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台灣孩子的春泥千風:謝謝林鈺專老師

筆記:林亞玫
寫文:李玉華
照片:林亞玫

兒童遊戲場環境設計與評估,是林鈺專老師的學術專長。1993 年,老師在侯錦雄老師指導之下,出版〈兒童遊戲設施的安全評估研究〉;1994 年,二位老師再次出版〈看護者對兒童遊戲設施安全認知之研究–以台北市忠誠及松德兩公園為例〉;1996 年,日本兒童遊戲環境大師仙田滿的《兒童遊戲環境設計》,由林鈺專老師和侯錦雄老師共同翻譯繁體中文版。直至今日此刻,都還是我們不時翻閱的經典。

兒童遊戲空間爭取運動,也是一群媽媽,在 2016 年 3 月向林鈺專老師、侯錦雄老師以及後續族繁不及備載的幾位老師請益之後,慢慢形成一段「為孩子自學」的過程,各種專業,求知若渴、學無止境,十年後或不管數十幾年後,都依然需要提醒自己:向孩子學習。

在林鈺專老師口中,尤其聽到了怎麼去同理公部門、設計師和各相關工作者的困境。有些金句,感謝林亞玫十年如一日地總在各界達人不吝分享專業或經驗時,疾筆振書留下紀錄:

一個公園城市,若有五十個公園,就把公園分成五十種,每一種有不同的設備,有些是簡單的、有些是有點挑戰、有些是更挑戰、有些是想像的。不同公園範圍面積不同,提供功能就不同,每天跑不同公園,每個禮拜不同公園,每個公園設備不同,每次回來就有新鮮感。

重視兒童遊戲場的話,我們要怎麼做?了解公部門難處之後,施力要放哪裡?做健康?教育成長自己付費?時間交通自己生?只為了換一個以後用那場地的小孩會更好的希望?台灣的習慣,是做到法規的最大值(利益)或最小值(受限),我們需要利益最大值、受限最小值。

長輩其實很愛看小孩,要有座椅、遮陽、牽小孩上去設施(設施的寬度就要加寬);讓長輩陪伴孩子玩,可開工作坊,讓長輩安心,因為長輩只是因為訊息太少不知道如何翻轉自己觀念;引進國外教育,長輩反而很愛學習,因為想跟上時代潮流。收集不同年紀的子孩子需要,老小可以結合(通用設計及長照問題)。

有的設計師針對現在設計、有的設計師針對未來設計;使用者會一直換,不同世代很難完全滿足。設計,有時候需要國家的支持,例如願不願意撥研發費,而研發, 國外是政府先投錢,台灣是民間先投錢。

國際遊戲協會的理監事會及全球大會時,有一個儀式,我每次參加都很有感,就是所有遊戲相關工作者、學者或貢獻者前輩過世的一段靜默悼念時間。

想藉此文,向林鈺專老師的家人致意、也向老師致謝。化作台灣孩子的春泥、台灣孩子的千風,在台灣的遊戲空間裡,曾經有她的身影,影響了這個世代的遊戲空間。

長期研究「玩」這一個認真的事,致力於為兒少爭取遊戲和表意的權利,發起了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不到十年裡讓台灣的遊戲環境變得不一樣。

台灣「遊戲與童年」研究群社團版主。與各國作者合撰《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公園遊戲力》及《45 Urban Ideas for Ukraine — and Every Other City in the World》等書。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育研究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 Urban95 兒童視角城市規劃領導課程證書。’14 年因成為阿皮和阿兜的媽媽,開始關注兒少權利議題。’18 年與眼底城事參訪倫敦出版專題報導,並開始擔任以下講者:’19 年兒童友善城市歐洲聯盟布里斯托大會、’20 年布里斯托自然歷史聯盟網路論壇、’21 年香港創不同學院 好玩大學網路課程、’22 年世界都市公園大會網路論壇 及東京澀谷世界鄰居日網路論壇、’23 年國際遊戲協會格拉斯哥全球大會五國平行對談 及 紐西蘭遊戲協會網路論壇。

成為媽媽前,曾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英語教育顧問、醴瑠服務社企創意長、苦勞網義務編譯、英國樂施會書店志工和伊甸基金會活動義工。

One thought on “化作台灣孩子的春泥千風:謝謝林鈺專老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