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專題導言

文:施佩吟

新興的居住問題:社會住宅如何成為社會性的都市開發政策

2010年前後,從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台灣的都市發展政策有了新轉向。伴隨著長年以來未解的都市土地細碎及產權複雜的問題,台北市政府率先以都市更新命題發起多管齊下的政策與論述的整合,推動以社會軟性培力、整合活化周邊地區為主的「都市再生」策略。然而,在「賤賣公有土地」、「濫發容積獎勵」、「圖利民間開發商」等社會輿論與爭議之下,是否推動、如何推動具有社會性的都市開發政策儼然成為了官民對話的交鋒點。同一年,由民間一群關注社會弱勢、居住正義等NPO團體,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以下簡稱住盟)積極倡議政府應興辦社會住宅,自此住宅政策成為台灣近十年來最受矚目的當代都市發展政策。

社會住宅運動自2010年起,持續由民團團體倡議居住正義政策,距無殼堝牛運動已逾30年。
(圖片來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住宅政策的高見,以2014年的台北市長候選人的選舉政見為一較高下的首戰點,其中當時的候選人連勝文先生提出「1.提高公共住宅住宅品質、2.提供只租不售的公營住宅以及活化土地、3.針對特殊居住要求以及弱勢者提供補助、4.強化政府的房地產資訊掌握能力並且以此做為增稅依據。」四大社宅推動亮點。1其中提出了拉高公共住宅設計規格、以混住為核心思考的複合式設施,以促進公共住宅去標籤化的目標,可見當前社會主流意識對興辦社會住宅的隱憂仍在於如何去除污名及標籤。另一方面,現任的柯文哲市長當時的居住政見聚焦在:「1.空屋承租、2.公用住宅、3.公辦都更」2,更明確指認公有土地優先拿來興建公用住宅,以及透過公辦都更取得公共住宅的政策方針。其後也因此奠定柯市府主政期間的住宅政策目標:「短期內要達到的目標是讓年輕人有房子住」、「政府提供租屋津貼、建立5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3。依據住盟公布的六都社宅成績單4,統計「已出租」、「興建中+待開工」、「規劃設計中」等三種社會住宅興建現況,台北市政府自2015年以來,興辦20,429戶,達當年所提5萬戶政見之78.6%。然而,一方面隨著「房價居高不下」、「青年族群成為脫北族」等居住正義社會議題的明顯化,全台灣從地方到中央,無不戮力以興辦中、規劃中等多元計算方式,追趕著未來社宅數量上看逾12萬戶、台灣社會住宅存量1.3%的政策兌現5

由此可以說明,社會住宅的問題,在前十年的社會思辨中,已從是否興建轉向關注興建數量及品質的問題,而下一階段的新興挑戰,將會是社宅興建完工後的經營管理等軟性社會工程的政策機制面。

回應社宅興建完工後的經營管理課題,需要將社會住宅視為公私協力治理的新場域。
(圖片來源: 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意回饋計畫 )

住得起,也要住得好:從「只售不租」到「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新轉向

「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自2017年起於全台各縣市釋出,掀起租屋新生活運動里程碑。
( 攝影:Evan Lin )

面對「只租不售」的新興社會住宅政策,意味著社會住宅迎來的是超大量體、鉅額公共投資所衍生的公共治理課題,這與過往自六零年代以後陸續興建的國宅、整宅、平宅等「只售不租」的國家住宅型態相比,財產權單一且集中、管理權清楚且無模糊地帶,皆由公部門扮演管理、維護等角色。換言之,自2010年以後,「只租不售」的住宅政策逐漸定調成為社會共識,政府投資社宅公共建設的角色將從單純的興建硬體主辦方,轉向到需同時發展住宅計劃的軟體營運方,此在過往台灣公共治理的脈絡中,可謂史無前例,影響所及,各地方政府需多管齊發、絞盡腦汁尋求公私協力的新契機。住盟認為:「社會住宅興辦不是只有提供硬體,而是如何讓社經弱勢者『住得起』、入住戶『住得好』。」地方政府為主導的社宅營運體制及公共治理能力,挑戰接踵而來。

1.當代社會住宅公共性意涵關鍵在於「社會性的建構」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2021年在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社宅非孤島」系列講座中,指出社會住宅關鍵在於居住的公共性意涵。回顧台灣都市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從空間型態面討論,過往垂直型公寓大樓,因為移入的居民相互陌生,以及封閉的建築形式和門禁設施的普及,區隔了大樓內外居民與周邊鄰里的交流,也降低了人與人之間實際接觸的機會。當前新興辦的社會住宅有潛力成為建構都會區的新居住關係和文化的新實踐場域。從住宅產權面切入,其中,「沒有產權的租客」更容易成為大樓中最為邊緣的一群。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理委員會的成立以區分所有權人為資格限制,沒有產權的租客們難以介入,或是沒有意願投入社區的公共事務,而即使作為所有權人有機會進入管委會,也往往因為專業知識不足、不夠成熟的社區參與風氣,以及任期限制等因素,使得管委會難以成為穩定、且有足夠代表性的都會型社區公共事務組織。

回到社會住宅,呂秉怡認為社宅具有「社會」與「住宅」的雙重特質,後者單純指涉硬體與住宅興辦的過程,而社會住宅的可貴之處,便是「社會」面的經營,透過社區營造、社福支持、社會創新等積極引入的社會行動,在住宅中發展「社會關係」的種種可能。他也指出,當前政府著重在社宅興建數量的衝刺,容易忽略社會性建構的投入,尤其社會性的建構又需要長期的培力和嘗試。進一步言之,「只租不售」的新興社會住宅的居民雖同樣是租客,在公部門擔任住宅管理單位的情況下,如何培力與引動租客參與公共事務的能量,其機制設計將是能否轉化與催化「社會性的建構」的關鍵。

2.共感、共生、共好的新居住倡議:形成中的社會住宅居住新典範

依據住盟「六都社會住宅興辦配套可肯定機制一覽表」歸納社宅機制,除了所得分級租金、組織再造、 POE(使用後評估)、多元開發數量等機制面評比,其中指出「社區參與」亦為使居民「住得好」的指標。2017年起,在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市政建議下,台北市政府推出全台灣第一個「社會住宅青年創意回饋計畫」6,將社宅10%戶數透過徵求創新回饋提案企劃,招募到上千名45歲以下的青年住戶,藉由社區共同參與的過程,搭起友善的互動橋樑,建立「好住宅」、「好厝邊」以及「好生活」的社宅模範,朝向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的目標邁進。同年,新北市政府以「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推動臺灣第一處青銀共居,將「共生公寓」(co-living apartment) 的新概念推廣於居住生活之中。7其後也以「新店央北青年社會住宅跨世代共居種子計畫」,針對「社區經營」、「周邊社區連結」、「生活體驗」、「親子兒童」四大類提案招募得免抽籤之跨世代共居種子戶。台中市政府更整合了「共好社宅」為社宅公共溝通及行動平台,2018年起即在豐原安康社宅引入社福、醫療和社造三大專業共好夥伴,將社會住宅的精神落實延伸為「共好社宅」,建立友善開放、合作互助的社群網絡。讓居民不只是租到一戶房子,而是住進一個大家庭。8

「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意回饋計畫」自2017起連年徵選青創戶,並透過輔導團隊協助公共回饋提案執行,促進聯合交流會或跨基地串連對話,形塑社宅青創品牌
( 圖片來源:原典創思 )
台中市政府整合了「共好社宅」為社宅公共溝通及行動平台
( 圖片來源:台中市共好社會住宅網站 )

短短五年間,從台北市、新北市到台中市,透過開放徵件、免抽籤的提案機制,結合建築空間等設計專業,將社會住宅視為一個促進人際交流、社會共好的實踐場域。招募進住社宅的入住戶被賦予責任與任務,所激發出來創意與活力促使新的居住典範正在不同城市生根、發芽。

呂秉怡認為,「青創計畫/ 共居種子/ 共好夥伴」即是社宅社會性建構的重要範例。原本在公寓大廈中最邊緣的冷漠租客,有機會成為社區事務最積極的參與者,與居民一起創造共同生活的記憶。社宅因此能成為有溫度的家,讓具有互助精神的社區在都會區中興起。他也進一步點出下一階段的挑戰,青年透過積極投入社區事務,是否有機會鬆動居民參與社宅決策的限制?以社宅為社區單元深化民主的學習,讓社宅公民文化養成的重要場所。

直球對決的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挑戰

藝術家吳瑪俐於主編翻譯出版《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一書,明確指出「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特質:

「指的不是傳統陳列在公共空間的雕塑,而是以公共議題為導向,讓民眾介入、參與、互動,並形塑公共論述的藝術創作。」藝評人呂佩怡歸納「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特質,不僅「移轉了既有的美學概念,試著推動藝術做為一種『社會議題之集結』、『過程重於結果』、『對話、溝通及接納』、『關係導向』、『互動模式』、『一連串的行為取代單一物件展示』、『存留記憶取代實體藝術品的設置』等新型態藝術實踐方式。」9

檢視當前社會住宅議題作為居住正義論述的實踐場域,全台各縣市政府缺乏管理經營「只租不售」的社宅居住單元的公共治理經驗,以及1%的公共藝術基金落實於各社宅場域的勢在必行,種種條件之下,公共藝術計畫更無可迴避的需與興辦單位、居民、青創戶、物業管理、進駐NPO等單位,以更似直球對決的方式共同面對社會住宅經營管理層面的新興課題。

1.建構社宅為「家」的社會參與藝術

為了釐清社宅公共藝術的核心理念,建立台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設置的基本原則,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禾磊藝術進行「台北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設置先期策劃」,使社宅公共藝術一方面因地制宜,另一方面也能夠相互串聯,形成一個全面性的社宅公共藝術網絡。由禾磊藝術提出總論述主題—《HOME TO ALL》於2019~2020年期間,對社宅基地進行全面性的檢視與調查,描繪臺北社宅公共藝術的共同願景藍圖。10

跨基地(已完工社宅)

全台首創以計畫型公共藝術推動社宅共好的創新實踐,2017年由好伴社計策劃執行,該計劃執行超過三年,依序依台中豐原、大里、太平等三個社宅基地完工後啟動現地藝術計畫,其論述主軸聚焦《家常對話》,以集眾人之力,為眾人共同生活而存在的公共藝術為使命11。2019年,台北市政府以第一波完工之社會住宅為串連基地,由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策劃執行含括四大行政區、總計五個社宅基地的《藝居—家的進行式》公共藝術計畫,藉由「藝術行動」、「駐地創作」和「永久設置」三種計畫類型,發揮社宅公共藝術「創造」、「銜接」和「關懷」三向度12

「宀宀美術館」以台中太平育賢社會住宅為場域,呈現藝術家與居民徵件作品
( 圖片來源: 好伴社計 )
《藝居—家的進行式》公共藝術計畫串連了台北市第一波五處完工社宅基地,進行社會參與藝術
(圖片來源: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

鄰近基地構成的場域(興建中的社宅)

值得關注的是,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持續擘畫社會住宅興建進度的同時,也啟動了以地區生活圈、整體環境場域為操作範圍的社宅公藝計畫,將「興建中的社宅基地」同樣的以公開徵選或邀請比件的方式,尋求藝術策展團隊的提前進場。換言之,不等待社宅完工後才啟動公共藝術計畫,透過公藝計畫的進行,提前執行在地場域的藝術進駐、藝文活動、社造經營等社會藝術工程,此舉雖具有突破性及進步性的思維,卻也考驗了策展團隊的能耐。也是因此,2022年以後陸續啟動的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許多舉措皆拉近了社宅與周邊鄰里的關係向度,包括台北市興隆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我們在文山相遇》13,明日製作所用藝術拓展「家」定義,於周邊舊安康平宅規劃設置「興隆小客廳」,前期規劃一系列巷弄走路微旅行、「生意興隆小料理」期間限定攤車等遊走方式,營造與居民一次又一次相遇的機會。由禾磊藝術主導《我們在家》14台北市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於社宅周邊經營社區藝術工作站「福德聚場」,透過經營藝術和居民相聚的所在,和新舊鄰里開啟家園共創的新篇章,同時也觀察社宅落成過程中新的社區文化生成。由水谷藝術操刀《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15,從位於萬華北中南為區域型場域,青年二期、莒光、福星等三座社會住宅,以「家」的概念,用藝術書寫在地現代性以來的殖民、勞動、都會史等的記憶與遺忘。轉化藝術為「發現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日常生活美學!」

《我們在文山相遇》公共藝術計畫受限於社宅尚在興建中,故以「生意興隆小料理」透過期間限定攤車遊走方式,營造在社宅周邊與居民相遇的機會。 ( 圖片來源:明日製作所、李政道 )

2.著重夥伴鏈結的社宅實驗機制規劃

新北市政府盤點已完工、興建中、規劃中等社宅基地共計十處,以先期規劃的視角,搭配已完工的土城員和社宅進行合作住宅倡議、青創戶與藝術創作者的徵選媒合入住實驗方案,多管齊下採取滾動式的行動研究方式,尋求更適合新北市社宅基地大小不一、各行政區距離過於遙遠等社宅公藝策略。

合作共居計畫:一間有26房的家

由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倡議多年,2022年正式推出的「一間有26房的家」的合作共居計畫,公開徵求26戶伙伴入住土城員和社宅二樓,營運一個有26個居住單元(雅房),有共享廚房、客廳、多功能空間、DIY教室、園圃等的合作共住社群16。其中欲「為社宅引入自主管理的精神,從選房、訂定居住公約、社區事務分工、空間維護管理、公積金使用等,讓入住的年輕朋友們自己討論、自己決定、自己當主人!」另方面,也參考了台北市青創計畫的成效,善用公共空間提供進駐者營造共做共享的氛圍,設置DIY教室並搭配相關課隊,鼓勵住戶共做,裝置空間、製作家具、植栽園藝、共煮共餐,獨樂不如眾樂,再邀社宅其它住戶參與!

《一間有26房的家》公開徵求𝟮𝟲戶伙伴入住,將引入自主管理的精神
( 圖片來源: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 )

旗艦型社宅公共設施的公眾參與可能:《Being Whole做伙》

由原典創思主導,轉化雙和地區前國軍帳務中心的社宅預定地《樂活共生實驗基地 x 好窩聚空間實驗計畫》17操作經驗,提出《Being Whole做伙》18論述作為新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先期規劃,並以土城員和社宅為旗艦型空間,招募結合具有青創精神與藝術背景的「青藝戶」入駐。該計劃以策展團隊作爲平台,結合青藝戶進行社會參與藝術,打開藝術的型態與邊界,實踐每一種家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屬於先期規劃,意指將「規劃中」的新北市等十處社宅基地納入公共藝術計畫的一環。嘗試透過「已完工」的土城員和社宅基地為行動實驗基礎,以可見推動不可見,將累積之操作經驗歸納為公共設施公眾參與機制,轉化、推廣、擴散到未來的新興社宅公藝計畫。

《Being Whole做伙》嘗試透過「已完工」的土城員和社宅基地為先期規劃及藝術行動基地,後續將拓展經驗至新興社宅。( 圖片來源:原典創思 )

3.肩負公共溝通社會責任的九年行動研究公共藝術計畫

3490為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總戶數,林口社宅亦為全台基地及戶數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基地。全計畫橫跨九年,共分為兩階段推進,以「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的方式執行子計畫,透過一個藝術計畫去逐步探索社會住宅的核心意義。2021年正式啟動第一期藝術進駐,子計劃A由原典創思提出《喂喂!這裡是3490村》19串連ABCD四區社宅空間,亦透過經營「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等駐村空間,提供藝術計畫細微觀察、居民培力的平台。子計劃B則由瀚草文創團隊操刀,除拍攝紀錄片,亦將結合社宅議題及場景拍攝影視劇集,扮演社會大眾公共溝通任務。

不同於各縣市地方政府的社宅公藝計畫,「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主導,透過二階段操作,擬訂最適切之方案作為第二階段永久性作品及藝術行動發展創作之參考,來探討社會住宅的公共藝術樣貌。

《喂喂!這裡是3490村》媒合藝術家創作提出以駐地空間為類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培力居民及社群持續投入作品的經營管理。 ( 攝影:施佩佩 )

11月社會住宅專題規劃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

2022年是臺灣社會住宅運動十一週年,甫出版的《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一書揭諸了「社會住宅能做的,遠比提供一個便宜的殼多更多,不只是居住政策,更是社會合作、共享價值的社會實驗。」其中,陳東升點出了2010年以後「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與過往出售型的國宅的具體差異,他認為,「社會住宅創造的不只是土地空間財產權的差異,而是一種新的生活價值和社會制度。」長久以來,台灣的住宅問題與八零年代根深蒂固的「房地產業是護國群山」20觀念糾葛纏繞,連帶的使理應作為與社會問題一同與時俱進的住宅政策長年固守產權思維、僵化過時。

《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集結近年台灣社宅實踐行動,及國內外案例經驗,為台灣第一本社宅行動專書
( 圖片來源:原典創思 )

​​如今,回顧過去十年來民間倡議、專業突破與公部門參與協作等政策案例多元實踐之途徑,本專題以「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引領讀者看見於社會住宅內,許多饒富趣味卻充滿省思的故事與案例,以創新的「租屋者」、協調的「中介平台」、倡議的「實踐者」等多元角色,如何創造有生活共感的「社會住宅」。以下共分為兩大主軸介紹:

主軸一:社會住宅空間新秩序(部分題名暫訂)

有別於傳統公寓大廈的物業管理模式,「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需要創造屬於當代居住情況的經營策略。本主軸分為五篇,歸納各案例之實踐經驗,勾勒社宅空間新秩序的樣貌。依序為:在公私協力的機制架構下,青創戶被引進社宅入住,輔以輔導培力的過程參與公共空間協商,創造屋頂空間的綠色天堂;以社會福利照顧為核心的社宅,循序漸進以專案戶及NPO入駐機制,慢慢織起更大的社會網,當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也不在話下;打破多代同堂或核心家庭的居住單元模式,以共用的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發展26間雅房作為合作共居的實驗計畫如何可能?以藝術為媒介,藝術家與策展團隊如何搭起一個對話的平台,透過駐點空間展開促進人人與日日公共參與的介面。

  1. R樓的綠色天堂:東明社宅農園的實驗/ 東明社宅青創戶婷姿 Amber
  2. 在社宅裡,織起一張更大的網:從林口社宅看居住中的社會照顧/ 王昱文
  3. 一間有26房的家:土城員和社宅的合作共居實驗/詹竣傑
  4. 日日X人人,藝術如何打開社宅空間新想像/漳玨賢
  5. 人本相異,藝術探見社宅生活多元樣貌/漳玨賢

主軸二:社會住宅社會新關係(部分題名暫訂)

社宅居民像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新移民」,彼此之間在三至六年的短期居住方案中,如何突破自我為「短期租客」的心態,透過在日常中的青年創意回饋實踐,以最親密的居住的家作為擾動社會關係的場域。其實踐手法花樣百出,包括像是報馬仔一般的「社區報」成為資訊(八卦)流通之載體,結合輔導團隊舉辦中大型活動、設計最有儀式感的入厝典禮等流程設計,促使不同的生命個體能更為轉向關心社會住宅扮演的公共議題角色,也是促進1+1>2等社會新關係的起點。

  1. 「東明道相報」用社區報翻玩社宅:第一線青創的觀察筆記與實踐/東明青創戶Belle
  2. 社宅青創的地方創生風土學/李琪萱
  3. 1+1>2_青創如何跨基地合作,打造大型活動盛事/陳奕凱、盛暐庭
  4. 社宅入厝趴作為新型態的入厝儀式/陳馨恬
  5. 關係美學的經驗反思:居住、藝術與社宅新關係/ 王昱文

可能加碼的一篇,第11篇來自林書嫻在日本參與調查的各地住宅公寓,主要以早期UR蓋的出售住宅,歷經近五十年後的出售公團住宅多半已老舊頹圮,介紹居民如何進行的自主社區營造活動。

十一月的社宅專題,接在2022年的尾巴。疫情帶來的影響一點一滴的被認識,有些能被放大到社會情況當中去討論,也些則細微到以為不值得一題,但卻也可能是足以影響生命的一句話、一件事或一個生活的狀態。本月的專題,特意邀請這些第一線的生活經驗者,引領我們直擊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卻持續在生活中堆疊的小事,也是這些點滴的時空堆疊,社宅才有了進擊的可能,帶領著想像轉向新的實踐之路。


參考資料

1 引用參考整理自「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政見比較系列──居住政策〉2014/11/6,:https://readandanalyse.blogspot.com/2014/11/2014.html

2 同上。

3 產經新聞2014選舉專區,2016/09/05,〈 柯文哲:建立5萬戶社會住宅 解決年輕人安居問題〉,https://www.1111.com.tw/news/jobns/718

4 【新聞稿】要選市長,就蓋社宅!六都進度與政策倡議記者會 111.8.9 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com/2022/08/11189.html#_ftn1

5 政府統計資訊於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提供「全國社會住宅興辦進度統計表」,參考自https://pip.moi.gov.tw/V3/B/SCRB0501.aspx?mode=7。

6 《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FB: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7 新北市政府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一起生活也不錯〉,參考玖樓:https://www.9floorspace.com/sanxia。

8 好伴社計,〈台中共好社宅實踐成果論壇側記(上)〉2019/6/6,引自:https://reurl.cc/DX9XR5。

9 呂佩怡,2011,〈「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發表於藝術觀點 2011.07 頁76-86。原文引自: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743/1631。

10 《HOME TO ALL》,官網:https://www.home-to-all.com/

11 《家常對話》公共藝術計畫網站:https://smalltalkart.com/

12 《藝居—家的進行式》公共藝術計畫網站:https://eg.deoa.org.tw/about。

13 《我們在文山相遇》FB:https://www.facebook.com/WenShanEncounter

14 《我們在家》FB:https://reurl.cc/KXk3Vg

15 《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FB:https://www.facebook.com/WalkinginWanhua

16 《新北社宅享一起:員和合作共居計畫》,網站:https://ours.org.tw/socialhousing_cohousing/

17 《Open Living永和樂活共生實驗基地》FB:https://www.facebook.com/2017openliving

18 《Being Whole做伙》FB:https://www.facebook.com/beingwhole.ntpcart

19 《喂喂!這裡是3490村》https://www.facebook.com/linkou3490

20  東森財經,2022/09/28,〈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徐國勇一句話 民團、學者、立委全炸鍋〉,出自:https://news.ebc.net.tw/news/house/338350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
畢業於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自2009年起陸續透過不同的實驗行動發展多樣態社群網絡計畫,包括羅斯福路沿線綠點營造、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社區交往等計畫串聯。專注在行動中觀察研究及發展人和群的未來性。2020起,持續往返離島-本島,嘗試發展另一種地域實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