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港都:基隆的城市翻轉走到哪裡,又該往哪裡去?

文:鄭伃倢

編按:建議讀者先閱讀CITY EXPO城市博覽會-基隆城市國際論壇完整紀錄,再閱讀本文

1626年大航海時代,有了「北雞籠南大員」、1866年,基隆建港、1949年,國民政府從基隆港登陸。看似渺小的基隆是台灣第一個現代化的港口城市,更承載台灣眾多歷史的開端。

2022年6月,基隆舉辦城市博覽會,重新向全台介紹城市的前世今生以及更重要的願景。這座佔地132.8平方公里,被許多人歸類為邊緣及邊陲的城市,如何在大城市指數型成長發展的壓力下,翻轉命運,打開新的城市篇章?

本篇文章將以CITY EXPO 城市博覽會-基隆城市國際論壇的講座內容為基礎,梳理近年來基隆的亮點政績,回應由龔書章、Jurgen Rosemann提出基隆的未來想像,重新釐清基隆未來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港口轉型的基隆

基隆港於1866年建港,後在日治時期開始現代化建設,於1899年到1944年間共五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一直到1970年代前,基隆都是台灣最重要的現代化港口,直到1970年代後,由於高雄港的不斷擴建,漸漸超越基隆。之後,台中港、台北港相繼啟用後,大致確立現今台灣商港的情況。

伴隨著現代化發展的腳步,1980年代原本欲將基隆擴建成「超級深水港」的計畫胎死腹中,原作為基隆輔助港的台北港在此時快速發展、「反客為主」,基隆港的吞吐量不斷下滑。面對台北與高雄兩大直轄市的夾擊,基隆透過因運載量下滑而閒置的碼頭,企圖找到轉機。

基隆自2000年初開始轉往「國際郵輪母港」發展,利用具優勢的地理位置,成為不少國際郵輪的停靠站,更被「麗星郵輪」、「公主郵輪」選為航程起點,曾是亞洲第二大郵輪母港。論壇演講中,Jurgen Rosemann提到「近年來基隆港的貨櫃運輸量遠不敵高雄港,其真正的優勢在於載客量。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載客量明顯下降,但考量全球郵輪業逐漸復甦,應有機會重振。」

轉型為郵輪母港的基隆,曾吸引多家國際郵輪公司駐港(來源:台灣港務公司)

因應港口轉型,基隆市府近年積極打破與軍方、港務公司之溝通藩籬,耗資近60億進行各式港邊整建,包含「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基隆市國門廣場周邊地區城市景觀自治條例」、「基隆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等,重點及亮點成果於此次城市博覽會亮相:

  1. 軍港西遷釋放東岸碼頭空間,提供基隆港口活化、長期發展轉型的潛力
  2. 東岸商場興建,將原地被視為治安死角的東岸停車場移除,開展東岸公共空間的新可能
  3. 國門廣場、海洋廣場與東岸郵輪廣場的建設,為基隆港打造重要的新門面
由禾磊建築打造的東岸商場,退縮一樓量體讓出行人空間,並建置串連南北兩端的都市通廊(來源:https://reurl.cc/2mM6r9

另外,此次作為城市博覽會A1場館的西二西三倉庫未來也將持續被活化運用,成為港邊重要的文化、生活空間。由這次城市博覽會可見,基隆港口周邊空間定位與配置大致底定,下一步該往哪去,則還待持續溝通深化,積極在各空間進行實驗與實作。

在講座中,Jurgen Rosemann多次提到鹿特丹的策略及改變,或許是可積極參照的對象,其中包含:

  1. 打開舊碼頭倉庫空間,作為住宅或公共休閒設施。鹿特丹的郵輪總站結合高級住宅、辦公大樓、藝文表演廳、酒店及餐廳等多重功能。
  2. 利用廣大的海域空間。鹿特丹以漂浮建築形式,建造博物館、公共與私人住宅,也建立的海上交通系統(包含:水上計程車、水上巴士、觀光船等)
  3. 重建水岸及行人空間。鹿特丹擁有完善的港口自行車網絡,增加港區至其他區域之連結性,也將舊城區重新整修維護,打造徒步區並鼓勵新型態的商家進駐。

鹿特丹的港口轉型與空間設計,積極以人的尺度作為出發點,對於基隆而言,是一個看似理所當然但重要的提醒。

鹿特丹港口轉型結合多項更新政策,並積極利用水域空間(來源:Guilhem Vellut on flickr)

除此之外,Jurgen Rosemann在演講中也提到,台北港與基隆港結盟成為「北台灣要港」應被列入國家級政策,與中央層級的整合才更有機會促成各大利害關係人的緊密合作,相關規劃與執行則應採取「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原則,促成產官合作。由「港口轉型」與「區域合作」的角度看待基隆,能更清楚城市未來的定位與發展路徑,重塑基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串連山海的基隆

基隆港腹地狹小,且山坡地佔比高達93%,環山夾內港、市區可建設面積小,以城市特性而言,基隆對都市規劃者而言,就像是一題難解的考題。在此次論壇中,龔書章也以基隆的城市特性為基礎,探討基隆該如何往宜居城市邁進,找到自己的發展途徑,他認為「特殊的地形條件使環繞著基隆港的生活關鍵必須建立於多重視角,且在於如何在垂直山城建立宜居的新生活路徑。」而這些看似負面的城市特性,卻也創造了能以不同角度眺望這座城市的機會。

遠眺基隆港剖面圖(來源:NCTU GIA 龔書章。周書賢。方俊凱&2020|2022 MArch1 4th Core Studio Team)

在海港山城的特性下,串連成為城市發展的關鍵字,水平與垂直的串連,在基隆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垂直串連上,基隆市府團隊近年積極串連山海路徑,並在山城上建立城市節點,落實最貼近的城市特性的發展樣貌。

在山海連結上,即將落成的基隆塔,以閒置的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作為基地,經由參與式工作坊、走讀等方式匯集在地民眾建議,建造垂直連結至中正公園的豎梯,成為基隆垂直串接的新路徑,搭配環境營造以及周邊動線之改善,企圖縫補原先破碎的東岸步行空間。

另外,太平國小成為近年來具代表性的山城據點,以城市的設計基地為號召,不僅曾在此舉辦過多次都市設計的論壇及工作坊,近年來基隆的重大空間改造議題,都是在此拍板定案,儼然成為基隆市府的「秘密基地」,這樣的山城不僅是空間上的據點,串連起海港與山城生活,更成為了人際網絡連結上的重要節點,匯聚公共意見,讓基隆都市改革能落地生根。

俗稱豎梯的基隆塔,是在地民眾透過參與式規劃討論出的建設(來源:https://reurl.cc/YX74Oo

針對水平面上的串連,龔書章則於演講中聚焦在海港附近的動線想像,提出「建立『洄游式步行系統』」、「極小化私人化運具並擴大大眾交通」、「延伸人行及自行車動線至大基隆歷史廣場」的構想,並建議參照「巴爾的摩內港再生計畫」、「芬蘭赫爾辛基南港」等區域,細究兩個城市的規劃內涵,都以親水自然、行人友善空間、周邊區域串連為重要特點。

巴爾的摩內港再生計畫(Baltimore Inner Harbor 2.0),優化了行人與港口水岸間的關係(來源:https://reurl.cc/O4750A

同時擁有山城與海港的基隆,除了參照國際案例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近年積極「造點」的作為之後,開始進行空間介面上線與面的串連與規劃,並積極納入在地使用者的聲音持續調整、才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港都。

再造屬於基隆的港都意象

經歷過擔綱台灣國際門戶、全球重要貨櫃港的輝煌,再到港區沒落、通勤人口大增,負債飆高的蕭條,基隆不僅曾是失業率、離婚率及自殺率的三高城市,全市山坡地高達93%、年降雨天數多達200天,更讓基隆增添了幾分悲劇色彩。

近年來,基隆市府透過都市規劃與建築的語言,企圖翻轉這座城市看似不可扭轉的命運。除了上述的港口轉型、串連山海等積極的空間介入之外,正濱漁港、潮藝術、86設計公寓等文化層面的注入,都成為了港都文化的催化劑。基隆城市意象的革命,已經從拉開序幕漸漸走向成熟,等待開花結果。

潮藝術已經成為基隆文化活動的代表之一 (來源:活動官網

成為人本城市、帶動人口回流,穩固產業轉型,基隆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較於雙北的690萬人口所擁有的豐沛資源,及同為海港城市高雄獲得的大力扶植,這個36萬人的港都正在用自己的「基隆經驗」,走自己的路。

(來源:Anko Yeh on Flickr)

社會國企雙主修出身/對於都市研究有莫名的浪漫情懷,
期望有天烏托邦不再只是建商與政客的用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