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東海岸部落旅遊.一起一起.自己自己

文:郭倩如

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內,原住民族人口占比達五成以上,更有部分村落占比達七成以上,使東海岸相對其他國家風景區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其中,阿美族又占超過九成以上的原住民族比例,構成東海岸地方社群基礎;在東海岸,觀光資源幾乎是以部落傳統領域中的人文地景產為基調而開展之發展。

近年,常有人倡議應建構從台灣風土出發的二十四節氣,但實則,對台灣的原住民而言,早就有彙整季風、洋流、星象、土地、季節交互作用的世代經驗性知識,以呈現地方智慧的「夜曆」、「海事曆」、「植物曆」等,並據此開展其祭典儀式、文化材料採集應用,乃至於環境資源的管理。

對於阿美族而言,引用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蔡政良教授「第五道浪之後」的論述架構,在地傳統生態知識、年齡組織經驗、祭典儀式與祖靈觀、社會生態系統、自然資源管理,共同構成阿美族的文化知識體系;部落的環境具有一體性,非能依現代規劃邏輯所謂的土地使用分區來一體看待,這乃因為部落環境智慧的全觀性邏輯,不同於我們今日所熟知的現代土地使用規劃邏輯。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轄區原住民族比例示意圖
圖片來源:行遠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東海岸觀光資源重點景觀風貌參與式設計及示範計畫」

部落旅遊是部落文化復振的行動工具

自20世紀以來,部落文化、傳統規範與知識等,面臨所謂「現代化」治理技術的運作影響而產生結構性的破壞與式微。

近年,「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成為觀光部門的顯學,依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定義:「充分考量目前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影響後,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社區需求的觀光方式。」其不僅強調生態環境、社會文化與地方經濟三面向的平衡,更強調結合地方智慧所進行的管理行動。

東海岸自2005年起開始以「部落慢走慢遊」套裝行程推動部落旅遊,歷經十餘年推動,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部落建立起夥伴關係。

在此時間軸上,東海岸的部落亦同步進行文化復振運動,帶動部落對自身文化歷史、傳統規範、地方知識的田野調查、學習與傳承,乃至於轉譯應用;而其中的年齡階層復振,更是重建部落公共事務決策機制,乃至於成為部落相關事業推展的行動主體。

對於東海岸的部落夥伴們而言,部落發展觀光的初心,乃是作為部落文化復振的策略行動工具,我們曾問過東海岸的部落夥伴們,「對於部落而言,觀光是什麼?」

引用奇美部落夥伴吳明季教授的說法:
「觀光是和奇美部落交朋友。讓遊客成為部落文化與土地的守護者。」

麻荖漏部落夥伴歐孝風則說:「觀光?觀就是光。光就是部落的每一位。把自己擦亮,就如點起小光。一起努力,有如一支火把。部落動起來,就如每一家都點起火把。那時,就必看這光。興起發光吧!」

亦即,對於東海岸的部落夥伴而言,部落發展觀光的初心在於:文化復振、守護土地

東部海岸部落旅遊核心願景:以奇美部落與新社部落為例
圖片來源:行遠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整理自部落夥伴討論/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東部海岸部落永續觀光培力暨示範計畫」

部落藍圖參與式規劃,搭建空間規劃技術與部落環境知識的對話平台

部落的傳統生態知識,就如蔡政良教授於「第五道浪之後」引述國際知名的傳統生態知識學者Fikret Berkes所下的操作性定義:「一種知識、實踐與信仰的複合體,在調適性過程中逐步形成,並透過文化傳承傳遞下來,關於包含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之間,以及他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對於部落而言,傳統生態知識即為其生活方式。

原住民充分地參與其領域內之土地、文化及生活方式發展的決策權利,普遍被國際協定所主張,例如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即有「確認和加強原住民及其社區的角色」目標,強調「承認原住民的價值、傳統知識和資源管理方法,以促進其永續發展」,「應在原住民及其部落積極參與下,將其價值、觀點和知識,納入資源管理及其他可能影響原住民的政策和方案內。」並強調「更加了解原住民與環境有關的知識和管理經驗,並將這些知識應用於當代的發展挑戰」。

「原住民族基本法」肯認原住民對其土地和領域的集體主權、自決權,以及具具有自主決定部落發展方向的權利,「政府應依原住民族意願及環境資源特性,策定原住民族經濟政策,並輔導自然資源之保育及利用,發展其經濟產業。」「政府承認原住民族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原住民族或原住民所有、使用之土地、海域,其回復、取得、處分、計畫、管理及利用等事項,另以法律定之。」「政府應尊重原住民族選擇生活方式、習俗、服飾、社會經濟組織型態、資源利用方式、土地擁有利用與管理模式之權利。」即是在台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進程中,逐步肯認部落環境知識的實踐。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遊憩資源與部落傳統領域分布關聯圖
圖片來源:行遠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東海岸觀光資源重點景觀風貌參與式設計及示範計畫」

承上,部落傳統領域,是部落族人與土地、環境世代互動所累積的土地使用機制,展現部落族人如何在其社會文化體系下,共用、共享、共管環境資源,是部落傳統生態知識形成、並隨著環境調適演進之場域。在東海岸部落旅遊發展路徑上,由於觀光資源規劃與觀光遊憩行為的發生均位於部落的傳統領域中,不僅涉及轄區內的部落權益、更易因觀光遊憩行為與部落生活方式產生相衝突。

以港口部落為例,部落使用的海域範圍北起大灣岬角,南迄秀姑巒溪出海口Lokot島(奚卜蘭島),在計畫管制體系中,多位於「石梯秀姑巒風景特定區計畫」範圍內,同時也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之部門計畫範圍內。在這區域內,是部落日常、年齡階訓練與祭儀所使用的潮間帶、礁石等漁撈採集地;同時在此部落傳統使用領域內,有東海岸知名景點石梯坪遊憩區,以及秀姑巒溪泛舟的秀姑巒溪口。

每年5月份的海祭、7月份的豐年祭期間,部落會插設勸導牌,禁止外人進入漁獵採集行為;而此期間亦為觀光旺季,常有觀光客、外來釣客侵入族人撈捕範圍;而過漁現象亦使港口部落在海祭期間經常面臨漁獲不足之窘境,對於部落海洋文化的傳襲與實踐產生相當大的衝擊[1]

[1] 關於阿美族海洋文化知識的詳盡內容,可參閱蔡政良教授所撰的「第五道浪之後-阿美族水下獵人的海洋知識與傳統海域的保育與管理」。

故在東海岸的部落旅遊規劃時,嘗試以部落傳統領域為思考單元,藉由參與式規劃行動,搭建空間規劃技術與部落文化知識體系的對話平台,以建構以部落為主體的永續旅遊藍圖。

1.運用部落傳統領域地名調查成果,建立環境資源管理與旅遊敘事線的資料庫

阿美族的地名,記錄了部落的歷史記憶、地形特色、資源特色。例如,在都蘭部落的都蘭鼻海灣,有個「macahiway a rial」的地名意為「肚子餓的海」,乃是該海域有強烈的離岸流,具有一定程度的水域活動風險;例如,在比西里岸部落,有個「pinicikayan」的地名意為「跑給海浪追的地方,需在大浪進退之間快跑採集」,意指該處的海洋地形與資源特性;也有地名「Salowasian」,意為「有很多海草之處」,是一種黃色海草,冬末春初時常漂浮在海上,提供同為黃色的飛魚卵保護、讓飛魚在其中產卵;又如,在東河部落的東河舊橋旁,有塊石頭稱「cihomawam」,是東河部落pakalongay在準備晉升進入年齡階級前,必須繞著這顆石頭由三圈後由老人階級中的第二小的階層持刺竹打三下,以象徵成年,須開始承擔部落中的公共事務與婚嫁。

2.指認部落內旅遊發生場域與部落生活、生產、生態場域的重疊處

在部落中,旅遊發生的場域,對部落族人而言,是具有多重使用行為、空間意意的。如上述,石梯坪遊憩區與秀姑巒溪出海口,是港口部落海祭、豐年祭、脫聖出漁的區域,在祭儀期間是禁止女性、外人進入的;在此區,也同時是族人日常採集傳習部落知識的場域。但同時,也是網美、遊客在石梯坪遊憩區單背山打卡、親子在潮間帶戲水的區域。又如,都蘭鼻是傳說中部落祖先登陸之地,也是部落海祭場域,但也成為遊客尋幽、在海祭屋綁張吊床放空之地。

依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之永續旅遊目的地準則,關於遊客在文化景點與自然景點的管理,為重要議題;對經營旅遊的部落而言,需同步指認「旅遊發生的場域」,與「部落生活/採集/文化場域」兩者重疊之處。

3.滾動共識,以形成部落永續的旅遊藍圖

承上兩個行動,進一步盤點部落永續旅遊資源及所涉議題、部落經營需求,包括:物質/非物質文化資產盤點、環境知識田調紀錄整理、部落祭儀及場域指認、部落採集生產區域指認,並將此歸納為「不可干擾的區域」、「文化傳承的點線面場域」、「生活採集的區域」、「傳統技藝資源」、「生態區域」、「部落記憶場域」等圖層並嘗試進行調圖;此外,從部落經營需求出發,討論資源共管、地產地銷營運、遊客動線與迴避區域…等議題;藉由系統性的盤點與討論之後,與部落夥伴建立觀光資源應用與管理的共識。而這些討論的主體,必須是以部落夥伴為核心連結利益關係人,甚至是以部落年齡階級為討論主體與其運作機制為平台。

部落旅遊藍圖:以新社部落為例
圖片來源:行遠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整理自部落夥伴討論/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111-112年東部海岸永續觀光培力暨綠色旅遊示範計畫」

空間專業者的行動反思:期許成為「身體在前面的人」

「圖上畫畫,牆上掛掛」,是外界也是空間規劃專業自我的嘲諷之語。

部落長輩常會說:「身體在前面,講話在後面」。

對所謂的「空間專業者」而言,進入田野、學習與理解地方傳統生態知識,成為「身體在前」的實踐者,對於受西方空間規劃設計訓練的所謂「空間專業者」而言,是在進行部落相關議題規劃時的必要。


本文的成型,感謝一起且持續自己的水璉部落夥伴、磯崎部落夥伴、高山部落夥伴、新社部落夥伴、貓公部落夥伴、奇美部落夥伴、港口部落夥伴、靜浦部落夥伴、美山部落夥伴、比西里岸部落夥伴、麻荖漏部落夥伴、東河部落夥伴、隆昌部落夥伴、都蘭部落夥伴,以及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有人。

·
頁首照片版權:行遠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111-112年東部海岸永續觀光培力暨綠色旅遊示範計畫」

行遠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中興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近年與團隊、東海岸部落夥伴、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持續以參與式規劃共同推動東海岸的部落旅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