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尚平 ( 專欄:非寶島指南 )
秩序的另一張臉,弄不好就是單調與無聊。一個剪掉所有毛邊的台灣,可能也就失去生猛的台灣味。
剪毛邊總帶給人一種快感,彷彿世界在掌握中,變得比較有秩序、上軌道,或至少至少,清爽了那麼一點點。
我回想自己青少年時期所受的整套教育,很多時候都在求「去毛邊」,講標準化,好養成一個個循規蹈矩、正直乖巧的好青年。那時的教官會拿尺來量女生頭髮,標準是耳下二公分,超過就得剪掉。當年那些女同學們,會不會都暗自希望有著菩薩般的長耳垂?那是別人幫我們剪掉毛邊的年代。
到了現在,社會非常自由,基本上你愛怎樣就怎樣,但說也奇怪,剪毛邊這事卻並未停歇。就好比智慧手機普及後,大家都瘋自拍、愛修圖,各種APP彈指間就能幫你來個華麗轉身,替你修掉「瑕疵」,不知不覺間也修掉個人特色。有好一陣子,所有網紅美眉看起來都差不多,都有著尖尖的下巴,跟一對不靈不靈有點嚇人的晶亮大眼,可以互為替身而無懸念。你不免納悶,眼前恍若進入一個自剪毛邊的年代,每個美眉都成了自己的教官而不自知?
喜歡剪別人毛邊,當是有權者對規訓的愛好,以自身意志強加於人;自剪毛邊則屬心甘情願,表面上很不同,當事人感受也天差地別,但骨子裡又似有類同處:都偏好簡單明確的規則與一目了然的秩序,也都致力於「驅同」。似乎擔心非如此則難以管控,或未跟上潮流就會離群落伍、無所憑依。也可以說,或許都少了點想像力:畢竟簡明的秩序(或樣板)容易依循,多樣性與個性則較難擬想。
以多樣性為代價換來的「美好秩序」
而實際上,若讓世界自由發展,結果的確常會超乎我們想像,或偏離我們對「秩序」的有限理解,但那樣不好嗎?自然景觀乍看之下就常是有毛邊的,萬物競生,多樣而平衡,不小心卻會被我們認為只是雜亂生長。台灣中低海拔的樹林,就常被稱作「雜木林」,連名稱都帶著貶意,很冤枉。
你若去台北近郊的一些登山步道,沿途常會看到好事者替大家辛苦種上成排花草,意思就是說,自然還不夠好,添上那些花草才更美麗。而你心裡還暗自明白,那雖是對「雜木林」的「改良」,卻也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大家其實更希望眼前就是北海道富良野那種一望無際的花海,那才叫天堂景緻。這應不是我的錯覺:許多人只要一看到花海,腦內啡就自動開始分泌,彷如被Hello Kitty熊抱一樣療癒。那或許是我們長期身處混雜環境後的一種心理代償,無可厚非,但花海的美,畢竟是人為造就,是一種高度簡化的秩序,不應也不會是一種「自然」典範。當年台北花博就錯失一個絕佳機會,忙著複製花海,附和眾人的療癒情結,卻沒花太多力氣引導人們理解自然植被的多樣奧妙,欣賞其中的美。
事情往往如此,許多表面上的美好秩序,都是以多樣性為代價換來的。但社會的實況,正如原野一樣,本就包含許多不同組成份子,夾帶著各種背景與意向,很容易就顯得高高低低不平整。
那中間當然不免交雜錯亂,讓你覺得有毛邊,卻也隱含了生機──毛邊常是活力的副產品,是多樣性的表徵,也是自由意志的出格迸射。表面上的雜駁,許多時候正煥發著生之意趣。因此,剪毛邊這事,雖展現我們積極整頓生活的意圖,卻也可能斲傷了活力。秩序的另一張臉,弄不好就是單調與無聊。絕對的秩序,往往還不如適度的混亂,就像太聽話的小孩也會讓人擔心一樣。
既是主體又像毛邊的東西
以此來看地方特色,一個剪掉所有毛邊的台灣,可能也就失去生猛的台灣味。我們不妨以大家所熟知的夜市為例──夜市基本上就充滿毛邊,一點都不斯文優雅,也很難讓人跟「進步」產生聯想,不免讓許多主政者想要下手整治。但夜市同時卻又是一種究極的輕鬆寫意場域,在那開放的室外環境中,攤販櫛比鱗次,各種聲音氣味伴隨著人潮,加上亮晃晃的燈泡照明,總能挑起一種不羈的熱帶野性,使人興奮,也使人放鬆。你到那裡,讓自己投入人群之中,隨波逐流、即興逛遊,想吃就吃、想走就走,何等恣意飽滿的台式美好人生!
簡單來說,夜市的趣味,即是野性的趣味,你可以改善它,但不要總想著馴化它,因為隨興不羈、甚至毛邊亂竄,正是它的精神所在。若真要「整頓」夜市,思考的重點,或許是如何讓野性與秩序並存,譬如改進衛生、加設公廁與垃圾桶等等,而不是把攤販都集中到室內,排列整齊,再配上優雅招牌與柔和燈光,甚至讓大家都穿上制服,弄得像B版的百貨公司美食街一樣,那樣誰還要去?
剪毛邊更且還隱含了一種判斷上的陷阱,就是假若我們所剪除的毛邊,實際上卻是事物的本體或核心,那不是既尷尬又危險嗎?也就是說,會不會有些東西既是主體,看起來又像毛邊?
我覺得藝術就是最好的例子。藝術這東西很有意思,它在最特出的時候,可說是一種文化的結晶,是無價之寶,很少人會反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藝術卻又像一種毛邊,可有可無,跟吃飯穿衣等等我們認為更根本的事情無關。許多人會覺得一輩子不碰藝術也不會怎樣,你很難說他們錯,但若全然割捨社會生活中這部分,把它們都當成毛邊丟掉,面臨的卻又是一種本體性的損失,文明當場就被掏空一大塊,這就是藝術弔詭的地方。因此,的確有東西既是主體、又像毛邊,那些精神屬性的東西,也多半有類似特點,可別隨意亂剪。
毫不養眼,卻可能透露內在秩序
而表面上雜駁的毛邊現象,也可能恰好反映出某種內在秩序。舉例而言,每天一大清早,台北街邊許多餐廳的門口或騎樓中,都堆放了批發商剛送來的生鮮食材。你會看到一大包一大包鼓脹的塑膠袋,裏頭有成堆的雞腿、豬腳、帶血水的排骨等等,或甚至是連包裝都沒有,整落用層板疊起來的豆腐。時間還早,餐廳員工都還沒來上班,沒有人會去點收,遑論看守。在那幾小時中,那些食材就直接暴露在公共視線中,一點都不美觀,那是我們混雜環境的一部分,也是街頭一種日常。
但你只需想想,就知道這肯定是一種竊賊與老鼠都不太猖獗的環境才可能出現的景象,不是嗎?是相對富足安定的社會才有的毛邊。那裡面有著餐廳與供貨商之間的默契與信任,更有著他們對社會大眾的信心。這毫不養眼的狀態,卻也透露了社會的某種內在秩序,甚至可說是一種美質。
當然,我們的環境已經夠雜夠亂,單從都市角度來說,並不需要鼓吹製造更多毛邊,且最好逐步向秩序靠攏,只需注意不要矯枉過正;但在其他許多方面,近年的台灣,則是一個漸漸願意讓毛邊冒出頭的社會,那卻是好事。
當年那個教官很大的時代,一般人對前途生計的認知也比較保守,父母對兒女的期待,常緊抓著某種安全穩當的模式,希望他們成為醫生、律師、工程師、公務員……不要想東想西、弄些有的沒的(譬如藝術)。同樣的,當時若遇到像藻礁這類東西,無疑也會認為是毛邊,無關緊要,全都鏟掉亦不足惜。但如今,過去的毛邊常被容許浮到檯面,甚至凌駕以前所認為的主體,父母也比較會說,無論兒女想做什麼,他們都願意支持。整體而言,我們對毛邊越來越寬容,同時在許多方面也越來越有秩序。
是的,多樣性與秩序並存,可能才是一種真正的進步指標吧?人們自來總不吝於讚美秩序,因此,為了公平起見,也讓我們一起歌頌毛邊!
—
本文原刊登於新活水網站「毛邊意識」專欄,現經新活水同意轉載。
建築及都市設計背景,以攝影看人間,以文字解析環境。著有攝影書《我在台北放框框》及《表面張力》(合著)。臉書粉絲頁「尚平.街頭攝影 」https://www.facebook.com/Shang2015/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