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在街巷、老屋與社群之間:打環境的底,逐文化之夢

文:zining

前言:在本月專題的首文中曾寫到臺南市文化局的文建科內多為建築與都市計畫背景的專業者所組成的科室,作為推動歷史街區主要政策的推手,本文專訪了文化建設科的梁晉榮科長,與執行歷史街區計畫多年的三生規劃設計林士欽主持人,分享他們推動歷史街區的過往經驗與觀察。

開發與保存的拉鋸、如何與老屋共好?台南的對話與探索

綜觀台灣的城市,台南是現存留有大片清代巷弄紋理的老城,歷史老屋則有9萬棟(以1971年12月31日前興建完成的稱為歷史老屋),今日台南的居民會以古都台南為榮耀,旅人也會特地來這裡走訪老屋與小巷,台南的老文化是這十餘年來慢慢打下的基底。

在我們訪談的開始,梁科長回想起1994年時曾有一波關於「臺灣第一街」(延平街)是否要拓寬的論戰,當時的社會氛圍,大眾普遍認知是道路要寬才便利,可是一旦拓寬,兩旁建築的立面與街道也將重建換新,有許多支持文化資產的倡議團體及學者出來表達希望保留的訴求,但最終仍拓寬了延平街。

街巷的拓寬是個議題,老屋更是。這些組成台南重要文化基底的老屋,也不可能每一棟都照文資法來進行指定,而房子老了、漏水了,閒置無用之後,民眾自然會認為應該要拆除重建,因此在重建與保存中間,梁科長認為文化局在十年前推動的「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正是希望在這兩個端點中間撐出一些空間,找出一條台南自己的路。

梁科長說到:「後來(的思考方式)就不是以保存為名,因為再走保存,大家就會覺得是凍結式保存,讓人民財產的發展權與政府公權力之間產生衝突,我們沒有要凍結人民的財產。」

臺南的”老”文化,不是凍結於過去,而是引領老屋與未來共同生活

有別於指定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修復概念,台南思考的是引導與鼓勵的方式讓大家願意留下老屋,同時,留下的老屋要朝什麼方向來整修呢?我們想要打造什麼樣的台南?這才是整個計畫最終在處理的關鍵問題。

梁科長提到這是一個史觀的問題,「我們要復刻到什麼時間點、誰來決定呢?是日治時期、或清朝時期的台南,有人覺得那時候的台南巷弄很美,或是有的人很喜歡1970年代前、還沒有工業化前的台南,有許多手工業的時代。」每個人都對於過去的老台南有所懷念與欣羨,但梁科長說「我們這一代,應該是可以從未來的一百年後來看,我們應該要做什麼決定。」

因此政策的走向,不是要讓建築與環境復刻回到某個年代,而是讓老屋、老街成為載體,補助對未來有些想像、對文化有些創見的年輕人,讓他們願意回鄉、或移居台南,來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開創新的歷史。

| 台南老屋整修的心法 |
老屋應與時並進,留下既有、仍可使用的老元素,運用新的設計方法來介入改善,如屋頂的瓦片已破損、但已沒有現存的材料,可以使用新的材料與工法,如斜屋頂的形式改善通風與採光,透過調適環境的改善,讓老屋在當代仍能順應居住或開店的使用。
延伸閱讀:歷史老屋整修與再生,湧現臺南民間力量

時間的魔法,新化老街在二十年之後重現風貌

2018年啟動的新化老街立面整修專案,歷經五年三階段工程,總計整合了20戶西側街屋共同整修,再現連棟老屋的新風貌。(照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除了政策方向的逐漸聚焦,在台南深耕多年的景觀設計師林士欽,也與我們談到他參與新化老街營造所觀察到的變化。新化老街(中正路)於1999年在社會各界的保存呼聲中,最終被保留下來,後續也有相關老屋修復和美化的計畫,但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街屋因建物老舊、滲水,招牌不斷增建,導致街區景觀也逐漸失控。

林士欽提到,在二十幾年前,即使留下了老街,但當時的環境景觀是有蠻多的問題,最大的困難在於公私領域不分的狀況,如違章、佔用、雜亂的管線等,而老街上大多是商店,像是招牌、遮棚、鐵皮屋頂等都是開店的硬需求,專業者若是想要提出與美感或景觀提升的想法,與店家來說是比較緊張的關係。

經過時間的流動,當2018年再啟動新化老街立面專案時,時空環境已不同,有些店家由下一代接手,或有新的經營者進駐,人在其中也不斷流動,大眾對於公共空間的意識也有所成長。比如這次的立面專案拆除了鐵皮屋頂、施作防水保護,整理騎樓的管線、補強結構,修復立面,甚至青年的經營者也不再要求大招牌,改為訂製一個小小的招牌而已。

遮陽棚也是一個例子,過去店家會做固定式的遮陽棚,他有做生意、或是遮陽遮雨的需求,但這不在合法施作的範圍內,目前是推廣使用垂直遮陽簾,以活動式的傢俱來處理,大概只有一半的住戶可以接受裝設。林士欽坦言,很多問題或許無法在當下立刻得到解決,尤其街道環境的景觀與氛圍的形塑,即使專業者都帶著理想性去溝通與實踐,但面對民眾的私有財產,大眾觀念的轉變,需要時間去孵化與相陪。

新化老街永達醫院及弘大號老屋立面的改善前與後(照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新化老街的街屋上原有成排的老鷹雕塑,但多年失修已不見蹤跡,在2021年時重新修復上屋頂。(照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鹽水老街則是在十年間,逐步開展出月之美術館的城鎮策展

而在不同的歷史街區,長出的花朵也有各自的風貌。

鹽水是台南市溪北的核心之一,亦是首個開始推動歷史街區環境營造的區域,林士欽提到2013年時,媒合了鹽水護庇宮旁的四連棟歷史街屋(中正路111-117號),成為首批完成立面整修的範例。這段街屋正好位於鹽水市中心,立面整修後重現傳統街屋的美景風貌,也逐步吸引民眾願意投入自家老屋的整修,至2018年時鹽水區街屋已經完成三十五棟立面的改善。

銀鋒冰果室為鹽水立面整修的重要示範之一,其坐落在鹽水八角樓的前落,整修後形成兩者相映的街景。(照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過去的鹽水以蜂炮為大眾所知,近年更因月津港整治完成後,開始從春節前至元宵節前之時段策劃月津港燈節,培力了在地的藝術團隊禹禹工作室,吸引國內外的旅客造訪,因此當歷史老街與巷弄環境整理好之後,如同搭了一個舞台,將月津港燈節從水域延伸進入街坊巷弄區,並拓展出以歷史街區作為舞台的「月之美術館」計畫,讓旅客不只在燈節時才來鹽水,而是以藝術創生的方式,促進藝術家、青年來此進駐,以常設且策展的方式,將藝術創作、老屋街巷、旅遊產業等一起結合營造。

藝術家以鹽水的街巷與老屋為基底,在此發想及創作,近年「月之美術館」的策展吸引旅人走入鹽水。(照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投資地方」的概念:支撐與養成台南文化的生態系

「打底且優化公共環境」是歷史街區計畫至為核心的概念,空間是載體,只有空間環境的狀態是好的,才有機會吸引人來使用、居住、旅行。當我們與梁科長訪談時,他也笑著說,常有人疑問他們怎麼都在鋪路、做工程的事呢?

環境與人是共生的,重點是體系的建立,而不是形體的復刻

講白一點,(文化局)就是「園丁」我們就是把土壤做好,才會開花。」梁科長語重心長的說,他反省這十年來的心得,歷史街區再造的是什麼?我們看到表面上是整修了環境,但真正的其實是「人」,這是一個共生共好的體系,將環境的基底打好、讓想常駐在台南的人能放心在此開花結果。我們期待的府城,是能有各式各樣、百花齊放的樣態,這樣才會有趣,策略性地透過補助、形成生態,避免政策主導的復刻或主題式街區的作法。

街道的修景方法:回應居民使用需求,兼具公共安全與環境美學的共識

而實際在執行歷史街區基礎設施改善的林士欽說,除了老屋整修之外,重要歷史街道的環境改善也是政策的重心之一,目前的操作方法是以街廓為一個單元,將街廓裡的重要歷史巷道進行環境的整理,這包括了管線的檢討與汰換,公私介面的處理,街巷之間的串連等細節。

尤其為了回應當代城市的發展,以府城歷史街區為例,整個府城歷史街區中的土地使用都是商業區,因此旅遊、開店、通行的需求,都必須重建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來回應使用的需求,如消防與救災系統的檢討就是一個重點,林士欽提到在街廓內檢討消防半徑,討論消防栓的位置、排水帶箱,也因應街巷內部輸水的問題增做預埋在地底下的空管,這些設施都需要仔細評估,並與各個基礎設施單位進行溝通協調。

除此之外,公私介面的處理更是需要逐戶討論,如有的住戶需要斜坡、或是他既有的花台、平台的改善,尤其施工時因緊鄰住宅,也是很需要彼此的理解,來成就公共環境的品質。

街區生活基盤的優化,體現在各個細部工程的整合與細節,如排水的梳理、孔蓋順平,介面的處理,都需要細緻地與住戶溝通討論。(照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如何在公地及私地之間拿捏什麼該做、什麼是重要的一定要做,需要執行者的細膩與溝通。如同林士欽分享到:「歷史街區的案子,非常有挑戰性,要面對居民當下如何居住、生活、營業的需求,也要在許可範圍之內,盡量去堅守專業核心的價值。

專業核心的價值,即是文化局推行環境美學的共識,梁科長提到台灣街巷的邊界模糊,視覺上會感到雜亂、同時也有佔用公地的問題,因此在處理歷史街道的景觀時,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即是「邊界」,一旦有了邊界,就能區分出公共區、私人領域、還有中介的區域,中介的部分會尊重居民的使用,但公共區域就能較有規則且秩序地收整空間,不論是管線、鋪面、甚至是天空都能有引導性。如新美街在規劃上,兩側的房屋都安裝了扣環,提供給未來要辦活動的時候,可以掛雨傘、掛布、或是燈籠等,讓天空有不一樣的詮釋。

以新美街為例,歷史街區公共環境營造的修景手法(照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延伸閱讀:街區景觀的維繫與修景概念的引入

政策必須是活的!讓公私協力一起成長

回首台南的這十餘年,一步步走出文化古都的新風貌,梁科長認為每個城市有其自己的歷史與個性,而台南因開墾的早、仍保存著舊時的街道紋理,文化治理是台南的其中一項發展核心,但文化局秉持著的是「小政府」的思維,將公共空間作為載體,開放給在地的社區與居民來詮釋及創造

但政策的引導仍是重要的,梁科長提到台南的歷史街區計畫,前期均先進行歷史街道的指認,以府城歷史街區來說,盤點後發現新美街一路往南可以串接到總趕宮,是目前現存的清朝時期重要路徑,因此在策略上,即是以街廓的方式,逐步將這些街巷內的路徑、廟埕與環境進行改善,如同拼圖一般,執行上有策略地由外圍逐步往內進行,目前可以看到串起了府城新十字街的輪廓。相較於已拓寬的大馬路,這條新十字街,正是目前青年落地開花、旅人交織的散步路徑。

歷史街區的街廓改善區域,由外圍逐漸往中心施作,逐漸形成台南的新十字街。(圖片來源:三生規劃設計公司)

政策推行至今,梁科長也談到「政策必須是活的」,當年自治條例擬定好之後,每年固定編列經費,以長遠的規劃在推動歷史街區的營造,而實務執行上也一直在調整方向,如嘗試不同形式的補助計畫,有聯合提案型、教育推廣型等,或是在老屋修建上,也給予更多的突破與工法的創新空間。

近年在不同的街區,也都長出不同的社群與個性。(上圖左:信義街、上圖中:蝸牛巷、上圖右:新美街區;下圖為正興街)

未來十年,組建老屋的人才社群能走得更遠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是梁科長始終放於心上的提醒,在十餘年前文化工作者們都想留下的台南「老文化」(每個人心中的美好記憶都不一樣),但只有理念無法讓大眾理解與溝通,而在自治條例立法之後,空有法規也無法順利運作,這麼多年來,有善意、有法源、有公部門的支持、私部門的協力,是成就了現在台南面貌背後的那些力量。

放眼未來的十年,梁科長也心繫於將「人」促成「社群」,希望能形成老屋的專業人才體系,將過去累積的老屋修建工法傳承下去,整合能協助老屋修建、說故事、經營的人才社群,一起走、能走得更遠。

我們期待台南能持續在歷史街區中長出各式繽紛與多元的果實。

封面照片來源:好舊好團隊
採訪編輯:zining、Derya.CO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在〈在街巷、老屋與社群之間:打環境的底,逐文化之夢〉中有 19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