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設計工作坊:我們如何討論街道的實驗之路

文:zining
圖:眼底城事編輯室

自2022年底開始,眼底的編輯群與標線改造台灣路、台灣交通安全協會,開啟了城市規劃與交通專業兩者跨界的討論,不只是關於專題文章的書寫,也策劃了一場實體工作坊,我們想嘗試以公民參與的方式,邀請大眾來一同討論街道。

但街道可以如何開啟討論?街道的設計如何讓一般大眾理解與有感呢?這大概是前期規劃時我們放在心裡的問題意識。

當我們討論一條街:街巷需鑲嵌在其街區環境之中

每一個路口或街道的狀態,是鑲嵌在其週邊的土地使用、人與車流的方向/目的之中。因此在討論的初期,我們設定了一個區域的街廓作為討論範圍,先走訪觀察問題,也在地區社團發布調查,了解使用者在這個區域用路時所遇到的最大難題與問題街道。

市政府北邊的紅框線為本次研究區域

而本次的研究區域(如上圖紅框線)正位於信義計畫區的北邊,相較於信義計畫區內已明確設定的人行道、退縮空地,有良好的步行環境,這一區是戰後發展至今的步登公寓街景,除了外圍的主要道路,內部主要是8-12米左右的巷道,有部分劃設標線型人行道。但也因臨近信義計畫區,巷弄間有著豐沛的商業活力,許多的餐飲、髮藝、咖啡店在此開業,每到午晚餐的時段吸引眾多工作人口來此覓食,近年更形成永吉路30巷的美食商圈。但人潮眾多的永吉路30巷,卻也有不少的車流、人車爭道的景象在尖峰時段越發顯著。

人車混雜的30巷,有部分的標線型人行道,但仍有阻礙物或佔用的狀況

我們認為,永吉路30巷正是台灣目前眾多住商混合使用的12米街道縮影,相較於主次要道路大多已設有人行道,目前12米的街巷大多僅劃設標線型人行道,但30巷的狀況是,有貨車上下貨的臨停需求、外送的機車臨停等佔用標線型人行道的情況,有眾多的使用者需求之下,我們對於這條街道是否有不同的想像?

永吉路30巷應是穿越型的道路、還是能安心步行的美食巷

路網結構圖為本團隊分析,都市計畫的主要動線為黑色路徑,紫色路徑為目前指示牌的引導路線,但車流量最大的仍為紅色路徑(永吉路30巷)

在前期的地方調查中,我們觀察到永吉路30巷的車流來自於串連信義計畫區(信義快速道路)至市民快速道路的捷徑,若以區域路網架構來看,主次要道路的動線,松仁路的車流都應是由松信路做南北向的連接,不過目前也引導由忠孝東路五段215巷作為上市民大道高架的替代,但實際上若是由松仁路往北的方向,其實直接穿越永吉路30巷是最為快捷的路徑。即使目前已在上下班尖峰時刻有禁止左轉的管制,但松仁路與永吉路30巷的路徑仍為大多數行車路徑的首選。

這是過去都市計畫路網規劃時產生的bug,從上位都市計畫的角度來解,需要長期的規劃,如松仁路是否應接通永吉路30巷(拓寬)、或有更理想的路網銜接解方。但以研究區域的土地使用與環境來看,其實內部的土地使用多為住宅區,我們認為應維持其住宅社區街巷的紋理,降低穿越性車流對於街道帶來的車行影響,會是貼近現況環境的方向。

因此關於30巷的定位,以及地方社區的使用需求,在內部的討論中,我們有了第一輪的討論與定向。

街道設計工作坊:喚起彼此對街道的感知,人人都可以畫馬路!

在工作坊的活動規劃上,先安排了講師簡介道路設計的基本概念、再帶著學員現勘觀察永吉路30巷,最後一起回到桌上,討論彼此的觀察、進而練習畫出適宜的街道配置與標線。

實地走訪街道,是最快速且直接認識環境的一種方式。講師也能同步帶出街道環境的問題,如巷弄內常見的「30」是什麼?是這條巷子的速限,可是經過的車子速度只有30公里嗎?如果一條巷子筆直又寬,那其實反而是讓駕駛者會不自覺的加快速度通過;又如巷內路口處有許多的黃網格線,但卻仍有許多車輛會暫停於上,路口卻沒有畫上行穿線,行人要如何過馬路?而標線型人行道上也有著變電箱、店家的水桶雜物、不連續的介面體驗。

回到工作坊的桌面上,講師讓學員們分享彼此對這段街道的觀察,以及其適合的定位,這也緊扣著前述我們討論過的方向,學員們觀察到這是個充滿活力的商業街、街邊有許多的飲料店、紅豆餅、豆花店,大部分的購物與用餐是行人、也有部分的外送騎士,也有本身居住在這的居民表示,用餐時段其實人潮量是很大的,但大量的車流也讓行人難以過路口、或是要越過許多違停、阻礙走到車道上與車並行。

接著我們攤開大圖,請學員們重新設想這段12米的街道應該要如何分配人與車的空間。現況兩側僅有約1米的標線型人行道顯然與需求不符、也缺少臨停卸貨的空間,同時大家也思考著如何能避免穿越型的車流通過,講師也準備了策略小卡,提示可以採用如減速平台、人行道外推、蛇形巷等設計策略,或是路口處做路面抬升與相異鋪面,讓駕駛能意識到他開進了一個不同道路性質的區域而提高注意力、並降低車速。

因此最後三組所討論出的方案,都傾向分配更多的人行空間,更能維持這條巷道的行人安全與活力,同時降低車流量的策略,也建議能調整為單行道,並運用路口抬升讓行人步行可連續、也提醒車行降速,並設計略為蜿蜒的蛇形巷,結合避車彎可讓店家上下貨物、也提供暫時臨停購物的車位。

下而上的動員倡議:由標線到實體、逐步才能改善成真

其實討論過程中,每個人都從其用路的經驗中提出疑問與建議,有的人在意自行車的路徑、有人提問是否能夠將這段改造為徒步區、但也有人認為住商混合的狀態下、停車仍是重要的需求,而最終大家都在試著能維繫各種使用者的均衡,如人行、車道、停車、綠帶、甚至也有設想了社區的小廣場。

而講師們也運用其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其實透過標線先將街道空間做重新的分配,將合理的空間配置畫上,後續才有機會將之實體化。所有的工程都需要經費與時間,而目前台灣的街道配置可以說99%都並不正確,過寬的車道、未畫道路邊線、沒有實體人行道、過大的路口物理區等等問題,若是要全部的檢討與改善,恐怕也沒有這麼多的工程經費來實現。

因此現階段透過標線改造先畫上正確且合理的街道設計,是促成道路環境改變的第一步。

活動最後,三位講師也與我們分享了當日的觀察與心得。

冠頡:「我們在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把心裡最理想的樣貌畫出來,第二張圖再畫一個大家會接受的方案,雖然可以有好幾張折衷的方案,但一定要先丟出最理想的方案,因為如果只給妥協的方案,政府就會以為只要做到這樣就可以了,當他以為這是最好的時候,就不會再進步了。

多把一些理想的東西、丟到別人的腦中!

志學:「雖然在道路上大家會有自己的視點跟堅持,可是實際上大家在討論的時候還是會想到這個道路是多重的使用者,會嘗試去平衡大家的需求,不是一面倒,我覺得這是公部門的挑戰。」

重點還是希望大家可以講出來,大家真的在乎道路上是有很多不同的使用者,希望道路也不是只有服務特定的使用者,讓政府可以接收到這種多元的聲音,讓政府知道道路可以怎麼樣設計。

哲維:「我們的地上寫了很多”慢“,可是每個人對慢的定義都不一樣,但透過工程,我們讓路變窄、就會有視覺上的壓力,讓路變得難走、就能夠引導車流去適當的地方。」

改善需要分階段,我比較務實一點,會分短中長期,一步一步來。希望大家站出來支持,如果都是反對者站出來的時候,政府就會覺得這是沒有用的、就不要做了,希望大家多多發聲,才能成為公部門的後盾。

街道設計工作坊之後,我們期待開展出更多討論街道的方法。從車本到人本的典範轉移,不只在專業界,更應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開展出來。

本次工作坊感謝所有學員一起交流分享,以及來參與的倡議夥伴:
公民幫推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
都市運輸觀點 Opinion of Urban Transit
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

三位講師:
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 林志學
標線改造台灣路團隊 莊哲維、劉冠頡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