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鑑:「利益風險評估」在實際執行上的困難和反思

圖、文:潘子軒 Ernest Poon / Playright Children’s Play Association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智樂)遊樂環境助理經理
編輯:李玉華 Christine Lee【 Beyond Play-Making 】

滑雪的秘訣是不要看樹木,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你想前進的地方。如果你意識要避開一棵樹,你就會撞到那棵樹;即使那棵樹只在你的餘光中,它仍然是一棵讓你著迷、讓你害怕的樹,把你的注意力從真正想去的地方轉移開。

人們專注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滑雪跟遊樂場的風險評估一樣,愈是專注於規避和管理風險,愈容易感到風險處處,一頭栽進去而無法自拔。那麼將利益置於風險前的「利益風險評估」,有辦法讓一向安全至上的決策者和相關持份者,把注意力放兒童的福祉,而非單純地遠離危險嗎?

作者今年來台行程中,被加入了公園遊戲空間經典案例參訪和在地專家討論(圖片來源:阿汀)

引入「利益風險評估」的挑戰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下稱智樂)過去也曾在不同項目中,與設計者,管理者和項目負責方等進行「利益風險評估」,亦有邀請海外導師來港向遊樂場相關從業員教授評估工具和方法,過程不難發現大部分人對風險的意識明顯較強:風險是舉目可見,張口就來;反而當談到對兒童的利益,很多時候只是一陣沉默,然後或有一些零聲,乏力且空洞的描述,而風險仍一直在他們的餘光中,話峰一轉,又立即把風險重新掛在嘴邊。

進行「利益風險評估」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明顯感受到參與的持份者態度變得更開放,有時甚至擔心,在一輪「理性和邏輯」的討論後,各人原有的立場和意見,或會被進一步鞏固。

當遊樂設施安全標準不適用時,「利益風險評估」就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幫助權衡利益和風險(圖片為香港茶果嶺海濱公園的客製化遊樂設施;來源:作者)

誠然,「利益風險評估」的作用,不是要去改變人們的看法,而是協助我們在綜合考慮社會對兒童遊戲的態度,風險的偏好和承受力(risk appetite and risk tolerance)等因素後,作出符合兒童福祉(well being)的判斷。參與具風險的遊戲固然對兒童有益,但同時我們必須承認,作出讓兒童參與具風險的遊戲的決定,決策者本身也要承擔風險。這提供了另一種角度去解釋他們進行利益評估時表現的沉默和乏力:是因為不理解、不關心兒童發展需要和遊戲權利嗎?還是個人或組織的利益和風險與兒童的不一致呢?

不可能每個人都像馬斯克和黃仁勳般富有遠見且勇於挑戰(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們或許還有點反社會的傾向),更多人跟你和我一樣,只是兢兢業業的普通人;與其是創意和熱情,更多是因為工作認真和負責任的態度,讓背住學貸房貸車貸的他們,恰好坐上一個可以影響兒童遊戲的位置。怎麼讓他們無端承擔更多的風險?

獨自面對風險,是十分令人卻步的,我們需要有人一起並肩作戰,給予勇氣去做艱難、具風險但正確的事。對遊戲相關的決策者而言,最大的支持通常來自決策組織內部。如果難以令他們的意識從風險轉移到利益,那麼就去建構足夠強韌的後盾,讓承擔風險這行為變得更有保障。

David Yearly,身兼The Register of Play Inspectors International Limited, RPII)」註1 的主席,和「英國皇家事故預防協會(The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RoSPA)」註2 的執行長(同時也是智樂舉辦「利益風險評估」工作坊的導師)在與工作坊學員及智樂夥伴互動時曾直言,英國之所以能夠落實「利益風險評估」,遊戲政策(Play Policy)註3 是最為關鍵的後盾。

英國的先驅經驗

我們可以試從率先制定國家遊戲政策的英國威爾斯為例,去窺探政策制定和統籌是如何給予當地遊戲倡議者和各級政府和各部門決策者強大的支持:

  • 推動政策和立法:2002 年威爾斯制定國家遊戲政策,為推動兒童遊戲奠定基礎,彰顯兒童青少遊戲的重要性。2012 年,威爾斯立法要求地方政府評估各區是否為兒少提供了足夠的遊戲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個通過法律保護兒童遊戲權利的國家。2014 年,進一步立法要求地方政府必須為兒童提供足夠的遊戲機會。
  • 持續撥款支持遊戲事業:威爾斯政府透過不同管道包括國家彩券社區基金(National Lottery Community Fund)長期撥款支持遊戲設施建設、社區項目實施、從業人員培養等,對推動兒童遊戲持續投入。
  • 將遊戲融入其他兒童議題:重視遊戲在促進兒童福祉的作用,例如在 2019 年起推出「遊戲工作假期計劃」(Playworks Holiday Project)通過遊戲和社區工作的方式,來解決弱勢學童在學校飯堂關閉時的餓饑問題;疫後推出「歡樂夏日(Summer of Fun)」和「健康冬日(Winter of Wellbeing)」項目撥款,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多元的戶外遊戲和運動機會以促進疫後復元。這表明遊戲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兒童綜合福祉的重要議題。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再仔細去看英國民間倡議者和專家團體推動「利益風險評估」的發展脈絡:

  • 早在 2002 年,由一群遊戲倡議者、專家和學者組成的民間團體「遊戲安全論壇(Play Safety Forum)」就發表了一份聲明,強調遊戲對兒童的健康和發展至關重要,而在規劃和提供遊戲機會時,目標不是消除風險,而是權衡風險和利益。
  • 2012 年,「遊戲安全論壇」與負責監管職業安全健康和研究職業風險的公共機構英國衛生安全局(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角色類似香港的職業安全健康局 註4 )聯合發布了一份重要聲明,內容繼承 10 年前的聲明,重申對遊戲的利益和風險的立場。聲明明言,遊戲的過程難免會發生意外,但嚴重的意外是十分罕見的,故只要採取合理且適當的步驟權衡風險和利益,就不需要對訴訟有不必要的恐懼。
  • 有了公共機構的背書,「遊戲安全論壇」就迅速聯同英國遊戲協會(Play England)、威爾斯遊戲協會(Play Wales)、蘇格蘭遊戲協會(Play Scotland)和北愛爾蘭遊戲協會(PlayBoard Northern Ireland)及一眾專業團體,為遊戲相關從業員推出《管理遊戲相關風險的實務手冊(Managing Risk in Play Provision: Implementation guide)》,引入了平衡的風險與利益的概念。手冊開宗明義告訴讀者,兒童遊戲和遊樂環境本質是很複雜的,並沒有一套容易執行的工作流程和手法去權衡風險和利益,需要讀者按實際環境、兒童能力和風險偏好等,作出判斷(這一點跟最新的國際標準 ISO 4980:2023 相同),故必須要有從政者、領導層和高階主管等在政策層面的參與和支持。
安妮馬登智樂學院舉辦「利益風險評估」工作坊的導師 David Yearly,講述英國衛生安全局全面採納《管理遊戲相關風險實務手冊》原則和內容是如何為業界推動「利益風險評估」並建立有利環境(圖片來源:作者)

由此可見,長遠且具一致性的政策,及努力不懈的民間倡議互為表裡,產生可以相互援引和支持的良性互動。從2012年的《管理遊戲相關風險的實務手冊》到去年推出的《ISO 4980:2023 利益風險評估》,中間最少累積了20 多年各界努力,除了評估工具和方法日趨成熟之餘,它在英國實施的條件也變得更為完備。回看本地,引入一套較為成熟的評估工具無疑是好的開始,但這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經歷充分的公共討論凝聚共識,並建構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為「利益風險評估」的落實創造有利條件,並將決策者從他們獨自承擔風險的憂慮中解脫,把注意力集中在兒童和他們的福祉上。

而跟著作者從香港再回望台灣,我們面對的困難並不少於作者此文對香港的分析(圖片來源:一心)

編按:作者原文本有許多香港本地常用語彙,但為求可能的普及廣傳,而微幅編修一些台灣讀者習慣用語(如:渠道換為管道)或因台灣環境脈絡而強調的用語(如:兒童換為兒童青少或兒少)。在此,要跟作者萬分致歉,其實使用香港原本表達的措辭文字,讀者可能也是能靠積極揣測而懂。

註 1:RPII 在英國是檢查、認證以及提供認證給充氣設備、室內外遊戲設備檢查員的正式機構;在台灣,相似的機構是 PEDAT。

註 2:RoSPA,也有被翻譯稱為英國皇家意外預防協會;在台灣,相似的機構是 JCCSF。

註 3:編按 – 2018 年,因為學術閱讀,本文編輯者我攜手林穎資曾赴英國採訪幾位遊戲議題相關重要角色,包括起草撰寫英國政府《遊戲策略(Play Strategy)》和文本《遊戲政策(Policy for Play: )》的 Adrian Voce(閱讀更多:「要先能好好遊戲,才會好好長大」採訪紀錄 及 文本 購買連結

註 4:在台灣,相似的部門應是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 Managing Risk in Play Provision: Implementation guide 連結
  • Play in Wales timeline 連結

由推廣傳統文化、參與市區重建,到推動兒童參與,一直透過對話和交流邀請大家去理解及欣賞不同文化、能力和經驗所呈現的種種可能性。19年起加入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從孩子的遊戲中狼狽地思索大人應有的模樣。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智樂)是一所慈善團體,於1987年在香港由馬登夫人創立。三十年來植根香港,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只因我們「看重孩子 • 看得起遊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