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社子島合作日常:反思生態社子島都市計畫

文:林俞辰、柳志昀、徐李安、黃偲淳、葉王靖

一、前言

五日節(端午節)前,廟前的半戶外棚寮下聚集了社子島聚落裡的居民,桌上是一盤盤切好的粽子配料:自釀醬油、醬油膏、金鉤蝦、鈕扣菇、豬肉、胡椒、紅蔥頭、圓糯米、干貝、鹹蛋黃、菜圃。聚落內的人一起集資、備料,共同分工合作包了千顆的粽子,準備在五日節的時候拿來拜拜。大夥兒忙進忙出,輪流翻炒著大鐵鍋裡的配料,再手腳俐落的把配料裝進粽葉裡,用棉線綁紮成一串串的粽子。社子島一年的日子裡都充滿著食物的記憶,三日節做粿、冬至搓湯圓。從日常農務勞動到節慶食物,社子島的生活還保有著根植於土地的四季時序感,以及共同勞動、共同分享的生活習慣。

有別於現代化都市裡鄰居互不相識的疏離生活,社子島的合作互助網絡,因禁建而有幸延續至今。當代社會住宅政策,強調公共生活、社區營造與共融互助,社子島的生活在本質上已存在這些精神。然而,在未來生態社子島都市計畫,「進步」的規劃願景中卻只見棋盤式的路網與切開聚落的中央河道。精緻的渲染圖裡,未能見到規劃者對於原有聚落生活的描摹,居民看不見未來生活可以被如何安放,都市計畫與生活世界產生斷裂。

隔著基隆河的洲美,同樣因區段徵收而剷平原有聚落,搬進安置住宅後的年長者被迫重新適應新形態「大樓生活」(丁萱,2019) 。我們認為規劃專業者應重新檢視臺灣現存的區段徵收制度,反思在聚落密集區中的剷平式整體開發。在此次城鄉所實習課中,我們嘗試透過「共融合作住宅」的概念,切入社子島區段徵收議題,提出保有社子島生活時區的開發可能性。接下來的文章,將分享我們從田野調查、都市計畫替代方案擬定,至最後合作住宅設計三個階段。

二、首都生活圈中的社子島時區

沿著延平北路六段一路向北行駛,停在一邊通往高速行駛的洲美快速道路、一邊前往被台北遺忘的社子島的紅綠燈前。隨著號誌的轉換左轉駛入狹長的道路,兩側的風景是矮房、草叢樹木,路口出現小小的廟宇,沿路映入眼前的是政治人物宣傳刊板和不動產廣告。輔以主流媒體形塑的易發生水災火災、環境髒亂、生活品質低落等形象,這些畫面是外人印象中的社子島。走進眾人視為的未竟之地,我們隨著在地居民的腳步展開踏查,看到了不需透過規劃設計建立的合作日常。

穿梭在房與房間的崎嶇小路,在路的盡頭展開的是一片看得到天空的菜園。彈簧床架成了農田籬笆、二手的桌椅沿邊擺放提供居民聊天休憩。在台北都會區中哪裡能尋覓一片菜園,座落在其中的菜寮日復一日進行共餐與共享。我們在社子島的菜寮裡吃到居民親手烹飪的菜餚,旁邊菜園新鮮摘下的蔬果一瞬間變成美食。菜寮里的魚、肉、柴、米、油、鹽、醬、醋、茶,隨人提供、隨人自取,我們大膽地問「這些是居民以物易餐交換的嗎?」。得到的答案是「社子島沒有交換,這是分享。」

在社子島是翻著農民曆過生活,元宵節弄土地公是最廣為人知的在地特色節慶活動。跟著在地居民過一次節慶,就會知道熱鬧和炫目的儀式向來不是重點。聚落內的老、中、青三代傳承合作,扛起土地公出門巡庄。家戶門口擺放供人賞鼓仔燈拿取的零食物資,在一聲聲互道平安快樂中,節慶是社子島民日常團結、合作與分享的展現。

一樣的24小時,在社子島的時間裡總是活得不慌不忙,更是踏實。一樣在台北,社子島的空間裡雖沒有高樓大廈中的物業管理服務,卻能在宗教文化、公共事務、常民活動的空間中體驗濃厚的互助及共享情感。在這裡你只要勇敢開口說閩南話,不論講的好不好,都可以帶走滿滿的在地生活知識和產物。時間、空間、人三者不斷交織互動的社子島,在延續過去傳統聚落生活與通往未來都市開發計畫想像之間活出了屬於自己的時區。合作、分享的精神不知從何而來也不曾散去,要怎麼能在開發的進程中留下可貴的共融合作日常?這些日常是能被輕易復刻或建立的嗎?

三、都市計畫與生活世界斷裂

1963年9月10日葛樂禮颱風襲臺,臺北盆地多處積淹水長達三天三夜。中央與臺北市政府開始檢討大臺北地區防洪策略,針對基隆河、淡水河流域進行整治計畫(構築堤防、疏浚、興建抽水設施、規畫分洪改道),希望解決臺北盆地低窪排水不易的問題。同年(1970 年)臺北市政府公告「陽明山管理局轄區主要計畫案」,明定社子島為限制發展區,就此展開全面禁建的狀態,停止一切建設。自此開始,社子島地區無法依都市計畫相關規範進行建設,須另外評估台北防洪計畫策略再重新擬定,此舉讓原先在民國59年就已被排除在台北市空間計畫的的社子島,處理更加艱難,儼然成為一處「非都市的都市」。於是乎當我們現在踏入社子島,往往能感受此地恍若是個被延宕空間、暫停時間的的平行宇宙,實際上是在這52年來的禁建規定之下,不得不呈現出的獨特樣態。

自納入限制發展區後,先後的12任市長雖各自提出不同的願景,但各個市長不約而同地提出了與實際生活世界落差極大的都市計畫方案,始終無法跟在地居民取得共識與信任。如吳伯雄提出「娛樂區」、黃大洲定義的「都會娛樂區」、陳水扁「第三副都心」、馬英九「遊憩、娛樂、居住兼具」以及郝龍斌的「臺北曼哈頓」,皆因不同因素,遲遲無法完成所有法定程序。現任的柯文哲市長自上任後重新檢討社子島開發議題,決議以「加速開發,儘早解禁」為基礎,達到「佈設基礎公共服務、改善民眾生活品質、落實建築管理、提升居住安全」。2016年柯市府利用i-Voting公民參與投票,以「生態社子島計畫」作為新的推動目標,卻因土地多為私人產權、居民立場對立,讓開發案推展再度陷入停滯。

案件發展至今,生態社子島開發計畫目前已進行到徵收計畫相關審議,區段徵收範圍已有二次專案小組討論。對部分居民來說,市府在都市計畫中提出的美好願景,無法反映聚落的需求,未來將導致本來根植於生活中那些看不見、非正式、日常的人事物與都市計畫之間產生斷裂。生態社子島的想像,以重新打造新的未來做出發,排除了居民原來在此生活的模式。都市計畫何以自此,有許多的原因,包含著政府依循過去開發模式、規劃價值的選擇以及社區韌性不被重視等等,但可以確定的是,社子島作為自清代由漢人移居而生的地方,無論在溪洲底、溪砂尾、浮汕、浮洲的聚落,無論是上庄、下庄,或不同姓氏的家族,無一不期待著生活能有更好的發展,但是何謂更好,以及保有不同的選擇,一直是都市計畫缺少的思考面向。現行的規劃方案未能以社子島時區生活為基礎,將再一次地忽視既有社會文化網絡對在地居民的意義,也讓最基本的生活與都市計畫的距離越來越遠。

四、新的都市計畫想像

「我認識促進會裡A居民呀,但已經很久沒有說話了。」(B居民)

在深入踏查社子島前,我們原本以為自救會與促進會雙方間只有衝突。從居民的談話中才了解到原來社子島的大家都彼此認識,只是因未來的生活想像不盡相同,開發主張相異下才不再有交集。有些人習慣聚落中緊密社會網絡的生活,希望維持居住在聚落中。有些人認為社子島這些年生活環境品質下降,僅需要改善砂石車爭道及垃圾處理場等問題。有些人則考量子孫的未來,嚮往在區段徵收遊戲後轉換資產價值。社子島開發計畫只有採用全區區段徵收開發工具的選擇嗎?剷平規劃拆遷各個聚落再重新給予居住與產業空間有充足公益性與必要性嗎?

社子島無疑需要開發計畫才能脫離禁建陰霾,但問題在於開發工具限制了都市計畫的發展空間,全區區段徵收導致都市計畫無法以保留任何東西的基礎來發展,社子島的所有權人皆只有離開的選擇,導致開發計畫不斷修正仍無法符合各方的期待。然而,若有一個給予所有權人開發方式選擇的替代方案,是否就能打破開發計畫僵持不下的局面呢?

「市府後續將參考內政部『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地區處理方案』,評估研議剔除區段徵收之原則與配套措施,以達成開發不滅村的目標。」(台北市地政局2018.08.03)

這是市政府曾經對社子島居民所作出的承諾,在臺灣其他區段徵收的案例中也都是有例可循。以桃園航空城規模最大。我們認為將社子島聚落剔除於全區區段徵收範圍外能化解目前僵持的局面,將聚落框選出來的目的並非全盤保留聚落,而是給予聚落能再開發的彈性,待後續採用其他開發工具進行開發。

「本案仍有眾多民眾陳情不納入區段徵收範圍,建議市府參酌第1次及本次會議民眾所提9大聚落剔除及不參加區段徵收等相關意見,研議重新檢討原訂定剔除原則,並就經檢討之剔除原則妥與民眾溝通及說明。」(2022.09.28內政部土地徵審議會議紀錄)

我們設想一個「想走的走,想留的留」的核心開發精神,讓想離開聚落參與區段徵收的人,可以換取抵價地或集中安置住宅,而想留在聚落的人,可以就地改建或住進小型安置住宅。離開聚落所有權人的土地與建物轉為公有,有機會由市府規劃為聚落內小型公共設施或安置住宅。選擇留在聚落內的所有權人,同樣需負擔聚落內的公共設施,在重建房屋時,回饋一定的比例的公共設施。

圖1 想走想留核心機制示意圖

因此,我們的替代方案在防洪計畫的基礎下,將社子島未來空間區分為新建區、緩衝區及聚落再發展區。新建區內為區段徵收下重新分配的抵價地、集中式安置住宅及區域型公共設施。而因防洪計畫與公共設施規劃被拆遷的所有權人安置於鄰近原聚落的緩衝區。聚落再發展區中,所有權人依據都市計畫建管規則改建或重建房屋,重建回饋由社區共同評估的公共設施需求(道路、綠地、停車場等)。機制下聚落內轉為公有的土地與建物,規劃為鄰里行公共設施或聚落內小型安置住宅,若規劃為安置住宅將能分攤整體安置計畫下的拆遷家戶。我們預想在政府與重建家戶的共同努力下,逐步開闢的小型公共設施將能提升聚落內的生活環境品質。

圖2社子島未來空間構想示意圖

那聚落內的安置住宅可以有不同於集中式公寓的型態嗎?我們認為公部門應透過公開徵選第三方營運管理聚落內的安置住宅,第三方運營團隊協助媒合安置戶以及想住進社子島的新住戶,並提供穩定租期與合理租金。團隊在運營期間除了負責管理公共空間並經營社區關係,同時培力居住者參與空間運營過程。藉由這樣的機制來降低政府負擔,給予民間在空間使用的彈性,建立聚落中具安置功能的合作住宅,延續社子島居民共享與互助精神。在新都市計畫想像中,不僅能使聚落內所有權人有不同開發方式的選擇之外,亦能釋出新空間讓安置戶與新住戶加入社子島未來的生活中。

圖3 具安置功能的合作住宅空間營運模式

五、延續社子島時區生活

「現在的社子島生活,就是共居最好的實踐。」

對於社子島居民來說,在熟悉的環境裡與熟識的鄰居、親友一起共同生活、分享,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也是這樣對於土地與人之間滿滿的情懷,讓社子島的土會黏人。回到此次城鄉所實習課的操作,我們是實質的利害關係人、或成為特定空間社會處境中的局內人,並與其他成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民主決策,從而進入空間規劃設計的流程。面對真實的社子島開發議題與多方的張力,透過具體的都市計畫擬定策略與建築空間設計,尋求將「社子島時區生活」被帶入未來都市想像的機會。

延續都市計畫議題假設,藉由「想走的走,想留的留」機制,聚落密集區中的土地將發展出不同的空間變化。離開聚落家族的土地與地上物經過評估後,重新設定使用機能,作為聚落內的公共設施,如小型醫療院所、社福照護中心、社區活動中心,或較不堪使用者可拆除留設具滯洪、消防功能的鄰里公園。如評估基地面積可行,則可利用這些散落在聚落內的公共設施用地興建小型、分集中式合作(安置)住宅。以提供不同的利害關係人、無產權、弱勢族群,有更多元的安置選擇可以留在聚落。想留與想走,不再只是有產權者的特權,而是住在社子島的每一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圖4 聚落內公有土地安置住宅規劃圖

為使計畫目標得以達成,我們將基地實地調查、田野訪談、田野觀察過程中發現到的有助於延續「社子島時區生活」的活動空間、空間特質、物件等,初步匯集成35個建築模式語言。透過由大到小尺度的分類,供後續不同尺度的設計中參照。

圖5 模式語言分類

初步擬以溪洲底聚落鄰近歷史建築與聚落信仰中心玄安宮周邊基地A、B兩處,假定兩處基地由市政府依相關建築管理規範,修建、新建地上物,作為聚落密集區內合作(安置)住宅。

基地A臨主要道路,依據都市計畫(聚落安置區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相關設計準則,退縮人行空間、留設街角廣場(公車等候空間),扣除相關負擔公共設施用地比例,新建單棟三層建築。配合基地位置開放性與對外連結性較高之特性,除樓上層做為合作住宅單元以外,一樓空間留設供住戶運營的商業空間(雜貨店),同時也提供半戶外的泡茶聚會空間,維繫與周邊聚落、外部社群之連結。

基地B位於聚落密集區街廓內部,與周邊家戶連結緊密。保留原有現況既有的家族公廳,於一樓內部空間設置社區型公共空間(社區大客廳、社區廚房、共享倉庫),戶外留設菜園、滯洪池、菜寮等開放空間,提供社區居民與合作住宅住戶在日常、節慶活動空間。東側新建單棟四層建物與保留修建之公廳連結,提供不同房型的的住宅單元供安置戶、新住戶租用。

圖6 基地周邊泡泡圖
圖7 垂直關係泡泡圖

我們希望在未來的都市計畫之中除了生活、工作、節慶空間得以延續以外,同時也藉由小尺度的合作(安置)住宅規劃,重新反思現代都市計劃規劃對於現實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圖8 合作住宅空間機能需求與模式語言應用模擬圖

六、結論

我們帶著我們規劃的都市計畫方案,與當初接受訪談的人討論。即便我們希望同時考量,開發後的建築管理與開發前的聚落紋理,讓原有的合作日常可以延續,但仍難以避免的要劃出「什麼可以留、什麼不能留」的價值判准。因此,對真正居住在這裡的居民來說,我們在一張地圖上畫使用分區的動作,即是一種強加於此地的規劃方式,真正的合作並不是直接跳入結果,而是強調共同討論、協作與決策的過程。我們在實習課中提出的方案,僅能作為初步供後續討論的基礎,還需要更多的在地意見回饋。

在這一次實習課中,我們看見主流規劃願景與在地生活日常的斷裂,以及當前臺灣都市計畫工具的限制。如果未來居住政策願景,希望看見的是合作共融的美好生活,規劃者應優先思考的是舊的延續而非新的創造。社子島的合作日常,即是都市計畫應達成的目標。


溪洲底家為一群來自各縣市及不同專業領域的臺大城鄉所研究生,希望透過共融合作住宅的提案,以生活角度重新為社子島找出深植在的的根(roots),並連結在地與大眾社會,創造對話交流的路徑(ro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