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淺山相遇:走進約翰.湯姆生的影像現場,體驗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

文:莊曉萍、郭博勝

眼眸深邃,單手抱著嬰孩在懷,畫面中央一名女性站在一爿竹編厝前,正面對著攝影師似乎毫不畏懼。站在鏡頭前的是蘇格蘭籍攝影師湯姆生(John Thomson),跟隨馬雅各醫師(Dr. James L. Maxwell)走進臺南、高雄淺山,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近一個月旅行,為19世紀末的臺灣留下珍貴地景與人群影像。

2021年由文化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推動的「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計畫,故事要從這批影像說起。

19世紀末開港通商,東-西方人群交會的府城東方山崗

1860年,臺灣因中英天津條約簽訂,開啟基隆、淡水、打狗等港口,外國海關人員、貿易商、傳教士可合法進入臺灣。當時蘇格蘭長老基督教會,在中國東南沿海廈門等地已有傳教據點。1865年,甫在廈門受訓完成的馬雅各醫師在打狗港上岸後、評估臺灣府為南臺之核心,故選擇在府城五條港的看西街設立醫療佈道所。然而,向府城漢人傳教過程並不順利,挖眼作藥的流言四起,醫療所也遭眾人丟石攻擊。

1865年12月,馬雅各醫師在安平海關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陪同下,造訪府城東方淺山的岡仔林、木柵聚落,深受當地平埔族人的歡迎。部分族人似乎聯想到了先祖曾受荷蘭人統治的經驗,甚至以「紅毛親戚」稱來訪的必麒麟一行人。友善的接待開啟了蘇格蘭長老教會向平埔族群傳教的契機(萬榮華,2022)。

後來馬雅各醫師在旗后、府城重啟醫療佈道所,並同時經營臺灣中南部淺山的三大教區:府城東方山崗教區(木柵、左鎮西拉雅族群)、中部山地教會(中部巴宰族群)、嘉南平原教會(白河、嘉義等地的西拉雅族群與洪雅族群),奠定中南部長老教會的宣教基礎。

19世紀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區分布圖,《福爾摩沙島宣教成功之紀錄》,1889年。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2.006.0080
橘色範圍與本計畫範圍相關,由本團隊後製加註。 

1871年4月,同為蘇格蘭人的攝影師湯姆生(John Thomson)從廈門乘船,在打狗港上岸後,隨馬雅各醫師走進淺山教區。沿途過程中馬雅各醫師一面旅行、一面為當地人看病;湯姆生則以文字與影像紀錄臺南左鎮到高雄內門木柵、杉林、甲仙、六龜一帶風土人情:

「婦女們蓄著濃密的深褐色或黑色頭髮,她們把頭髮從前額向後梳成一束,然後將長長的髮束和一條紅布交纏,整束頭髮壓向左鬢、繞過眉毛,就像條頭飾,最後牢牢地固定在腦後。這種簡單的髮型非常引人注目,和她們橄欖光澤的肌膚相得益彰」(游永福,2019)。

〈南部福爾摩沙地圖〉(Sketch Map of Southern Formosa),由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1837-1921)繪製,1873年出版於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此圖記載1871年英國攝影師John Thomson與傳教士馬雅各醫師James L. Maxwell走訪台南與高雄淺山的路線。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館藏號2003.015.0100臺史博館藏編號2002.006.0121。 

「尋找湯姆生」:探尋影像現場的游永福先生

湯姆生回國後,陸續出版了三篇撰述此次旅行的文章,然而這批照片與湯姆生的旅行事蹟則直到1980年代中後才透過多本翻譯書籍回到臺灣(游永福,2019)。

2001年,甲仙文史工作者游永福先生意外翻閱《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一書,遇見了湯姆生鏡頭下的19世紀甲仙埔,自此被吸入了歷史現場。自此之後的過往近20年間,游永福先生與甲仙愛鄉協會、旗美社區大學、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等夥伴,以湯姆生的攝影、手繪地圖和旅行描述為基礎,細緻比對山水輪廓,展開「尋找湯姆生」的旅程。

游永福先生與夥伴們,除了看見莫拉克風災後的白雲仙谷,重現湯姆生鏡頭下的自然面貌;亦透過姓氏拼音、山脈與房舍地景,找到了接待湯姆生一行人的荖濃大武壠族黃姓家族。眾人追查影像的歷程不僅促成荖濃黃家後人,藉由影像述說自己故事的契機,也讓路徑西側的西拉雅木柵部落族人開始追尋影像中的「木柵人」。

高雄甲仙普門書店游永福先生的〈尋找 湯姆生:1871年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紀錄了他與湯姆生照片相遇後,引發的追尋與踏查過程。
圖片來源:遠足文化(2019)。 

契機:以「文化路徑」為概念的社會發展計畫

1984年歐洲理事會提出「歐洲理事會文化路徑計畫」,目標在於透過戰爭、貿易、宗教等敘事主題,引導人群進入歐洲歷史遺產網絡中。藉由跨越地理疆界,在同一歐盟的框架下,達到跨族群、文化的深度多元交流,

2016年文化部參考歐盟的經驗,提出建構「臺灣文化路徑」政策,希望以文化治理角度推動文化保存與整合推廣工作。2020年的《臺灣文化路徑推動社會發展計畫》更以以「糖業」、「礦業」、「林業」、「水文化」與「多元族群」為題開展試行路徑計畫,

奠基過往游永福先生與南方在地社區大學夥伴們的踏查,以及近年來實踐大學、成功大學「惡地協作」(https://cobadlands.blogspot.com/)等USR團隊的參與,逐漸形成此條所謂的「湯姆生.馬雅各路徑」。2022年起,接下重任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延伸,以「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為題,希望翻轉視角、重新觀看這一條在帝國主義背景下、充滿異國凝視的旅行路徑。

Co(箍)Story(故事) – 串聯關係網絡,擴展多元視角之書寫與詮釋

不同於國內其他四條文化路徑,包含糖、礦、林業與水文化,是以實體、產業遺構為基礎。「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的特殊性,在於其敘事主題材料來自於旅行記述、地景影像、部落口傳記憶等「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在這樣的認識下,臺史博以1871年移動路線為基礎,並擴展時間與地域的向度,由內而外讓在地人說自己的故事。受委託執行本計畫的「原典創思規劃顧問公司」,

於是在臺史博「數位創新中心」的楊仙妃研究員、石文誠副研究員的指導下,以「多元視角在地書寫」、「在地關係網絡串聯」、「文化路徑經營情境:Co(箍)Story(故事)線上下整合策展培力」等活動,將路徑周圍的教會、學校、社區等夥伴「箍」(khoo)起來。

本條路徑總長超過40公里,系列工作坊邀請對象從臺南市左鎮區,一路至高雄市內門區、杉林區、甲仙區到六龜區的沿線社群,辦理5場次文化路徑聯盟會議,凝聚願景共識。而6場次的「多元視角在地書寫」工作坊,包含「基督信仰」、「環境永續與族群文化」、「樟腦林業」、「唱自己的歌」、「手工技藝」、「民俗食物與風土食物」等六大主題,嘗試以既有研究史料為引信,燃起在地生活對話,讓專業者、路徑成員共創多元視角的在地故事。

「在地關係網絡串聯」工作坊活動影像。來源:「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藝文勞務採購案成果報告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 

勿忘影中人 – 當木柵西拉雅人遇見基督 

「我問我爸爸『我們祖籍在哪裡』,爸爸說:『書上寫福建,但我們不是。』當時我迷惑了,心想我們不是,那我們是從哪裡來?,爸爸說:『我們應該是平埔』,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出現這句話,所以我開始找我是誰。」李蕙琪說。

高雄內門木柵部落集穡室工坊主持人、西拉雅族人李蕙琪(Makidkid Tavali)在「多元視角在地書寫-唱自己的歌」的分享現場,回顧部落傳統歌謠紀錄與新創之路,初心源自於追尋自己是誰,就像植物沒有根會活不下去,人沒有根就無法往前走。具音樂專長的李蕙琪,除了成立家族合唱團,長年參與社區工作的她,近年從田野調查、木柵教會會籍資料中,嘗試找到湯姆生影像中「木柵人」身世。其中一位36歲木柵男,竟與丈夫先祖戴返的境遇有高度相似,爬梳越深,李蕙琪越發看見自己作為木柵西拉雅族人的驕傲。

「多元視角在地書寫-唱自己的歌」,高雄內門木柵部落的西拉雅Family合唱團演唱其創作的族語歌謠。來源:「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藝文勞務採購案成果報告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 

復刻記憶 – 找回歷史現場的荖濃大武壠人

湯姆生影像中的「荖濃捕魚團體」,成員或站或蹲,手裡還拿著煙斗。「荖濃文化工作室」的韋騰雅、黃照霙、潘少頤等夥伴,將照片放大再放大,讓大武壠族耆老劉潘鳳英阿姨仔細端詳,意外喚醒阿姨的職人魂,說什麼都要把兒時記憶中老人家的竹菸斗做出來。2020年起,鳳英阿姨開始跟著一夥年輕人尋回部落老工藝。

在2022年「多元視角在地書寫-環境永續與族群文化」工作坊中,鳳英阿姨以部落植物與傳統料理達人引路,與部落獵人潘平勝阿公帶領學員踏溯可能是荖濃捕魚團體紀錄場景,在歷史現場「直瀨溪」與學員共同扮演一日荖濃人留影。

工作坊中同場交流的還有左鎮與木柵西拉雅族人、小林部落大武壠族人、甲仙獵人,大家用自己淺山生活經驗為名片,交換在地植物、狩獵工具的傳統名稱,讓湯姆生的溪澗影像不只是平面照片,彷若重回拍攝當下,多了許多鏡頭之外鮮活動態。這些主題工作坊故事已收錄於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2.0平台」,線上典藏之餘,也讓在地故事有機會向外發酵,吸引更多人認識多元族群文化路徑。

「多元視角在地書寫-環境永續與族群文化」工作坊,劉潘鳳英阿姨在介紹大武壠民俗植物「齒草」的應用情境;獵人潘平勝阿公展示竹製「魚笱」的使用方式。
來源:「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藝文勞務採購案成果報告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 

跟著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走進南部淺山

早在19世紀馬雅各與湯姆生造訪之前,這條位居高山與平原交界、府城與打狗生活圈的文化路徑,已是當地平埔族群「新港社」、「芒仔芒社」等社群貿易與通婚之路,然而隨著語言與文化式微,曾經活躍於歷史舞台的平埔族人漸漸隱身在你我身旁。

適逢2022年西拉雅族正名成功,「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的推動更具時代意義。我們期待這條路徑能成為當代旅人走進歷史現場遇見族人的起點,不只是看見1871年被攝影凝結的時空;在鏡頭之外,當地原住民族群的生活軌跡、進入殖民視野的山林物產,以及長久不被社會看見的平埔族群正名歷程,是認識臺灣多元族群文化必須閱讀的延伸議題。

回應1984年「歐洲文化路徑」在促進人群相遇、跨文化理解與跨域連結精神;2023年五月起,臺史博將以「走.徑—臺灣人群故事路展示/講演/體驗/行動計畫」持續推動這條以「人群移動」為主題的多元族群文化路徑。我們仍然會懷抱初心,深化去年度此條路徑上眾多夥伴們協作下所累積的路徑故事,從基督信仰、物產貿易、自然地景敘事主題繼續前行,期待未來更多朋友能與我們在路徑上相遇。

左為1871年湯姆生影像「荖濃漁獵團體」(取自威爾康圖書館Wellcome Library); 
右為2022年「多元視角在地書寫-環境永續與族群文化」邀請與會者穿戴大武壠族服飾與工具,在歷史現場以拍立得留念。 

——————

延伸閱讀:

1. 多元視角在地書寫工作坊成果系列影片:https://reurl.cc/GX7K5D

2. 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台-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成果:

◇宗教:https://curation.culture.tw/curation/public?id=205

◇狩獵文化:https://curation.culture.tw/curation/public?id=206

◇手工技藝:https://curation.culture.tw/curation/public?id=211

◇樟腦林業:https://curation.culture.tw/curation/public?id=239

◇聲音:https://curation.culture.tw/curation/public?id=438

◇風土飲食:https://curation.culture.tw/curation/public?id=440

——————

參考文獻:

  1. 游永福(2019)。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新北:遠足文化。
  2.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22)。「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藝文勞務採購案成果報告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委託。
  3. 萬榮華(2022)。傳揚祂旨意 : 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1847-1947(楊雅婷、黃楷君譯)。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原著出版年:1947)
  4. 陳玉萍等(2013)。看見平埔: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臺南市:臺灣歷史博物館。
  5. John Thomson(1871)。木柵女與嬰孩、荖濃漁獵團體等,取自:Wellcome Collection. https://wellcomecollection.org/search/works?query=Formosa+%5BTaiwan%5D&page=6

誤入空間規劃的傳播人,喜歡在街上遊蕩,學習規劃的路上。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研究員/環境規劃師。
畢業於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喜歡在冬天的時候游泳、夏天的時候泡湯。從事廣義的參與式規劃與設計工作,並在過程中嘗試創造各種「相遇」的機會,讓多元的知識與經驗能夠彼此交匯與對話。因充滿種種不確定性,工作中常覺的又累(在每個當下)、又好玩(回過頭看的話)。認為自我與地方,一直尚未完成、永遠有新的可能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