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鍛鍊心靈的肌肉 ── 「韌性」優於「安全」的利益風險評估實例

文、圖/B612 小行星私塾 Emma 曉帆
編輯/謝宜暉

這個月「遊戲培育多元韌性 x 利益風險評估執行 」專題的發想,是順著新國際標準 ISO 4980:2023 公告而生。這個標準中,特別提到了「有貢獻的專業」(contributory expertise),指的是在遊戲、休憩、運動等各類可能具有風險的活動過程中,帶領者根據其曾經累積的觀察、經驗及專業,歸結出「培育孩子心靈的韌性」優於「較低風險的安全疑慮」的作法。這是新的國際標準 ISO 4980:2023 所要強調的精神,也是利益風險評估中重視的部分。

共學社群「B612 小行星私塾」是由一群有著自然教育理念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固定會帶孩子走進山林,時常要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因此,這一次特別邀請他們分享寶貴經驗,作為新的國際標準 ISO 4980:2023 所提「有貢獻的專業」的利益風險評估實例,大家讀完可以試著思索其中的評估過程。

安全第一?[註1]

猜一個字(照片來源:B612小行星私塾 FB 粉絲專頁)

最近又有誤食姑婆芋中毒的新聞,衛福部開了記者會衛教大眾如何分辨(雖然弄巧成拙搞了個烏龍),讓我想起幾年前另一起相似的事件。

那是在基隆的某個國小,幾個小學生以為是芋頭而誤食了姑婆芋,嘴麻送醫。走在山裡,我們一邊分享新聞事件,一邊在路上教孩子識別有毒植物,因為對我們而言,直面恐懼才能讓自己長出判斷的智慧。叮噹兄妹說,那就在他們學校,中毒的就是他們隔壁班同學。

如此貼近的實例,讓孩子一下就學起來、記得了。我好奇事後學校怎麼處理?

「有家長生氣地投訴學校怎麼可以種有毒植物?所以全校的姑婆芋都被移除了。」

啊⋯⋯這個作法顯然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安全第一」、「安全至上」這樣的標語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但另一方面,它也暗示了大家「遠離危險」、「移除有害物」。

在不同的班分享「姑婆芋吃了會中毒,砍掉!」的故事,我都會問孩子們一個問題:
「如果有危險的東西就該移除,那你覺得什麼會被清掉?」

「開車會出車禍,都走路就好了!」
「可是走路也會被車撞,那都關在家好了!」
「可是房子遇到地震也會垮,拆掉拆掉!」
「逃到山裡好了,不行,山也會有土石流!」
「蜜蜂會叮人,把蜂窩摘掉!」
「被蟲咬會過敏,清掉!」
「火山會爆發,挖掉!」
「地球會暖化,移民!」

孩子們的想像力無遠弗屆,有趣的是,無論哪一班,屢試不爽,都會出現這樣的答案:
「最危險的就是人類了啊!人才是最該被清掉的吧?!」

危險與生命力,常常是一體兩面的事。再重現思考「遠離危險,安全第一」會發現,你以為你清除掉的是危險,但你也同時排拒了生命啊。

     *    *    *

Emma 以誤食姑婆芋的新聞為契機,在山上跟孩子們討論該如何看待與處理潛在的危險。目前社會上普遍的想法就是「不該讓孩子接觸到危險」:校園中存在有毒的植物?移除!遊戲場上旋轉盤速度過快?拆掉!公園的造景牆孩子很喜歡在上面走,摔下來可怎麼辦?剷平!但我們不可能把孩子放在安全屋裡生活;現實生活中就是充滿了各種的危險。在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就連孩子們都很清楚,危險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份。

Emma 最後的結論鏗鏘有力:危險與生命力常常是一體兩面。這讓我想到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的名言:「因為害怕孩子被死亡帶走,我們把孩子從生命的身邊帶開。因為不想要他們死掉,我們不允許它們活著。」

體驗生命本身就帶有許多的不確定性,我們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培養出評估風險、應對危險的能力,讓他們能夠面對挑戰,迎向未知。

心靈的肌肉 [註2]

月桃(編按:低年級)小孩的第二堂課,小樂平常熟悉、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沒來,今天他得同時面對新環境跟新朋友,聽說早上還哭過了才來。剛跟家人說再見的他,眉頭鎖得緊緊的,我看著他:「有點擔心是嗎?我們一起!」

到登山口之前,我們在圓山水神社先重新複習了夥伴們的名字,再玩了尋寶遊戲。這裡離市區不會太遠,但充滿了與世隔絕的幽靜,做為調整心態準備上山的起點非常適合。認識了水神社與草山水道的淵源後,就要開始攀爬今天最難的一段路線了:要拉繩的泥土路。

月桃小孩們體力都蠻好的,走一般步道難不倒他們,不過拉繩上攀,對大部分的他們來說都是初體驗。跟朋友一起來的、跟手足一起來的,各個在引導下緩步前進,小樂走在我前面,他前面是另一個來獨自補課的小孩。

小樂回頭看看我,『這太高了,我上不去。』
「你觀察看看,如果直線前進真的比較高,但是旁邊有一個別人走出來的泥土階梯,你踩上去之後應該就可以往上爬了。」
『萬一我摔下去怎麼辦?』
「我會在後面接住你。」

另一個來補課的大孩子回頭看我一眼,
『妳又不是肌肉男,怎麼接得住我們。』
「你又知道我不是肌肉女了,我肌肉很大欸!」講完,氣氛突然變得歡樂了起來,小樂看到了我提示他的泥土階梯,靠自己的力量爬了上去。

到了平台,我問候小樂剛剛還好嗎?
小樂笑著說:『這種路好好玩!』
「之前有走過這種步道嗎?」他搖頭。
「這已經是今天最難走的路了,你可以比比看你比較喜歡哪一段路唷!」

接下來的路,小樂都是笑容滿面的,而且也主動去跟之前不認識的同學互動,沒有一直躲在我身邊。

看著他,我的心也暖暖的,看著小孩自我突破,慢慢長出勇氣與信心,不是那麼明顯的躍進,但小孩自己,也可以感覺到變化。每一次的登山課,不只動到身體,也鍛鍊心靈。

     *    *    *

曉帆從帶領低年級孩子登山的經驗中,點出了兒童發展上很重要的一個概念:身體和心靈的肌肉都需要經過鍛鍊,才能夠長出韌性。

在面對孩子因害怕未知的挑戰而退縮時,曉帆不只是在技術上指導孩子該怎麼做,也用言語和肢體行為來接住了孩子的恐懼。透過這樣的嘗試和探索,孩子除了獲得自我突破的成就感之外,也會逐漸熟悉自己身心的可能性和侷限性。這就是具風險性活動對孩子的好處。

新的國際標準 ISO 4980:2023 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走出戶外、接觸自然,從他們自己的努力和錯誤中獲得對於自己能動性的感受,並且為孩子在遊戲上開啟更多接觸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機會。

天梯 [註3]

六年級的阿翰個子比我高,是他們班的大孩子。不過,他的心智年齡和身高兜不起來,常常讓我有種違和感。

在虎頭蜂的季節,我們都會告訴孩子不要搖樹、不要穿黑色衣服⋯⋯等等避免被蜂螫的小常識。阿翰第一堂課邊走邊呢喃:「我好怕喔⋯⋯」問他怕什麼?「我好怕遇到蜜蜂喔!」因此舉步維艱的他,就這樣一路碎唸到下山。

害怕未知是人之常情。不過害怕到如此程度倒是不太尋常。

有次,我們到龍船岩,那是裸岩地形,但岩面有止滑的效果,沒有看起來那麼可怕。阿翰猛搖頭,說什麼也不肯走上去。鼓勵了幾次,他的反應像是我們逼他吞藥一般,於是我們索性不勉強了。

上回遇到下雨,泥濘溼滑的下坡路段,他滑倒了好幾次,終於忍不住大哭了起來。平常總是笑笑好脾氣的他,氣憤地亂丟垃圾、口無遮攔地咒罵。

阿翰哭一哭,發洩完情緒,彷彿又回到天真無邪的模樣。後來,他開始協助起同樣害怕滑倒的同學下坡。我問他,你不害怕了嗎?

阿翰燦爛地笑著,說他不怕了,還可以幫同學了。

我們為了阿翰的懼高,審慎評估這個月的獅仔頭山,是否要更換路線,因為那裡有將近 90 度的陡峭天梯。

果不其然,阿翰一看到天梯,就嚇得直說「我辦不到⋯⋯我覺得我沒辦法耶⋯⋯」連番鼓勵之下,我陪著他一步一步爬上去,每一步,他的腳都在發抖。

上了第一段天梯,他告訴我,後面兩段都是他自己爬的!突破自己的恐懼會帶來極大的成就喜悅,一整天的路程,他的臉上都是藏不住的滿足,非常單純可愛。

這個班的路線比他想像中困難,幾乎每次都有他害怕面對的恐懼。回程時再度來到觀獅坪,我跟阿翰說: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懼,你比你自己以為的還要勇敢!

阿翰傻笑地問我:「那我可以再去爬一次天梯嗎?」

陪著孩子跨過自己心中的檻,真的是當老師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啊。

     *    *    *

Emma 細膩地記錄了阿翰面對挑戰、克服挑戰的過程。從一開始對於未知的害怕讓他退縮,遭遇挫折時的憤怒沮喪,到願意嘗試、克服恐懼、挑戰成功的喜悅,都是現場觀察的第一手珍貴資料。

在協助阿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 Emma 所做出的風險評估與決定──是否該鼓勵他走上去、是否該更換路線、要讓他自己挑戰,還是陪著他一步一步嘗試等等。每個孩子的個性和能力都不同,每個場域要考量的狀況也都不同,因此沒有標準答案,當下的決策都是這些第一線工作者憑著經驗做出判斷,並且協助孩子練習他們的風險評估。

這就是新的國際標準 ISO 4980: 2023 提到利益風險評估三種類型中的動態型評估:在活動中必須根據當事人的體力和心態及現場的狀況時時做出調整,也就是「有貢獻的專業」最能夠發揮之處,而像 Emma 這樣有經驗及知識的專業人士,是最適合做出決策的人。

而這也正是新的國際標準的倡議精神所在:將第一線的兒童照顧者和兒童遊戲工作者認定為具有重要知識的專業人士,尊重他們的主觀判斷,來平衡利益和風險。

這三則活動實務現場紀錄,以及紀錄文後的簡短解析,是不是讓你更想瞭解新的國際標準 ISO 4980: 2023 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它是第一次將利益風險評估作為核心的國際標準,涵蓋範圍不只是遊戲空間,還包括所有運動和休閒活動。沒有明確規定利益風險評估 SOP 方法,且對採用的評估方法採取開放態度,認為第一線的兒少照顧者和兒少遊戲工作者(如英國 PARS Playwork)的專業和標準檢驗執行工作者的專業,對於評估工作都有其貢獻,也能促進在利益和風險中找到平衡點,真正為兒童的健康、福祉和自由做出最好的選擇。


註 1:本文的原文出處在 Facebook,作者為 Emma:文章連結

註 2:本文的原文出處在 Facebook,作者為曉帆:文章連結

註 3:本文的原文出處在 Facebook,作者為 Emma:文章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