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孩子跨出家門的第一個公共空間:友善兒童的鄰里規劃設計準則

文:林穎資 punkelephant、編輯前言:李玉華
圖:Urban95、Cities for Play、三鶯樹友善兒童家長社群、Christine Lee、林穎資 punkelephant

編輯前言
在穎資的這一篇整理刊登的正正好前一天,我的第二個孩子也開始自己單獨走路上下學了。

很感謝我們住的這個「特區」社區空間(聽景觀設計界友人說,這是喻肇青老師的規劃),是一個相對步行友善、自然元素交錯,而且育兒所需服務或資源,幾乎也都能在步行範圍內;雖然,就是因為這裡的特質,也造成了高房價、高物價以及相對於周遭原有社區的高度仕紳化。

更感謝的,應該是這一個社區空間中的虛擬育兒社群,包括「三鶯樹友善兒童家長社群(多數來自「乂卍煞氣a三峽自主共學聯盟卍乂」社團家長)」,他們是一群曾經共學、繼續在地自學、同區共養的一群家長,對公共事務和參與也相對具有較高的動能,讓我對社區空間和社群關係,比較安心及有多一點的信心。

在這一個社區,這一群家長不只是直接或間接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的關係,經營著共養社群,從 2017 年開始和特公盟一起向新北市政府爭取「特色公園」成功之後,也開始進行著各種親子友善、兒童友善的私公協力、公民參與(在地公園、藝文館所和在地公共事務政策的討論和規劃)以及活動辦理(繪本說故事、家長教育講座、在地文史遊戲化、永續環境議題和藝術轉化成兒童友善活動、封路遊戲等)。

當我閱讀到 Cities for Play 這一個《高密度鄰里的友善兒童設計(Designing Child-Friendly High Density Neighbourhoods)》,我恍然大悟這就是這一群人一直在做的事,已回應了這本建議手冊列出來的許多面向,所以當我、穎資和易平一起上 Urban95 課程的這個段落時,我會一再浮現這張示意圖,也分享給大家看看:

高密度鄰里的友善兒童設計 Designing Child-Friendly High Density Neighbourhoods(Christine Lee 製圖)

前兩篇課程筆記分別從社會論述與視角轉換的敘事談發展友善兒童城市的必要。進到規劃與設計的領域,又應該如何從技術面執行呢?本篇課程筆記,首先探討兒童在當代城市中成長面臨的兩大挑戰:限縮的遊戲視野與失去自由移動的機會。接著,以德國佛萊堡為例,從鄰里尺度探討兒童友善社區的模樣;接著進入公共空間的尺度,透過案例分析的歸納整理,講師 Tim Gill 提出以遊戲為起點的設計介入來創造更有啟發性的童年生活空間。

當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比較不同世代的八歲兒童可以自由移動的範圍,在英國、愛爾蘭、瑞典、比利時等例子都可以發現,當代兒童可以在城市空間中獨立自由移動的距離,在過去數十年間顯著的縮小。

以英國的一個家庭為例,生長於 20 世紀初期的曾祖父輩,八歲兒童可以獨自移動 10 公里的距離,過了一世紀,千禧世代的孫子能夠自由移動的空間,剩下三百公尺。這個例子點出了一個關鍵卻缺乏探索的議題:過去一百年間,兒童在城市中的空間生活自由度,與城市社會經濟、交通科技的進步成反比。

為什麼這是一件值得擔憂的現象呢?

如果將童年到長大成人視為一段旅程,剛出生的嬰兒從完全依賴照護者的狀態,逐漸在日常生活環境中探索,一步步建立身體、心理與認知的自主性,練習獨立,脫離照護者的看顧,成為「自己」。我們當然希望下一代能夠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長成有信心、能力獨立、韌性、負責任的大人。我們必須問:在學校的教育之外,日常生活成長的環境,足不足夠提供孩子們探索的胃口?如果日常生活的環境盡是危險的、無聊並缺乏啟發,或是以「圈養」思維規劃設計的環境,孩子們會長出探索的胃口嗎?

長期倡議兒童遊戲權的義大利教育心理學家 Francesco Tonucci 曾說過:

「當兒童不被允許自己上街,大人「發明」那些散落在城市卻都長得一模一樣的兒童公園。我每次看到這些空間,便不忍和公務員、市長或建築師說:設計這些空間的人,是不是都不幸的沒有童年啊!」

與此同時,國際知名工程顧問公司 Arup 國際發展部門總監 Sara Candiracci 博士則提到,當代都市發展對生活在都市中的兒童帶來四個挑戰:

  1. 交通與污染
  2. 高樓層住宅生活與都市擴張
  3. 犯罪與社會恐懼導致的避險思維
  4. 不足與不平等的都市可及性

這些挑戰,不僅限縮了兒童們在都市中移動的自由,更大幅減少在都市中可以進行的活動。Sara 近一步以「移動」與「活動」兩個象限組成的四個都市兒童生活型態,指出「兒童友善」的城市,是兒童們擁有在都市中移動與活動自由的童年。

只有活動而沒有移動的自由,充其量只是在溫室中長大的童年,而兩者皆無的童年,與生活在監獄中無異。這個區分延伸出兩個規劃兒童友善城市的大原則:

  1. 日常生活的自由: 在城市中得以自由的發起遊戲行為與在空間中探索,應是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 兒童的都市基礎設施:由公共空間、街道、自然空間等串連起的空間網絡提供兒童自由移動探索的可及性

一個都市的基礎設施與公共環境能支撐兒童的自由移動與活動,同時也代表著其能夠支撐都市中不同年齡、族群的多樣性需求。換句話說,若將都市發展目標定為兒童友善,其達標路上所需要建立的健康、安全、自然永續、氣候韌性、在地經濟、社區網絡與促進都市進化的都市環境,亦是建立全齡永續發展都市的許多指標。(延伸閱讀:打造豐富好玩的兒童遊戲城市–必須先定義「兒童友善」

兒童友善的鄰里社區規劃

加拿大溫哥華市前規劃局長 Brent Toderian 曾經提到,友善兒童的三大都市規劃基礎是:住宅、 社會服務、公共領域空間。眼底城事也曾經介紹,位於德國佛萊堡的弗班社區,為講師 Tim Gill 拿來當作永續、兒童友善社區的例子。

這個曾經是軍營而後改建為生態友善的社區,同時也是極度兒童友善的成長環境。規模約莫 5,000 人的社區,街區內單車、行人友善,大多數生活機能設施與公共空間皆在步行可及範圍內。社區內的「汽車不友善」,反而進而營造出了兒童步行友善的生活空間,高度的綠化與疏密有致的公共空間,讓孩子們得已在裡頭自由移動、安全的社交。

弗班社區的例子是一個西方城市的典範,但在人口稠密的亞洲城市?我們該怎麼想像一個友善兒童的鄰里社區可能的模樣?Tim Gill 提出十個友善兒童的社區衡量準則,幫助我們觀察身邊的環境與反思未來的願景在何方:

  1. 我需要/不需要大人的陪伴在社區獨自行走
  2. 我需要/不需要大人的陪伴在社區獨自騎單車
  3. 我可以在住家的視線範圍玩耍
  4. 我在外頭感覺受歡迎與安全
  5. 我的社區附近有自然空間可以前往
  6. 我的社區附近安全、安靜的地方可以前往
  7. 我的社區鄰里有很多樹
  8. 我有很多戶外的空間可以去
  9. 我可以在家裡附近的戶外和家人一起野餐
  10. 我可以自己從家裡附近前往市中心

思考以上準則,我想以台灣都市的現況,首先最最需要改善的,是足夠安全的交通環境。

無論是步行、單車、大眾運輸,都需要全面性的檢討與改善(請參考眼底城事三月主題:我們需要好行好走的路),不僅是降低肇事率而已,而是打造讓孩子與老人都可以安心在街上行走、社交、通學的生活空間。

其次,台灣的都市紋理型態與大多數西方,特別是戰後重新規劃的都市有相當大的差異。其中人均開放空間與綠地空間的面積,更是遠低於聯合國人居署的最低標準。因此,談及安靜、綠色、自然空間的可及性,在大部分的現有環境裡,未免緣木求魚。

然而,在不只是遊戲場,孩子需要的是可遊戲的城市一文中,眼底夥伴提出「疊圖指認課題、結合區域再生擬定策略」的空間分析與規劃方法:「應針對台北未來的人口結構提出分析,另一方面也由在地居民/兒童的需求調查相對照討論,提出對於可遊戲空間的想像。並擴大對於「可遊戲空間」的定義,不只是都市計畫內的公園/遊戲場,兒童最常活動的『學校』、社區的開放空間或人行道,也都能植入可遊戲的元素,而成為能好好遊戲的空間。」是一個補足本地脈絡視角的另類思維。

友善兒童的公共空間

將視角縮小到公共空間的設計尺度,怎麼樣的公共空間是友善兒童的發展?難道友善兒童的公共空間只能是遊戲場嗎?並不是這樣的。Tim 提出四個友善兒童的公共空間元素:

  1. 遊戲性
  2. 有遮蔽與躲藏的空間元素
  3. 利於發展社交的空間
  4. 提供練習挑戰與風險的機會

可以滿足上述元素的空間,除了人為設計的遊戲場與公園外,還有更多不同的空間型態可能,例如:開放校園空間、住宅之間的空地、自然野地、廣場、滑板場、開放運動設施場所等等。重點是空間中可以發展的可能。在眾多案例中,Tim 以眼底城事與特公盟攜手打造的同安街施洛德花園當國際案例之一,展示一個沒有遊具但透過設計引發遊戲行為的公共空間,就是一個友善兒童的公共空間

遊戲與風險

遊戲與風險之所以困難被談論,一來,是情感上沒有人希望孩子在遊戲裡受到任何傷害,而傾向迴避去思考受傷的「可能性」,也不允許任何受傷的發生;二來,則是公部門透過建構嚴格的「零風險(Zero Risk)」管理制度,去將「受傷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誤以為嚴格檢驗標準可以保證「零受傷」。

在遊戲場的情境之中,傾向降低個人風險的,可能是因檢驗不通過而遲遲無法結案的設計師,採取安全牌的設計或直接擺放罐頭遊具;可能是無法承擔被認證機構停權處置的檢驗機構和其檢驗人員,拒絕檢驗可能是對兒童帶來最佳身心發展利益的設施;可能是備受選區居民要求的民代為了使用者殷殷期盼,放棄和嚴格的法規標準無限期對峙,先開放使用遊戲場再說;更可能是承受多方壓力或擔憂國賠和受罰的公務人員,乾脆放棄耕耘花了六年終受重視、終能創新的兒童青少休憩空間。但是,最終的代價,卻是犧牲所有台灣孩子的童年。

風險管理和零風險,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在台灣的遊戲環境現場,肇因於照顧者的主觀期望與公部門的避險心態,幾乎是被當成同一件事來處理。

這一段話,你覺得很熟嗎?因為,在 Urban95 課程之前,玉華已經整理了一篇完整文章:真心為孩子好的展望 — 從支持多元遊戲行為的遊具,走向豐富遊戲的空間。

結論:四個重點

  • 兒童友善的都市環境:探索的視野與自由
  • 兒童友善的都市規劃:良好的住宅、公共服務與公共領域空間 – 能夠引導、邀請互動的空間設計
  • 兒童友善的鄰里社區:街道、步行與單車基礎設施、公共空間與住宅;成功的兒童友善公共空間並非必要有遊具也能邀請兒童在其中活動;兒童友善的住宅能讓孩子們在附近的街道與公共空間自由的活動與移動
  • 遊戲作為設計介入的起點:有風險的遊戲環境輔助兒童成長為獨立成人的道路:從認識遊戲的風險,到以遊戲學習地景為起點,讓兒童有機會在「遊戲及學習」的環境中成長

延伸閱讀:

Gill Tim (2018) Playing it Safe

Play England (2008) Designing for Play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