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迴響:腳踏實「地」方為淨零永續之本

文:Asjade

在專題的尾聲,想談談土地永續之於氣候政策的重要性,也呼應本月份九篇文章。2022 夏天,7月28日聯合國大會面對三重「環境危機」(triple environmental crisis):氣候快速變遷、生物多樣性的流失、無孔不入的有毒污染物質,經過161個國家的同意、通過決議「乾淨、健康、永續環境」為基本人權(Right to a Clean,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這絕非天外飛來一筆的決議,而是從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來,走了五十年的國際環境權之路。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報告(圖片來源: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因此當各界關注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等四大轉型與相關氣候法制治理之際,我們更不能忽略了「乾淨、健康、永續環境」作為基本人權的的重要性,也千萬不能本末倒置。換句話說,談各種轉型固然重要,卻也不能忘記人以「環境」、「土地」為本。而氣候議題,不只是淨零能源轉型議題,從防災、韌性建構的角度,關於轉型調適參與式地圖製作人行空間設計,土地亦為重中之重。因此人類如何使用土地將是關鍵。

在台灣的空間脈絡裡,土地是稀有資源,因此任何「使用土地的決策」絕不能隨意。土地政策不是能源政策的配套,而是各項氣候變遷相關政策的重要基底。台灣國發會於2022年3月提出的淨零轉型之十二項關鍵戰略,從風電到自然碳匯,幾乎所有的關鍵戰略都關乎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

淨零轉型之12項關鍵戰略。(圖片來源: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因此透過既有的國土計畫、都市計畫、海岸管理、濕地保育、甚至是國家公園等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計畫、以及相關法制規範機制,去審視當前的國土土地利用型態,再進一步去研擬當地能源、產業、都市設計、建築適合發展的型態,也將決定這些所謂的氣候政策能否「永續」的關鍵。目前各項衝刺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政策或專案多少都對土地、環境造成影響,小至屋頂太陽能板、大至離岸風電,而真正需要謹慎思考的是,這樣的決策方向是否真能替台灣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畢竟各種土地開發決定,都是不可逆的重大決定。每個決策背後,都會引導人民朝向更永續、或更不永續的利用型態,再進一步回饋到台灣未來土地、環境樣貌的轉變,以及未來治理的困難度。因此在積極推動各項氣候法案之際,更不能忽略根本基底—土地,與早已存在的各項法律管制工具,好好從機制、程序著眼,盤點、整合既有國土圖資是台灣在討論各種淨零能源轉型、綠色金融之前,刻不容緩的重點。

地方態度決定韌性程度 中央態度決定永續尺度

在這次主題所收錄的多篇文章中也都不斷提到,從地方到中央,在氣候議題上要如何各司其職、如何分工合作是當務之急。中央如何抓大放小,利用其在整體資訊整合的優勢,進行實質跨部會合作、跨縣市區域整合,不拘泥在個別產業、個案計畫審查、或者是單項能源政策目標。中央必須發揮其整合協調的角色,清楚掌握台灣國土資源與利用狀態,方能運籌帷幄、對症下藥,研擬適合台灣未來永續的能源、經濟、產業發展策略,並協助各地方政府呈現其優勢產業與適當的能源發展與土地利用方式。

中央將格局拉高才有助於台灣承受未來全球氣候經濟政治壓力與挑戰,也避免未來國土因為欠缺整合管控、只為迎合個案目標而更加破碎與滿目瘡痍。而各地方政府則利用其對於在地人文、經濟、自然環境的敏銳度與豐富精確地在地資訊,做出對於當地最有效率和效益的永續政策,使居民能安居樂業,才是台灣真正的氣候政策。永續發展從未過時,在最新IPCC報告中依然是面對氣候挑戰的終極目標。任何不永續的手段,都將流為表面功夫,絕非長久之計,若稍有不慎,還可能導致不可逆與反撲。

迴響

如同七月初城市的吶喊!氣候變遷ing 所寫,這次主題並不是漫無邊際的泛論氣候政策,而是以城市、人類主要生活空間為主軸,去探討相關的地方、中央、全球氣候變遷治理。 這次主題邀請各界不同背景的夥伴撰擬的九篇文章,目的並不是要作為氣候變遷政策的百寶書,但若能讓關心這個議題的人,能夠有多一點不一樣的視野、多一點關注,那麼相信這次2022七月主題就發揮了他的作用。

參考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Angela Lo Taiwan, New Taipei City, Shulin District, 三角埔 https://unsplash.com/photos/FEKIdohn3lA


信仰簡單美好的強大能量,衷於純粹徜徉的自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