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導覽」與日常休閒中媒介在地認同:對於「懷疑人生就去散步」的觀察與反思

文:陳小易
(此文最早於2021年12月刊登於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內部發行之刊物《城鄉通訊》第26期,本次由筆者自行轉載。)

2021年9月,在台大城鄉所侯志仁老師與黃舒楣老師的邀請下,香港城市研究者暨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黃宇軒 Sampson Wong透過視訊演講,介紹他從2020年8月開始至今的空間藝術計畫「懷疑人生就去散步 When in Doubt, Take a Walk」[1]。這個計畫是以YouTube頻道作為平台 [2],透過每支短片中主角在某個香港在地社區散步的畫面,佐以輕快爵士樂,呈現出香港日常的美好景象與回應時代的療癒感。本場線上演講同時邀請到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管中祥教授與筆者作為與談人,和來自台灣與香港的參與者們,在探究這個計畫的創作背景與後續影響之餘,也關心我城她方的社會變遷。本篇側記主要延伸自當日Sampson的分享與筆者準備的與談筆記,除了深入介紹這個藝術計畫外,也嘗試初步將其與從2000年代開始在香港發展的「導賞團」活動扣連,藉由類似的「導覽」方式和傳播媒介,進一步反思這類藝文活動如何讓參與者們在日常休閒中建構對於香港的在地認同。

懷疑人生於是開始散步

「懷疑人生就去散步When in Doubt, Take a Walk」是Sampson和幾個工作夥伴發起的空間藝術計畫,他們透過影片拍攝的方式紀錄工作人員或當期嘉賓在選定社區的沿途散步風光,進一步剪接成時長5分鐘左右的影片,並配上舒適帶點爵士感的自製配樂後,上傳到特別開設的YouTube頻道。從頻道開始至今,訂閱戶已經超過萬人,最熱門的影片也被重複播放9萬多次。Sampson的團隊因此被不少媒體訪問報導,例如蘋果日報 [3]、明周文化 [4]、香港01 [5]等等,而「懷疑人生…」也開始變成香港社會的潮語。

「懷疑人生就去散步」YouTube頻道(圖片取自《香港01》

依據Sampson的分享,這個計畫深受2020年香港社會面臨的「後反送中運動時代」氛圍與COVID-19疫情衝擊影響。在這段時間裡Sampson觀察到,之前隨著社會運動去到香港各區的民眾開始對於過去不見得熟悉的在地社區產生興趣,也因為COVID-19限制香港人平時喜愛出國旅遊的習慣,越來越多跟「本地遊」相關的報導與討論在媒體或網路社群上大量湧現。與此同時,他也遇到因為香港局勢而決定移居的朋友,找大家幫忙拍一些在私房景點的回憶照,讓人拍著拍著就有些關於此計劃的初步構想。當他開始著手籌備這個計畫時,當季一部熱門日本深夜劇《在名建築裡吃午餐》[6] 也吸引了Sampson的注意,並進而影響此計畫的媒材選擇與呈現效果。

這部日劇改編自甲斐實乃梨(Minori Kai)的《東京名建築魅力巡禮》[7] 一書,透過電視劇原創的角色和其實沒有太大起伏的故事線,帶領觀眾懷著作者定義為浪漫又具洞察力的「少女心」哲學,參訪位於東京地區的著名建築、在裡面的餐廳享用午餐,甚至購買精緻有特色的伴手禮。如同許多類似設定的深夜日劇,這部作品的主角也是處在人生的迷惘期,於是如此緩慢優雅地體驗名建築的過程,即成為角色自我療癒的方式。而對於Sampson來說,這種強調緩慢與療癒的影片節奏非常適合當下的香港社會,這部日劇針對空間拍攝所呈現的質感,又恰好貼合團隊最初想要紀錄香港各區景觀的意圖。如同歐美曾經流行的「慢電視(Slow TV)」那樣,將真實地景的即時拍攝畫面搭配上柔和音樂,即便觀眾不認真觀賞時,都可以作為一個反覆播放、提供舒適背景的存在,對於身處香港卻因疫情不易出門旅遊,或是旅居他方的香港人們來說都有其意義。

於是,團隊製作的第一部影片《懷疑人生就去土瓜灣散步》在2020年10月09日上線,其後約莫一年的時間,幾乎每個月會有一到兩部作品在頻道上發佈。當中,除卻頭三部是由Sampson作為散步主角之外,後面的影片則開始納入香港藝文界年輕名人作為嘉賓。據Sampson說明,團隊通常對於要散步的路線有一些內部的想法,之後再與嘉賓提供的私房場景協調,最後統整為影片中看到的散步路線與場景。截至近日,團隊已在YouTube頻道上發佈了19支影片,每部平均的點閱率為一萬上下,最多的一部以北角為散步地點的影片則高達9萬多的點閱率 [8]。Sampson說明,那是因為這支影片裡有拍到當時具有爭議而後被拆除的建築物,故有一段時間引發大量對此地景具有感情的民眾,藉由觀賞這支影片回憶過往。這個結果,雖可說是符合初衷的意外收穫,也足以證明這個計畫對於香港社會的影響力。

帶有社區參與意識的導賞團活動及其後續的散步產業化

如同Sampson這個計畫的呈現效果是參考日劇,將「散步」作為近年由個人出發探索都市文化的重要概念,也可追溯自2014年以降數本關於日本都市文化步行觀察學問(後簡稱為「散步學」)的華語翻譯書籍。在這之前,若以「散步」作為關鍵字進行書目搜索,不難發現這個概念隨著台、港海外自助旅行於1990年代的增長,逐漸被用在旅遊書的標題或是特定風格觀光的形塑與介紹上。不過當時這類的書籍是以介紹歐洲(特別是巴黎)與日本(特別是京都)的巷弄文化、特色小店為主,在地社區或是生活鄰里的觀光潛力還未被發掘,書籍的編排與呈現方式也與傳統的旅遊手冊差異不大,「散步」只能算是浪漫化個人海外自助旅行的一個說法 [9]

2014年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翻譯出版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早於1986年寫成的《路上觀察學入門》 [10] 一書,讓這些日本戰後都市研究老前輩們的路上觀察理念與經驗逐漸在華文世界成為顯學。此一結果,不但促成後續相關作品《考現學入門》(2018)[11] 和《散步學入門—城市魅力大調查》(2021)[12] 的出版,從更實務操作與方法學解析的方向帶領讀者進入這一門學問,也推動台灣不同地區成立相關社團,透過讀書會與散步導覽擴大這個學問的影響力。筆者初步推測,「散步學」在台灣的興盛恰好於空間治理背景上結合由2010年代開始,從原本較具反拆遷與文資保存運動色彩的社區營造參與,逐步轉向為帶有重新挖掘台灣在地認同意識的社區型文創產業的發展。「散步學」所提倡對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文化產物的深入考古(其實應該稱作「考現」),以及透過散步又或者是後來更為常見的導覽與散策活動來實踐的方法,都在各方面服務這波社區意識和產業發展。以台北為例,原名為「台北城市散步」的「島內散步」[13]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於2014年成立,其發展也從帶有社區特色的大稻埕街區歷史文化深度導覽,逐步產業化為帶有「散步學」特色的專業導覽服務品牌。

2007年朱凱迪帶港大與台大城鄉所學生導賞旺角都市開放空間(照片為筆者拍攝)

同一時間在香港,雖然整體發展脈絡與台灣不盡相同,但隨著香港都市空間保存運動的興起,特別是在2000年代中開始一系列相關社會運動,包含天星與皇后碼頭保存運動、藍屋保存活化運動、利東街保存運動⋯⋯等等,以社區培力為基礎的導賞團則逐漸成為顯學。在此過程間,保存運動參與者試圖利用導賞團的模式,一方面將學生與對相關議題感興趣的市民帶入社區,一方面讓居民有訴說自身與地方故事的培力管道,進而形塑出每個社區獨特的在地意識與認同 [14]。然而,作為高度商業導向的香港社會,這類導賞團很快地被產業化,不少個人或是公司開始經營起以特殊都市空間文化為主題的導賞活動,其中又以與「台北城市散步」差不多時間成立的「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15] 最為成功。有趣的是,「活現香港」雖然是透過幫企業辦理文化導賞團為主要收入來源,但他們也同時提供以公眾為導向的深度社區主題導賞,甚至直接參與「皇都戲院」的保存運動 [16]。從某些角度來看,「活現香港」所體現的或許是一種平衡於商業與社會服務間,深具香港特性的「散步產業」永續經營模式。

活現香港致力保存位於香港島北角的皇都戲院(照片為筆者攝於2016年)

回到Sampson的計畫來談,縱使這一支支影片裡沒有特別對於散步的地點多做解說,其充滿美學選擇的拍攝視角,卻仿若無聲但意識強烈地引導觀影者用不同於日常的角度去觀看那原本習以為常的街景。某個程度上來說,這正是「散步學」所提倡的考現精神。與此同時,帶領觀眾散步的嘉賓在功能上也與導賞團領隊不相上下,更不用說其實Sampson他們有將散步的路線資訊整理上網供人按圖索驥。有趣的是,這個計畫中也如同香港導賞團發展歷程一般,快速地藉由影片中的產品置入與商業元素結合。例如「去西九散步」就在影片開始時帶到提供置入的展覽場景,「去銅鑼灣散步」則讓嘉賓拎著並在中途飲用某廠商提供的瓶裝茶。「去屯門散步…」更因為是由運動服裝廠牌贊助,於是嘉賓不只是去散步,更是穿著該品牌衣物「…同埋跑步」。Sampson認為,這些置入並沒有影響團隊原本賦予影片的意義與呈現成果,而是用一種很隱晦的方式將商品帶進去整體的散步與療癒氛圍中。這樣的置入未來將如何被呈現甚至影響這個計畫的走向,參照香港「散步產業」的發展,或可預測出些許端倪。

2017年台北城市散步創辦人邱翊和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在香港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對談
(照片為筆者拍攝)

結論也是展望:從活動在場到虛擬現身的認同形塑

香港的「散步產業」在受到COVID-19疫情的衝擊下,也於這兩年開始透過線上導賞的方式進行,以參與者坐在家中透過即時的線上會議軟體,與在實地走訪的導賞員互動進行 [17],某個程度上來說,和Sampson的計畫之間有著許多的相似處。Sampson與團隊製作的影片,雖然沒有即時提供觀眾參與的空間,卻也藉由在Facebook創立「香港散步關注組」社團頁面 [18],現時更有超過4千人數的成員參與分享他們的散步心得與私藏景點,形成或許比「線上導賞團」更為活躍的後續酵應。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在提供香港在地居民參與管道之餘,讓移居海外的香港人可以虛擬現身。倘若結合近期的港人移居潮,以及隱約浮現關於「海外港人共同體」[19] 的討論來看,如此虛實交錯又深入香港在地社區的線上化「散步產業」與Sampson的計畫,都具有回應各相關領域既存理論的潛力,值得持續觀察分析。


[1] 本演講《疫情下誰在香港散步》於2021年9月1日午后透過線上進行,當日除了台大城鄉所的學生參與之外,也有很多香港長期參與社區倡議的朋友們參加,並在演講後的座談提供許多寶貴的後反送中運動香港社會觀察分析。

[2]「懷疑人生就去散步 When in doubt, take a walk」 YouTube channel詳見https://www.youtube.com/c/doubtwalk/featured 

[3] 黃曉婷(2021)懷疑人生就去散步 從平凡市景找回對香港的愛。蘋果新聞網(台灣)。2021/03/26。https://tw.appledaily.com/supplement/20210326/X2IY2ONAEJBURLTQUHFU4CYJOE/(2022/01/26訪問)

[4] 黃怡穎(2021)城市研究學者黃宇軒在深宵中散步 看宵夜的彈性 探索黑夜中的亮光及滋味。明周文化。2021/05/05。https://reurl.cc/EpG1k0 (2022/01/26訪問)

[5] 熊文浩(2020)【睡前YouTube爬】懷疑人生就去散步 大師分鏡自家配樂。香港01。202/11/12。https://reurl.cc/yQkY1O (2022/01/26訪問) 

[6] 吉見拓真(202)。在名建築裡吃午餐。日本大阪電視台。

[7] 陳妍文(譯)(2021)。東京名建築魅力巡禮(甲斐實乃梨)。台北市:悅知文化。

[8] 此部分之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底,近期「懷疑人生」YouTube頻道與計畫已有不少延伸與轉型,在原本的散步影片之外,納入社區文化介紹、Podcast 直播、活動舉辦等等,黃宇軒 Sampson Wong 更於近期出版《香港散步學》一書,介紹十條重要香港散步路徑與其地方特色,讓讀者看完之後覺得香港真是好靚。

[9] 這部分文筆者使用博客來網路書店的搜尋引擎,以「散步」為關鍵字搜尋書籍後,將搜尋結果初步歸納分類的觀察結果,仍需要進一步探究。

[10] 言可婷,黃碧君,林皎碧(譯)(2014)。路上觀察學入門(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11] 詹慕如,龔婉如(譯)(2018)。考現學入門(今和次郎,藤森照信)。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12] 曾鈺珮(譯)(2021)。散步學入門:城市魅力大搜查(山納洋)。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13] 更多「島內散步」資訊詳見其網站:https://walkin.tw/ (2022/01/26訪問)

[14] 關於香港導賞團對社區參與的貢獻與後續商業化爭議,筆者曾向香港社區工作者/文化評論人原人私下討教,他的深入觀察與反思亦可參考其於2015年發表於香港信報的評論文章《社區市集不能只剩下文青》,惟信報有會員閱讀限制,這裡提供獨立媒體轉載的網址以供參考:https://reurl.cc/LpNWR9 (2022/01/26訪問)

[15] 更多「活現香港 Walk in Hong Kong」資訊詳見其網站:https://walkin.hk/ (2022/01/26訪問)

[16] 袁源隆(2020)。【皇都保育 延續傳奇】歷史性的保育之戰 活現香港陳智遠:如何扭轉舊建築的命運。明周文化。202/04/12。https://reurl.cc/LpNl3e (2022/01/26訪問) 

[17] 筆者自己就曾經在2020年與2021年疫情期間,因不同的活動與研究需求,在台灣遠距參與過不同單位舉辦的線上導賞團。但有多少和筆者類似的海外參與者,又或是整體線上導賞團的產業發展情況,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深入探究。

[18] 「香港散步關注組」臉書頁面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ongkongwalkwalk/ (2022/01/26訪問)

[19] 「海外港人共同體」為筆者初步定義的名詞,其相關討論可追溯自反送中運動期間與其後,許多文化人與學者,例如馬嶽、彭麗君、吳叡人⋯等等,陸續也持續在談論觀察的一個現象。最初聚焦的是因為社會運動所產生的一種「香港共同體」意識,但隨著運動後期至今的港人移民潮,也有帶有離散(Diaspora)特質的「海外港人共同體」概念被提出。其中,又以2021年成立的網路新媒體《同文Commons》為現階段觀察到的積極參與主體,其試圖透過訪談與報導甫移民至海外不同地方的港人港事,建構一個不在香港的香港文化想像。同時,各移民接受地,特別是英國與台灣,亦有許多港人活動伴隨其政治、經濟、文化訴求產生,皆可視為此共同體形成的助力。

二十歲之前以為自己想成為詩人,二十歲之後搖擺於藝術與實務間,對於詩、空間、城市、電影與食物交錯的主題深深著迷。在經過十年客居舊金山東灣與時值動盪的維多利亞城之後,終於將人生新頁的理想基石移回台北,雖然又意外地透過原鄉食材的連結開始多島之夢,幻化出既虛擬又真實的風味。多數的時候走得很慢,深怕踏錯一步就無法跨越,其實心底始終期待著有一天。當真可以踩踏屬於自己的七彩祥雲,穿梭於城市之間,一個不小心,跌進文字或是螢幕的另一邊,是迷路也是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