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媒介與空間教育專題暖身限時動態大回顧

文/選圖:陳小易
資料整理:眼底城事編輯室

本次專題再進行問卷調查的過程,我們也嘗試使用Facebook與Instagram的限時動態與貼文進行宣傳,並為此精選數部經常在空間教育中做為教材的電影,透過劇照/海報搭配簡單的文字介紹,同時替整個專題暖身。這邊就讓我們回顧這些內容。

大都會(Metropolis)

於1927年上映的《大都會 Metropolis》,由德國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指導,透過虛構的2026年兩極社會樣態,對當時工業革命後的資本主義主導都市發展,給予最初的反思。作為科幻片始祖,其搶眼的表現主義佈景設計,不但成為日後同類型電影的仿效經典,也影響真實世界都市與摩天大樓的美學發展,成為空間教育的重要教材。

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於1968年指導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不但是文青們至今仍推崇的電影,其中的場景設計美學到今日仍然是室內設計師們的靈感來源。我們想知道:「有沒有哪部/些電影曾作為你的設計靈感來源?」

遊戲時間( Playtime)

本電影是法國導演賈克大地(Jacques Tati)於1967年嘔心瀝血之作,為了讓劇中的角色與觀眾都迷失在現代主義建築師設計的都市之中,他甚至舉債於巴黎近郊蓋出作為片場的「大地城 Tativille」。當觀眾隨著作為觀光客的女主角芭芭拉在其中漫遊時,究竟能否分辨眼前見到的是巴黎?是紐約的萬國博覽會?還是劇組精心設計的場景?如此具有野心的巨作,也從此成為反思現代主義全球化的重要作品!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美國郊區的空間規劃與建築設計曾經讓全世界趨之若鶩,但在許多電影中,這樣的空間則是被用來反思美國夢,以及福特主義社會體系的浪費與單一。1998年上映,由好萊塢喜劇紅星金凱瑞(James Carrey)出演的《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正是這類電影的翹楚,藉由主角作為不知情的郊區真人實境秀明星,不但抨擊這類社區的封閉性,更直指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核心問題,是「建築與都市計畫概論」課程不可或缺的教材。

腥風怒吼(Candyman)

大概因為恐怖片經常透過強調空間感來營造氛圍,也是藉以深入各種建築與都市空間的絕佳教學材料。這部在台灣原本知名度不算高的1992年恐怖片《腥風怒吼 Candyman》,曾讓客座主編在UC-Berkeley美國都市史課堂上嚇破膽,卻也是爬梳芝加哥惡名昭彰的公共住宅問題與黑人社區血淚史的獨特作品。

2021年的同名續作《糖果人(Candyman)》則將時空拉到當代,透過這個已經在恐怖片有一席之地的經典角色,重新揭破已經縉紳化成高級社區的前公共住宅用地,那無可抹滅的社區歷史和都市問題。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想跟我們分享哪部恐怖片裡的空間場景讓你既讚嘆又驚嚇?!或者應該要來徵求一篇爬梳恐怖片都市史的文章。



預計於2025年拆除的西寧出租國宅,雖然近年被大眾認知為台北第一猛鬼大樓,但其1981年落成時,卻是當時住商混合設計的重要國宅案例,蔡明亮於1998導演的電影《洞》即在此取景。電影利用建築物本身特有的半戶外走廊、狹小建築單元等等,在營造出反應都市人際疏離的奇異背景之餘,也讓觀眾窺見平時不敢走近的西寧國宅內部空間。

一一重構楊德昌

楊德昌鏡頭下的台北,被美國著名後現代理論家詹明信用來探討,透過都市景觀再現而生成的,全球共通對於現代性發展的批判,也讓「台北」成為空間與電影相關學術領域的要角。今年度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亦有一個展間,透過螢幕交疊懸掛的方式,分別投影楊德昌不同電影中的空間再現,特別是台北的街道與高樓。這樣的在線手法,讓電影中二維呈現的台北街頭景觀,在三維展場空間開展出更加深入楊導意圖,獨特的城市閱讀方法。

影片拍攝:陳小易

電影中的建築師男神

這大概是這次暖身貼文最多讀者關注的一則,大家都努力試著建議我們更多影視作品中,包含的男/女建築師名單。這裡先收錄當初貼文上作為代表的五部,下一篇文章我們會用更生動的方式,另外呈現影視作品中的古今中外建築師形象。首先是電影《建築學概論》,據說2012年首次在韓國上映時非常熱門,憑著李帝勳的魅力與因此被封為「國民初戀」的秀智影響力,讓很多人一時間都想要當建築師。不過韓國電影中的建築師男神經典演繹則要回到2000年上映的《觸不到的戀人》,由李政宰飾演的建築師搭配女神全智賢,其中作為背景的海邊小屋讓人對建築產生不少浪漫遐想。

對台灣的觀眾來說,更為熟悉的可能是日劇《不能結婚的男人》,此片讓阿部寬飾演的單身(又龜毛)建築師形象深植人心,雖然在劇中似乎只能一直單身下去,但他高挑帥氣的形象與角色對美學的堅持,倒成為影迷的典範。又或者是2006年好萊塢翻拍《觸不到的戀人》的《跳越時空的情書 The Lake House》,其將場景搬到芝加哥郊區的湖邊小屋,一場作為建築師的基努・李維用跨時空信件引導珊卓・布拉克漫遊芝加哥建築與都市空間的橋段,實屬建築人的浪漫。糟糕,在女建築師的部分,客座主編只想得起來日劇《求婚大作戰》由長澤正美飾演的吉田禮,但大家可能都只記得身為建築系教師的多田先生藤木直人吧。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各大建築或都市相關電影推薦名單都榜上有名,由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指導的1982年電影《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絕對是探討如何使用未來城市想像,作為直指當代都市問題的異托邦電影再現的重要案例。電影裡那個始終在深夜中,被各種絢麗霓虹招牌點亮,但主角只能孤單蝸居在十坪大小單身公寓的洛杉磯市中心,大概就是80年代人們對於都市發展可能最美好也最絕望的呈現。

*圖片皆取自IMDb.com

看更多11月專題限時動態:眼底城事(@eyesonplacetw)| Instagram 個人檔案


二十歲之前以為自己想成為詩人,二十歲之後搖擺於藝術與實務間,對於詩、空間、城市、電影與食物交錯的主題深深著迷。在經過十年客居舊金山東灣與時值動盪的維多利亞城之後,終於將人生新頁的理想基石移回台北,雖然又意外地透過原鄉食材的連結開始多島之夢,幻化出既虛擬又真實的風味。多數的時候走得很慢,深怕踏錯一步就無法跨越,其實心底始終期待著有一天。當真可以踩踏屬於自己的七彩祥雲,穿梭於城市之間,一個不小心,跌進文字或是螢幕的另一邊,是迷路也是漫遊。

眼底城事是由一群對城市空間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我們認為一個舒適、有趣、充滿創意的城市生活是一個不斷充滿變化的狀態,不僅僅是政府的大計畫,更是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每日的集體創作。我們希望透過不同寫作者的紀錄,描繪每一個城市生活精彩的片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