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看電影可以提昇設計/規劃敏感度嗎?

文:陳小易

二十年前當我修讀台大城鄉所已退休的夏鑄九老師開設之「建築設計導論」課程時,據說每次學期最初的那堂課,夏老師都會放韓國導演金基德的電影《春去春又來》,告訴坐在台大活大禮堂化身黑暗電影院的空間中,接近百人來自校園裡各個非建築背景科系的學生,在看電影的過程好好觀察金基德如何呈現「門」這個空間元素,這也將是本學期最終設計作業的主題。我當時因為某些緣故錯過了這堂課,後來還是第二堂課前在朋友家,消化完這部充滿人生佛學哲理,場景設計既電影又劇場的作品。這也是我人生第一門需要產出空間模型與設計的課,後來跟著助教一步步從案例分析、空間劇本撰寫、製作概念模等過程發展設計,即使最後成果因為我個人對電影的嗜好,還是納入對比影像媒介和「門」共通的空間過渡與框景中介特性,但觀影《春去春又來》似乎沒有對這個成果帶來顯著的影響。

圖1 《春去春又來》海報與其中的「門」(圖片來源:IMDb)

後來我去到美國念建築學博士班,由於在台灣拿的碩士學位是都市規劃加上那年有不少同學都是跨領域背景就讀,系上為加強我們後續教設計課的能力,特地開了一門「建築設計課」讓我們修讀。那次的期末設計題目基本是大學部一、二年級會接觸的「小住宅」,但出題老師大概是想增加難度,將題目的業主設成「超人」,要求我們在一個類似大稻埕街屋般狹長的基地上,設計出可以同時服務超人平時作為記者,但暗地裡是超級英雄的雙面生活空間(而且還需要隱藏其超級英雄身份)。多年來我經常想起這個題目,或許是因為當時老師對我的期中概念模非常讚賞,但最後的設計卻讓他頗為失望;也或許是在後來幾年漫威和DC英雄電影大肆流行後,我總是在鋼鐵人豪宅結合地下室工作室的配置、蝙蝠俠的韋恩企業密道連通蝙蝠洞窟、蜘蛛人藏蜘蛛裝的床底,發覺可以修正那個設計的各種概念與空間模式。甚至於有些時候,我會有點後悔當初在操作這個題目時,如果早一點想到把這些超級英雄的影視作品找來看會不會很有幫助。

回台灣在建築系教書的這一年半多,特別是上大學部設計課的時候,我經常會想起這兩次的經驗。主要是因為自己的研究興趣目前是針對電影如何介入都市意象的建構與相關都市文化發展,在碩士班的專題課經常使用影視作品來探討都市議題,學生的迴響都很踴躍與正面,也讓我想進一步將影像媒介導入設計課作為深入空間議題與設計的工具。這樣的期待某程度上是基於許多人認為當前是受到視覺文化宰制的一個時代,透過網際網路與社交媒體的影響,人們對於圖片、影像的感知度比起文字更為強烈,也以此建構對於小至空間大至社會的理解。近年更由於自媒體的發展,如何透過照片或是影片呈現自己的觀點,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已經內化到多數人的日常行為之中。

然而,這段時間內為數不多的幾次嘗試,卻讓我深感要在一個有著既定傳統的教學法上加入稍微不同的工具(在這裡是影像語言相對於空間設計常用的繪畫、手作模型、電腦建模等等),是需要更細緻的過程與討論。例如我曾經在帶學生操作「小住宅」設計題目時,讓他們書寫或繪出「空間劇本」來強化思考建築計畫(Program),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這個方法,最後呈現的內容不是缺乏對使用者行為的敘事性,就是對於空間需求的描述不夠細緻,學生普遍反應也多不覺得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他們思考設計。又或是讓學生於基地調查的階段,藉由拍攝3-5分鐘的短影片表現他們觀察到的地方特性,並且鼓勵學生可以進行簡單的剪接敘事和加上配樂(畢竟電影蒙太奇理論正是基於俄國早期電影導演暨理論家艾森斯坦對建築空間的視覺分析所建立的),卻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將這個練習簡化成位在街角進行的15秒環景拍攝,其成果當然也難以回饋到後續的設計發展。有趣的是,就在我對於最初的願景感到失望之際,卻發現別組的老師成功地要學生以繪製「電影場景分鏡圖」的方式做到我試圖以「空間劇本」想達成的練習,雖然這兩者間依然有許多的不同可以深入探討,至少這個發現又讓我重燃部分希望與熱情。

圖2 第一次帶設計課,可能是說明不夠清楚,學生產出的簡化版空間劇本。(圖片來源:陳小易)

本月份的專題正是來自台灣建築系教育環境下,身為對結合影像媒介和空間教育充滿興趣的新手教師的提問。某程度上可以說是從設計課出發,卻期待將討論提升到上述兩者的互動如何被專業科系學生、專業者、甚至大眾理解的可能性。因此,在籌備本次專題的過程,我們先透過「眼底城事」的各個頁面進行「空間教育都/該看什麼影視作品?」問卷,試圖以此了解專業者們於求學時期,無論是在設計課或非設計課上所接觸到的影視作品,這對他們的學習是否有幫助,他們又會推薦哪些給同儕與後進,問卷結果會於後續刊出。另外也首次與「台北都更解壓說」合作,以放映電影的方式和來自社區的觀眾一起討論當前的都市議題,除了將以側記的方式刊出這次的經驗外,更期待未來能夠結合問卷與由其他稿件中搜集到的電影,促成「眼底城事電影俱樂部」的誕生,持續深耕用電影深入空間議題的願景。

圖3 專題前於眼底城事臉書與IG利用限時動態講述電影與推播「空間教育都/該看什麼影視作品?」問卷。(圖片來源:截圖至眼底城事IG)

本月份也有幾篇由新舊寫手貢獻的文章,分別探討特定紀錄片對相關空間主題的再現與傳播、反思在不同空間課程所看的電影、從凝視他方的影視作品中發覺我城的都市問題等等,則是於個人到公眾的不同光譜上拆解本月主題。而在徵稿的過程,我們募集到的片單其實比稿件本身還多出很多,特別是每次發文都引起熱烈討論的「影視作品中的建築師形象」,也會透過比較輕鬆的方式呈現。期待藉由這次的專題,一方面可以建構未來空間課程選片時的資料庫,也拋磚引玉出更多深度討論,最終真能回應甚至碰撞出利用影像媒介作為探討空間議題和發展空間設計的有效應用。


二十歲之前以為自己想成為詩人,二十歲之後搖擺於藝術與實務間,對於詩、空間、城市、電影與食物交錯的主題深深著迷。在經過十年客居舊金山東灣與時值動盪的維多利亞城之後,終於將人生新頁的理想基石移回台北,雖然又意外地透過原鄉食材的連結開始多島之夢,幻化出既虛擬又真實的風味。多數的時候走得很慢,深怕踏錯一步就無法跨越,其實心底始終期待著有一天。當真可以踩踏屬於自己的七彩祥雲,穿梭於城市之間,一個不小心,跌進文字或是螢幕的另一邊,是迷路也是漫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