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瑞茂、賴婷鈴、張月霞
「一條路徑,五個提案」:城市的時間形狀
從環境觀察開始,透過描繪將物件轉變成為地方。這是一個城市形成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城市的過程。透過走讀而進行這5個提案的研究,每次分組彙報都是在城市地圖上進行討論,我們發現這樣的作法,提供學生能再次地對焦在空間指認與關係的機會,並且強化了中山路作為一個城市環境的整體性與架構性。地圖不只是註記地點的工具,同時也盤整了空間範圍內的問題與資源,記錄了學生的發現,也描繪了城市可能作為之處以及種種可能的未來。關於未來,城市發展的機制不只是由公部門動員資源的策略性作為,更重要的是來自生活世界的自主性組織的戰術提案,在這個積極的地圖繪製的過程中,預視了城市可能的未來景貌。
工作坊中,每個小組需要完成一份企劃書、一份簡報以及4張A0大小的展示版面,透過這些資料來進行提案的說明。以下提案是依據各組完成的企劃書與簡報資料,同時參照教師在工作坊的教學筆記,彙整而成的內容。
提案一:「不讓風情淡化:淡水中山路再規劃」
在這個段落中,一組同學使用地圖整理路邊觀察到的現象,作為整體討論的基礎。他們將觀察到的有關中山路的資訊分成3個地圖圖層(Layer)進行描述(見圖4)。第一個圖層是物件,指的是中山路沿線所看到的路邊生活物件,被稱為「新奇之物」,這些物件偶然的棄置,非常個別化的存在。其種種挪用與轉用的生活軌跡,更多是在法律的境界線上的移動,而延展了可以容納生活的使用空間。第二個圖層是行為,指的是在巷口或大型建築物(公有建築與商場建築)的出入口觀察到的現象,例如沒有引導作用的無障礙空間成為生活習慣中的一部分。第三個圖層是系統與地點,道路兩側的公車站,固定的公車站在不同地點上的干擾作用,除了上下車之外,還有公車接近時如劇場般的匆忙而紛亂的情境。
中山路被稱為一條「普通街道」,沒有特別吸引人注目的視覺焦點建築物,所以透過無數次的街道空間拆除與增加的過程,以及生活物件互動留下的物理軌跡,逐漸發展階段性的平衡狀態。以「路上觀察學」作為起點的「步行敘述」(Walking Narratives),是對於陷於拼貼狀態的街道美學的重要修補策略。正如黃冠閔於《什麼是城市?》(Qu’est-Ce Qu’une Ville?)一書的推薦序中所說:「都市景觀不再是美醜判斷的問題而已,更是感性生活中身體感在各種細節中的無盡協商。」在真實空間中的行走而不是地圖上的閱讀,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公車站牌成為通勤者回家的起點,因此它們是生活路徑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系統性實體,公車亭不能只是被當作任意擺放在人行道上的純粹物件,它們的設置需要考量可否便利行走,或是不能影響設置地方的完整使用。在中山路的舊街區路段,人行道是嚴重不足以供人行走,甚至還將公車站牌的柱子設在車道上。
提案二:「昇活:一座真正的城市從地平線緩緩升起–公共生活的展望(生活基礎設施)」
一位工作坊學生在活動中心所進行的觀察中寫下了如下的紀錄文字:「老爺爺現獨自一人住,所以他覺得可以接觸人群是很好的,讓自己在人群之中有地方待著,這並不是指圖書館帶給他的歸屬感,而是公共空間給予人們交流的機會。」
這顯示了公共空間在社區生活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對於老人來說,方便接近公共空間是一個重要的條件,而這個公共空間在社區生活網絡中,僅僅需要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到達。可能一開始只是因為有運動器材或是參加活動,老人才知道社區有這樣的地方,可以接觸到其他人。在生活世界中,公共空間不僅僅是一個建築物,還是連續生活路徑上的停歇點。有時候,人們不一定要參加什麼活動,就只是來這裡,看看其他人(們)。艾瑞克˙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進一步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Pa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一書,提出了面對失溫與冷漠的普遍情境下的解方:「社會性基礎設施只要健全,便能促進朋友和鄰里彼此的聯繋、相互支持和協同合作;社會性基礎設施一旦退化,社交活動便會受到抑制,任憑家庭和個人自生自滅。社會性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因為無論在學校、遊戲場和街角的小餐廳,面對面的互動都是建構公眾生活的基石。」這段文字強調了社會性基礎設施在維持社會和諧與凝聚力方面的關鍵作用。
淡水區的水碓市民活動中心是一棟複合使用的建築物,提供教育推廣、高齡聚會、托兒和社區活動等等多元服務。活動中心前方的生活路徑與中山路垂直,向兩側的生活社區發展,並延伸連結到中學與小學,形成一組有助於「地方學習」的社區公共空間系統。當下,許多事情和處境都在變化中,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來面對新的挑戰。學習不應該只在學校進行,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延續。108課綱強調的情境化、脈絡化及實踐性的教育改革倡議,不應僅僅是中小學的事情,而是關乎這整座城市如何成為學習之城,以應對當下的快速社會變遷,培養尋找解答的能力。因此,社區圖書館或是活動中心,是城鎮的社會基礎設施與創生基地,但是需要在職能上有所轉變,由設施管理者轉變為城市公共生活的經營者,將機構活化成為啟動器。
提案三:「人情味與資本交錯下,淡水在地人的購物車」
帶著緬懷的心情,這組的同學們觀察到各具特色的商店逐漸被連鎖店所取代。身懷「生活手工業」技術的商店經營者,已經被各種連鎖店的銷售與修理服務已經拆解的體系所取代。中山路靠近捷運附近街道,街面店家仍舊熱絡,但巷弄內的社區商店則鐵門拉下,二樓以上的住家也逐漸空置。顯示都市正在快速的變遷中,街道住商混和的多元豐富體驗趨於同質。
觀察消費者當下購物習慣的直接方式是從「購物車」入手。小組成員們以「購物車」內的商品為觀察目標,從觀察開始展開與購物者的訪問。購物中心中劃分清楚的網格與貨架結合著「購物車」的運作,省掉了為了購物在城市中的行走時間。這臺「購物車」也符號化成為在線上啟動購物的按鈕,將貨物「放在籃子裡」完成購物。同學們提出的探究問題包括了,「購物清單」是誰擬定的?是依著怎樣的生活需求來擬定?推著購物車進行購物已經成為社區中人們共同的習慣了嗎?
圖5、街區店家所能提供不同組群需求的購物清單
透過觀察與分析「購物清單」的物品內容,小組團隊在訪談過程中發現真實街道中,除了物品之外還有辛勤工作的店家,那些每一天如常地開門關門的老闆們,透過手藝製作出物品,展現出傳承的地方意義,這些店家仍舊分布在街道與巷弄中。當我們已經習慣用Google來搜尋生活中的需求時,這些特定物品的搜尋,有機會時不時的又帶我們來到這些傳統的商店。因此,提案的主軸是將所調查的既有物件列入可選擇的清單中,同時設計一套回應需求的經營機制,將個別店家串聯起來,如圖5所示,透過「清單」讓這些物品入列。就某種層面而言,「清單」不僅僅是一張紙,更是一種早上醒來,想要走到市鎮的慾望,而購物則成為實現這個慾望的一個藉口。
提案四:「今早我想來點……(淡水的食憶住行早午餐)」
生活在改變,而且不會停止變動。相對於早餐帶著走,享受在店內用餐的「早午餐」顯得更為悠閒。中山路串連了各時期所發展出來的生活街區,因此早午餐的經營策略也隨之有所不同。部分社區中既有的早餐店會延長營業時間,成為早午餐店;而一些仍稱為早餐店的店家,也會將營業時間拉長,以回應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相對的,新市鎮的早午餐店回應了所在街區的生活方式,小組成員針對訪談瞭解消費者需求後,明瞭早午餐店的特色已經形成,不再與早餐店雷同。這些店家的經營者會著重於打造一個令人感到舒適的用餐環境,在「環境」、「品質」、「社交」與「便利」等面向,盤整出令人滿意的用餐體驗,這些特質也就形塑了街區的地方風格(見圖6)。
圖6、早午餐店的品質建構
提案五:「田園市鎮:北投子步道農地共榮計畫」
這個小組的提案聚焦在種植與休閒的主題。小組中的一位同學是一位熱愛小農耕種的人,他注意到北投子溪緊靠坡地的土地重劃成為建築用地,坡下與溪邊的狹長土地仍舊維持農業區。而溪的另一邊,臨淡金公路的土地劃歸為新市鎮用地,現在已經開發成為大樓社區。沿著北投子溪側的農地有足夠的水源,一片一片地闢建成為菜園,沿線種植櫻花,成為社區居民晨昏散步的櫻花步道,休閒運動的市民就順著這條溪邊步道連結到公司田溪主幹道。在群樓環繞的空地菜園上,第一個觀賞植物棚架的出現,將消逝中的生產地景轉變成為休閒地景。這塊農業區也透過鹿角蕨的非食用植物種植,連結到大樓住戶的陽臺與住家內的生活空間的休閒種植上。地景的意義轉變,休閒植物不只提供了新的想像,也促動了田園中耕種者的互動。透過種植社群的日常活動的參與,形成了場域的地方感。除了工業社會的週休二日的休閒之外,這組學生的提案也試圖在場域上策劃一個依著土地條件的農業社會所生成的「節慶」,討論如何讓節慶活動成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就像是傳統農村社會透過農閒的節慶發展出了農業文化一樣,在當代都會冷漠的社會中,人們也需要創造一個住下來的理由。
以上5個提案的標題使用一段描述句,具體而微地說明各組所感受與經歷的成果。而這每一個提案主題不是源於設計者的創意發想,而是來自於學習者的在場域學習歷程的認識所開展的可能。每一組的同學們,將田野的資訊帶回小組的大桌上,透過地圖作為分享的平臺,大家將資訊放在地圖上,透過討論成為理解,成為地方知識。地圖作為參照,可以看到我們所面對的田野,是有更大範圍的力量作用著。
在這個「時間的形狀」專題式學習的工作坊中,每個小組團隊在歸納整理現場資料之後,提出一個稱之為「生活實驗」的提案。這些提案涵蓋了5個城市生活的面向:日常城市的觀察、社會基礎設施、購物清單、套餐設計、日常事件的節慶設計。從現場調查到提案,整個過程讓學生們接觸到了地方上的特定的生活世界,他們學習到了如何找到適當的空間敘述,作為改造的進路以及行動的基礎。學生們所提出的策略,旨在建立一個「人與環境」的協商機制,以回應都市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拼貼城市現象。透過日常的長時間的協調與磨合,這些策略將形成一個具有整體性的可辨識城市形象。這個城市形象擁有一些特質,可以引發值得落實於中的生活方式的改變,落實於好環境的實現。
結語
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是把地方環境和社區作為學習的背景,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度、學習成就和公民參與的方法。108課綱的推動,以「終身學者」作為核心,中小學所在城市是陪伴每個人發展自我的第一個基地。探索城市或社區為場域的地方本位學習,對中小學的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的創新,都具啟發意義。銜接中小學的108課綱的課程改革,大學校園是一個可以探索專業/跨專業與真實世界作用的實驗基地。透過提供學生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真實的學習經驗,把學生帶到城市場域中、訓練繪製「社區地圖」,除了認識地方以及提升地方關懷外,還可以將所學的學科知識及理論與周圍世界關聯起來,就提升自主學習的學習意識而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此外,地方本位教育也幫助促進環境教育的推動,我們所居的城市或是農村,即使是山邊海角,環境探索都讓學習者對人類和自然界的相互依存關係的瞭解開展了激勵作用。透過這次的地方本位學習的工作坊課程,教師和學生們一起實踐了將「校園」視為是城市/農村/山邊海角的一部分,同時,也將城市/農村/山邊海角視為是學校的一部分;而「地圖繪製」的過程則讓老師與學生共同經歷從「教學」轉變到「在地學習」的一段旅程。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艾瑞克‧ 克林南柏格,吳煒聲譯,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
與淡漠》。臺北:臉譜。
阿蘭‧ 貢比耶,李崇瑋譯,2022,《什麼是城市?》。臺北:開學文化。
約翰‧ 雷頓‧ 蔡斯,陳煊譯,2021,《日常都市主義》。中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凱文‧ 林區,胡家璇譯,2014,《城市的意象》。臺北:遠流。
【英文部份】
Chase, J. L., Crawford, M., & Kaliski, J. (eds.), 2008,Everyday Urbanism. 出版地: The Monacelli Press.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Massachusetts: MIT.
Klinenberg, E., 2018, P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NY: Crown Publishing Group.
原文刊登在:
在地:本土教育半年刊,2023年3月。72-83頁。國立臺灣圖書館。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淡江建築系Studio407都市設計工作室,進行「島嶼地景」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在社區設計與都市設計等方面的實務與研究工作。一直以來,以行動「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參與了城市設計、校園設計、農村再造、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創新等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