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青創的地方創生風土學

文:李琪萱
封面圖片來源:玖樓9floor

青創計畫:從都市裡的長期居住租戶開展的社區營造

近幾年台灣吹起了一陣「才藝換宿」的風氣,旅遊民宿、青年旅館紛紛祭出相關企劃,不拘特殊才藝、勞力、文字行銷,讓遊走在各地的旅人能有個展演的舞台,而這些「深度旅遊」使體驗者們與地方產生更多的互動,在換宿的過程中體會到有別於一般旅遊的經驗,在保持對旅遊地的新鮮感與共創的美好回憶之下,使得有些地方更甚者成為了這些旅者們的第二故鄉,屢次回訪帶動當地源源不絕的生機。

在承接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以下簡稱青創計畫)的輔導團隊之前,玖樓曾經在共生公寓「玖樓璞園」中提出長租型的才藝換宿企劃,讓來自各領域的室友願意帶著才藝入住玖樓,為室友帶來不一樣的生活想像。如同玖樓的核心理念「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這些才華洋溢的換宿室友們,不只是住客也彼此提供服務交流,帶給公寓裡的室友們全新的租屋體驗,像是每週固定開設的瑜伽課程、藝術家彩繪的公共空間牆面,換宿室友們用心的經營滴滴點點隨著時間融入到室友們的生活中,成就都市租屋市場中珍貴的光景。

而青創計畫就像是以社宅為基地讓長租戶可以透過興趣與專業,貢獻社區服務與凝聚新興鄰里,從而開展另類的都會型社區營造模式。有別於一般民眾需要抽籤,青創計畫是經由提案遴選獲得入住名額,而青創成為社宅一份子,在負擔著相同租金的條件下,青創們需要於生活空檔中運用自身的專長或興趣,帶給社宅及附近民眾體驗各式各樣的活動及課程,像是社宅內常見的樂齡課程,照顧到社宅內不同年齡層的居民,還有各式各樣的手作體驗,讓大小朋友參與了都能滿載而歸。除此之外,青創們也是社宅中隱形的推手,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建立與周遭單位的聯繫,也藉由各項活動滾動更多的社造種子。除了單方面的辦理回饋活動給居民,更期待與居民的雙向互動,讓社宅及周邊地區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循環圈,例如南港小彎社宅的青創在辦理舞蹈相關的課程時,發現報名參與的民眾竟是隱藏的社交舞高手,青創們便邀請他在下一期的課程中成為其中一環的教學者,讓青創和其他參與民眾也能有學習不同舞種的機會。像這樣彼此間都有高度且良善的密切連結,相信這六年在社宅內的「深度居住」經驗,帶給青創和民眾的絕對不僅僅是短暫寄居經驗中塵封的一隅而已。

小彎社宅青創辦理的舞蹈活動〈Let’s Dance Fun肆舞動〉,邀請參與居民也成為授課的一員。
圖片來源:玖樓9floor

除了青創身份,亦是社宅內的住戶,是在通勤時間與你在同一個電梯間等待開啟一天的夥伴,有別於外部團隊需要花費長期的時間蹲點、觀察、進入社區,青創計畫是由內部打入社宅居民的生活中,跟參與者擁有相似的生活體驗、相同的日常話題,更容易產生身為共同體的認同共感,活動的主辦者也是鄰居,青創與居民建立起的信任關係,打破了都市中冷漠的鄰里藩籬、也建立了鄰里社區的新關係、新想像。青創計畫打破了過往民眾對於社會住宅的刻板印象,也翻轉了社宅在社區中的角色,不再是居民們眼中的鄰避設施。

「居住者以上,定居者未滿」:介於風型與土型人之間的青創戶

在林承毅所著之《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一書中,將帶動地方創生的成員分成兩種類型。「風型人原本並不屬於地方,或與地方有些許距離,但他們受到地方的召喚,從關係人口,進化成為流動創生的行動者;土型人則是我們過往所熟悉的第一線地方實踐者。」兩種類型的成員對地方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有熟悉土地、在地居民並扎實深耕的夥伴打下地方創生的基礎,亦有將資源及流動創新引入在地的夥伴,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為地方帶動更充沛的活力。

依照限於台北市都發局目前規定針對一般戶的社會住宅居住年限為3+3年,青創跟一般戶居民一樣,在六年後就會需要更換住處。在不保證未來居所的情況下,青創這六年間深耕在地,卻可預見的有可能不會久留在地。和許多社宅居民們情況相同,青創戶們處於「居住者以上,定居者未滿」的狀態。

青創戶在社區的定位就像是介於土型人與風型人之間,是居住在此的第一線社區實踐者,社區的大大小小活動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各項公共議題也不吝於發聲、實踐。雖然是跟著落成的社宅一起成為社區的新厝邊,與周邊單位、店家的連結性卻也不亞於當地民眾,他們看似「土到不能再土」,卻也揉和了風型人的特質。鑑於需要經過徵選競爭才能脫穎而出得到入住資格,青創們往往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他們將自身資源、經驗融合於提案中,為社宅、社區引入各方資源,使社區能夠獲取多面的經驗、技術回饋。

居民會流動,凝聚會留下

除此之外,許多青創對社區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他們可能是為生活、理想北漂而來、在加入青創團隊後更認識社區、認識台北;也有可能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為忙碌生活尋覓一個歇腳的小家。他們為著不同的理由加入群體,為著同樣的社區在交流、努力,在地人可以數算著巷弄中飄香數十年的隱藏小店,移居者亦能發現早已融合在生活日常的地方特色。青創團隊就是一個介於風與土之間,卻又融合風與土之利的社造團隊,為社宅及周邊社群帶來了豐沛又異於日常經驗的居住經驗。

莒光青創團隊在培力會上討論共同事務。圖片來源:玖樓9floor

雖然青創在六年後會離開現在居住的社宅,但他們在社宅所做的事情並不會就此終止,除了會有下一梯次的青創團隊交接入住之外,這段期間所創立的大大小小興趣社團、社群是不會隨著人群流動就消失的,也許是在不同的地方維持了連結,也許是有新入住的居民、青創加入,讓社群在社宅內得以被延續保留。以社宅為出發點串連的周邊單位、店家網絡也同樣不會因此消失,建立起來的合作默契及信賴關係,都是在帶動社造集體經驗中最好的紀念,大家開始對社區、對在地感到重視,一起共同為打造更好的居住體驗努力,即使人員稍有流動,這份連結、這份認同也是會被長久留下來的。

住在哪,生活就在哪:都市圈的多點型地方認同

台灣多數都市的租屋特性是非常流動的,租屋族往往會因為生活變動、租屋環境等因素在都市中屢屢搬遷,搬家已成為這些租屋族的日常慣性,然而這樣頻繁的流動,也導致他們產生「在都市流浪」的離散共感,雖然在都市中度過了大半輩子,認同卻始終是遠在他方的故鄉。青創計畫等都市型社造緩解了這樣的流離感,藉由「參與活動」、「認識地方」、「建立連結」、「產生認同」四個步驟,即使可能只是短暫的落腳處,也希望在他們居住的期間可以與在地有良好的互動共鳴。地方認同不一定只能是單一地區或是想像、緬懷在他方的故鄉,無論居住時間長短,只要是對地方有足夠的熱忱及喜愛,人人都可以是「在地人」。這樣子的多點型社區認同也可以讓在城市中游動的異鄉民眾找到屬於「家」的歸屬感,即使一個人在家時,因為可以有效認知到周遭還有支持的人際網絡,而減少獨自流浪的孤寂感。

青創計畫在社宅的擾動是漸進式的,一步一步推進社造的動力以期能讓第一線的青創帶動參與民眾、合作單位一起建立地方認同。第一階段可以藉由舉辦各項大大小小的活動來活化社區,讓居民願意花時間參與社區的活動,將時間投入社區事務成為習慣,對於生活的共同事務、公共議題不再冷漠;而參與活動與青創、其他居民互動,或是與周邊單位、店家合作,亦能產生情感連結,使人際關係亦成為推動居民參與的拉力。第二階段期待能達成雙向互動回饋,居民主動提供知識、技能或是對在地的認識、資源引薦給團隊、其餘一般民眾,讓交流不再是單向的由青創給予,也能拓展社造團隊的限制,將民眾也納入滾動社區的一員。第三階段則是近幾年在推動的跨基地合作,散落於台北市的十一處社宅基地能藉由活動產生串連,打破周遭地區的範圍限制,建立整個台北市的社造網絡,讓青創在年限搬離後,無論是去其他社宅基地或是離開青創身份,也都能繼續播種社造種子在每一處停留的土地上。無論類型是風、是土,居住時間是長、是短,這份「深度居住」的生命經驗都會留存在大家的居住記憶之中,影響曾經參與在計畫中的每一個人對於土地、地方認同的想像,找到自己的「台北不再流浪指南」。

南港小彎社宅居民在入厝趴當天設置的居民留言牆留下對社宅生活的祈願。
圖片來源:小彎青創團隊

土生土長的板橋囡仔aka板橋地縛靈,致力於汲取城市中來自街坊的溫度,雖然身心靈都宅,但是喜歡像地主一樣,靠著雙腳巡視街區,力求發現街道的變化,也著迷身在城市之中的主客體經驗轉換。熱愛土地、關注居住議題,期待社區可以擁有良好的支援系統,讓家的定義不被水泥牆框架。今年因為參與輔導青創計畫的緣故將觸角伸進較陌生的東臺北,找到了生命中不一樣的臺北光景。

11 thoughts on “社宅青創的地方創生風土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