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與乾燥構成的當代生活

文:簡旭伸、白豐誠

人們試圖控制潮濕-乾燥,可謂費盡心思,從早期各種防洪治水,到後來過度開發填濕地抽埤塘蓋大樓等。但過往的論題大多集中於「陸地上的水治理」,人們藉由控制的土地的潮濕-乾燥發展自己的城市與環境。不過,若我們也能「看上方」,也就是開始關注「天氣」,將天氣視為重要的主題,便可以開展更廣闊的地理學視野。

我們認為,「潮濕-乾燥」是一種值得討論的環境狀態,因為它不只關乎「人與水的關係」,特別是濕或乾是被主流價值或利益給定義後,讓一些特殊的氛圍形成一種(非)日常,甚至是要爭取的「自由」。因此空中雲與雲水帶來的潮濕、水氣,以及太陽帶來的乾燥、光線,在許多議題上都有其社會內涵,而不單純只是一種「天氣現象」或社會/日常議題的背景。

避免潮濕的技術:公共騎樓到個人雨傘

天氣變化創造了截然不同的世界,將空間劃分出乾燥與潮濕。有時為了避雨,我們會躲進建築、涼亭、騎樓、遮簷等室內或半戶外空間,而其他戶外空間,則由潮濕佔領。

台灣都市都中頗具特色的騎樓(或舊稱亭仔腳)設計,其實也算一種有調控潮濕-乾燥效果的都市規劃設計方式。在多雨的氣候當中,騎樓提供了這些暫時避雨的通道,而這些過去的騎樓空間,型態會隨街道與地區差異而不同,李乾朗(2021)指出:「從臺灣的當地實例調查,靠近海邊的城市才會出現『不見天』的街道,不見天就是指街道加蓋屋頂,為的是防風砂及防禦,同時也便於在酷暑或雨季進行商業活動」藉由街道與騎樓,人們在街道上以騎樓或「不見天」街道的方式,調控街道的潮溼-乾燥,維持商業活動、展現都市脈動。

若說騎樓是下雨潮濕環境中的公共性乾燥空間,用來改變人與天氣之間的技術裝置,這樣下雨環境中的個人性乾燥空間就是雨傘。Marion Rankine(2019: 130)在她研究傘的歷史時,指出下雨具有某種「內在性」(inwardness)。談論傘的獨特體驗,獨自撐傘於雨中的強烈感受就不僅是來自於想要阻擋下雨的潮濕,還有私密-公共的辯證性,因為:傘下其實是一塊自我的小屋頂。傳說魯班的妻子云氏造傘,稱:「君為人造居室不能移,妾所造傘能移千里之外」,就是將傘的體驗與建築室內相互比擬。

若說傘提供了部分的、可移動的室內空間,那麼「撐傘」其實就是從外退居到內、從公共進到私人,是「刻意與外在世界隔絕的方式」。下雨的情境讓潮濕-乾燥的辯證得以凸顯,世界得以界定出潮濕-乾燥、戶外-室內、公共-私人。這也是「共撐一把傘」可以塑造獨特氛圍的原因之一。

欣賞「潮濕作為一種氛圍」:從電影場景到現實世界

這讓人們產生不同於乾燥狀態的人際氛圍,因為有了共同面對的天氣,聚集在同樣一個乾燥的空間,或者是,共同在雨天中相遇。

在新海誠導演的《言葉之庭》電影中,希望成為製鞋師的男主角孝雄,為自己立下了規矩:「只有在雨天的上午翹課」,他喜歡雨,因為它帶來天空的氣味。入梅後進入雨季,雨滴包覆著關東地區,產生非日常的氛圍,孝雄與雪野就是在這種非日常的氛圍下相遇。不過,在出梅之後,他們就必須回到日常生活。「那麼,我們也許還會見面,若下雨的話」雪野如此說道。

2013年上映的《言葉之庭》劇中有大量雨天氛圍(來源:言の葉の庭

在蘇格蘭,當地特色的大霧被稱做「Haar」,Morris(2013)認為這種特殊的霧的形式,影響了當地的文化、文學、藝術與音樂,藉此反省當今文化保存缺乏的大氣視角。在蘇格蘭霧的案例中,當地人有一種「在大霧下什麼事都不能幹,所以只能在酒吧」的共同記憶。這種狀態,和台灣較明顯的潮濕縣市:基隆,類似。下雨時在找一間咖啡店,在騎樓邊或室內享用咖啡,也是一種應對多雨天氣的方式,成為一種共同氛圍。

基隆市政府在今年初(2022),與在地多家咖啡廳合作,只要加入官方帳號,在下雨天就可享有「基隆雨天專屬優惠」,雨量越大優惠越多。林右昌說:「LINE@取名為『亭仔咖』是因為在騎樓喝咖啡已經是基隆人的習慣,搭配著浪漫的雨中街景,這就是基隆亭仔咖的意境,告訴大家即使下雨,到基隆觀光也能享有獨特的氛圍與商家優惠」(基隆市政府,2022)這個政策,可以看到市政治理正在調節,甚至試圖翻轉人們與天氣之間的關係。有趣的是,市政府結合了在地業者、通訊軟體、雨量監控數據,再由資料庫與系統運算出配合雨量的各家優惠折扣(游明煌,2022),讓天氣納入地方特色,並具體的讓天氣「可行銷」。

追求絕對的陽光到適度的遮陽

上述傘的「庇護」特性,讓它也不免有著性別與種族內涵。Rankine(2019: 45)指出,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作家與相關研究者,忙於宣傳亞非殖民地「特殊的用傘風俗與迷信」,強化「英國應該對這些地方施以教化的認知」。不過諷刺的是,他們所說的「奇風異俗」,根本是傘最初的設計目的:遮陽。他們自認為是英國人「發現」傘可在下雨時使用,因而有股道德優越感,覺得殖民地的人們在陽光下撐傘很奇怪,需要受教育。甚至當時的女性用傘,也有帝國主義與性別的弦外之音,因為英國女性會「藉由使用洋傘,中上階級女性可以保護皮膚,不受日照侵害,維持維多莉亞時期的標準膚色」(ibid., 2019: 45)。

這種庇護特性,也在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中呈現出性別差異,例如撐傘是一種「需受保護、柔弱的」不撐傘而使用披風,則表現出「堅毅、抵抗、英勇或瀟灑」的氛圍。那麼,看上去「畏懼陽光」的而撐起的陽傘,便讓男性不那麼能接受。不過,在當代氣候變遷影響之下,夏日酷暑帶來的是逐年攀升的中暑人數,也就不由得讓人們重新思考被性別化的天氣裝置。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近年浮現的:「男性撐陽傘」社會議題。

在夏日氣溫不再和煦,因酷暑難耐中暑而入院的人數漸增,其中又以男性為多。這個數字被解釋為幾項可能的因素,包含在戶外工作的男性較多、以及非常少男性會藉由陽傘遮陽。實際上,比起使用帽子,陽傘的遮陽效率更高,也可減少出汗帶來的黏膩感。為了降低中暑人數,日本環境省就曾經發出警告,希望民眾出門攜帶陽傘。2018年,琦玉縣暖化對策課的職員們也帶頭發起「日傘男子推廣隊」、2020 年民間陽傘商也成立「日本日傘男子協會」,試圖翻轉洋傘的性別印象(福澤喬,2020)。從政府到民間,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酷暑,「怎麼撐傘」也是人們適應環境的重要課題,亦即撐陽傘的性別內涵與氛圍需要重新改造

推廣日本男性勇敢撐陽傘的日傘男子協會(來源:日本日傘男子協會

把濕弄乾背後的權力

如果我們以乾燥為目的,從潮濕到乾燥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等待的是「乾的狀態」。現代生活有許多的電器可以稱其為「乾燥狀態的加速器」,例如:吹風機與乾衣機等。因為使用這些電器,可以快速的使物品乾燥,讓不遠的乾燥未來快速到來。有了乾衣機,我們可以搶先取得未來會乾燥的衣服;有了吹風機,就可以取得一頭「未來的秀髮」,縮短了等待乾燥的時間。這些調控潮濕與乾燥的電器,在「省時省力」之中所蘊含的是一種加速的邏輯,而不只是「使之乾燥」。這件事情,也直觀的顯示在洗衣機與乾衣機的顯示器上,這些機器度量的是時間,指示人們幾分鐘後可以將衣物取出。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將化石能源轉化為加速器,其實是釋放了過去蘊藏在化石燃料中的時間,以換取現在的「省時」效果。對比乾衣機,過往將衣物串在曬衣桿上伸出窗外,創造都市不同地景與節能。然各地不同的乾衣方式,也可以看出多層次的社會議題,在美國曾經有過一個社會運動,主張美國人應享有的「乾燥權」。

隨著人口居住愈來愈密集,晾曬在建物立面,或者街道上隨風飄揚的「萬國旗」被視為「有礙觀瞻」、「妨礙市容」或「不文明」。也因為被視為是公領域的戶外都市街道,織物這些私人物品便被排除於市容之中。為此,美國許多州在過去有的規定:「不可以在戶外曬衣服」。這種規定在每個社區中會有些不同,不過大致上因為他們認為曬衣繩與懸掛的衣物有可能會降低房價。這種聯想其實是一系列景觀意識形態的作用結果:看到那一條曬衣繩時,聯想到「他們是不是買不起烘乾機?」進而影響到房價。

BBC在當時的一份報導中指出,美國大多數社區管理委員會之所以都保留著這個「曬衣繩禁令」(clothesline ban),是因為這些規定通常在開發商建設時就已經制定規則並有相應罰則(可能會因曬衣服被逐出社區),基於維持社區整體美觀,讓建築物好賣一些。在這樣的邏輯之下,曬衣繩和建物價值與銷售有直接影響,而大多數社區管理委員會,也出於維持房價的理由,保留著這項禁令。為此,美國中上階級家庭幾乎都備有洗衣機與烘衣機,在自己的「私領域」中,將衣服洗淨烘乾。

不過,隨之而來的是耗費大量能源的議題,環保團體注意到這一點,經過計算後發現若改用太陽曬衣,甚至可以關閉一座核電廠。在個人層次,每月可以節省25美元開銷、降低火災風險、甚至曬衣服的過程有利於改善情緒。交鋒就此展開,若州政府的法律限制曬衣繩禁令,會凸顯出另一個基本問題:私人社區居民的集體權利。因為社區管理委員會作為社區管理日常事務最基礎的單位,其組成是由鄰居選舉產生,目的是服務整個社區之最大利益、維護財產價值以滿足社區期望,並且也被質疑:州法律需要/可以管到這個嗎?

這件事情,甚至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為自由而曬》(Drying for Freedom)。倡議晾曬的權力(Right to Dry)可以說是圍繞著「濕與乾」所進行的社會運動。潮濕-乾燥的過程,是從個人、家庭、社區到政府環環相扣,讓曬衣服不僅是「私事」,還是相當重要的都市治理議題。

美國紀錄片「為自由而曬Drying for Freedom」海報(來源:FB Drying For Freedom

多層次的潮濕-乾燥

人們有不同的應對潮濕-乾燥的方式,並與潮濕-乾燥建立不同的關係。就如上述:雨天的(非)日常氛圍、藉由傘中介的天氣關係及其性別意涵、追求乾燥的自由、當代小家電的「乾燥加速器」,都呈現出多層次的人與環境關係。甚至是都市治理層次看見街道空間,也與乾燥-潮濕有密切關聯,市政府嘗試改變人們面對天氣的態度,讓下雨帶來的潮濕,也能是正向的地方特色。人們在潮濕-乾燥的過程,就是嘗試與環境互動,建立多層次的生活、文化與社會的過程。因此,潮濕-乾燥所描述的,不僅是水氣多寡,還會在特定社會脈絡中展現不同意義,天氣在此也就不只是社會現象/生活的「背景」而已。


引用文獻

  • Marion Rankine(2019)《尼采忘了他的傘:這些傘,撐出一個時代!那些你沒聽過的生活、文學、歷史、藝術中的傘》。呂奕欣譯。Brolliology: A History of the Umbrella in Life and Literature(初版)木馬文化出版。
  • Morris, B. (2013) Air Today, Gone Tomorrow: the Haar of Scotland and Local Atmosphere as Heritage Si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 8: 87- 101.

大學老師,關心島嶼的風、光、濕、溫、空氣與聲音。

博客來骨灰級會員,目前是台大城鄉所碩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