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讓自然來照顧自己 – 家山是最好的綠色照護基地

圖文:劉長青、劉筱涵(眾森自然工作室

編按:家裡旁邊的那座山,除了扮演生物棲地及生態串連的角色外,也能作為社區活動交流的場域,但大家或許忽略了家山對於社區及自己而言,是重要的「健康培力站」,是我們維持健康的重要夥伴。因此,第四場的家山走讀共學團別安排來到台東聖母醫院參訪,想從醫院的角度來談家山環境作為健康培力站的可能性。

台東聖母醫院(以下簡稱聖母醫院)位於台東市中心,醫院不大僅有四層樓之建築,卻有近300名員工,大家對於醫院的想像,白色應該是標準色系,但聖母醫院的員工制服是有朝氣的粉紅色,時常可以在台九線或台十一線看到他們的身影。你一定與我一樣好奇,他們怎麼不在醫院裡,在外面都做些什麼?透過這次家山走讀,你會發現台東聖母醫院在做的事情遠遠超過我們對於醫院的想像。

以「人」為中心出發,看見人的基本價值

第一天參訪時,對於台東聖母醫院,公關室藍主任是如此形容:「台東聖母醫院就像是一隻變形蟲,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到哪裡去,別人不做的,我們就去做。」

台東聖母醫院雖然小,但外展服務單位卻非常的多,涵蓋部落廚房、部落送餐、部落健康活力站、聖母健康會館、聖母健康園區及芳心好美館等單位,因此他們不在醫院,就是在前往各單位的路上,台東聖母醫院一直致力成為一間「沒有圍牆的醫院」。

而為什麼會發展出如此多的外展單位,是因為台東縣南北幅員遼闊,卻只有一間區域型醫院、六間地區型醫院,其中四間則位於台東市區,醫療資源不足且分佈極度不均。加上台東縣人口老化嚴重,根據台東縣高齡化概況分析指出,台東縣老年人口比例達 17.46%,相較於全國平均16.07%為高,且多數長者居住於山區部落中,來往一趟醫院就要花費半天甚至一天,大大降低長者就醫意願,因此常積小病而成大疾,這就是台東面臨的問題。但公關室藍主任不灰心,反而堅定的說著:「當他們不能來醫院時,就換我們過去!」

在服務過程中,即便聖母醫院需投入相當高的成本,他們仍願意走出醫院,其驅使的動力始終還是回到「人」本身。很喜歡台東聖母醫院陳良娟院長所說的:「我們把服務延伸到醫院外,是因為醫療應該走出來,看見『人』的需要,我們主要是去『看人』,而不是去『看病』!人的一生,生病的時間很短,生活的時間很長,只要能讓每個人更健康的活著,就是理想的醫療。」

因此聖母醫院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以最基本的送餐作為起點,從一開始每天送出50個便當,到現在一天送出1000多個便當,在狹長的台東地區,設立了9個部落廚房,每年服務32萬人次。聖母醫院深信有了基本的營養滿足,生活有了品質,健康才有保障。面對醫療不足的困境下,醫院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治療病症之外,更應該從預防醫學的角度,積極推廣「促進人能健康的方式」(亦稱健康促進),也是看見人最基本的價值–「健康的活著」。

部落健康廚房、部落送餐地圖(圖片來源:台東聖母醫院)

尋找健康的方式,要回歸自然與土地

活得健康是現代人越趨關注的事情,但「健康」究竟如何得到?或是換句話說,究竟要如何預防疾病纏身?公關室藍主任給出一個很簡單的答案:「病從口入」!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研究指出,至少有35%的癌症是因飲食引起,因此怎麼吃、吃什麼,就是維持健康的關鍵之一。

台東聖母醫院有鑒於部落送餐的經驗,在2008年推動「全方位健康促進中心」計畫時,在聖母醫院旁成立了「聖母健康會館」,會館內除了提供身心靈健康促進相關訊息及課程外,還提供了「全食物、全蔬食」的健康早午餐,把如何透過「吃」來保健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其中特別強調全食物(原型食物),是因為越接近原型食物不特意加工處理,營養價值成分越高。這裡的每一道料理,都來自當地、當季的蔬果,麵包及豆漿也是當天早上現做現磨的,面對吃什麼,聖母醫院從來不馬乎。

然而,在推動全食物健康膳食發現,吃的健康的根本,是來自於土地要健康。尤其是在都市高速發展的近代,土地遭受污染的比例越來越高,要吃到健康無毒的食物日益困難。因此聖母醫院在協助八八風災災後重建工作時,因緣際會在知本租下受災後土地,於2010年打造「聖母健康農莊」,由聖母醫院取得有機認證,並邀請災區居民共同開墾,不只協助修復受災土地,還創造了留鄉之工作機會,積極與部落及小農合作,輔導居民種植安全無毒的健康蔬果,一起經營從土壤到餐桌都要健康的理念。

聖母健康農莊(圖片來源:台東聖母健康農莊官網)

讀到這裡,各位讀者應該與我一樣驚嘆,一間醫院怎麼開啟了餐廳,還經營起醫院底下的農莊,那是因為台東聖母醫院知道,我們以「人」為中心出發,要尋找健康的方式,還是要回歸自然及土地,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向大自然學習,發展綠色照護的可能

在台灣,許多人生病的時候,多數人都會先去看醫生拿藥吃,直接從病痛處治療,盡量將症狀壓制下來。雖然能有立即性的改善效果,但往往會忽略身體想要透過疼通所傳達的警訊。那生病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呢?

藍主任提到一個有趣的例子:「在德國,當人們生病的時候,多數人會選擇先進入森林等自然的環境,因為生病代表著人與自然的頻率產生不同,而多接觸自然是為了讓頻率回歸,增加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病自然就會痊癒,而看醫生吃藥則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而這也是「自然醫學」所主張的理論之一。

西方國家在現代醫療成為主流醫學前,「自然醫學」早已存在於民間各地,主張人的身、心、靈是一個整體彼此相連的,所以通常一個地方生病,往往可能是另外一個地方引起的,類似我們熟悉的中醫,較能全面檢視人的健康狀態。自然醫學也相信人體有一定程度的自療力,並認為自然界具有治療疾病的力量,鼓勵人們減少服用化學藥物,盡量透過自然不具侵犯的治療方式,來改善病況或促進健康。

其中德國的「聖賀德佳」系統,是最廣為人知,且被德國官方認可的自然醫學學派。聖賀德佳是十二世紀德國天主教女修道院院長,從小既有神視能力,某一天受到了先知蒙召,命令她寫你所見,因此完全沒有醫學背景的聖賀德家,卻能撰寫了《大自然的療癒力 – 醫藥書》、《疾病的起因與治療》之二部經典醫學作品,內容描述動植物甚至礦石具有相互對應的治療性關係,主張人可以透過草藥或礦石治療因生活飲食或生活節奏不協調所引起的身體病痛。聖賀德佳所寫的香藥草植物屬性、對應病症等內容,堪稱西方版的本草綱目,是德國醫生愛用的自然醫學寶典,且獲得多次臨床實驗證實其功效。

因此,台東聖母醫院於2018年組織參訪團隊前往德國學習,並於台東火車站附近的「聖母健康園區」引入聖賀德佳香草花園,種植包含魚腥草、檸檬香茅、三葉五加、南非葉、芳香萬壽菊、忍冬等約24種香草植物。這片佔地約7公頃的聖母健康園區,過去是天主教教區台東東區職訓中心,後因職訓人員大幅減少,天主教教區則委託台東聖母醫院規劃,希望發揮聖母醫院的長照專長,及多年來在聖母健康農莊綠色營造的經驗結合聖賀德佳香草知識,將職訓中心轉型成為「高齡友善綠色照護園區」。

左:聖母健康園區內之聖賀德佳香草花園、右:走讀當天香草師帶領採集香草

園區內,由聖母醫院同仁自己栽種香藥草,也因為許多德國溫帶氣候的香草植物在台灣亞熱帶氣候不適合生長,聖母醫院也研究了相近屬性的植物來替代,當天走讀由醫院內的香藥草老師為我們一一解說各類香草的特性、味道,並直接採摘香草,為我們現煮了一壺好喝的香草茶,聖母醫院也會定期採收香藥草製作成不同療效的香藥草茶包,持續推動健康促進的方法。而這座花園平時也能作為高齡長者進行園藝治療的場域,並結合正在營造的療癒森林空間,提供長者更多接觸自然的機會。

採集完現泡香草茶
聖賀德佳花園平時可作為長者園藝治療與自然互動的媒介(圖片來源:台東聖母健康農莊官網)

從阿美族的家山,構築與自然相愛的身心靈

除了在醫院管轄的園區內推動健康促進,聖母醫院在許多部落皆設有部落廚房、健康活力站及部落保健室,這些空間雖說是聖母醫院的外展服務據點,但陳良娟院長卻把這裡視為醫院與部落的學習交流基地,醫院提供健康促進的知識,但同時醫院也向部落學習潛藏在原住民文化裡的綠色照護方式。

其中一個服務據點泰源部落(傳統地名為:阿拉巴灣部落,阿美族)有一句話是這樣說著:「你怎麼對待自己的環境及土地,可以看出你會如何對待自己的母親。」換句話說,當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健康,面對大地之母時又怎麼捨得她受傷。

因此,當我們從這個角度理解大自然與我們的關係時,才知道如何永續的照顧土地。聖母醫院駐點泰源部落社工Wakang則舉例,部落與聖母醫院合作耕種的水稻田,堅持不使用化學肥料傷害大地之母,而是特別去山林裡採好菌來培養「菌水」施肥,而這是源自部落耆老長期在山林觀察到自然智慧:健康的土地及森林是仰賴土壤裡的真菌好朋友來維持,有了菌水長出的稻穗飽滿又豐厚,聖母醫院稱為「恩典米」。他們希望用最貼近自然的方式,讓土地健康,同時也健康我們自己。

泰源部落製作菌水過程(圖片來源:台東聖母醫院Wakang社工簡報)

此外,這次的走讀特別請聖母醫院社工Wakang及部落長者,帶著我們進入泰源部落的家山也是部落的「聖山」走讀,「聖山」基本上只有族裡的人可以進去,這次是花了很多時間詢問長老及巫師,再請巫師確認天氣情況,排除萬難才安排上的行程。

來到家山入口,先由部落長者帶領大家做入山儀式,向大地萬物及祖靈說明我們的來到,入山儀式完,部落的長者就先行往前,沿路尋找中午可以煮食的材料,對部落的人來說,家山是部落的冰箱,裡面存放著大地耕種的食材,沒多久部落媽媽手裡就採了許多月桃,Wakang接著補充:「月桃在阿美族裡視為「生命」,從出生到死亡,都與月桃習習相關,全株植物都有香氣,從莖葉到花果、種子全部都可運用或食用,也是部落愛用的編織素材,古時甚至還曾作為葬品。」除了月桃,當天還採集了黃藤心、木鱉果的葉子,現採現煮能感受土地的原味。

左:部落長著帶領入山儀式、右:部落媽媽沿途採集家山可食植物

而家山同時也是部落的醫藥站,在還沒有現代醫學進入部落前,家山中的藥草,就是最好的良藥,無論是跌打損傷、感冒不舒服都能找到相對應的藥草,例如沿途走讀看到的野生刺五加,是部落又愛又恨的一種藥草,之所以叫刺五加,從身上佈滿著細刺就略知一二,每當族人穿梭於森林當中,常常容易被刺五加劃破衣服,但同時刺五加也是部落族人常食用的保健食品,也被中醫廣泛使用的中藥材,被證實具有免疫調節、健脾補腎等功效。因此在台東聖母醫院推出的香藥草茶包,刺五加從不缺席。

左:Wakang帶領大家認識家山藥草、右:野生刺五加

走讀中特別印象深刻的是,Wakang帶領的石頭活動。我們走讀來到馬武窟溪,Wakang請我們挑選兩顆自己喜歡的石頭,靜下心感受石頭的外型及能量,並與夥伴描述自己喜歡的原因,最後再從中挑選最喜歡的一顆。Wakang解釋最後選擇的石頭,在阿美族裡即是代表自己的靈魂,下山時,我們必須把石頭帶回家才不會讓自己的靈魂留在山裡,避免山上的惡魔跟著我們回家。一開始聽到的時候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據說還真的有人沒有帶石頭回家,最後需要在廟裡收驚。

左:採集石頭並觀察及感受石頭的形狀及能量、右:大家採集各自喜歡的石頭

這個體驗有趣的是在爬山的時候,很容易發現很多很美的樹木花草所構築出的美景,或是抬頭一看有時候也會看到顏色奇特的鳥,但很少會趴在河床,慢慢地端詳著看似一樣卻都不一樣的石頭,你會發現這些石頭都是有生命、有靈魂的。而我們所走的路,所看到的景,甚至是回到市區所用的每個東西,都是經過這麼多的歷練,才變成我們平常覺得「沒什麼特別」的一個場景,這麼一想,就會心懷感激的看待構築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樣東西。或許是我們平常過得太快,忘了自己本來是什麼樣子,而把自己的靈魂一片片的撒落在城市的各處,最後只能把壓力當成自己帶回家。而透過Wakang的引導及聖母醫院所想傳遞,家裡旁邊的那座山,或許就是一個能療癒身心的所在。

在都市裡的「家山」,具有潛力發展綠色照護基地

台東聖母醫院的經驗開啟了我們對於醫院不同的想像,醫院可以不再只是看病的地方,而是能積極推動社區居民健康促進的場域,努力成為一間綠色醫院(Green Hospital)。他們不斷向大自然學習,結合「綠色照護」的長照方式,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推廣運用自然來照顧自己。而這樣的方式,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更為需要。

或許很多人會說台東是因為鄉村田野自然環境都保存得相當完整,有更多接近自然的機會,相對在如台北高度水泥化的城市裡,要親近自然越來越難,何來談綠色照護。

然而,筆者想藉由聖母醫院的案例,與大家一起思考都會地區發展綠色照護的可能性。城市中雖然沒有農田,但仍有大大小小的公園散佈於社區當中,這些公園是重要的社區交流活動空間,未來應讓都市公園化、公園森林化,讓公園可以做為醫院外,社區健康培力及健康促進的的第二站。

此外,有一次與良娟院長聊天的過程中,院長曾提到台東雖然是好山好水自然豐富的地方,但以她長期在台東生活的經驗來看,這些自然對多數民眾來說都是看的到但不易到達的地方,尤其是許多森林步道都在較深山裡。反而在環山圍繞的台北市,距離森林步道走路半小時皆可抵達,這些家裡旁邊的那座山,我們稱為家山,可作為社區健康培力的第三站。

而這些不同大小的公園及延伸進社區中的家山,除了扮演都市中重要的生物棲地及生態串連功能外,是不是有機會建構起城市中社區健康培力網絡,並發揮綠色照護的潛力,需要有更多人的參與及對話。


地景設計師,在自然中找到自己及可能,於是跟隨著山林學習,在人跟自然的關係中,尋找答案。

喜歡了解人性人心的服務設計師。在城市與自然之間走跳,探索最適合人類生活的棲息環境;妄想各種線上和線下的體驗,實驗對人類和自然都更好的服務的可能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