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架流浪記:探討台灣道路的都市設計

文: 鄭采和 (鄭采和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編輯:punkelephant

設計概念: 黃丹怡、鄭采和

台北Open Green專案執行: 鄭采和建築師事務所 (曹記嘉、鄭采和)

台北Open Green維護管理: 李煥中、鄭采和

編輯導言:一組得獎的街道傢俱設計,卻在尋找落地實驗的公共空間過程中處處碰壁。 然碰壁的何僅是設計師與流浪的街道傢俱,更是都市設計在台灣落實的困境。紀錄碰壁的過程,我們希望能(一而再再而三)反省、突顯制度與治理的缺失如何使都市設計專業在台灣無處發揮,公共環境改善緩慢並難以突破困境。
圖: 車架設計的3D列印模型。攝影:曹記嘉。

2019年,旅義台籍設計師黃丹怡與我合作設計一組結合自行車架、座椅及路圍三位一體的街道傢俱,得到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與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舉辦的街道通用設計大賽的金獎。得獎固然喜悅,也鼓勵我們嘗試尋找落實的可能。然真正的考驗才正要展開。 

圖: 自由空間基金會+台灣建築經營協會舉辦的街道通用設計大賽圖面
圖: 現階段的台北市的自行車道路網

我們的設計靈感,來自對日本人行道的觀察:注意到在日本都市的人行道,人們得以連續地、自由自在卻也很有秩序地行走。考量到一來台灣都市街廓基礎深受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影響,二來目前自行車道在台灣的鋪設概念上,採用與日本思維,將自行車道隸屬於人行系統,而非像是荷蘭使用專用道的形式。日本的人行道內,因為容納了自行車道,所以在道路設計上更加注重自行車道和人行道的分權。設計語言上透過清楚的道路標示與舖面的變化,讓自行車騎士不會騎到人行區域內,造成行人的困擾,反之亦然。另外,在鄰近十字路口使用者匯集處,自行車道設計也會提前中斷,誘導自行車騎士下車利用牽騎的方式過馬路。設計形式與材料上,我們採用日本街道上常見的鐵造桿件,設計了一組兼顧自行車架、座椅及路圍的精實桿件,非常適合台灣的狹小人行道使用。它的停車功能除了一般的車輪卡進凹槽之外,在密度較高的街區,也可以用一高一低的停車方式,增加停車數量。除此之外,車架也設計成可雙向使用,以配合不同街區、路型的需求。

圖: 通用自行車架設計圖說
圖: 通用自行車架的設計思維: 斜角以適用台灣窄小的人行道空間
圖: 通用自行車架的設計思維: 通一組車架可以適用不同基地而有不同的自行車停放方法

得獎之後,我們積極詢問北台灣數個公家機關,尋求在街道上落實,或在真實公共空間的實驗的機會。然而長達兩年時間,我們卻在不同的單位間處處碰壁、周旋無果。碰壁的原因,來自台灣的人行道治理牽涉單位與權屬複雜,以台北市為例,人行空間由新建工程處管理、人行道上的植栽由養護工程處管理、停車位隸屬停車管理處、自行車道(或是人行道上劃設自行車道)是交通局的管轄範圍,然後處分違規停車的則是警察機關。單以街道傢俱而言,依照臺北市促進民間參與街道家具設置管理自治條例,街道家具之主管機關為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其延伸之臺北市街道家具廣告物設置準則,街道家具廣告物之管理,依不同性質,事業主管機關分屬交通局、文化局與新聞處。我們的狀況,既不符合民間參與街道傢俱設置之大量設計採購流程,也難以用單一物件申請在權屬複雜的人行空間實驗,卡在得獎固然喜悅,但無人問津的尷尬處境,偶爾我也感到不好意思,不知道怎麼跟年輕的同事說明這樣的窘境,不過這樣的情況卻也讓我越來越飢渴,逢人便問:不曉得有沒有機會落實這組車架?

圖: 通用自行車架的設計思維: 同一個設計概念可以適用於不同的台灣街道尺寸

入選OPEN GREEN 計畫:協調與落實的機會

2021年初,秉著死馬當活馬醫的精神,我們參加了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舉辦的打開綠地(Open Green)計畫。這個實驗性的計畫,為由民間機構及社區單位提出具體的公共空間設計,獲選的團隊,得以透過公部門資源媒合,得到落實的機會。我認為這樣比較新的標案作法,帶了一點開放政府的理想。政府的想法為地方可以整合出想法並向政府提出社區型公共空間的改善方法及維護管理的可能性。我們原本提出四個都市試點向主辦單位提案,分別是國父紀念館捷運站2號出口(僑安地下停車場上方)街角餐廳門口、忠孝敦化捷運站12號出口(龍門廣場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前市民大道上、及民生社區的狹小人行道旁。前三個地點雖然都座落在開放公共空間與交通節點,特別是靠近捷運站出口,原本就有單車停車之需求,理當是非常適合實驗的地點。然因前述空間的主管機關權屬複雜,加上實驗性質的擺放,在缺乏特定機關或特定專案協調支持下,難以得到預算編列或放置許可,最終在委員建議下,將目標轉向鄰里社區尺度的街道。

圖: OPEN GREEN計畫投標圖說: 車架可以適用於台北東區的不同城市角落

進入初選後,我們向擁有高密度自行車人口的民生社區共11位里長「兜售」這個設計概念。原因是民生社區的鄰里尺度完整,騎自行車的人口密度也較其他社區高,也許社區會有較高的能動性嘗試新的設計。在連續被拒絕9次以後,我們獲得兩位里長進一步評估的機會,最終取得富錦里李煥中里長的認同,協助我們協商了里內的公家機關及道路及人行道的不同管轄單位及維管單位。 由於孫啟榕建築師事務所(林瑋、林鈺智)及OURS(都市改革組織)的協助,我們和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取得更流暢的對話;也因位旅居外國的朋友的轉介,我們和台灣城市單車聯盟達成初步默契,進一步推廣自行車騎乘及街道通用設計的理念。這樣的組合,讓我們成功說服評委,成功取得合理的製造經費及施作許可,去落實這個新的點子。

圖: OPEN GREEN 計畫進入初選後,在民生社區富錦內與自行車店家及李煥中里長討論設置的可能性。攝影:林鈺智。

2022年七月, 在公私部門多方協助下,第一組通用車架的打樣品完成,設置在台北民生社區富錦里的三民路166巷,車架座落在馬路上的原設自行車停車格。因原先預定採固定基礎定著於馬路上的方式與Open Green三年試點的合約期程衝突 (原計畫為三年示範及維護管理後遷移),基礎變更為浮動的的鋼構基礎+塑木面層基座,以不破壞原有的瀝青馬路面層及其下方排水設施為原則。

圖: OPEN GREEN計畫驗收當天的團隊照片及居民意見表達。攝影:林鈺智。

落實後的觀察與使用意見回饋

車架施作完成後,在地居民對反應馬路上多出了個設施物感到意外,也有部分居民質疑其設置的必要性,像是新的設計並沒有提供比原本停車量更多的停車位等。大部分居民對車架在造型和美感上的設計表示滿意,但並不習慣密度提高的停車空間,除了建議之後製造還是要把停車間距再拉大點,不要碰到彼此的車比較好;行為上也並沒有照設計建議,將單車緊密的用一高一低的方式停放,導致整體停車數量比原本設想的少。因此里長決定將車架旁邊的兩格機車車格也改成自行車停放處,此卻引來了機車騎士的不諒解,認為停機車的位置被占據,於是里長又去宣導機車可以在同條街上再找其他位置停放,剛開始設置時期的喧鬧才逐漸平息。

後續的社區觀察紀錄則顯示,居民因為不喜歡一上一下停,認為沿人行道側的V行空間也可以停,所以使用了靠近人行道的這一側停放小台自行車,此舉造成路人的困擾並想里長反映。在里長再次宣導使用方式後,小型自行車的使用者開始將車挪到原設計的行人倚靠處的空間停放,使原本設計為提供路人佔座的機能被逐漸排除。觀察車架在真實空間的使用情形,也讓我們認知到設計與使用的落差,以及居民會依照原本習慣去適應新的街道傢俱,一系列的紀錄與觀察,都帶給我們持續改善的回饋 。

圖: 在施作後大約一個月時的使用情況: 左側臨人行道側也被停了自行車而有占用部分人行道的情況。攝影:鄭采和。

碰壁的街道傢俱落實:反應都市設計在台灣的困境

回顧這段自行車架街道傢俱的落實,除了感謝在概念階段,有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及建築經營協會的廣義都市理想及金援支撐,讓我們的設計團隊得以將想法具象化。在後續尋找的落實機會過程中,雖然一開始落在業主、基地、錢三無的窘境下,這促使讓我們不斷對外尋求建議跟工廠打樣的機會,累積了更多對材料的認識。我也意識到,人行道空間被切碎為不同主管機關管轄的窘境,實質反應了都市設計在台灣難以推動落實的根源之一。

我曾經在受眼底城事的訪談中提到:「都市設計需要整合性的視角。以一個街區來說,都市設計師需要理解街區裡的建築類型、基地的生態系統、交通模式,甚至文化、歷史等紋理,理解這些不同面向的事情作為設計的前導,設計的過程則是來回不同尺度、議題間的關係,將設計成果整合成為城市街區的prototype。」

圖: 里長再次宣導使用方式後,小型自行車的使用者開始將車挪到原設計的行人倚靠處的空間停放,使原本設計為提供路人佔座的機能被逐漸排除。攝影:鄭采和。

目前公部門的思維,是將人行道(及上方的自行車道),納入以車行導向為主的交通系統設計,而不是更全面性的都市設計或街廓設計內,這樣會造成住宅的停車場出入口,和人行系統不斷衝突的問題。在一些更先進的國家,則是在開發前期即讓都市設計師先考量到街廓內建築物的可能類型和出入口面向,整合人行(及自行車)系統的設計,讓汽機車的出入口集中,減少和人行系統衝突,讓街道更適合行人行走,小孩子也可以在街邊玩耍,不用擔心被汽車撞到。另外,台灣的沿街小商業比起其他國家更加蓬勃,如何整合商業活動帶來的人流及車行交通系統,也是需要被加強的一環。

落實自行車架街道傢俱的困難,恰恰反應台灣都市設計專業發展的困境,在於街道空間治理的碎化,並缺乏常態性跨局處整合的機會。缺乏連續性尺度的準則,也使空間專業沒有落實的機會,除了較大尺度的開發案被迫進到都市設計審議,不同交通模式(人行、自行車、汽機車)與街道空間如何回應不同需求空間使用者的這一題,在碎化的治理下,幾乎難以有被討論與推動改革的空間。

參與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舉辦的Open Green計畫,並與富錦里合作壯大團隊,在里長的協助下,使我們不再被各個相關管轄單位踢皮球。有了跨局處協調的資源,設計團隊得以與治理單位(們)有相對對等的對話機會,從都市設計及社區的立場來說明設計理念。這個自行車架街道傢俱作為反應都市設計在台灣落實的鏡子,恰恰顯示若以「都市設計」的思考發展整合交通模式與公共空間環境的問題,不僅有機會解決新工處、養工處、停車管理處、交通局各自的問題,並且可能在這些局處之間,提供解決共有問題的契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