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聲:可編碼的聽覺與感官政治

文:簡旭伸、白豐誠

在各種訊息充滿日常的當代,手機、電腦、報紙、電視等媒體型式傳播著多樣的訊息,經由各種感官進入我們的認知中。不過,長期以來「視覺」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俗話說:「眼見為憑」,就是以視覺作為真理判定的標準,並強調視覺才能進入政治領域公共討論的範疇。本文認為「聲音」也需要認真以對,不應獨尊某種特定感官,要看到多層次感官形成的社會性。

「感官有社會性」乍聽之下頗為弔詭,但只要仔細推敲亦有其道理。其中一個關鍵是,感官不是先於社會或僅只是個人,它會與社會相互交纏,並以不同形式出現在都市的治理手段中。以聽覺為例,「什麼是好的、舒服的聲音?」有可能受到當時社會脈絡影響,而偏好某些音樂型式。或者「怎樣才算噪音?」,即便是同樣分貝數值,在不同時間社會會對聲音大小有不同評價。因此,對感官實踐的監管、調整與改造,便拉扯出一種「感官政治」(Sensorial politics)的場域(可參Davidson & Brash, 2021)。

其實身處漫溢了各種訊息與文本的環境當中,我們也可「閱讀」到聲音隱含的文本。畢竟感官體驗對人的影響力甚大,瀰漫在空氣中的聲音將身體包覆起來,藉由人體感官傳遞社會訊號,使得調控、管理與治理成為可能。因此聲音不只是語音型式的訊息,還包含音量、音質、音色、旋律、頻率等多層次文本,以及相互搭配形成的情感氛圍。而聲音作為一種文本,便可被閱讀、編碼,從而凸顯出其社會意涵。

聲音作為一種治理:從政令宣傳到政戰喊話


「聽覺」在空間中必須先成為一個「可治理」的對象,才有機會被編碼、轉化為治理工具。其中一個關鍵特徵是:廣播播送出來的是「聲音」而非「文字」。在日殖時期識字率(日文)普遍不高的情況下,「廣播不但是能超越空間、年齡、性別、階層與識字程度限制的跨界媒體,同時又是能夠有效推動國語政策、確立殖民權力關係的統治工具」(劉錡豫,2022)藉由廣播,聲音可以具有穿越性的力量,打破了社會的各種邊界,以達到某種統治效果。不過聲音也並非決定性的力量,畢竟1945年日本昭和天皇的「玉音放送」與「終戰詔書」,在台灣也能同步收聽(Ibid., 2022)。

聲音作為一種治理,不僅是對內,也可以當成一種對外「武器」。台灣離島金門上有一處名為北山播音牆的建築,大約3層樓高,向著對岸鋪排了48個揚聲器,並且可以將聲音傳送到25公里以外的地方。早年這些揚聲器是心戰喊話的重要武器,1990以前在金門群島就有四座廣播站,用於向對岸民眾撥放招降、新聞消息與音樂。鄧麗君的名曲《甜蜜蜜》也曾在此播出,且本人也曾到過播音牆向著對岸喊話。

位於金門的北山播音牆(來源:Vivienne, 2019)

這個歷史也變成藝術家創作的題材,例如德國藝術家Augustin Maurs和台灣藝術家楊凱婷、張夏翡和王福瑞,共同策畫了「音波地盤」(Sonic Territories)計畫,重新思考了傳統定義的「領土」(territory)概念(可參Vivienne, 2019)。其中,楊凱婷說她收集島民回憶時發現,當時的人們「被聲音包圍,無處可逃」為了心戰,這些播音牆震耳欲聾的聲音,成為部分島嶼的記憶。

柔音克陽剛:童音與交通事故改善

2022年7月4日,雪山隧道與蘇花改長隧道正式啟用「娃娃音廣播」,藉由當地幼兒園孩子參與錄製的安全宣導,提醒用路人小心注意行車安全(翁正杉,2022)。這些娃娃音廣播有六個版本,平日每小時會交錯2-3次,每逢假日則會增加到4-6次(謝明翰,2022)。在過去的成人女性聲音播報的安全提醒,曾被反應聲音過於陰森,換成孩子聲音,試圖喚起駕駛人注意力,藉由童音讓用路人感到「融化」,紓解交通尖峰時期的煩悶感受,以達到安全駕駛宣導目的。

這種使用童聲的作法在倫敦地鐵上也能看見,因為平均每個月都會有15人在維多利亞車站的電扶梯上跌倒,倫敦地鐵便想到了一種新方法來減少傷害。一位名為Megan的孩子,經過幾次錄音後,她的安全公告廣播傳遍了整個車站。維多利亞車站的乘客表示:「孩子的聲音具有某種獨特性,雖然它沒有成人聲音的權威感,但吸引注意的因素確實有所不同」。倫敦交通局也表示,在這一段時間裡,受傷人數減少了近三分之二。(Ian Hart, 2018)
上面這些公共空間使用聲音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藉由「孩子」這一個特定社會角色,以及捷運場站的音樂與節奏,將聲音的社會屬性與情感氛圍,編碼在特定的治理目標之下,從而達到治理目的。

日常生活:古典音樂的異地旋律

在台灣,有幾首古典音樂一定人人聽過,例如貝多芬的《給愛麗絲》或巴達潔芙絲卡的《少女的祈禱》,因為只要聽到這兩首旋律,就會知道「該倒垃圾了」。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曾說,當初使用這兩首其實都是偶然:

畢恆達老師曾談論過垃圾車音樂的小故事(來源:FB畢恆達)

人們已經對垃圾車的聲音習以為常,甚至有「沒有它不行」的跡象。例如台中市曾在垃圾車的樂聲中加入政令宣導,為了讓宣導聽得清楚,降低了原本旋律的音量,但卻導致民眾忘記倒垃圾。台中市環保局緊急決定,照舊播放《少女的祈禱》,並且只有停車時才進行政令宣導(鐘敏瑜,2017)。音樂與垃圾車的連結,已經融入台灣都市聲景。

垃圾車在都市中會循特定路線按時出現在各角落,可以說是一種「都市旋律」,也是都市新陳代謝的特定「節奏」。人們會預想倒垃圾的時間,並安排自己的活動行程,將倒垃圾納入自己的時空計畫當中。此外,人們也依照這些旋律將各種物質排放到垃圾車上,從裝袋、手提、走動、站立等待到甩手拋擲,這些身體動作頗具舞蹈特質,藉由「倒垃圾」串起一串有組織的身體動作。這些動作搭配著古典樂,可能是不會跳舞的人們(如作者)最接近舞蹈的時刻。在這個意義上,垃圾車的演奏的都市旋律,就不只是音樂本身的聲音特徵,也是都市運作時不同主體的時空計畫與身體動作。

垃圾車撥放古典樂,也曾一度成為國際間討論垃圾處理與資源回收率時,所關注的其中一個社會現象,成為另類台灣文化(ibid., 2017)。等待垃圾車的過程,鄰里間的閒聊,某種程度也維繫了社區意識。所以「倒垃圾」不只是拋擲垃圾,更有重新安頓自我與他者、製造家屋新秩序(變乾淨)、以及社區連結的力量。倒垃圾成為一種地方芭蕾(place-ballet),更成為國際上討論台灣日常文化時的一大特色。

地方芭蕾的比喻,甚至可直接用作影視媒體創作的藝術感來源,搭配古典樂與舞蹈,「藝術化」常民生活(台客劇場 TKstory,2015、2019)。這種作法也一度受到傳統媒體報導的關注。

跳芭蕾舞倒垃圾的行動藝術(來源:三立新聞)

民間抵抗:英國海盜電台與台灣廣播

藉由聲音散發出來的情感氛圍,也不一定如官方治理所想像的那麼順利,現實經常是不如預期,甚至溢出原本治理想像。聲音的穿透力與情緒渲染力,比起文字更加難以掌握。例如2016年,台北市文化局在2018年曾經推行「臺北聲音地景計畫」,這項計畫藉由捷運站驗票閘口、轉乘廣播音樂與警示聲響,打造並凸顯不同捷運站擁有的獨特城市風景與故事。藉由音樂打造「聲音地景」,讓聽覺也成為我們認識都市地景的方式。然文化局長倪重華開始推行捷運進站音樂時,其實也遇到北捷播音設備品質與規格過低的問題,甚至被戲稱為「鬼來電」(郭逸、游蓓茹,2016)。這對於音樂來說是致命的,因為這些低音質單聲道揚聲器,播報出來的是可怕的雜訊與聽不清旋律的怪聲,加深了北捷通勤族上班前的煩躁感,反而招致負面評價。

聲音也可能來自於市民、更游擊的方式出現,例如:在1960年代的英國地下廣播電台。當時是個世界各地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歐美世界仍然瀰漫在戰後復甦的氛圍當中,人們對戰爭、暴力、威權、統治抱有極大的不信任感,徬徨、壓抑的情緒散布在社會當中。英國政府藉由監管播報內容,以及用派發廣播執照的方式,將電台納入管理以加強執法。

當時出現了「海盜廣播」,這是一種來自船舶或固定海上結構的無線電廣播方式,因為在公海上通常能躲避國家執法,藉以規避政府對內容的審查。不過1967年英國頒布《反海盜法》,讓公權力更有機會威脅到這些海上在海上發送電波的基地船。對當時很多聽眾來說,收聽電台就象徵參與在史詩般「解放廣播」(free radio)的抗爭中,市民要把商業電台從政府介入中解放。

Peters(2018)詳細論證了這些海盜電台聲音的情緒氛圍。當時代表性的卡羅琳電台(Radio Caroline)在1964年開播,製播內容大多為大膽前衛的搖滾音樂,且廣受歡迎。這些非法的海盜電台DJ不時使用放蕩不羈的語調、不受禮教約束的字眼,將反叛的聲音向陸地播送。電台說出了人們不敢說的話,提供了人們渴望自由的抒發管道。

「Mi Amigo」號貨船(攝於1974年),上面搭載有中波發射天線,曾作為英國著名地下電台「卡羅琳電台」的基地船。(來源:wikipedia Mi Amigo)

這些海盜廣播電台有特殊的情緒感染力,因為在海洋與船隻的空間中,物體、回音、震動,會創造獨特的含水氣氛(watery atmosphere),DJ、來賓、錄製節目的工作人員與船員等,因為在同一艘船上,共同面對顛簸、危險、艱困的海相以及躲避官方監管船,他們有著共患難的情感、休戚與共的氛圍。在播報過程中,船員之間強烈的友情、各種噱頭、惡作劇帶來的樂趣,都將海上的情緒傳染給陸地上的人們。幾年間,電台經歷了廣播船被扣押、信號被英國政府干擾、Mi Amigo號廣播船沉沒,甚至廣播船Ross Revenge號的船錨也丟失、漂流到英國東南部的古德溫暗沙,還被英國皇家空軍救起,廣播隨後被迫中止。

不過這些聲音帶動的情緒氛圍,具有促成社會行動的效果。因為在Mi Amigo號事故發生時,陸地上的人們也不全然是被動的聽眾,他們以抗議、為船募資、自主宣傳與動員、參與在海洋廣播法案(1967)的活動中,彰顯出聲音情緒氛圍的社會力量。這些海盜電台的歷史背景,也曾改編為電影《海盜電台》(The Boat That Rocked),並於2009年上映。

電影《海盜電波》就是以1960年代英國海盜電台為背景(來源:wiki The Boat That Rocked)

台灣早年的地下電台,也有類似的社會效果。約莫1990年代,經過政府核可的廣播公司大多有黨國色彩,且隨著黨外勢力發展,尚未許可設立的各種地下電台開始興起,製播內容大多以批評時政為主,形成不可小看的政治力量。尤其集中在台灣南部,並以台語播送。隨著之後政治民主化,廣播開放民營,地下廣播電台才逐漸轉型為綜藝、賣藥、歌曲類節目。

音樂藝術季:不只是聽,更要感受

晚近台灣各地音樂藝術季,逐步成為人文藝術的生產平台。「音樂」就是一種經過編碼的聲音型式,藉著這些聲音渲染出某些情緒。無論是歡快、悲傷、反叛、憂鬱、不羈,多層次的情緒會在音樂產製過程中推敲。回顧台灣音樂祭(或早年稱音樂節),還與政治民主化有關。1987年宣布解嚴,水晶唱片於同年主辦「台北新音樂節」,算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的獨立音樂節(Ricardo, 2017)鼓吹台灣本土音樂,以及在地的新音樂型式。在當時,音樂祭不只是現在表面上試圖打造地方文化產業,還隱含著自由解放的政治意涵。

也因此,音樂季就是一種將編碼情緒的聲音結合地方文化的方式。不過,舉辦音樂祭也不免捲入地方政治議題。以高雄的大港開唱為例,韓國瑜市府團隊主政時,大港開唱就曾以「感受不到韓市府支持」為由宣布停辦,而之後陳其邁亦稱:「我擔任高雄市長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恢復大港開唱」,更表示:「大港開唱假如不在大港旁邊唱,怎麼叫大港開唱?」(葛祐豪,2020)。表現出當代獨立音樂盛典與在地空間/地景緊密相連的狀態。

除了政治民主化,也有扣連地方環境議題的音樂祭。高雄大林浦長期以來面臨嚴重的空氣汙染威脅。為了在當地興建工業廠房,開發單位、主管機關舉辦各種公廳會、說明會,商討關於大林浦的遷村議題。人們聽到「大林浦」,直接想到就是遷村,但其實這裡也是在地居民以為家的「家園」。號召群眾看見在地生活與文化的「西南瘋音樂祭」,就是由在地力量發起,藉由音樂認識地方、了解在地文化為核心主張的音樂祭。藉由音樂希望串起感情,不要講到大林浦都是開發、政治利益、賠償金,也能藉此看到地方情感:


在大林蒲,從不缺乏興建工程的公聽會、說明會。但從來都沒有聽過音樂會。在這與世隔絕的工業孤島中,舉辦音樂祭是要為此地注入新的生命力,讓音樂聲響徹整個家園,讓更多人「熟識咱大林蒲的故事」。(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FB)


將一個地方的公聽會、說明會、音樂會並列,其實都是社會場域,並且帶有政治或文化意涵,但是三個場域中聚焦於不同的感官、實踐了不同真理場域、有著不同的權力關係與參與、治理邏輯。

綜合上述的聲音,其背後都編碼了某種治理或社會脈絡,可以作為文本來解讀。不過我們也得承認語言、概念之間的關係經常浮動,以及區分五感(視、聽、嗅、味、觸)可能帶來的侷限性。簡言之,「感官」是體感的,是綜合且整體性的感受,我們藉由複合式的感官相互交融形成感知,那麼也應更重視除了視覺之外的其他感官。

引用文獻

  • 張怡婷、簡旭伸(2021)量體流動與風的時空政治-以大林蒲的空氣污染為例。臺灣人類學刊,19(2):147-188。
  • 鐘敏瑜(2017)「為何一首《給愛麗絲》讓台灣被世界盛讚?平凡垃圾車場景,背後竟是這3大用心」。風傳媒。網址:https://www.storm.mg/lifestyle/238516。取用日期:2021年5月10日。
  • 台客劇場 TKstory (2015, May 12).台客劇場》 美女跳芭蕾倒垃圾 Taiwan Garbage Ballerina by Taiwan Minute.[Video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KgugNboLI。
  • 郭逸、游蓓茹(2016年1月17日)「捷運站音樂品質差 被批『鬼來電』」。自由時報(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53154)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 Vivienne Chow(2019年3月9日)「鄧麗君和心戰牆:金門島上詭異的聲音武器」BBC英倫網。(網址: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cul-47506739)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 台客劇場 TKstory (2019, July 12).台客劇場》用手機怎麼拍專業MV? 垃圾車芭蕾舞電音版!ft. Sony Xperia 1.[Video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q4GLdnRJE。
  • 劉錡豫(2022年6月14日)「【趣味橫生的台美史】現代性的共振:臺灣第一個的廣播藝術講座是什麼?」。典藏ARTouch.com(網址:https://artouch.com/art-views/art-history/content-68377.html)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 翁正杉(2022年7月4日)「全國首推雪隧、蘇花改長隧道內播放『宜蘭娃娃廣播音!』」。宜蘭新聞網,(網址:https://www.travelnews.tw/news/?p=134653)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 謝明翰(2022年7月5日)「雪隧與蘇花改隧道啟用『娃娃音』廣播!希望讓駕駛人『被融化』而提神?」。TVBS地球黃金線(網址:https://cars.tvbs.com.tw/car-news/61857)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 葛祐豪(2020年7月7日)「陳其邁︰如果當選 復辦大港開唱」。自由時報(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384651)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 Ricardo(2017年7月14日)「【解嚴三十】媚俗世界:回顧台灣音樂解嚴30年」關鍵評論網(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1987dml/73190)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 Chang, Y.-T., & S.-S. Chien. (2022) Wind-Human Resonation in A Polluted City: The Case of Dalinpu in Kaohsiung, Taiwan. I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即將發表)
  • Davidson, E., & Brash, J. (2021). Sensorial politic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Politics and Space, 39(6), 1069–1078.
  • Peters, K. (2018) Audio Atmospherics: Listening from Land. In Sound, Space and Society. P. 57~74.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 Ian Hart (2018.07.25) Child voice helps reduce injuries by a third at London tube station. In Safety & Health Practitioner. (https://www.shponline.co.uk/transport-and-pedestrians/childs-voice-helps-reduce-injuries-by-a-third-at-london-tube-station/)取用日期:2022年11月20日。

大學老師,關心島嶼的風、光、濕、溫、空氣與聲音。

博客來骨灰級會員,目前是台大城鄉所碩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