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查
公共建設需要龐大的資本,回顧過去的紀錄,高運量捷運系統建造成本每公里約 50 億元、鐵路立體化每公里約 30 億元、大型運動場一座大約 15 億元、小型運動中心一座約 4 億元,公立游泳池改建也需要 1.5 億元。這些建設財源在現行制度下往往是透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來「引入民間資金」和「提高經營效率」。但是這樣龐大的資本也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投入的,即使以 BOT 或 OT 方式委託,仍然可能為經營者或政府帶來負擔。被稱為 web 3.0 基礎的區塊鏈技術,或許可以帶來一種新的思考方向。
區塊鏈公共賬本技術
坊間已經有許多區塊鏈技術的介紹,本文就不作深入介紹。非常簡化來說(也先別管為什麼叫作區塊鏈),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一個由許多電腦彼此串聯在一起的網路,每一台電腦都存了一模一樣的資料內容。因此需要資料的眾多使用者不需要連上單一的伺服器,而是挑選其中一台擷取資訊即可。
現在區塊鏈應用最廣的,是資金流動紀錄的保存與運用。金融業界則在研究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來簡化帳務處理的成本和人力。也有些新創業者,透過智能合約來驗證和簡化借貸機制,試圖運作個人對個人的借貸行為(而非透過銀行貸款)。保險業者也在思考未來是不是能夠特過智能合約還簡化核保和理賠的過程。
不只民間企業,政府部門也已經投入資源研究如果應用區塊鏈技術在相關領域中。例如台灣的司法院和法務部就合作建立了「司法聯盟鏈」,用來保存數位證據。審計部建立了「金融區塊鏈金融區塊鏈函證服務平台」來加速函證處理流程,也降低人工失誤。台中市政府藉由區塊鏈來存放畢業證書資訊,簡化未來的查驗過程。
區塊鏈的機器網路,形成了幾種特性。
- 去中心化:資料擷取不依靠中心化的伺服器,而是依靠每個連上網路的節點(也就是網路中的每台電腦)。去中心化的好處,不會因為中央機房停電、工程師失誤就讓整個資料庫停擺。也不用怕網路上幾個節點斷線而失去資料,因為所有機器存放著一模一樣的資料。
- 共識機制:每個區塊鏈網路依靠「共識」來運作,所謂共識就是每個節點所共同同意的資料紀錄和驗證方式。有點類似在選舉時,大家都有共識:投出的選票要透過亮票和唱票才能登記入冊。有的區塊鏈網路紀錄新資料時,要先給 12 個節點傳閱,各節點都同意資料有效後,才會將資料收下,並同步給整個網路的節點存放。
- 不易竄改:基於以上兩個特性,使得區塊鏈網路上的資料一旦被記錄下來,就幾乎不能夠被改動。例外情況是某個群體掌握了一半以上的節點,才能竄改舊有紀錄,但區塊鏈網路往往會有安全性設計,使得這種作為的困難度極高,不如加入維持這個網路反而可以得到更多好處。
- 智能合約:這邊所謂的合約,指得是電腦程式可以依照特定條件而作特定運算。模擬真實的合約,在特定日期或特定條件滿足時,即進行特定事宜的這個過程。乙太坊(Ethereum)的建立讓區塊鏈不只存放資料,而能將網路上的節點串聯起來變成一台世界電腦,所有人可以在上面寫下程式碼,進行運算,運算結果則存入區塊鏈中。
代幣經濟的募資模式
雖然區塊鏈在土地建設部門的應用還在摸索階段,然而回到主題,「公共建設的資本募集」則是有許多前例。越來越多新創團隊選擇在區塊鏈發行代幣或加密貨幣,來募集初期運作資金,或是特定專案資金。相較於尋求風險投資挹注,這種方法能由個人身上取得小額投資,對於小規模團隊而言,或許已足夠運作出商業模型,再吸引傳統的風投挹注。對小額投資人而言,則是看好可能受益於代幣的升值或是其他附加效益,而決定將資金投入而非存在銀行中。
對區塊鏈有些瞭解的人會指出,無論加密貨幣或代幣,都還沒有納入金融監管,有些甚至在美國已經被法院認證為證券。然而政府在嘗試監管的同時,也在研究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的可行性。美國幾家公司發行的美元穩定幣(透過不同資金儲備使其確保可以 1:1 兌換真實美元)已經是加密貨幣界常用的基本交易數位貨幣,日本在2022年中更通過了穩定幣法案,銀行業者可以依此發行日圓穩定幣。而台灣央行也正在進行實驗,試圖找出推動的困難點,政府發行數位貨幣,並可作為日常使用的趨勢逐漸明朗。
假使公共建設能在一條「公共建設區塊鏈」上,透過發行代幣,來向國人個別募集中央銀行數位貨幣呢?!假使找到了一萬人,各募得一萬元,這樣已能達到一億元的資金規模,能夠修繕小型設施,也能挹注國民運動中心的 1/4 成本。而區塊鏈技術能確保其中的募款交易被確實紀錄。在建設完成後,投資人便能夠透過區塊鏈驗證手中持有的代幣,進而獲得一些回饋,例如泳游池入場特價身分、館內餐廳折扣、運動場館會員證,甚至被視為微型股東而獲得些微的營運收益分配。
究竟是什麼代幣?就是 NFT 啦
前段提到用來募集公共建設資本所發行的代幣,其實就是近年熱門的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這是區塊鏈歷史上的重大發明之一。除了其藝術性和收藏性之外,至今最明確的應用就是身分驗證的功能。如同愛好追星的人一拿出演唱會票根,就可驗證對方的死忠程度,投資了公共建設的投資人,可以藉由展示「我愛公共建設」的 NFT,跟游泳池服務台宣告「請給我特價!」。在數位基礎建設更完整的未來,或許可以直接在自然人憑證上綁定數位錢包(就像 Instagram 的最新功能一樣),只要拿出身分證讓服務人員掃描,服務台電腦就可以連接到「公共建設區塊鏈」去驗證投資人身分,一樣獲得特價身分。這對低調人士會是一大福音。
NFT 的另一個特性在於它的可交易性,「我愛公共建設」憑證作為數位資產,可以易手他人,即是投資人在需要時可以透過安全的交易市場取回投資資本。而數位資產易手的過程,也可以藉由發行 NFT 時所設計的智慧合約,抽取交易金額的其中一小部分,挹注回到發行者(也就是政府)的數位錢包中(在區塊鏈稱之為 NFT 版稅,Loyality)。在交易量足夠的情況下,NFT 的交易版稅也可以協助負擔部分的公共建設維護管理經費,是運用發行 NFT 募集公共建設資本的另一個潛在優勢。
衍伸出治理團體的可能性
NFT 的驗證機能使得持有人可以組織成一個群體,用特定的方式運作,有點類似真實世界的社團、社區營造組織或是有共同興趣的同好會。最高度去中心化的組織被稱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社團中許多事物由其成員共同議定,或透過社群軟體(例如 Discord)的投票機制作出決策。
用類似的概念,「我愛公共建設」NFT 的持有人可以形成一個「我是熱心民眾」俱樂部。或許作為公共建設的民眾代表之一,但又因為其微型投資者身分而有動機督促公共建設的營運績效,形成政府與營運廠商之間的第三方組織。三者關係則是可以深入思考如何操作,一般而言「我是熱心民眾」俱樂部必然能夠以使用者角度提出見解,建議改善。強勢一點,或許也能夠透過組織議案方式,提案給政府要求營運廠商作出必要的調整,或是提出行銷企劃來協助擴大營運規模。
這篇文章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然而在BOT案件林立的當下,促參契約的兩端皆面臨難處,政府追求公共利益但缺乏資金與營運績效,營運廠商提供公共服務缺也須尋求在特許期間回收資本,雙方共同煩惱的是興建成本帶來的壓力。區塊鏈技術則是能夠將金流監管、公民身份驗證與投資權益責任等等面向串接起來的一種可能性。
有沒有加入區塊鏈或許對於一般市民的感受差別不大,但是能夠開創一些可能性。在因為代幣集結而成的社群當中,人與人、人與專案管理者,或在本文例子中,人與公共建設之間的關係將較以往有所不同。市民可以不單是使用者、投資者或熱心民眾,而是公共建設建置過程中的微型參與者。這種關係未必要建立在資本關係之上,代幣經濟的模型中,幾乎任何貢獻都可以估值獎勵。例如,以$PUB代幣作為獎勵點數。當過一日志工嗎?嘿,這是1$PUB獎勵。協助了今天的消防演練嗎?嗯,獎勵2$PUB。累積10$PUB就可以交換到兩張9折卷喔!事實上,這種貢獻計量的制度也不是新東西,手機裡各式各樣的集點APP都是代幣經濟的雛型。差別在於,區塊鏈技術令代幣的流動具象化,在公共領域中有助於降低爭議。
關於區塊鏈在公共建設或是進入公部門領域的應用,還需要建置許多基礎建設,至少包含法規、審計制度、硬體網路、界面改善等等。本文的想法或許不是最佳解方,但在 web 3.0 還在助跑準備起飛的當下,還是值得天馬行空吧!
—–
我叫理查,我住地球,熊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