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續寫台灣都市農耕的下一個十年

文:陳品嘉

前言

我們對於城市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答案不出意外的,皆會圍繞著高樓大廈、商業繁華、車水馬龍等高度密集的空間使用型態,似乎不會與農業耕種劃上等號。然而,當城市遇到了農耕,不僅提供城市的地景擁有多變的可能,也促使寓居在城市的人們,嘗試解開緊張壓抑的生活情緒,透過城市農耕行動與社區園圃空間,強化都市人與生態自然的親密性。

在台北市,田園城市政策的制定讓城市農耕在台灣社會得以深根發芽。回首八年前,一群希望翻轉城市既定印象的有志之士,藉由各種議題的倡議個是實際行動的串連,大聲疾呼城市空間需要以農、綠之意象進行妝點,也改變了眾人觀看與理解都市空間方法。由台北市打響城市農耕的第一槍,後續在全台不同城市中多點開花,加深人們藉由積極地社區參與,逐漸意識到農耕帶給社會的轉變。

有了前八年的努力,不僅真正將城市農耕在台灣落實,也從實作中發現值得調整與反思的地方。為了能提升城市農耕的意義與價值,由民間團體─都市農耕網(下稱都農網)發起的「打造全齡農耕的都市,跨齡市民耕種者共同發聲」記者會,在士林區德行里的「德行繽紛農園」吸引來自各界參與及關心城市農耕的夥伴,除了邀請與會來賓發表參與城市農耕後感觸與啟發,亦共同商議如何將城市農耕議題以更清晰的方式呈現。本次政策倡議記者會的舉辦,最大的目的是希冀欲參與年底選戰的候選人們,能試著理解都市農耕的潛力與其帶來的外溢效果,最後形成一個完善的競選論述,期盼能讓城市農耕永續的在城市空間中運作。

左圖: 與會者於農園中呼喊口號。(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右圖:與會者報到。(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以「農」編織:情感網絡、生態自然與生命教育

「我們希望透過在都市中推展社區菜園,替城市人也可以在出生就注入土地的DNA。」都農網發言人楊志彬以這句話揭開本次活動的帷幕。活動一開始,眾人一起移動到活動中心外,由德行社區維護的「繽紛農園」。被綠意盎然的農園簇擁著,大家舉起主辦方準備的手板宣言,呼喊口號為都市農耕議題作出最實際與真切的支持。隨後,大家回到活動中心列席而坐,用這些年來的親身經驗,加深都市農耕對於社區的內涵與意義。

圖4 都農網夥伴說明下階段政策訴求。(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響應活動主軸定調的「全齡」與「跨齡」,上至高齡者關懷團體、銀髮族服務機構,下到孩童學習及教育的推動組織,更包含每日辛勤照料農園的社區居民,紛紛表達了對於城市農耕的看法,以及在接觸城市農耕後組織成員發生的變化。因發表經驗者眾多,筆者通過製作表格形式進行歸納,依據當日發表人對於都市農耕的認知與感觸,以及後續該如何永續的運作等論述做出概略性的呈現。此外,筆者於表格中增列都市農耕關鍵詞欄位,用以點出發表人在實踐都市農耕的過程中,對於日常實踐有何關鍵性的理解視角。

與會者發表經驗之歸納

資料來源:筆者繪製

此次活動的參與者來自許多不同領域,但皆對都市農耕持有同等的觀點,即希望透過都市農耕具體且永續的實踐,創造城市生活的另一種面貌。不過,城市農耕需要的不單是市民的熱情與參與,對於政府/公部門而言,如何提供良好的參與環境,針對有關硬體設施、土地空間、及申請流程等,於前八年尚未顧及到的實務缺口,眾人希望能於下一個階段得到改善。也因此,公部門對於推動與經營都市農耕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左圖:侯志仁老師講述全球農耕經驗、右圖:復建里長發表社區農園感想。(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左圖:特公盟代表發言、右圖:張聖琳老師以社會創新比喻都市農耕。(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扎根城市:農耕帶來的改變與想像

「關於農園是否能『永續經營』,是我們非常在意的點,尤其是在下一個政策階段。」都市農耕網發言人楊志彬說道。的確,現階段的田園城市政策,最令人無法預期的環節,即為發言人所言的「土地使用是否能夠做到永續運作」。位在台北市松山區復建里的社區園圃,由附近居民共同參與園圃的耕種,堪稱是台北田園城市政策的典範空間,更於2018年第一屆田園城市園圃評比榮獲金牌。然而,後續卻因政府有建置社會住宅的需求,處在國(公)有土地的復建里園圃便面臨剷除的命運。縱然在多方人士的積極奔走,期望以不同的方式或經營型態留住園圃,但最後的結果仍是以失敗告終。此事不僅讓社區居民與都市農耕倡議人士感到錯愕,也展現了城市農耕在永續經營層面的脆弱性,以及落實公民參與過程的可貴與重要。

左圖:復建里社區園圃全景。(圖片來源:楊志彬臉書)、右圖:復健里的園圃志工。(圖片來源:楊志彬臉書

都市發展帶來許多可能,但同時也帶來許多不確定,舉凡土地是否會被政府收回、是否有穩定的經費挹注、鄰里社區的參與者是否能持續地參與等,種種疑問皆顯示城市農耕仍有一段非常漫長的路要走,其中不乏令人沮喪、失落的窘境,以及面對外界的質疑,如在現今土地價格昂貴的都市裡,理應從事更高效率的使用模式,城市農耕反倒會成為低度使用的代表,對於都市發展並未有顯著的提升。的確,倘若我們以經濟價值衡量,城市農耕確實如上述所言,無法呈現、甚至生產資本的循環。但是,以人為基底的城市社會,是否應當將經濟產值擺在所有行動的第一位,又是否應該透過產生多少價錢,去論斷一件事情的優劣,或許經過各個城市農耕參與者的親生經驗,在城市空間享受與生態環境的互動,與土地的每一次接觸,都將構成都市轉型的重要碎片,這些珍貴碎片的積累,不僅重新塑造城市空間的多樣性,更是打破凡事都需要藉由金錢換算的傳統定見。

城市,一個由人類文明塑造的空間,如今充斥著資本的流動,使其朝向以私人利益、金錢至上的思想傾斜。然而,當農耕進入城市,城市空間因為人們的細心照料而有了改變。都市農耕是市民擁有的權利,它也是一種城市權(right to the city)的展現,在過去八年的歲月,關於相關概念的宣導、各類園圃的拓展,以及各個領域的參與者們的積極參與,皆有一定程度的進展與反饋。

總的來說,在城市裡務農的真正意義,不僅止於種植可見且可食的蔬果,而是更重要的,那潛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善,如何藉由鄰里社區齊心協力,創造屬於那座城市、那個社區的烏托邦,這些故事都將留待充滿生命力的參與者們,共同書寫城市農耕在台灣城市裡的新篇章。

位於德行里活動中心樓頂的農園。(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一個想將都市學、地理學、人類學及文化研究收入口袋的平凡研究生。想學習捕捉靈光乍現的時刻;想探索文字深不見底的奧秘,現在,緩緩地走在前往學術的漫漫長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