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言:那些導覽要教你教我的是?

文:陳小易

在這個COVID-19疫情稍歇但可能還沒完全遠離的2022年,或許因為仍然無法出國旅遊造成國內觀光需求劇增,年底將要迎來的地方首長選舉,更刺激台灣各縣市大量舉行吸引眾人目光的城市博覽會與大型活動,進而造成台灣的內部觀光盛行。過程中,以地方文化與空間為主題的深度「導覽」成為顯學,藉此滿足更複雜的觀光期待。以高雄為例,台灣文創博覽會與設計展自本月開始陸續登場,高雄市政府也搭配推出30條深入在地歷史文資和常民生活故事的專人導覽路線 [1]。其首發的七條路線即使透過大眾仍不熟悉的「高雄幣」虛擬平台啟售,仍在開賣的半個小時內售盡,後續熱潮與參與評價雖尚待觀察,卻已經足夠說明這類深度文化「導覽」在台灣已有特定市場,而許多都市與地方文化都經由此方式轉介給一般大眾,創造獨特的空間感知和文化知識建構途徑。

本屆台灣文博會與設計展在高雄推出的30條專人導覽活動「文博遶境」主視覺
(圖片取自活動官網

然而在空間設計與都市文化領域,現階段卻仍缺少針對此一現象的系統性討論,唯台大城鄉所高郁婷博士和王志弘教授2016年於《城市學學刊》合寫發表的文章〈​​​​徒步導覽—都市文化政治場域與正當化框架〉,較完整爬梳徒步導覽在台灣從1970年代至今的軌跡,以及其介入都市文化生成機制所造成的影響和未來展望 [2]。雖然他們的論述至今日仍可視為理解「導覽」現象的基石,但近年因受到疫情影響,結合國內觀光需求與各式城市博覽會,進而此消彼長的不同導覽活動,則使得從實踐角度探問「那些導覽要教你教我的是?」顯得益發重要。也因此,本文作為本期專題的導論,首先藉由回顧過去曾在《眼底城事》刊登且與「導覽」相關的文章,嘗試梳理出一些值得持續討論的觀察要點。

長期深入社區營造的「導覽」活動

回顧過去刊登於《眼底城事》網站的文章,若以「導覽」作為關鍵字搜尋,可找到約莫九十篇左右的文章提及此詞彙,某程度上或可視為「導覽」深入當代空間議題的佐證。然而,多數的文章並非聚焦探討「導覽」活動本身,而是在介紹特定社區時,將舉辦「導覽」活動指認為對公眾介紹地方特色,同時帶有教育意義的組織工作。與此同時,進行以社區居民、學生、兒童為對象的「導覽員培訓」工作坊,則被認為是一種進行社區內部知識建構和培力的重要活動。這也是自台灣發展社區營造以來,期待廣泛應用「導覽」活動來達成的幾個重要功能。例如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教授就曾在〈自己的地圖自己畫:淡水居民繪製社區導覽圖,解說在地知識〉一文中,爬梳自社區總體營造以降淡水社區的發展,並聚焦在社區居民如何參與說明在地故事的導覽圖繪製過程,使得「地圖」與「導覽」除了帶有介紹地方的意義外,也作為凝聚社區的重要工具 [3]

眼底城事曾在2021年8月介紹樟樹灣Wawa社區探險隊的文章中,說明如何讓社區孩童參與繪製社區探險隊的文章中,說明如何讓社區孩童參與繪製居住社區中的探險空間,一方面建構孩童視角的社區導覽地圖,一方面藉此對社區空間進行總體檢(圖片來源 : 至善汐止Wawa森林社區兒少聚點)

另一個「導覽」在過去文章中經常被提及的功能,則作為當空間專業者進入特定地方,或接觸特定議題的常見入門方法。例如好幾篇由個人寫手介紹他國新興規劃設計思潮的文章中,皆會以其參與在地或是關注特定空間議題的組織所發起的導覽活動作為新知來源,擷取導覽過程中的見聞要點與讀者分享。又或是於2015年到2016年《眼底城事》甫成立期間,當時駐地台北的著名地方深度文化導覽組織—台北城市散步—恰好正開始拓展更多元的都市導覽主題與路線,兩者便發展出非固定的合作模式。經常性地,台北城市散步會邀請《眼底城事》的寫手參與他們新開發的導覽活動,再藉由寫手後續發表在平台上的導覽體驗文章,將具有特殊視角的都市導覽活動宣傳給讀者。當然有一些時候,台北城市散步的工作人員也會親自書寫這類的文章投稿刊登於平台上,無論是依循哪一種模式,都更加強「導覽」作為專業他者進入社區與空間議題的重要入門方法此一功能 [4]

2016年由台北城市散步主辦的導覽結合劇場活動「戲在大稻埕上演」,邀請到不同風格的表演者在大稻埕街區角落,搭配導覽與地方文史演出(筆者拍攝)
2016年某次大稻埕社區工作坊時請到當時的台北城市散步來進行給在地居民的街區導覽,此照片拍攝於此照片拍攝於歷史建物陳天來故居巷口,導覽者為邱翊(筆者拍攝)

從個人的「散步觀察」到集體的「走讀」策略

近年,人們開始使用不同的詞彙稱呼「導覽」活動,例如源於日本帶有強烈個人漫遊氛圍的「散策」,或是已經偏離華文傳統定義的「走讀」。筆者即曾在本平台刊登過介紹高雄鹽埕電影導覽的文章,當時的活動就是以「鹽埕散策」命名,並在有專人導覽的場次之外,於主辦導覽活動的高雄市電影館販售標有電影拍攝場景與老電影院的地圖,期待沒有參與到導覽活動的在地與外地觀光客,可以按圖索驥發展自己的漫遊散策 [5]。「走讀」在一般華人字典上的定義原指未於學校寄宿,而是以通勤方式每日前往就讀的行為,例如「走讀生」。雖然筆者暫時無法考據出這個詞彙是如何開始成為「導覽」的代名詞,但初步推測或與「散步學」於過去十年間從日本被引介進台灣有所關聯 [6],特別是由字面意義上若將走讀理解為「在行走間閱讀觀察空間與地方」,便與「散步學」所提倡的「空間偵探」方法極為相近。自2019年起,文化部更以「走讀台灣」為名,試圖透過「走讀文化路徑」的體驗活動方式,另類推廣世界閱讀日。其後,文化部持續擴展此一政策,於全台各地進行「走」與「讀」的深入連結,目標打造「走讀台灣」成為台灣面向世界的代表性閱讀品牌。或許也因著這個由上而下的重點政策,讓「走讀」這個名詞更廣泛的被熟知使用,逐漸成為導覽的別稱 [7]

文化部走讀台灣主視覺圖,由上可以看到導覽活動與閱讀的關聯,由上可以看到導覽活動與閱讀的關聯,與試圖將台灣推向世界的意圖(取自活動官網

但「導覽」與「走讀」是否在定義上全然相同,抑或仍有些微在實踐上的差異?觀察在《眼底城事》平台上包含「走讀」這個詞彙的文章,數量雖遠不及「導覽」,卻隱約呈現出與導覽不甚相同的意涵。多數在文章中使用「走讀」來稱呼導覽活動的,是自身作為導覽員或是導覽培訓員的寫手,因此在他們的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針對導覽地方或是導覽活動的策劃較為主觀的介紹,而非客觀的說明。這似乎也加強了前文對於走讀和散步學關聯的推測,說明走讀相對於有單一導覽員的活動方式,其實給予參與導覽者更多自主建構個人空間觀察的能動性,而當下最流行的方式即為散步學領域所倡導的空間偵探法。不過這些筆者初步透過現象觀察,與粗略分析《眼底城事》平台文章所得到的想法,卻也因為以「導覽」為主要題目的學術與非學術出版長期缺乏,即使在「導覽」活動與概念深入台灣社區活動的此刻,都仍難以成為已被反覆檢驗的肯定論述。

本期專題文章

因此,本期專題旨在作為一個討論「導覽」現象的開端,拋磚引玉地試圖透過六篇文章分別從理論概念到實務操作等面向,在介紹今日重要且具特色的導覽活動之餘,也針對這些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思。首先是由莊曉萍摘要王志弘教授在2022年5月,於「2022淡水地方文化參訪實務經驗研討會」中的專題講座—「導覽作為一種方法」,精簡說明此現象現階段已發展的理論概念。三粒鹽協助撰寫的「島內散步」十週年報告書摘要與訪談紀錄,則呈現與過去社區營造非營利途徑不同,卻嘗試努力摸索出同時平衡在地社區文化與經濟發展,以深度文化導覽為工具的永續觀光過去與未來。由吳比娜、共生青年、筆者等人分別貢獻的四篇文章,則嘗試介紹當前正持續發生的各種另類(alternative)導覽活動。 當中包含有以散步觀察出發的台南社區大學導覽課程反思、公民團體如何藉由不義遺址的導覽引導大眾了解台灣的白色恐怖歷史、線下和線上導覽如何在疫情與「走難」影響之下的香港產生重新建構在地認同的作用、以及介紹近年導覽活動持續與更多藝術/媒體形式在社區中的結合試驗。

這些文章雖然無法涵蓋「導覽」在當代的各種變體,所能夠探討的理論深度也暫屬有限,不過在這樣的專題發生之後,期待無論是在《眼底城事》或其他平台看到更多相關討論發酵。讓「導覽」活動不只是隸屬在地觀光的一次日常逃逸,更因其特有的社區營造歷史與休閒教育功能,對地方文化甚至經濟再生發展都有更深度且有意識的應用。

[1] 更多高雄市政府主辦的「文博遶境」活動內容請參考活動網頁—2002台灣文博會與台灣設計展在高雄 https://twdesign.tw/ 

[2] 高郁婷博士與王志弘教授之文章完整版可見於網址 https://www.ouk.edu.tw/Uploads/001-032%E9%AB%98%E9%83%81%E5%A9%B7.pdf 

[3] 黃瑞茂教授之文章可見於網址 https://eyesonplace.net/2015/12/02/513/ 

[4] 在《眼底城事》平台上與台北城市散步導覽活動相關的文章列表詳見 https://eyesonplace.net/category/column/%E5%8F%B0%E5%8C%97%E5%9F%8E%E5%B8%82%E6%95%A3%E6%AD%A5/ 

[5] 陳小易的〈讓電影散策帶你去看舊城身世〉全文詳見於網址 https://eyesonplace.net/2017/04/24/5244/ 

[6] 更多散步學相關知識詳見由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的一系列書籍:《路上觀察學入門》(赤瀨川原平等,2014)、《考現學入門》(今和次郎等,2018)、《散步學入門:城市魅力大調查》(山納洋,2021)。

[7] 更多文化部「走讀台灣」更多文化部「走讀台灣」品牌內容與相關活動詳見其專門網頁 https://worldbookday.culture.tw/home/zh-tw 

二十歲之前以為自己想成為詩人,二十歲之後搖擺於藝術與實務間,對於詩、空間、城市、電影與食物交錯的主題深深著迷。在經過十年客居舊金山東灣與時值動盪的維多利亞城之後,終於將人生新頁的理想基石移回台北,雖然又意外地透過原鄉食材的連結開始多島之夢,幻化出既虛擬又真實的風味。多數的時候走得很慢,深怕踏錯一步就無法跨越,其實心底始終期待著有一天。當真可以踩踏屬於自己的七彩祥雲,穿梭於城市之間,一個不小心,跌進文字或是螢幕的另一邊,是迷路也是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