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解方:第三場所

本文摘自《偉大的好所在:家與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場所》

文:Ray Oldenburg
譯者: 賴彥如

雖然沒人能夠提出徹底的解方來對治美國面臨的場所問題,我們還是可以形容一下解方應該要囊括哪些重要元素。非正式公共生活的一些基本需求沒怎麼變,一個健康的社會也是。社會過往的非正式公共生活有多蓬勃,從前的日子就有多美好,更應該好好關注未來的前景。

城鎮是否為居民提供有吸引力的公共生活,其實很容易識別。都市社會學家稱為「間隙空間」(interstitial spaces)的地方都有人潮,街道和人行道、公園和廣場、林蔭道和大馬路上,人們或坐、或站、或正在行走。重要的公共空間不像現今的購物中心那樣,只有衣著講究的中產階層群體能夠獨享,光鮮亮麗的群眾之間,也散布著殘窮老弱,完全展現出地方社群的光譜。大部分街道上,有人開車,也有很多人步行。一般街道容得下大台的嬰兒車,新手媽媽要帶寶寶上街也沒問題。有很多地方可以坐下來。孩子可以在街上玩耍。平時的樣子就像電影美術組布置的場景,充分表現出生氣勃勃又繁榮的小鎮或都市街區的生活。

不過,就算建築還保有人的尺度;就算在競逐街道的過程中,車子並沒有完全搶走行人的空間;就算生活的節奏如過往年代那般安穩從容、沒那麼複雜,都還不足以構成非正式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動能。一個平和的社會,其內情並不容易從整體狀況看出來,需要靠一般市民的處境來檢視。

已經解決場所問題的社會、早期的小鎮及有活力的街區,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顯現出日常生活要能令人放鬆又滿足,必須在三個領域的經驗取得平衡:一是家庭方面,二是跟報酬或生產相關的,三是所有交際層面,要提供社區的基本功能和一起歡慶的樂趣。這三個領域的人類經驗建立在適當的人際交往和關係上,也分別有各自獨特的場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從全貌視角來看一個有活力的城市,很難看出第三種領域的經驗其實跟家或辦公室一樣獨特。非正式公共生活看似難以歸類又散落各處,實則高度集中:它們只在核心環境(core settings)裡出現與存續。場所問題已經解決之處,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核心環境只要大量擴散,就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有人問皮埃爾.塞林格(Pierre Salinger)(按:前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新聞秘書)喜不喜歡住在法國,還有他認為法國的生活和美國有何不同。他回答說,他喜歡法國的原因是人人都很放鬆;美國則給人很大的壓力。當然,法國人已經解決了場所問題。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就是三強鼎立:家、工作地點,以及和朋友聚在一起享受午、晚間餐前酒時光的地方,甚至更早或更晚一點。美國的中產階級尤其希望平衡家庭和工作。人人都感到疏離、百無聊賴和充滿壓力,根本沒什麼好驚訝的。對大多數人而言,生命的1/3不是缺少,就是根本不存在,另外2/3也無法順利整合。

在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核心環境恢復成為城市景觀,並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建立起來之前,有必要說清楚它們的特質和好處。用「溫暖那些熟客的心」這種神祕或浪漫的說法來形容它們不太夠力,反而應該以美國思想裡,主流的理性和個人主義觀點,來分析、討論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核心環境。我們必須仔細分析、以特定成果來論述,並把特殊經驗化約為通用的稱號。我們必須趕快開始為偉大的好所在辯護,用清楚的術語來向不相信和反對的人說明。

我們關注的對象—也就是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核心環境—需要更精簡的稱號。一般說法很少有簡潔、客觀又符合常識的。有一個詞叫「流連的場所」(hangout),但這詞帶著負面意涵,令人聯想起下流娛樂場所或低級餐館。雖然我們稱呼下層階級的聚會處為「流連的場所」,卻很少把這個詞套用在遊艇俱樂部或橡木裝飾的酒吧這類「上流人士」「流連的場所」。我們不像法文有rendez-vous(法語:會面點)這種體面的字詞,來指稱公共聚會場所,或家和工作場域以外,可以讓朋友聚在一起的地方。美國的語言反映了美國的現實情況—相關詞彙跟實質的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核心環境一樣,都不怎麼發達。

因為缺乏適合的現成詞彙,就容我介紹我們所用的字詞:「第三場所」在下文中會用來表示我們所稱的「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核心環境」。「第三場所」,泛稱各種家和工作場域以外,各種定期的、自願的、非正式的、令人翹首期盼的個體聚會發生的公共空間。這個詞應該很適合,既中性、簡短又琅琅上口,帶出三強鼎立的意義,還有這三根支柱個別的重要性。因此,「第一場所」(first place)就是家—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成長中的孩子第一個面對的穩定、可預期的環境,對他/她的發展影響深遠。早在職場對他們產生興趣之前、或者把他們拋到一邊之後,家會為個人提供庇護。「第二場所」(second place)是工作場合,把個人化約為單一、負責生產的角色。這裡鼓勵競爭,激勵人們超越同輩,但也同時提供生存之道、改善生活的物質面、為沒辦法自己管理時間的大多數人管住大量時間。

工業化之前,「第一場所」和「第二場所」是同一個地方。工業化將工作跟居住的地點分開,把有生產力的工作從家中移出,加大通勤距離,也創造出跟家庭生活迥異的道德觀和精神。我們現在稱為「第三場所」的場域,早在工業化造成空間區隔之前就存在了,因此,針對工業革命造成鋪天蓋地的影響,以及生活如何被切分成私領域和公領域,我們的用語做了一點讓步。

這三種場合的排序跟人們依賴它們的程度有關。就算我們不工作,也還是需要一個家,而大多數人需要工作的程度,更勝於需要跟朋友或鄰居聚在一起。另外,這個排序也跟每個人投入其中的時間有關係。一般來說,人待在家的時間比在工作場所更多,花在工作的時間又比在第三場所的更多。以重要性論、以時間和忠誠度論、以分配到的空間論、以社會認可程度論,這個排序都很恰當。

在某些國家,第三場所跟另外兩個場合的地位比較平等。在愛爾蘭、法國、希臘,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核心環境在人們的生活裡是第三位,但表現強勁;在美國,第三位代表很弱,也許多數人根本沒有第三場所可去,也不承認那些地方有什麼重要可言。

第三場所的知名度,隨著文化背景和歷史時期而不同。有文字以前的社會,第三場所其實是最重要的地方,可能是村裡最雄偉的建築,或座落在輻輳中心地帶。它們是重要人士的家,是後來出現在倫敦帕摩爾街(Pall Mall)沿線富麗堂皇、優雅又氣派的俱樂部的濫觴。在希臘與羅馬社會,普遍價值認定廣場(agora)和公共集會場所(forum)是偉大、中立的機構;家則應該簡單低調;城市的建築應該維護公共與公民個體的價值,更勝於私人或家庭的價值。吸引、邀請市民參與公共聚會的手段很少被忽視。公共集會場所、競技場、戲院、露天劇場都很雄偉壯觀,進入這些空間則是免費的。

其後,第三場所就再也沒有如此輝煌了。優雅和大規模的空間還是繼續蓋,但影響力已經不復從前。許多文化發展出大型公共浴池。維多利亞時代的琴酒殿堂(gin palaces)是很高雅(尤其在周邊骯髒的環境襯托之下)。上個世紀在幾個北方城市蓋的冬季花園和棕櫚花園裡,有很多氣勢雄偉的大型建築。不過在現代,第三場所的名氣和優雅已經所剩無幾。

今天還有第三場所活躍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第三場所很會增生,而不是因為它們出名。城市的地理擴張,加上各區持續變得更異質多樣、街區間彼此更加迥異,促成了整個改變。小場所到處長出來,能夠在面對都市化進逼的時候,繼續保有人的尺度,而且為每一個人開放。

然而,在後來的美國社區裡,第三場所既不出名,也不繁殖增生了。它們到處被禁止。都市景觀對非正式聚會場所越來越不友善,這類空間也逐漸減少,你會發現人們可憐兮兮地想要找個地方放鬆或有人陪伴。

有時候,三、四台小卡車停在便利商店的樹蔭下,車主剛從店裡買了啤酒,卻跑到外面來喝。要是這種作法紅起來,法律就會介入來阻止。沿著商店街一路過來,年輕人有時會聚在漢堡攤的停車場裡,或圍繞在自己的車附近。頂多只能這樣,因為他們不能進去消磨時光。你可能會在洗衣店遇到一群女人,邊洗衣服邊東家長西家短。你會遇到家長願意掏錢幫房子多加一個房間,或把車庫改成娛樂室,如此他們的孩子才有個像樣的地方跟朋友一起玩,反正周邊社區也給不了什麼支持。面對郊區大肆蔓延,年輕人有時候會漸漸對一片還沒被推土機剷平的森林產生特殊的感情。在這些地方,他們終於能從拘束老套的排屋和單調的街道裡喘口氣。

除了家和工作場所以外,從前的生活空間還包括其他場域,但美國的規劃師和開發商對此非常不以為然。他們看不起街區小酒館,也不容許郊區出現這種地方。他們無法為現代人提供類似過去那種人人熟知的聚會場所。蒸餾酒廠、穀倉塔、汽水吧、冰品店、糖果鋪和香菸店—這些地方不會把人只當成顧客,也還沒有被取代。同時,規劃師和開發商繼續在毫無生氣的街區裡,追加一排又一排受到嚴密控管的寂寞,也因為如此,他們迫切需要一些小東西的幫助,像是信箱集中投遞處或小咖啡吧台,如此一來該區的住民才有機會碰到彼此。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按:英國思想家)警告說,美國人正面臨壞脾氣又守舊派的情境,他說社區的凝聚力瓦解是件危險的事,因為這種凝聚力不容易被取代。的確,我們面對著一個艱鉅的任務,要讓「我們捅出的簍子,也就是美國都市」能滿足群居性社交動物的需要。不過,在考慮任務的誘因或好處之前,我們該清楚理解非正式公共生活對國民和個人生活有什麼貢獻,而這正是本書的目的。

要想有清楚詳盡的解釋,就必須先在討論解決方案之前,好好陳述問題。所以,我先從枯燥乏味和不太愉快的部分開始,之後我們會瞭解為何有必要再提起這些論點。我本來也希望用其他方式來論述,不過解決方案還是比較吸引人,讀起來也比較有意思。我希望討論第三場所的生活,能讓讀者身歷其境,同樣我也希望讀者會同意我偶爾用「偉大的好所在」來取代「第三場所」一詞。我相信,有第三場所可去的讀者應該不會反對。


偉大的好所在:家與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場所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és, Coffee Shops, Bookstores, Bars, Hair Salons and other Hangouts at the Heart of a Communication.

作者: Ray Oldenburg
譯者: 賴彥如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23/09/08

眼底城事是由一群對城市空間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我們認為一個舒適、有趣、充滿創意的城市生活是一個不斷充滿變化的狀態,不僅僅是政府的大計畫,更是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每日的集體創作。我們希望透過不同寫作者的紀錄,描繪每一個城市生活精彩的片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