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道路開發經常令環境產生變動,影響植物生長。掌理千里國道的行政院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這幾年著重於恢復生態環境,2019年出版《路死誰守—高速公路護生指南》整理道路生態議題、研擬降低動物路殺可行對策,今(2023)年再推出《植地友生—高速公路植生指南》,力圖使國道不只具備交通功能,更兼具優美的景觀,化身重要綠色建設。
開路生態功課嚴峻 經營綠帶空間國道也是綠色基盤
每到花開時節,民眾行經國道,沿途令人驚豔的景觀,雖只匆匆一瞥,卻已留下深刻動人印象。例如,行經國1基隆、國3木柵路段及關西服務區時,山櫻花隨風搖曳的身影;或國3新竹路段的台灣欒樹、國3南投至林內路段的無患子等,都能讓人感受到國路沿途的生命力。
近年,高公局在道路開發思維上,逐漸轉變為尊重自然、與環境共存。開路雖能帶來便利,卻也必須面對嚴峻的生物多樣性挑戰,例如棲地破碎化、道路致死(Roadkill)、邊坡綠帶外來種入侵等議題。
高公局坦言,外來入侵植物導致環境劣化,向來是國道養護工作的一道難題。由於植生綠化工程在回復過程,會歷經一段為期不短的土壤裸露期,能夠適應乾硬、土壤劣化的外來種植物時常趁虛而入,甚至擴大面積、快速生長,會拉長原生植物重返、適應棲地的時間,養護成本也隨之攀升。
但國道獨特的空間,如範圍內的路堤、路塹(溝)的邊坡環境、高架橋下空間、交流道、分隔島、服務區綠地,以及較鬱閉的林地等,都具備生態棲地、循環代謝或承洪韌性等潛力。這些綠帶空間若能經營管理好,將帶來無窮好處。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長趙興華於今年出版的《植地友生—高速公路植生指南》序文寫道:「國道惡劣的植生環境對於植物生長充滿挑戰……透過國道沿線植生綠化,提供用路人在行車之餘能有賞心悅目的感受並同時兼顧生態環境。」書中介紹國道建設如何融入環境、因應氣候變遷的努力和策略,同時提供國道沿線常見的適生樹種與圖鑑,供各界參考。
本書著眼於「綠色基盤」(Green Infrastructure)的概念,這是將自然資源視為一個完整的網絡系統,須正常代謝也能循環利用,架構上是串聯具相同功能的生態節點,營造一個可維繫生物多樣性,並支持生態系統服務運作的環境。這個概念也適用於都市環境中的綠色基礎建設,如公園綠地、生態草溝、人工濕地及綠屋頂等。
國道中的綠帶空間,就具備綠色基盤的潛力。然而,這些綠帶空間在施工過程中,大多經歷刨除、整地或再造等工程,也因此與原始環境出現巨大差異,除了土壤、水份及光照等基本條件改變之外,也因道路硬體結構或排水設施的設計,產生不同的環境條件,因此在植栽上也須跟著調整。
120種植物圖鑑 圖文並茂一目了然
高公局自2008年起,為瞭解國道周邊的植物組成,投入國道植物資源調查,至今已記錄到1097種維管束植物,其中有761種是原生植物,約占七成。進一步調查歷年到2016年國道栽植植物種類,約283種,原生植物約100種。其中以相思樹最多,其次為樟樹、台灣楝樹(苦楝)、香楠、土密樹等。
國道栽植的原生樹種數量前20名,不乏大眾耳熟能詳的樹種,如無患子、台灣欒樹、九芎、楓香、水黃皮、茄苳、黃連木、光臘樹、羅氏鹽膚木等。
高公局累積多年的植物資源調查、國道植栽資料以及文獻建議意見,也訪查市場原生植栽苗源情形,推選出227種的國道適生植物,除了綠美化國道,也期待生態的縫補、串聯與共榮共生。
本書最後一章〈植地友生〉即為其中120種植物圖鑑,內容包括植物重要特徵辨識圖片,以及科屬名、特性等文字描述。頁緣標示植物的生長型態,分為喬木、灌木、木質藤本、草本四類。並以圖表顯示物候及養護資料,如展葉、落葉、開花、結果期間,以及光線、水分、抗逆境等資訊。
為避免東樹西種、南樹北種,造成島內外來種的窘境,高公局參考已故台大森林系名譽教授蘇鴻傑1985年出版的《台灣天然林氣候與植群之研究III地理氣候區之劃分》,將台灣劃分為七個生態氣候區,書中標示國道經過的氣候區有東北區、西北區、中西區、西南區等四區,植栽樹種建議也會依據地理氣候區而不同。
國道致力原生植物保育 苗木來源有待栽培
雖然國道沿途植栽逐漸以原生樹種為栽植的優先考量,不過,缺乏原生植物大量苗栽,甚至找不到育苗場、培苗無法銜接公共工程需要等問題,都有待克服。
此外,民眾期待道路兩旁能營造優美的景觀,然而,能適應平地環境又具備樹型優美、花開得美等條件的原生樹種屈指可數。像是大眾喜愛、又能適應平地的杜鵑,台灣原生種有稀有種「烏來杜鵑」,除了侷限分布,育苗栽培更是困難重重。因此,平地能看到的仍以園藝種平戶杜鵑為主。
此外。國道為保障用路人安全,於主線旁金屬護欄外推5公尺範圍不種植喬木,以作為樹木枝條生長之緩衝空間,因此不會影響行車。
原生苗木╳公共工程 秘訣是栽植時期搭配工期
近年來,公共工程植生綠化規定使用原生植物,而成為原生植物採購大宗。然而工程設計未考慮、不熟悉原生植物生長速度,使得園藝業者培苗無法銜接公共工程的需要,而讓工程單位留下原生植物難用、挫敗連連的印象。
但也有配合成功的案例。比如2021年,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與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在華隆護岸清除外來種、種回原生植物的合作經驗。首先,幾個政府部門在公共工程之始,即將原生植物的栽植時期搭配工期思考。例如施工期半年,往前推估育苗時間;完工時,培育的苗木也長大、適合出栽到工地。如此搭配才能符合彼此的需求。
其次,公共工程只求滿足原生樹種的條件,基本上不挑樹種。花蓮林管處主動提供植物特性的資訊與育苗對策,幫助工程人員了解、掌握物種特性,使得原生植物保育事半功倍。舉例來說,主動提供河灘地適性植物名單,便能以濱溪植物替代隨機挑選的原生植物。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國道也能成為綠色基盤 高公局《植地友生》沿線常見樹種全紀錄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