築師提案。但在細究之後發現有趣之處在於,這棟建築物創造了極富包容性的商店街空間——在這座氣候欠佳且因二戰遭受重創而使人群疏離的城市,創造了一股巨大的中心凝聚力;並且,室內也利用藝術手法提升彩度、改變空間氛圍。

圖2-4 MVRDV 鹿特丹商場(來源:Hendrik Tieben)

三、基隆的地方認同感

演講的尾聲, Tieben 談起「基隆的地方認同感」,他提到影視音樂作品作為認識一座城市的媒介。諸如導演侯孝賢的經典之作《千禧曼波》中舒淇於基隆中山陸橋的奔跑回眸、又或者攝影師賴鐸洋(Eden Lai)以鏡頭紀錄的基隆藍領勞工故事(可見於攝影集《藍領》)等,皆是不同看待基隆的角度。如何發揮地方特質、而非以負面的觀點詮釋而忽略它,才能創造真正迷人的敘事。以自身經歷為例,Tieben 說自己搬到香港的理由之一,便是因為王家衛的電影中呈現的多雨香港。因此,不必刻意忽視城市中可能較「不討喜」的特質,反倒應該打造使這樣的特質能被欣賞的條件。   

除了電影之外,音樂也是一種形塑城市文化的因素。例如向來也以多雨著稱的西雅圖,便誕生了傳奇搖滾樂團 NIRVANA 等,使稱作頹廢搖滾(Grunge,或稱油漬搖滾)的音樂風格成為西雅圖重要的文化象徵。Tieben 認為基隆或許也需要發掘這類使基隆人引以為傲的事物,以建立對城市的認同感。又或者如荷蘭鹿特丹,每年都會舉辦著名的北海爵士音樂節(North Sea Jazz Festival)。或許舉辦能反映基隆獨特都市形象和特質的藝術性節慶,也是一種可行的做法。總結本次演講,除了上述針對三大面向的提議, Tieben 重述對於目前基隆市府規劃方向的認可,但也希望上文的反思與想法能有助於基隆未來的規劃。

惜陰 懷陽 基隆城

與談人|康旻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論壇的最後,台大城鄉所的康旻杰副教授嘗試指出另一種解析、認識基隆的視角。有別於直接談論基隆的都市轉型,康旻杰認為擁抱基隆因特殊氣候、地形地貌、與空間條件而生的都市特性,有助於彰顯一般主流觀點中所忽略的空間、社群、文化想像及庶民經驗等向度,從而開創更適合基隆的都市規劃。

以藝術再現的基隆,深度認識城市文化

一開始,康旻杰分享了許多與基隆相關的攝影作品,呈現藝術家或攝影師眼中的基隆。他認為在認識城市性格時,來自藝術觀點的再現方式也能作為理解城市文化的媒介。儘管藝術作品有時會面臨是否將日常奇觀化(spectacularization)的質疑,但從這些國內外的攝影家為基隆所留下的影像紀錄,觀者得以窺見時代更迭中的都市空間變化、大歷史敘事下被忽略的人群等等。例如日本知名攝影家森山大道便曾說自己非常喜歡拍攝基隆(如圖2-5),這座充滿氣味的港都總是能勾起他許多記憶。另一位日本攝影家山內道雄則曾出版過一本名為《基隆》的攝影集,紀錄他在2007年和2009年兩度來台的四個月期間,走訪基隆市及郊區的經驗。

圖2-5 森山大道眼中的基隆(來源:https://reurl.cc/g2y4G4 )

回到台灣本地的攝影家。首先,除了阮義忠1985年出版的《八尺門》;關曉榮延續1986年《人間雜誌》第五期的系列報導,再加入1996年及2011年兩度重返八尺門後的書寫手札與影像紀錄所出版的《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一書,皆呈現了早期基隆中正區與和平島一帶原住民移居者及勞動者的身影。康旻杰提到這類的紀實攝影連結上當時社會針對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對改善原住民生活的倡議起了一定的作用。其次,由楊三郎作曲、呂傳梓作詞的《港都夜雨》則是有感於雨中的基隆情景,進而譜寫出年輕男子漂泊於港都、追尋夢想的時代縮影。當時基隆的港口產業鏈(如貨運、造船等)便是仰賴大量的勞動人口所支撐起的,可見於賴鐸洋針對基隆造船藍領的報導(如圖2-6)。

圖2-6 賴鐸洋〈基隆造船藍領〉(來源:https://reurl.cc/rDG9Dk )

除了紀實攝影之外,基隆獨特的都市性格也延伸出許多影視作品。康旻杰提到歷年來許多在基隆在地取材的作品,早至侯孝賢的《千禧曼波》、張作驥的《黑暗之光》、程偉豪的《緝魂》、鄭有傑《親愛的房客》以及最近由黃熙導演、侯孝賢監製的HBO影集《良辰吉時》等等。他覺得這些作品呈現的不只是表象的基隆,反倒很深入內裡。接著談及《凝視雨都-藝術家的基隆》短片,紀錄了如鄭桑溪、林麗珍、吳天章等出生基隆的藝術家對基隆的熱愛與創作歷程。其中,鄭桑溪的〈少將頂〉(如圖2-7)所呈現的影像氛圍後來成為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的取材對象。而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林麗珍對基隆的描述如下:

「基隆的山很小,山跟海好像是,山只是海潮起來的一個連續而已,所以雨水下去以後它跟著⋯⋯就上來,然後再帶回潮水裡面,你看多美妙。」(林麗珍,2017)

無垢舞蹈劇場的《潮》和《醮》,便是基於創作者對於基隆的體會和感受轉化而成,其中《醮》展現了對人、鬼、神的關懷與省思。此外,康旻杰提到自己更喜歡基隆在地藝術家吳天章的說法:「我不怕鬼,鬼的世界是人創造出來的,目的是撫慰人心,並延續人們的思念⋯⋯。基隆就是離別的港口和聽不完的鬼故事。」

圖2-7 鄭桑溪〈少將頂〉(來源:https://reurl.cc/q5AVoD )

關於「鬼」或「陰」之於基隆,位於基隆中正公園的主普壇及雞籠中元祭廣為人知,後者更是台灣第一個被指定為無形資產的國家級民俗活動。雞籠中元祭始於1855年至今,除了傳承傳統宗教儀式的意涵,近年來也增添年輕觀點的創新詮釋,逐漸成為外地人每年爭相一睹的文化盛事。在鬼的概念底下,康旻杰舉墨西哥作了有趣的對比。墨西哥亡靈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儘管大家普遍對鬼可能忌諱、對陰可能害怕,但在墨西哥的亡靈節並不只是民俗活動,還延伸了藝術獎項,甚至最後成為美國知名動畫工作室皮克斯與迪士尼合作的動畫題材。他們2017年推出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Coco),其故事便圍繞著墨西哥亡靈節熱鬧的節慶氛圍,以親子皆宜的形式探討生死議題(如圖2-8)。

圖2-8 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來源:https://reurl.cc/2ZG1da )

惜陰懷陽的都市策略,擁抱被排除的空間社會文化

與死亡關聯的陰,其實是生命循環中自然的一環,亦是城市生活中尋常的事。康旻杰進一步提出「惜陰城」(Yin Urbanism)的概念,這個概念關注以下面向:

  • 因特殊氣候、地形地貌、空間條件所限制的都市特性。
  • 被主流觀點及視野忽略的空間社會及懸置狀態下的空間及地景。
  • 都市中隱形的勞動力及邊緣社群。
  • 包容性的都市空間、社會、及文化想像。
  • 被大歷史排除的微敘事、庶民經驗、民俗神話及傳說。
  • 不馴服的非正式性、地下文化及次文化。
  • 可感知但難以言喻的慾望、恐懼、死亡、壓迫等都市經驗及情緒。
  • 時間(光陰)向度的變化。

義大利作家 Italo Calvino 的著作《看不見的城市》裡,亦有許多篇章訴說死亡、慾望與恐懼,又如與基隆在地相關的,許家維的影像作品《和平島故事》、高俊宏《丁修女–但是我們從來不會去西班牙傳教》以靈異探測器、觀落陰等方式追蹤西班牙人在台灣的傳教軼事,甚至是文學面向王拓的小說《牛肚港的故事》則是著眼於被剝削、歧視且生活困苦的漁、勞階層。這些作品的詮釋,都呈現了城市中不可忽略的陰性特質;而這些陰性特質本身亦充滿了被重新詮釋的可能性,可見於國際上其他城市。例如美國西雅圖(Seattle)每年舉辦 Rain Festival、瑞典哥特堡(Gothenburg)認為都市中的雨相當浪漫、德國柏林(Berlin)的次文化使其成為聯合國認證的創意城市、蘇格蘭愛丁堡(Edinburgh)的國際藝穗節,又稱邊緣藝術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等等。

把視角拉回基隆,康旻杰分享了自己與學生過去和惜陰城(Yin Urbanism)相關的研究,包括關注和平島的大陳聚落,社區相互照護所呈現的真實生活感、王爺遶境如何作為一種敘事途徑。其次則是,雖然總是談基隆是海港城市,其實更是「河港城市」,不應忽略基隆重要的地理形勢四港門——石硬港(今南榮河)、蚵殼港(今西定河)、田寮港(今田寮河)、牛稠港(今牛稠港溪)四條河流的水文變化。又或者是在港區改正的過程中遺留下來、可穿梭的巷弄(如圖2-9),以及因為都市基礎設施的建造(如東岸高架橋、旭川河上加蓋的三棟大樓)而被切割的都市空間,都應該是在都市轉型的過程中被正視的。

圖2-9 井字迷宮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llMaze/ )

最後,隨著都市轉型策略的執行,康旻杰認為應該抱持「惜陰懷陽」的態度——在惜陰的前提下逐漸轉陽、朝陽,而非一味地把陰抹除。舉例而言,大家常見的正濱彩色屋,其建築正面是朝向街道、而街道背面卻逐漸成為海港正面;這樣的轉變象徵著基隆作為都會的背面、轉向海港的正面。他以哥倫比亞第二大城美德音(Medellin)的都市策略為例(如圖2-10),與基隆同為山城,在透過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的過程中兼顧都市包容性。回望基隆,康旻杰期許市府未來也可以優化山城動線,使居住於此的長者能更自如地行走。從基本的移動與照護開始,營造展現都市共融的基礎設施,建立一個真正屬於陽的城市。

圖2-10 美德音惜陰懷陽的都市策略(來源:康旻杰)

計畫名稱|基隆市國際論壇及住宅政策系列講座  委託專案服務案
論壇名稱| 《CITY EXPO 城市博覽會-基隆城市國際論壇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
策劃執行|吾然文化
合作單位|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唸過社會學、現於都市研究的學海裡浮沈。關注社會創新、社會設計及城市策展議題,持續在都市生活中探尋人情和空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