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學,解放生活想像力;參與,則是賦予公民設計城市生活的權力

文:綠交通研究社 王複蓉、曾德平

綠交通研究社是古都台南的公民社團, 2020~2021年間,與台南公共運輸處以「共學合作」形式,針對市區公車路網及站前交通環境等市政議題,引動多場「公民參與共學設計」工作坊,促成交通部門與民眾同堂互動對話。

在生活中研究,在日常行動中累積改變的能量,做點可改變的事

回到最一開始,為什麼我們會成立呢?

「引動公民參與共學」,是我們的行動初衷也是不變的社團目標。

身為小市民的我們,對城市生活環境有些不滿意,在台南社區大學公民學校相識共學,累積了一些城市知識、生活見解以及實踐力,不希望只是空想空談,想要帶起討論,讓城市推進一些改變

我們認同公民社會與民主自由價值,但真正的公民社會與民主,需要公民共學,開展社會想像,理解公共與私人的界線與連結,認知個體的選擇會影響整體 ;  現在的公共生活面貌,其實是所有個體所造就,若需探尋更好的做法與解方,需要市民先有生活見解,體會什麼是對整體較好的永續生活,累積共識,才能成就永續共好的生活。

因此我們開始積極串連小市民的力量,組織公民行動社團,在生活中研究,在日常行動中累積改變的能量,讓民眾感受自己有力量,啟動宜行宜居生活想望,為自己做出選擇,加入這一場一場與自己的未來有關的共學與改變。

如何在嘉義18鄉鎮,引動公民認識永續交通?公民參與工作坊的規劃與思考

「當你有心想做一些好事,整個宇宙都會動員起來協助你」我們也算是這句話的見證者吧!

嘉義縣18鄉鎮人本交通推廣計畫,是我們2022年開展的另一項行動。

本計畫是由嘉義縣政府先盤整18鄉鎮幅員及區域特性,最終聚焦於三個區域辦理公民參與工作坊,分別是:海線中心朴子、中路(鐵支路)民雄及山線中埔,呈現三種地貌及歷史脈絡所演變形成的生活空間環境與交通條件。

以此三個地理區位,我們展開先期活動規畫及道路空間探查,拜訪在地公民社群、區公所及商圈組織等,探尋地方對交通現況的觀感、意識與生活想像,並邀請地方公民社群成為「在地學伴」,參與共學、探討交通解方,擔任「道路觀察體驗」單元的領路及解說人。

「知識分享與模擬實作」單元,則邀約綠交通社的研究夥伴-標線改造台灣路莊哲維及劉冠頡、台灣交通安全協會林志學及成功大學交管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參與研究嘉義多樣的地理及道路交通現況,協同設定三區不同的共學題目並擔任主講。(系列活動規劃如下圖)

共學,解放生活想像力;參與,則是賦予公民設計城市生活的權力

在地公民社群的全程參與,是我們前進社區開辦「公民參與共學綠交通」的價值核心!

一開始就將活動定調為公民共學工作坊,不僅僅是期待社區民眾來「參與」,而是安排誠摯的共學,引動真實情境的理解與交流,重視公民的學習收穫,是我們的基本心意。我們認可公民有決定社區生活方式的權力,但同時也必須設計決策機制,提供公民學習如何參與決策的流程。

朴子共學工作坊有位學員,在分組討論時提到:「平常不會去朴子舊城區,都在新城區生活!」 點出當地人對於新舊區域的觀點,也讓來參與的外地人認知到城市發展中心移動的現況。

回顧這樣的討論內容,能感受到這樣的「本地」與「外地」的交流意義,因為本地人有最實際的生活經驗,但也容易被經驗綁住;外地人較能提出特別的想法,但有時較天馬行空。

透過彼此對話的過程可尋找出當地能往前邁進一步的做法。過程中沒有誰的想法是更為重要的,只要關心在地的發展,就不應再分本地與外地,而是「一起努力,各自貢獻」的合作模式。

就是期許透過共學活動,促成多元立場生活者在學習情境中,理性思辨、交流對話,從生活觀念、交通知識、道路觀察的講解與體會,讓與會共學者逐步打開交通與生活的連結與想像,長出自己的以及社區的未來生活想望。

交流討論需要設計,以自己身為小市民的感覺為出發

希望吸引什麼族群來參與? 如何設定題目,問對問題? 和師資夥伴們多次模擬流程、學習情境的設定及空間安排、互動對話的流程…..都是籌辦共學工作坊的基本功夫與心力。

如何有效引動交流討論並凝聚共識,是籌備工作的核心,工作方法則是轉化世界咖啡館平等輕鬆的公民交流精神,善用情境學習心理及設計思考,仔細規劃共學細節與步驟,逐步引動公民從認識互動、道路觀察體驗、交流生活想像,進而合作規劃社區街道,再收整成為眾人共筆完成的社區交通解方。

而在其中,我們也很在意與會的民眾學習到了什麼! 過往經驗過的公民參與工作坊,多是單方面蒐集民眾想法的規劃取向,當我們規劃工作坊時,也問了自己 :「換作是我,希望活動有甚麼樣的內容?」以自己身為小市民的感覺為出發,換位設想不同區域不同對象應該如何引動共學!

啟動交流討論之前,一定會安排輕鬆身心的互動遊戲,取代令人抗拒的自我介紹,如「你曾經做過或你很認同的跟永續相關的一件事」、「用一句話分享你最近的交通/用路感想」等暖場話題。許多學員都表示:「做過最永續的事是騎Ubike」! 這也呈現了公民對於公共運輸的想像與身體經驗的局限,似乎可推衍源於我們的環境未提供人民發展多樣的移動與生活方式。

道路的設計,如何連結形成我鄉生活?  生活移動觀察體驗與道路模擬設計

每一場工作坊,都會安排移動體驗及道路觀察,讓學員觀察、感受街道,是侷促、不安,還是放心、舒適?這個過程是共學的必修課。

因此在三個區域的工作坊,我們也因地制宜,帶領學員走訪不同的街巷與運輸系統,認識當地的交通議題。

  • 朴子:引領在地人認識轉運站,搭乘連在地人都很少搭乘的幸福巴士進入舊街區,再步行觀察道路與車流,感受公共運輸與步行移動,累積道路空間給人的真實體感經驗;
  • 中埔:帶著學員一起步行穿越社區與公園,模擬小學生的上學行走路線,體檢中埔道路壓力體感指數,探察通學宜行道路及空間規劃的可能做法;
  • 民雄:先搭公車前往近郊,觀察外圍公路與民雄市區道路如何聯繫?又應該如何規劃?由民雄在地店家帶領走過民雄舊街區,認識街道地理變遷,感受民雄市街人車混流的壓力體感。

當學員們走出教室,到馬路上行走,擴展身體感知,感受多元的移動方式時,他們也會開始各自的「移動思考」,有助於在後續的道路空間模擬實作單元中,聚焦交流形成公民版本的在地道路空間規劃設計。

例如民雄共學工作坊,進展到世界咖啡館分組討論階段,在桌長有脈絡及步驟地引動討論下,提到民雄市場附近區域時,某一組成員很快就形成「不需要慢車道」的共識,因在地組員分享市場街區,人、車、攤販多,攤販與停車佔據慢車道,慢車道功能等同消失,而行經的騎士只好騎在快車道上,車速也不快 ; 市場繁忙的特性是時段性(早市、宵夜)的擁塞,某一組員也提出可設置時段性管制四輪車輛,而考量到長輩及多元族群的需求,第一階段可不限制兩輪車輛。

而在中埔共學工作坊,先安排學員們步行移動到頂六國小旁的三岔路口,分組體驗最快與最慢的過馬路方式:平面過馬路組與天橋穿越組,實測發現平面步行過馬路不到30秒,而天橋穿越要花2分鐘;但平面組在穿越到達馬路中間時,卻會發現行人號誌不在視線範圍內,讓人感到恐慌與危機感。

另外在臺18與165共道三岔路口觀察號誌時,因為三個方向的紅綠燈輪放通行時都允許紅燈右轉,沒有行人保障時段,也因此行人需戰戰兢兢跨越馬路。觀察當天就看到一位長輩跟一對親子走在行穿線過馬路,前後卻都有汽機車擦身而過,讓我們看著直呼危險。

帶著這樣的體感與經驗,進入道路模擬設計討論時,臺18與165的三岔路口的改造,就引發全員熱烈討論,特別是在「傳統的郊區道路設計觀念遇上無管制的臨路社區發展,如何進行設計調整」這個議題。在地學伴中埔鄉公所觀光建設課鄧課長,提供了他長期的觀察與經驗,表示因馬路層級與權轄單位的問題,致使改善提案無法由在地處理,加上車流量大,暫無法往道路寬度縮減的方案來推行…..等難題。

對話分享,接力設計

但只靠一場工作坊就期待改變會發生,似乎不切實際,後續還需要在地民眾接力,自主延伸探討宜行宜居生活想像與共識,促進地方政府開展永續運輸及宜行城市遠見。

公民共學工作坊,做為驅動改變的第一步,希望共學成果能在活動結束後持續被看見,疊加更多想法。為此,我們從一開始便設計了能夠留存下來的圖版共筆格式,呈現街區地景與道路實況,圖面內置願景、目標與實際作法,讓閱讀者可以透過圖版認識共學設計規劃脈絡。

各場次共學工作坊之後,都銜接安排 「接力設計對話分享會」,提供無法參與共學工作坊的社區民眾有多元的參與機會,以共學工作坊凝聚的社區道路改造願景圖為基礎,引動與會者將想法繼續疊加上去,累積更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分享會也積極邀請社區發展關係人,如商圈,區公所,里長,議員等地方意見領袖參與,讓公民認真共學凝聚的道路設計方案有機會被看見、持續推行。

各場次社區道路改造願景圖,目前都留給在地夥伴組織,讓他們可以運用這樣的素材延續討論;同時也央請標線改造臺灣路共學研究夥伴,將模擬實作共筆圖轉為電腦圖稿,讓圖面更靠近實務設計階段,用意是幫在地多往前走一步,這樣的作法也讓中埔在地學伴主動徵詢圖檔,預計作為後續與社區溝通及接力研究。

我們雖無法得知最終會落實多少,但從中也可看出這樣的作法確實引起了權責單位的認同與支持。近期我們也收到嘉義縣府內部的邀約,希望能進一步針對縣內道路空間進行討論,實際促成道路設計上的改善。

公部門的正向回饋,能看出公民參與開始發酵;而身為公民組織,更重要的是持續地監督、持續推動公民參與,全民共學推動宜行移居永續生活環境。

市民參與不該是政策的最後一步,而應是起點。

中埔共學工作坊,低壓力的道路low -stress streets 感受與檢視學習單元,在戶外道路觀察體驗之後,回到教室透過圖版交流每個人感受到的道路壓力指數。(紅:高度壓力街區, 藍:中度壓力街區,綠:低度壓力街道)
透過桌長引動,並善用便利貼促進討論,討論過程包括願景交流、目標及作法(道路設計)三層次,透過圖面收整呈現,讓討論過程適合閱讀,並用在後面的對話分享活動。
左圖:各場次社區道路改造共筆設計圖,目前都留給在地夥伴組織,後續推廣運用
右圖:由標線改造臺灣路共學研究夥伴轉為電腦圖稿,讓設計手稿更靠近實務設計階段,用意是幫在地多往前走一步。

一群小市民在台南社大結識共學,因為大家的心裡有一幅生態共榮、宜居宜行的美好圖像,很想實現這幅圖像,樂意入坑為這個與自己相關的美好未來而行動,於是創立綠交通研究社。

並不覺得我們有多厲害,但也不小看自己的力量,以身為關心台灣交通的小市民為行動立足點,串連知識、學習及市政多元端點,連結有共識的交通社群合作拖動公民共學,邀請公民共學永續交通,積極關注市政,研究各種解方,也不忘同步發展溝通方法,以積極的市政協作角度,拜訪政府部門,了解市政進展,提出公民參與共學合作各種可能,

這幾年開辦過超過20場費工費心的公民共學交通工作坊,對象從幼齡學童到高年級資深公民,蠻認真地學習成為交通知識的白話轉譯者,與大眾溝通宜行生活不是奢望,其實是可合作創造的,是生態永續的幸福生活藍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