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漂流木的奇幻旅程: 一場根植於低碳循環經濟的科技建造實驗

文:沈揚庭、黃楚樺

台灣山高水急,每每颱風過後都會形成一個特殊現象:漂流木。

漂流木能撿嗎?撿了以後能幹嘛?首先根據林務局的規範,只要是未經標註為有標售價值的漂流木不但能撿,林務局還會貼心地公告可撿拾的地區。例如在2021年璨樹颱風發生後,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便公告了當地民眾可以徒手撿拾的漂流木發生地(圖 1)。

圖 1: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公告之台東漂流木撿拾區域。(資料來源: 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公文 東作字第1107230774號)

很意外對吧,公告可撿拾漂流木的地點光台東就有如此多處,而且還是官方主動提供的資訊。其實漂流木除了有被林務局標註具備販售價值的小部分物件不能夠撿取外,大多的漂流木都是被視為廢棄物垃圾而需要被清運處理掉的。再加上漂流木易發時間多是颱風時期的高水位,木材大多浮在水面上順流而下,其表面傷痕較少且木材則多呈現較長條狀,整體結構性和可用性大多尚佳。因此開放當地居民撿拾漂流木可能是一種雙贏的策略,林務局可以減少廢棄物處理的量,而民眾則有機會對撿拾到的漂流木再製處理後獲得某種價值,使其有第二次的生命。

圖 2:漂流木一般位於河流下游或出海口,並呈現長條狀。(資料來源: 作者拍攝)

若漂流木的取得是可行且合法的,那就來到了第二個問題,漂流木撿了之後都拿去做甚麼了?首先我們只聚焦討論狀況較好的漂流木,狀況不佳直接當柴燒了的就不在此討論範圍。再者我們也不去討論漂流木在利用過程中實質上的價碼或金錢流動,太俗氣了不是嗎。我們先來講講一位原住民的故事(本文共同作者): 

還記得國中那幾年的生活早上到學校上課,放學或假日時間到教會或社區中心參與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學習族群傳統文化、藝術、語言及歌謠的活動。在這些民族文化學習中,最有印象的就是學習雕刻漂流木,在過去的排灣族的社會,裝飾是貴族的特權,而在美化家屋都會有相應身份的圖騰,那段時間除了了解圖騰及身份認同外,更值得的是親自雕刻自己文化圖騰。每塊所雕刻的材料都是課程老師所幫我們取得的漂流木材料,雖是漂流木但在整理過後還是可用的材料,並且是我習得傳統文化的基石。

從上述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來漂流木透過藝術家的轉譯,成為藝術品或是家具的再利用方法(圖 3上圖),甚至有些狀況較佳結構較為結實的,則被當成了建材的一部份(圖 3下圖)。

圖 3:漂流木被用於圖騰雕刻等藝術形式表現,甚至用於部分造屋構材(右下圖-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原民文創基地)。(資料來源:作者拍攝)

在研究漂流木再利用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件非常有生命力的裝置藝術作品(圖 4),它的尺度甚至達到了涼亭(Pavilion)的等級,也就是說它出現了自體結構承重的可能性。這讓我們眼睛一亮,若是漂流木能夠加入到建材甚至建築的生命週期中,那將大大提升其使用上的廣度與實用性,甚至因其本身所具備的天然低碳排材料屬性,可以在降低建築碳排並在循環經濟上作出貢獻。

圖 4:一件以漂流木做成的涼亭,已有自體站立的結構作用。(資料來源: 作者拍攝)

所以漂流木能真正成為建材嗎?漂流木因為是自然而非工業化產生的,因此在建築上我們會稱其為「非標準材」。非標準材用於建材或構造物會面臨幾個挑戰,首先是漂流木不像工業化的標準建材一樣有制式化的規格,因此在使用上會需要克服多樣化尺寸,甚至是非標準化尺寸所帶來的設計難度。另一方面,所有的建材若要形成構造物,都會需要設計接合方式。一般的標準化建材較可以預測接合模式或預先進行模組化的設計,但非標準材在造型和方向等都會有極大的差異,因此對於設計與施工會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再者,漂流木最大的特點便是天然的低碳排材料,若是過度加工使其成為方整的標準材,那最後仍是落入一般建材生產過程的高碳排窠臼。

因此要將漂流木發展成建材的議題,我們設立了幾個核心價值:

  1. 要能適應或展現非標準化的特性
  2. 要能以建材的形式形成結構體或構造體
  3. 要能維持甚至加值其低碳排循環的特性

在這幾個核心價值的引導下,成大數位智造工坊(RAC-Coon)正致力於以數位科技介入到漂流木建材化的「科技建造」工法研發。數位智造工坊(RAC-Coon)企圖利用三維深度掃描、數位雙生模型、非標準化成型演算、機械手臂木構數位製造等技術,打造一座全部採用漂流木建造的構造體(圖 5)。這座漂流木構造體將探討用最少的人力和輕度的加工,探討將漂流木轉換成建築構件與自體站立構造體的可能性,並且要能形成可被「再現」與「共享」的一套建築工法,讓漂流木真正能加入到建築生命週期當中,為下一代的低碳循環經濟起到示範性的作用。

或許,漂流木的奇幻旅程,正在科技建造領域中展開一個全新的可能。

圖 5(上): 成大數位智造工坊(RAC-Coon)研發團隊正在探索將非標準材(漂流木)開發成建築構件與自體站立構造體的研究。圖 5(下):漂流木點雲掃描。(資料來源:作者拍攝)

跨領域整合的實踐者與教育家,大學專業背景為成大建築系,先後於成大建築以及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資工系人機互動組取得雙碩士,最終於成大建築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現任職於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暨科藝所副主任,以及數位智造工坊(RAC-Coon)副執行長。研究與實踐的範圍跨及建築、資工、科技藝術等領域。Thinking Big, Doing Smart是其從事跨領域實踐的核心價值。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