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精神:光復新村如何以合作住宅設計工作營重塑未來願景

文:賴櫻文

以光復新村為基地的合作互助好生活—不只是居住設計工作營是一項大膽且創新的實驗性活動企劃,不僅是主題本身也包括整個工作營形式都在暑期三個月間一路顛坡,謹慎摸索出自己的方向。這次的工作營對於不同的利益關係人都是階段性的成果,因此也希望可以為後來者留下可以參考之工作營紀錄。

從中興新村到光復新村的再起

工作營的開端主要來自於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10年度全學年的規劃實習課程。該年度實習主題為合作住宅,修課同學總共分為六組以各自不同條件之基地進行合作住宅的規劃設計,多數的基地位於北部都市中心與都市的邊陲地帶,不過有個基地比較特別位於中部的非都市地區名為中興新村之國有宿舍群。該組別的規劃成果凸顯一項事實以及背後忽略的問題,也就是以北北基生活圈尤其是當中都市地區作為居住議題的環境條件預設,顯然忽略了居住需求的普遍性乃至於跟城鄉差距產生對話的可能,也限制合作住宅的多元可能想像。因此居住需求與合作住宅種種議題不應只限定在都市地區的預設當中。同樣都是台灣省政府的機關宿舍群,同樣在戰後現代化新市鎮引入的脈絡當中,中興新村與光復新村有若干相似之處。從中興經驗進而拓展到光復新村,在行動網絡的交織下光復新村展開的多元議題匯集成為此次的實驗性活動企劃。

活動來自多元交織的行動網絡

指明清楚本次企劃的行動者及其意向雖然複雜卻實屬必要。這也凸顯本次活動的多元也難能可貴的組成。因為活動本身其實有賴參與的行動者能以豐富的社會組織經驗給予各種資源支持,也有賴在地夥伴所建立的在地社群網絡號召更多物與人進入行動。

作為實質倡議與參與行動推廣合作住宅的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下稱OURs)以及台大城鄉所的師生雖然主要活動都在北部但本次活動依然以輔導且實際工作人員的角色參與本次工作營。OURs近來提出的合作住宅模式,其中之一即是公有建物的活化再利用,尤其是大量早期的眷村與宿舍聚落,是否有機會回歸居住使用,而成為合作住宅的一種可能。台中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下稱友宅社)是工作營主要的在地夥伴之一,受 OURs 啟發而成立的友宅社,一直持續運作尋找合作住宅實踐的可能,但由於合作住宅發展的外在條件不成熟,實踐的進程停滯不前遇到困難,也因此本次活動是進一步的實驗性嘗試。另一個重要的在地夥伴為花園城市發展協會(以下稱花園協會)從2009年前後開始光復新村的文化保存行動,並在登錄文化資產後達到突破性成功,也促成後續台中市接管而成為現今看到青創基地與NGO會議中心等活化。然而近年則因為社會聲量漸失但仍然有高達200多戶的閒置宿舍還未處理而遇到瓶頸。居住或者住宿類型的活化也一直是花園協會想要看到的願景,因此本工作營同樣是花園協會的未來探索。

議題界定:公有聚落、文化資產、合作住宅

由此可見,工作營其實由不同行動者合作打造,彼此之間有匯集的共識卻來自於不同的議題處理再進行的協商與設定。這些議題實際上包括:

  • 可能作為居住需求提供的第三條道路,合作住宅的可能性,包含國有宿舍等公有資產有無可能轉為公私協力之合作住宅。
  • 而居住議題倡議的現場有無可能跳脫原本的都市脈絡,以非都市地區的聚落基地為題討論住宅之公共性。
  • 量體規模如今都十分龐大且坐落於各個地區的聚落型文化資產又是否能調和公共性與文資修復再利用的潛力,跳脫文創園區或博物館的窠臼,達到多方互利。
  • 最後仍要回到光復新村身上,究竟原本作為戰後現代新市鎮典範的住宅聚落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可能回歸到居住使用?

這樣的論述都在行動者協調與共識當中逐步形成,實際上活動辦理非常不容易,因為這並非是由穩定嫻熟的行政機器運作下的產物,諸多環節都在討論之中反覆修正,像是學員的人數、老師的人數、講座課程的內容與時數。本次工作營有許多事務仰賴線上的溝通討論,而跨地區合作更為所有行動者帶來挑戰。此外由於難以捉摸的疫情,在籌備前期我們也確定了縮短活動的實體操作時間轉移到線上進行互動,原本安排的課程講座轉為線上課程,也嘗試拉長了工作營的運作時間讓顯然需要更多時間破冰的線上空間可以運作久一點(圖一)。不會傳染病毒的網路虛擬空間因此成為工作營首要調整與掌握的工具。因為我們必須要處理18位學員以及6位組帶老師時而實體時而虛擬的交會。

圖一、工作營的海報,原本預期招收10人不過由於報名人數超出預期,後來經過討論學員變成18人

時而線上時而線下的疫情期間新玩法

整個工作營結構安排大致上前後銜接由友宅社或是 OURs 主辦的系列活動,活動伊始是友宅社以聚落型文資再利用為主題的線上座談,接著是友宅社成員的願景工作坊,此工作坊的重點在於示範性展現合作住宅當中的參與式規劃,並有具體產出可以讓工作營學員參考。緊接著有三場密集安排在同一個周間的線上課程,每堂課都是一個主題的兩方對話,依序是合作經濟與住宅合作社的基礎概念與台灣困境、合作住宅簡介到國內外公有資產以居住形式再利用案例比較,最後則是田園城市到新市鎮在台灣的發展脈絡以及與現今住宅政策的對話。每一場課程都是為了建立學員的基礎知識,並對於上述工作營議題產生足夠的了解。實際上除了線上課程,我們也利用Googlesite製作工作營的課程網站(圖二),裡面依照主題式分頁提供學員已經整理過的各種資料,例如田園城市、合作住宅、光復新村與中興新村。建立課程網站除了可以讓學員預習以外也是用極低成本先為工作營留下足以公開的紀錄。我們也使用Discord創造網路上的社群,期待透過網路空間的跨域互動為工作營的實體操作暖身。

圖二、為了建立有關於工作營理念的先備知識而開設的課程網站,除了資料連結整理以外,也有定期的活動更新

工作營利用八月底的兩個周末進行實體操作,既然確定了線上輔助實體的工作營模式,也就盡量把實體操作的時間安排在周末進行,讓研究生乃至於社會人士都更有機會參與工作營。第一個周末活動目的主要是以實體的方式認識基地。包括安排以自身為軸度感知空間的走讀,以及由花園協會協助的光復新村導覽。相對於導覽,走讀強調的是以自身感官體會空間,以及當中的物件,進行度量與紀錄,最後繪製地圖(mental mapping)(圖三)。以兩種不同的基地調查活動讓學員可以充分掌握基地現況。此外第一周末也有安排中興新村的導覽,目的是透過脈絡相似但略有不同的兩個宿舍群比較同時彌補光復新村可能缺乏的內容。

C:\Users\yevvan lai\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圖三.jpg
圖三

第二個周末就正式進入到規劃操作的部分,大約在這時候各個小組的組帶老師角色就越顯重要。在一路上操作的過程當中其實組帶老師也受邀自不同的背景,老師們也很需要有共識以決定規劃的階段性成果應該怎麼呈現。可以說組代老師在工作營後期扮演核心領導的角色。第二個周末的三天我們安排三場的討論分享。第一場在第一天早上讓各組學員可以先簡報工作營至今的進度感想。這是為了讓各組開始有團體合作的經驗(之前都還主要是線上且個人的運作),也為了收斂之前的調查結果跟聚焦規畫主題。第二場在第二天下午,目標是讓學員能夠展現初步的規畫結果與其他組進行交流。如果說有大方向要修改也還算來得及(圖四)。最後就是第三天的下午,屬於工作營的成果發表。不過實際上並非最終的發表,因為接續後來的系列活動,在工作營結束三周之後有一個較正式的公開發表,結合座談成為一天的工作坊。公開發表意味著邀請更多可能的利益關係人參加,捲動更多行動者構成網絡,成為一場更為真實的社會行動。

圖四、學員最後一晚在旅館連夜趕工模型,連助教們也一起幫忙了

結論:再一次實驗創新為了理想

在非常有限的操作時間後,學員們提出了令人驚豔的規劃成果。尤其在於不同組別之間的彼此連貫。三組都針對不同的規劃面向深入發展,整體呈現具有時間性,階段推進並建立在扎實調查之下的社區介入策略,最終導向合作住宅的活化再利用規劃(圖五)。以此來看,相信所有參與在這次行動的夥伴都收穫許多,不過以工作營本身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檢討改進的地方。首先由於合作住宅成立的基礎包含意向性社群(intentional conmmunity),因此在未來的使用者需求最好要有具體的生活劇本才能有符合實際的規劃設計。在前期的調查與定位上其實要花上許多時間討論。而作為規劃者,抑或是未來住戶,還是說未來住戶另有其人這樣的問題不論是在台大城鄉所的實習還是這次的工作營都可以見到。根本原因可能還是在於台灣的合作住宅社群太少,住宅作為消費產品的思維根深蒂固。我們難以短時間去理解這樣激進且以共住為出發的團體會是甚麼樣子?

圖五

其次平心而論,本次工作營採用的Googlesite以及Discord都是優異且低成本的網路空間服務(甚至可以說基本免費且相當容易上手的!)卻依然面對數位落差以及網路使用者習慣等問題。而且現今各種軟體社群分眾的情況相當極端,不同軟體宛如不同世界,組帶老師、工作團隊、學員(內部也有世代差異)彼此同在稱作雲端的網路世界中遊走卻又積極劃界。唯有在身體落地的那一刻,才可說是百分之百的互動。這使得第一個周末活動見面以前的成效其實非常不確定。線上互動的流暢可能需要更長久且更有默契的使用經驗。

圖六

最後,雖然工作營已經告一段落但合作住宅的實踐仍然有長遠的路要走,本次活動正如一開頭所說從活動本身以致主題內容都充滿實驗精神,也正如霧峰坑口的歷史過程,走過坑口農事自治村、光復新村、九年一貫試辦等等實驗開創性計畫,期待在本次的工作營嘗試之後,光復新村真的有機會成為公有資產再利用合作住宅的實驗場域,承先啟後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台的住宅政策作出典範。


得了每次回家都很焦慮的病,因此跑來念城鄉所。結果完全沒改善症頭,是不是該去看個醫生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