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駐地五百天(一):共域戰術鋪出社宅公共藝術

文:漳玨賢

「3490為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總戶數,林口社宅亦為全台基地及戶數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基地。全計畫橫跨九年,共分為兩階段推進,以「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的方式執行子計畫,透過一個藝術計畫去逐步探索社會住宅的核心意義。2021年正式啟動第一期藝術進駐,子計畫A由原典創思提出《喂喂!這裡是 3490 村》串連 ABCD 四區社宅空間,亦透過經營「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等駐地空間,提供藝術計畫細微觀察、居民培力的平台……….。  」      

 —施佩吟,2022年11月份專題導言〈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

一場欲融合藝術與社宅場域的駐地長跑賽正要開始

近年在台灣,計畫型公共藝術行動常以「新類型公共藝術」敘事概念現形,如台電上月甫獲得第八屆公共藝術獎評審特別獎的「新北金瓜石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第一期子計畫A暨第二期民眾參與計畫II」,「以『光』為主體,透過燈光創作、燈光藝術裝置,以及大型戶外展演計畫推動歷史建物的活化,以新型態公共藝術連結在地生活記憶及文史場域,讓民眾一窺記憶中風華、踏尋時間淬鍊與藝術交融的風貌……。」1

同時伴隨而來的評論常見包括,打開新思維、開創新領域、鬆綁公共藝術多元化、實驗新轉向等,象徵的是新類型公共藝術在台灣操作經驗相對陌生的課題。缺乏經驗共識的協作存在於藝術家、興辦機關、審查單位、執行單位以及最重要的民眾之間,更考驗長期駐地的團隊如何開始,怎樣進行。

一場關乎於地方,建構自社群,嘗試詮釋關係的公共藝術計畫,刻在「山頂上的喂喂村」2執行中。

一般展覽(exhibition)囿於展期的限縮,往往發展迅速,難以發揮持續且長期的影響力;相較美術館則能緩慢而有機地生發,細緻地回應周遭環境,並延續它的生命週期。同時,一個美術館如過於僵化地自限於建築體與概念本質的框限,它將會成為一個孤立的藝術沉思場域,無法接納生態系統持續的轉化、滲透與增生。3

—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四年前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總策展人吳瑪悧與Francesco Manacorda意圖在雙年展中詮釋,社會是一個動態的生產空間,藝術的觸角跨越了建築物的邊界,形成對整個環境的感知與發展公眾行動的可能性。誠如藝評人高千惠提到,「這支以公共性與教育性為生產的藝術類型,不再是為傳統藝術世界而生產,而是藉著館外的活絡議題與生態知識,使展域成為一個高知識化的跨學科公共平台。」4

把概念翻轉思考,在一個以3490戶組建而成的超大規模社會住宅,投入為期四年的公共藝術駐地行動,執行團隊偕同藝術家以社宅為家、以社宅為藝術創作地(Production Site),社會住宅的多元居民、管理單位、建築本體、生活場域、秩序與制度,是這個生態系統的有機物。藝術家的行動基礎,是以「尋找社會理想居住方案」的命題前進,在駐地工作中,不斷滾動、不斷累積,直奔探問可能性的賽事終點。最終,一個脫離展期的限制,一個持續增生的影響力,社會住宅實踐場域就是一座當代美術館。

《喂喂!這裡是 3490 村》以社宅為實踐場域,結合藝術行動及駐地工作串連 ABCD 四區社宅空間,「尋找社會理想居住方案」命題的新可能
攝影:施佩佩

構築共域藝術的創作場所,挑戰空間治理的文化政治

如果把社會住宅視為一座藝術行動的實踐中心,直撲而來的實務問題就是,究竟社會住宅的空間該如何接近民眾,而每一位藝術家有不同的進場時機、駐地長度、創作歷程,如何提供多元創作取向的「藝術家們」,一個共享領域的平台?

在執行團隊原典創思駐地工作的初期發現,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的ABCD區當初的建築規劃都各設計有文康室等公共空間,進到了社宅實際營運的階段,遇到了招租、退租或管理辦法的訂定規範限制等真實情況,原應成為公共空間的配置,因為軟體經營及物管營運量能不足,出現了許多閒置時間;同時,也因為林口社宅基地碩大,產生部分區域因為難以到達、尋找不易、地點偏遠、周邊生活機能不佳等,產生空置區域的邊角。透過與國家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的協商,林口社宅公共藝術團隊有了進駐的空間新契機,2021年起啟動兩處公共交流空間的營運計劃。

「公共空間」是一種「讓公共空間不受拘束地隨機出現的條件」、是「共享世界的展現」的觀念,使「公共空間」得以擺脫相對私領域、私人財產或政府管轄之公共空間的界定而進入到某種「共享域」思考。 5

—邱俊達(2016)

邱俊達評論Grort(2002)《藝術介入空間》,認為葛魯特指出公共藝術意義在於「創造人們的相遇與交流」。延伸到邱俊達的核心觀點,「共享域」觀念強調「資源—共享—建制」間的動態生成關係,同時進行重新思考、想像與構想另種「共活」實踐之可能性。

當由受物業管理單位管理的「文康室」,轉向了由公共藝術團隊以民眾交往與藝術家創作為治理原則,場造(Fielding)的過程已然發生,以創造共域的戰術思維,來打開社宅公共藝術的創作空間,同時新類型公共藝術所追求的行動基進性意義,藉著空間治理的制度性改革開始迸發。

在此將進入第二階段的課題,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空間布局,是以三房的住宅房型為基礎打造,並非為了公共使用而採取彈性化的隔間設計。因此如何讓空間更加容易運用?這就是首位藝術家進駐的使命。

D區D棟「人人喫茶店」的前身照片,挑高的一樓及既定的社宅空間格局,
如何翻轉成為支持居民社群活動公共交流空間?
攝影:李政道

藝術家李政道—蹽溪過嶺的基礎設施美化創作

進駐的首位藝術家李政道以重置「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兩處的進駐空間軟裝為創作核心。李政道在駐地過程,一方面觀察與感知社宅的空間樣貌及居民生活樣態,另方面需亟思在「統一」的社宅空間單元中,如何藉由「異質空間」的創造,使踏入的民眾感受到「既在社宅,卻又截然不同」的環境氛圍?並且,研讀「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住戶手冊」後,發覺受限於社宅為出租型空間,家家戶戶進住起租、退租皆需「復原」。可以想見,所有的裝潢敲敲打打的可能,勢必大打折扣。於是,「軟裝潢」成為了他以打造一間「人人喫茶店」為未來公共交流空間的營運場所的創作方式。最開始,重新構思「三房一廳」的格局有無可能打破空間想像框架,透過尋找適合的家具以及裝潢佈置,達到兼具藝術性的異質空間創造。

美化創作空間1:作為社宅異質空間的「人人喫茶店」

座落於D區D棟一樓的房間,因為客廳挑高,整個空間感比樓上的住家還要再空蕩一點。李政道為了讓客廳有個聚集人們目光及產生中心感的主體佈置,特地前往位於鹿港的春秋美術社尋求老師傅的協助,以竹編編織及特殊選紙材,交融為一個能遠觀、也能近距離感受的客廳主燈:「看著師傅編織盞燈的姿態,就像是呼應了空間成為人跟人交集的地方。」「在這裡設置燈箱的原因是,我是一個晚回家的人,我知道在回家的時候,家裡門口,如果有一盞暖暖的亮著的感受。」


「人人喫茶店」客廳盞燈翻轉空間既定格局想像,溫暖的燈光成為居民參與活動的指引
攝影:李政道、施佩吟

李政道觀察林口新市鎮居民多為外來新移民的居住型態,他挪用了傳統社會辦桌文化的意象,將其中一間雅房重新定調為可以聚餐的地方。針對原始創作的辦桌空間其設計理念為:「辦桌的桌子代表的是經歷過無數的婚喪喜慶,還有慶典、祝福的過程。社宅其實就是一個人來人往的地方,那當大家聚在一起吃飯時,那就像是辦桌一樣。」李政道將與居民交往的過程歸納為「緣、來、如、此」四個階段,一開始先以軟性的攝影工作坊邀請居民一同進行林口街拍,後來將邀請居民參與的「木工工作坊」成果融入在軟裝潢的讀書室空間,最後結合林口社宅生活節舉辦「林口風好大」市集,邀請居民動手做家具、走進空間參加讀書會、闖關蓋章逛進室內市集,這些過程,不僅能創造共感,也突顯了生活空間與藝術空間的異質性。李政道一方面邀請居民參與以累積初期空間運用的經驗,一面開放空間允許居民重新定義空間使用的發展轉向。這是一個恆久動態性的回饋與修正,而長期的發展,是以發展居民社群為主體的治理模式為目標。


「人人喫茶店」其中一間雅房原以紅色辦桌打造交流氛圍,後持續由居民社群成長後改造為縫紉室,也提供後期進駐藝術家進行更多交流活動
攝影:李政道、王昱文


「木工工作坊」邀請居民一同打造「人人喫茶店」的佈置家具,
木箱成果作品持續融入到各式後續經營場合的活動中供大眾使用
 攝影:李政道、施佩佩 

美化創作空間2:作為共域戰術空間的「日日習之所」

回想最開始踏入彷彿「迷霧之林」般的林口社宅,李政道苦惱著社宅作為一個新社區要「到哪裡找人?」平日的白天,居民因為上班需要出外通勤,晚上回家已經深夜或是值夜班等,白日的林口彷彿像是一座空城般,通常遇不到人。於是,尋求「緣來如此」的社會參與過程,「日日習之所」成為了另立的「共域戰術點」。「日日習之所」位於B區B3棟,其前身為文康室、訪視員辦公處等使用,因作為文康室使用面積不夠大而另設於它棟,因此B3棟的空間有了空閒的時間。相較於D區D棟的「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區位地點更佳、大面的落地窗能見度更高,於是李政道選擇在前期田野調查階段,以此空間作為認識居民的起始點。為了能持續受到關注、發展可與居民對話的中介,他憑藉著廣告企劃背景的敏感度,提出了「實體跑馬燈」、「實體FB貼文牆」的互動介面,發展了一座「結合花圃的廣告燈箱」矗立在B3棟的半公共空間當中。當時,適逢疫情期間全台警戒,居民們不僅足不出戶,藝術家也無從以面對面的方式認識居民,這座燈箱平日會由李政道不斷地去更換文字,「大家週末都在幹什麼?有沒有好吃到不要不要的東西?」「我是林口3490+的藝術家李政道」….隨著時間的演進,這座燈箱文字不斷抽換,有時是生活觀察分享,有時是藝術活動宣傳,也有一些murmur,例如「不要再放我鳥啦!報名10人實到1人是怎樣。」

這座因為藝術行動而生的「廣告燈箱」,在李政道完成執行計畫退場後,燈箱的功能還發揮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功能,包括它晚上會亮、花圃可以種東西、居民撿到了木澡盆也仿造了新的第二座花圃等等。因為多了連結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生活媒材,燈箱不再只是燈箱,圍繞著「日日習之所」的下期藝術家的接續行動,讓許多生活參與的持續變化發生中。


「日日習之所」原為文康室,李政道以「廣告燈箱」媒材進行田野及發起生活話題,
許多有生活感的居民參與活動持續在地發酵
 攝影:施佩佩

「日日習之所」外的入口燈箱製作結合花圃植栽、夜間發亮等機能,
提供居民可以持續照料凝聚的契機
攝影:李政道、施佩佩 

2022年7月10日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社宅非孤島」系列講座中,
李政道用一個接著一個的故事分享創作歷程影片

以林口地方風土歷史為隱喻的交流空間命名

那究竟什麼是「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執行團隊原典創思在其中扮演了中介溝通的角色,最初在思索兩個空間的命名以及經營模式時,將長期累積的地方風土研究,隱喻在空間的使用意義。自1931年至1980年代,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現址是全台灣第一間以茶葉教育為任務的「茶業傳習所」所在地,而傳習所在日治時期甚或戰後都扮演台灣茶產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石。

因此,以「習」的概念出發,經營「日日習之所」,鼓勵個人透過簡單的勞動恢復生活的身體感,開啟與自己的對話,從中找到療癒的可能。同時亦透過手做、修理、資源交換,延續物品的生命,並在共享時光的過程中,無形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經營「日日習之所」鼓勵個人透過簡單的勞動恢復生活的身體感,
開啟與自己的對話,從中找到療癒的可能
攝影:施佩佩 

為在空間孵化出社宅的共好社群,「人人喫茶店」用「以茶會友」的精神塑造,因這處空間佈有廚房,促使更多元使用的社群在此處創造的可能。而以榻榻米布置的客廳,不只可以自在的躺臥,更能安適對話,探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人喫茶店以軟裝潢的方式進行設置,提供後續社群可以持續地彈性更動及經營。圖片圖供:S.H
「人人喫茶店」以喫茶為隱喻,打造異質空間、允許居民參與改變,
以創造人可以獨處或感受自在的角落為長期目標
攝影:李政道

聲音藝術家鄭琬蒨—地誌性的聲音搜索

鄭琬蒨的創作「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企圖引領林口社宅的公共藝術計畫打破想像的邊界,從兩個層次上向外拓展。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作為一個創作場域,也作為居民日常生活場所,鄭琬蒨以蒐集消失的、日常的、看不見的聲音為本,透過一系列六場次主題的設定,依據族群及年齡的不同,依序邀請青少年、女性、老人及一般居民一同探詢創作聲音的過程。工作坊的引領結合肢體互動、敲打練習、戶外走讀等方式,由另請之演講者帶領學員操作,而鄭琬蒨則從頭到尾在一旁,持著聲音記錄器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之前,她初來乍到林口時,為了更瞭解老居民在林口生活的脈絡,走到了十五分鐘外的林口舊街,這裡是居民買菜、覓食的聚集地,記錄下老牌自行車行老闆對於經歷巨變三十年的地景緬懷。

林口新市鎮的發展對林口新移民是一個模糊的想像之地,萬丈高樓衝矗而起,但是過去的發展歷程,地景變遷卻罕為人知。鄭琬蒨藉由在地人訪談的描述、嘗試追尋過去林口茶葉、磚窯、軍事基地的聲音。「地方以特殊的構造聚集了事物、思想和記憶」(Escobar, 2001),琬蒨從六處聆聽點到六場廣播劇,敲出了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試圖去藉由歷史記憶的回顧塑造「地方認同」的第一門磚。

聲音藝術家結合收音器,嘗試以不同於視覺的觀點紀錄下社會住宅周邊不同的聲響
攝影:鄭琬蒨

「剛開始來林口因疫情三級警戒都沒有人的聲音,那就從機器著手好了。」她也觀察到了大樓與大樓之間所形成的中庭風場,意外地能聽見居民家戶對話的細微聲音,因為場域迴音的關係,那些聲音特別的明顯。「有人在洗澡時,一邊洗、一邊唱歌,那個地方就好像聽卡拉OK一般,聲音都被放大了」鄭琬蒨細微的觀察到聲音帶來的張力,也挖掘了跨區域彼此間生活氛圍不同而產生的多樣聲貌。「從ABCD棟的進出動線、綠地、公共空間來看,每一個區域的聲音景觀皆不同。「A區周邊較多餐廳、商店,平日能聽見較多的人潮聲。B區以小孩玩遊樂設施的聲音、鳥鳴、uber eat 送餐聲為主。C區的人潮聲較少,以周邊交通環境聲為主。D區則以幼兒園的孩童聲、高中生放學穿越通道時的交談聲、周圍竹林聲、空曠綠地上的自然殘響聲為主。」

「阿嬤講古」、「親子合奏趣 」、「女聲力量 」、「林口我的家 」等主題的聲音工作坊在穿插不同年齡、族群等設定下,讓族群共鳴能更被聽見、也能更凝聚地將大家連結在一起。有位母親提到:「以前都是我陪我小孩去參加她的課程,今天是她陪我來參加我喜歡的課」,還有位住民認為林口對她而言是一個很棒的地方,道出她的生命故事:「當年我買的房子被先生賭光後,恢復單身後決定這輩子不再買房。」結合室內人人喫茶店榻榻米靜謐的空間氛圍,彼此雖原是陌生人,但短時間內就拉起了很內在的生命故事共感。工作坊活動也結合戶外環境走踏,下午她帶大家來到D區戶外環境中探索,並在戶外空間舞動身體、舞出女聲力量。

鄭琬蒨邀請居民一同聆聽社會住宅周邊的聲音。圖片提供:黃銘彰

「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的聲音創作結合了參與的過程,以社宅室內空間、戶外環境以及林口周邊的林口老街、消失的紅磚廠及河流空間等為場域,居民們打開原先不熟悉的聽覺感官參與在交流互動的當下,也傳遞出許多潛藏內心許久的生命故事,藉由鄭琬蒨的聲音剪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無形與有形之間,能重新流動,帶入這樣的創作方式,因為「紀錄聲音是我很喜歡的方式,不只保存了記憶,也保存了當下。」鄭琬蒨這樣認為。

2022年7月10日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社宅非孤島」系列講座中,鄭琬蒨分享從聆聽林口到林口社宅

雖然僅有短短半年的駐地創作期間,聲音創作將過程紀錄下來,將與居民對話、居民生命故事分享、居民參與體驗敲擊產生的聲響、探詢林口曾經的聲音、在地人的回憶等,經過混合、重新剪輯及再製,以一種線上公播的方式展出居民共創的作品。一共有六集的林口社宅廣播,包括「聲音捉迷藏」、「我們在林口的奇幻生活」、「消失的林口」、「合奏吧!3490」、「林口我的家」、「母親與土地」,每個人都可以藉由聆聽,創造個體生命與公眾生命故事的感受、共鳴或新連結。其中,以第六集的「母親與土地」為例,有一位已經進入失智狀態的阿嬤,因為在工作坊上聽到了熟悉的老歌,竟也能夠熟練的跟著播音獨自唱出美妙的歌曲旋律。這些歌聲重返她的孫女的耳裡,雖然熟悉,卻也發覺了她的阿嬤不為人知愛唱歌的一面。

在2022年山頂上的喂喂村— 林口社宅生活節,鄭琬蒨的「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作品轉化為成果展現,將六集廣播結合社宅的六個環境空間,散落在社會住宅的角落,居民可以藉由掃描聆聽點QRCODE,回溯當下的聲音狀態。

在林口社宅D區的聆聽點,記錄下旁邊幼稚園外欄杆高低聲。攝影:漳玨賢

林口社宅居民參與的聲音作品「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可以線上聆聽

從居民個體到社宅周邊到整個林口生活圈的想像,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地域的擴張,使得共享域的邊界不只是限縮於林口社宅,反倒是藉由這座新穎當代美術館,捲入了生活在「林口」這個地方的人們,從走過聆聽、甚或成為創作媒材的一部分,社會住宅公共藝術就是一個歸屬地方、探詢地方、塑造地方的藝術行動。

結論

「駐地五百天:共域戰術鋪出社宅公共藝術」是執行團隊在林口社宅扮演中介角色的觀察紀錄,自2021年疫情正濃時啟動進駐,融合了林口新市鎮的社宅特質,發展出了結合藝術行動、駐地工作的工作方法,嘗試對於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空間性做出更深刻的指認。在社宅公共藝術命題「尋找社會理想居住方案」的挑戰下,本文以空間新秩序為關注核心,聚焦在「共域」的生成發展歷程,藝術家、執行團隊、物業管理單位、社宅管理單位、社宅居民、培力社群等皆是這個「共域」空間的載體,在流動的關係當中,持續生成、打破、再凝聚,而駐地空間「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從原本的物業管理空間範疇,逐漸在藝術行動的設計巧思下,打造了能包容個體生命到社群發展的空間,從有形的軟裝潢開始,卻也支持了許多無形的關係共造過程。「共域」就是在「資源—共享—建制」間的動態生成關係,這些原本空閒的空間「文康室」,逐漸在駐地五百天的戰術實踐過程中,轉向了由公共藝術團隊以民眾交往與藝術家創作為治理原則的場造空間。

藉著空間治理的制度性改革的迸發,尋求能促使建構另種社宅「共活」實踐之方法。這些行動在共同生活的想像與實踐中,摸索出一條屬於林口社會住宅的路。

我們也將持續書寫,期待下一個階段的分享。


參考資料

1 文化部新聞稿,2022/10/6,第八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 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處臺中車站獲頒「卓越獎」

2 「山頂上的喂喂村 林口社宅生活節」為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發酵而成的互動串聯活動,集結駐地藝術家、進駐NPO與居民共創的交流成果,2021年於社宅現地舉辦首場村民市集活動,以生活為關鍵字,以一期一會的方式打造新居住文化。第二屆則以相作伴ㄟ生活「「山頂上的日常派對」林口社宅生活節活動」表達社宅居民在林口相做伴,彼此共伴生活的畫面。延伸閱讀:首場林口社宅生活節!兩日快閃限定:以手作體驗、市集、夜空音樂會等,發酵社宅公共藝術

3 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4 高千惠,2019,《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5 邱俊達,2016,《從當代社群藝術到場造美學》博士論文。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