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晴、謝舒評、陳冠縈、吳英睿、楊絜媖
紹興社區議題發展至今十餘年,反映了臺灣典型的國有土地上的非正式住居拆遷與安置的難題。2011年它以居民抗爭展開序幕,並因有同情弱勢居民的臺大師生與民間團體出面與校方協商出現轉機。後續在楊泮池校長與柯文哲市長任內簽訂公辦都更,啟動了以社會住宅安置的政策實驗。
2021年11月開始,五名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學生,在黃麗玲教授帶領下,跳脫社會住宅的框架,以合作住宅(cohousing)為方向,透過參與式工作坊,與利害關係人密集互動、來回修正規劃方案,擘劃出未來「紹興生活合作宅」的空間設計與管理營運機制,展現了具有社會正義、環境永續、合作經營等特點的新形態共居模式。
紹興社區反拆遷,將危機化為轉機
紹興社區位於臺北市仁愛路與紹興南街口的街廓,日治時期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附屬醫院教職員的宿舍,到了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紹興社區因鄰近聯勤總部及空軍司令部,成為沒有分配到眷舍的低階軍人與公務員的居處,也在1960年代後吸引無法負擔高額房價的城鄉移民落腳。數十年來,紹興社區建物幾經擴建與易手,形成所謂的「非正式住居」,且居民多為老、病、貧的弱勢群體。
由於紹興社區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校地範圍內,近年來校地開發的壓力與居住權議題碰撞下,引起反拆遷衝突。2010年,臺大為興建新的醫學院教研大樓,計畫收回紹興社區的土地,要求居民在六十日內搬離社區,隔年更對居民提出民事訴訟,要向居民索賠侵占土地的不當得利。在此脈絡下,居民組成「紹興社區拆遷自救會」,透過訴求民意代表等方式,試圖與臺大校方協調。部份臺大師生也注意到此拆遷事件,透過撰寫報導、衝進校慶會場抗議等方式引起社會大眾關注。
2012年,城鄉所師生與社會系、社工系等其他系所學生,組成「紹興社區安置方案研究小組」(後衍生出學生組織「紹興學程」),進入社區進行居民訪視調查,並試圖發展弱勢居民的安置方案,作為校方與社區對話的基礎。在研究小組努力下,校方與社區居民簽署「備忘錄」,校方承諾保障居民的生存權與居住權,將共同擬定具體安置方案。備忘錄簽署後,多數居民也陸續與臺大和解。
2015年,臺北市長柯文哲與臺大校長楊泮池簽署「北市紹興南街基地再生計畫」合作意向書,共同推動「公辦都更」。2016年,臺大提出「紹興南街公辦都更生活實驗村方案」,以能夠兼顧大學教學研究及居住權的「生活實驗村」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2017年,自救會成立社團法人「臺北市紹興權益促進會」,並與臺大簽署「高教創新與社會實驗計畫合作意向書」,現況部份居民先搬至南港基河國宅三期進行中繼安置,待未來完成公辦都更與開發建設後,再搬回紹興南街向臺大租用其中的安置住宅。
小組田野行動
在公辦都更完成前的銜接階段,2021年11月到2022年6月,五名來自建築、景觀、歷史、社會學等背景的臺大城鄉所學生,藉由「環境規劃與設計實習」課程契機,在黃麗玲教授帶領下進入田野,企圖跳脫冷硬的社會住宅框架,以「合作住宅」為核心概念發想「紹興生活合作宅」,為紹興社區居民與未來的申請入住者,打造具有社會正義、環境永續、合作經營等特點的新形態共居模式。
為能更深入認識紹興社區,我們花了數個月進行田野行動。除了實地訪查紹興社區基地,也參訪了現有的社會住宅,並與長期耕耘紹興社區議題的紹興學程及OURs(都市改革組織)合作,透過一系列行動,強化與紹興社區居民間的信賴基礎,例如訪談紹興社區促進會幹部,初步描繪過去紹興社區的鄰里生活樣態;參與居民的租金協商會議與會員大會,了解促進會運作情形與居民對租金問題的憂慮。另辦理工作坊與共餐活動,以遊戲及閒聊的輕鬆氛圍,拉近與居民的關係,並引導居民探索未來紹興生活合作宅可能的空間規劃及自主管理模式。
另外,我們作為紹興居民與臺大醫學院之間的橋樑,為了解臺大醫學院可與居民合作的方式,以及交流未來紹興生活合作宅可能營運方式,至醫學院拜會院長,也與醫學系學生會進行交流。經由交流,院方關切的重點是未來徵選入住的機制應如何訂定及執行,以及醫學院在徵選機制上扮演何種角色。醫學院學生也表示不排除可能成為生活合作宅的新入住者,考量的重點主要會是租金能否負擔。
經由田野行動,我們分析若干紹興生活合作宅的課題與對策,作為後續進行軟硬體規劃設計時的考量重點,也歸納出幾大生活合作宅核心目標:
1.合作共融的鄰里關係:生活合作宅的住戶來自兩個部分,一是預計將搬遷回來的原紹興南街居民, 二則是透過徵選的方式, 尋找對生活合作宅理念有認同感並符合資格身份的住戶,一同共組住宅模式,讓鄰里之間可以彼此互助。
2.自主管理營運:作為生活合作宅的第二願景,住戶與校方等單位共組合作營運組織,一同經營合作住宅。
3.與醫學院合作:生活合作宅鄰近臺大醫院與醫學院,因此可以結合附近的醫療與教學系統,讓生活合作宅與臺大產生互惠關係,創造教學場域及居住的新意象。
生活合作宅住戶徵選機制
生活合作宅作為新型態的居住模式,目前並無具體的規章或法令依據,因此我們參考現有社會住宅的徵選資格,並參照OURs提供的「紹興實驗住宅方案提案」等資料,擬定生活合作宅的徵選與營運機制。在現階段規劃中,生活合作宅共有66戶(兩房型35戶和一房型31戶),其中三分之二會保留給已加入實驗計畫的原紹興居民,三分之一則會開放認同生活合作宅理念的國民申請入住。
申請入住者資格審查主要比照社會住宅規定,像是須為年滿20歲以上的本國人、設籍於臺北或是在此求學工作者等等。申請者須由五種徵選類型中擇一提案,以不同方式帶動社區。評選委員會初期將由原有進行討論決策的「十三人平臺」(包含醫學院、學者、紹興居民等代表)進行篩選,待營運穩健之後,便會交由涵蓋更多住戶代表的「合作營運組織」進行徵選。
租期與租金
關於紹興生活合作宅的租期,原紹興居民在生活合作宅落成後,經審核通過可遷回。他們具有臺大向北市府承租期間的居住權(至多二十年),其資格不得轉讓直系血親,僅配偶可續住。至於申請入住者,我們也希望能盡量不限制過短的租期,以達到更加的合作共居效果,因此不比照社會住宅3+3的租期年限,但每年須提交合作成果報告書,提供評選委員會參考評估是否適合續住。
在租金級距方面,我們以社會住宅的九宮格計算方法為雛形,但不同於社會住宅單純以住戶所得與弱勢身份作為租金的判斷標準,合作住宅更需要住戶相互協助,提供自身專業與能力,因此我們也加入了公共事務參與度計算租金。公共事務參與,除了常見的加入社區合作營運組織或合作小組外,比較特別的一點是,我們認為若兩房型家戶是由青壯年與老年人共組生活的家戶(非血親關係),因負擔年長者照護責任,也應視為對於公共事務有所貢獻。
現階段為因應合作住宅在體制上尚未成熟,還在進行實驗的階段,故租金級距可作為初期推動的推力與鼓勵。目前透過採取類似社會住宅的級距模式,以較為制式的規定與租金級距的方式,期許達到合作共融之效益。待未來生活合作宅的住戶型態成熟,社區營運應可達自發性且有意義地互助互惠,於生活合作宅中達到更高的共享效益。
生活合作宅自治組織系統——合作營運組織、合作小組、合作社
為打造符合原紹興居民、新住戶與醫學院需求的自主管理與合作模式,本小組針對生活合作宅的營運機制進行設計。在營運初期,將透過培力計畫引導居民建立合作模式。藉由合作營運組織與合作小組的協力,能夠有效創造共融互助的生活型態。若能成立紹興合作社,除了對居民生計有所幫助,更有助於生活合作宅永續營運。
「合作營運組織」是生活合作宅最核心的自我管理機制,組成人員包含臺大醫學院、學者、專業團體與居民等各方代表,建立生活合作宅營運的共識、制度,並負責重大的決策。除負責原物管公司的範疇外,還需聯繫、協調各組織之間的事務。
「合作小組」是建立合作共住的關鍵,生活合作宅的共享空間運作的方式、活動的舉辦,都透過居民共組的合作小組決策與執行。原則上居民均有義務參與,共同分擔社區內部活動的運作。目前規劃將合作小組分為菜圃組、共餐組、共享客廳組、社區活動組、合作計畫組等五組,負責不同公共空間的布置、維護以及活動舉辦。
透過訪談我們得知部分的紹興居民有與臺大合作,承攬內部工作的意願,例如:在臺大校園內設餐車。因此我們設想有同樣需求的居民可以透過成立「紹興合作社」,以勞務合作社的名義承攬對外的工作,合作社發展成熟後,甚至可以自主提案與第三方團體互助合作。但合作社的創立並非那麼容易,因此我們建議分階段進行,前期先尋找與合作宅價值觀相近之既有合作社讓居民加入,透過時間、經驗的累積,居民們可以更清楚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及運作模式,以達到社區自組合作社的目標。
生活合作宅與社會住宅最大的不同在於:合作宅更強調共融互助的精神,以及與臺大的「高教實驗計畫」結合。因此期許導入多樣的第三方專業團體協助,發展針對弱勢與高齡居民之社會設計、社區福利與社會經濟之先導型計畫,並研發社區培力的機制與模式。
生活實驗村全區配置
生活合作宅位於整個生活實驗村中心地帶,緊鄰李鎮源故居與社區老樹綠帶,周圍有臺大醫院產業合作區與醫學院教學大樓,能有效與周邊單位相互合作。如與醫材健康產業結合,導入健康智慧住宅概念,或作為醫學院教學、服務學習課程的比鄰基地,使生活合作宅居民實現醫療、教學與居住融合的生活。
在戶外公共空間系統設計上,為整體規劃考量,並有效連結各棟公共設施系統,打造醫療、教學、居住三位一體的生活實驗村,以舖面設計連結D棟與A、C棟空間,除使園區形塑完整服務空間,亦令往來車輛意識進入園區而減緩車速,達人行安全之目的。園區內植栽設計以原有老樹保留為主,輔以開花、落葉樹種,形塑四季變化意象。
生活合作宅樓層規劃
我們以臺大醫學院的都更方案為基礎,並根據居民工作坊成果、社會住宅參訪經驗與國外案例分析,規劃未來生活合作宅公共空間的配置方案。我們沿用一二樓對外招租的商業空間,並期待引入對社區友善之社會企業;三樓社福團體空間以招攬社福團體進駐為原則,但亦得由醫學院自行協調各系所作為社區照顧實驗方案使用。同時,為達成合作住宅之理念,小組微調減少居住單元數量,以增加四樓以上住宅層的公共空間,分布在八樓、九樓和十三樓與頂樓,使空間規劃設計更貼近小組發展出的合作住宅機制。
生活合作宅公共空間規劃設計
我們將每個公共空間以「多功能使用」為主要考量,並定義出各個公共空間的性質,同性質的活動能在同個空間「分時共用」,單一公共空間都能有不同的用途,達成較高的空間效率。並且,將四個公共空間定義為兩大區:靜態與動態公共空間,分別配置在建築的中間層(8、9樓)及頂樓層(13樓、屋頂層)。而所有的公共空間鄰近電梯間,使公共空間較不會在有活動時打擾住戶,也因公共空間位在住戶回家要道,能增進住戶交流的機會。
8樓多功能空間共有三個區域,中島型廚房與餐廳、討論區以及戶外露臺菜圃空間。三個空間都是多功能使用且能互相連通,因此設計可移動的家具,若社區有中大型活動(如節日、學生服務學習、工作坊)時,可以將三個空間室內外連通使用。
9樓社區客廳是社區休閒娛樂、展現社區個性之所在,是能舉辦社區成果展示、卡拉ok、社區分享會、電影放映的多功能客廳。
13樓社區律動空間社區的動態公共空間,提供年長者復健、青壯年健身的需求。設計大空間和可以席地而坐的地板,除了健身外也能上各式的復健、有氧、瑜珈、律動、冥想的課程,與社福團體合作或學生服務學習時,也能在這裡帶年長者做健康操和玩團康遊戲。
頂樓屋頂花園有綠化的植栽和菜圃空間,並設置太陽能板,供給社區部分用電。木棧平臺區設有桌椅,可供居民種菜之餘在此休憩聊天,社區有一些小型活動或聚會也能在屋頂花園進行。
承先啟後
七個月以來,我們作為承先啟後的角色,透過一系列的參與式規劃行動,期盼能更貼近原紹興社區居民與未來申請入住者需求,產出紹興生活合作宅的營運機制與空間規劃設計。未來待公辦都更完成、臺大醫學院找建築師來建設時,便可參考我們提出的較為有機的空間規劃方案,避免落入一般住戶缺乏交集的集合式住宅型態。我們也期盼紹興生活合作宅的機制設計,能引導居民走出非正式住居拆遷的陰影,以「合作住宅」這種新形態共居模式,實現教學、醫療與居住融合的新生活。
紹興社區規劃團隊,團隊成員包含潘晴、謝舒評、陳冠縈、吳英睿、楊絜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