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8月2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代表人類已透支今年度的地球資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學者於當天舉辦論壇指出,追求GDP成長的拚經濟思維,導致大量消耗地球資源,呼籲台灣政府淘汰GDP成長率目標,思考如紐西蘭等國以整體社會福祉作為發展標的。
經濟成長並非唯一出路 「棄成長」務實的福祉經濟興起
科學家將8月2日訂為今年的「地球超載日」,意指過了這天,今年剩餘的四個多月,人類都是以「透支」方式使用自然資源。部分意見認為,地球超載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無止盡追求經濟發展。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於2日舉辦「從拚經濟到拚福祉:台灣如何走出GDP迷思」論壇,總監趙家緯指出,依人類消耗資源的狀況估算,至少需要1.7個地球才夠用。
趙家緯表示,以台灣的狀況舉例,我們常常將「拼經濟」掛在嘴上,衍生很多環境社會問題,全民應該跳脫此思維,不再以經濟成長為唯一目標,達成更永續的生活 。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揚解釋,「成長」與「衰退」並非單純二元論,「棄成長」的概念並不是讓生活品質倒退。因為人類發展已經突破了地球環境資源的天花板,進而引發氣候變遷等威脅。因此,「成長應該有極限」,必須將人類活動控制在上述天花板,才能確保每個人的福祉。
魏揚並建議,政府不應使用GDP(國內生產毛額)當衡量標準,因GDP無法計入污染、碳排放等外部成本,更無法衡量人們生活的快樂程度,呼籲走向務實的福祉經濟。
學者:GDP成長與環境破壞脫鉤從未發生
魏揚分析,近年國外有論調倡議「綠色成長」,認為經濟可以跳脫消耗物質資源,減少生產消耗與破壞,使GDP成長與環境破壞脫鉤。但綜觀現實情況,全球的GDP上升過程中,碳排也持續上升,可見「脫鉤」從未發生。
台灣官方統計,目前GDP成長已與碳排脫鉤。但趙家緯表示,若是加上污染物減量成本、化石燃料衍生成本等等,台灣至少低估了2.7兆元的環境社會成本,可見目前衡量指標有諸多侷限。
趙家緯建議,台灣當務之急是要大規模翻新「國民所得帳」的計算方式,將排碳、空污等外部成本納入計算,並且將計算結果列入淨零政策的一環,強化現行政策的標準,如減少私人運具、一次性塑膠等等措施,可依減碳進程修正相關指標。最後,仿效紐西蘭以集體福祉為核心概念的「福祉預算」,台灣也可以嘗試展開這類預算的討論、設計。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拚經濟拚到地球超載 學者倡「棄成長」務實追求福祉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